月臺蓋亦裝設了多個顯示屏,並以藍色色顯示下一班列車目的地是羅湖抑或落馬洲。 不過,該些顯示屏已於2018年隨著港鐵裝新款顯示屏而拆除。 東鐵綫北行離開此站後不久,便會進入香港邊境禁區,令此站成為逃票及水貨客整理貨物的重災區。 另外,未持有有效旅遊證件或指定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的乘客,乘搭往羅湖/落馬洲方向的列車,必須在此站或之前落車。 上水站設有6個出入口,其中 A、B 出口位於舊有嘅北面大堂,而 E、F 出口則位於新擴建嘅南面大堂。

另外,港鐵在大約2009年重新編配上水站的出口編號,其中北面大堂的B1、B2出口分別改稱A3、A4出口,南面大堂的E、F出口則改稱B1、B2,而B3出口則視為大堂範圍而不再予以編號。 之後沿羅湖方向繼續踩,中途轉入快景路去十分出名的羅太豆花食豆腐花放題🤤,HKD13 任食豆腐花,下午茶時間到了! 好多單車客都會來休息,可以停泊單車於店內,還算方便。

上水鐵打: 前往分行前

為配合新界環迴公路(坳頭至上水段,後稱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通車及天水圍新市鎮發展而開辦。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聯和墟往來軍地、孔嶺及坪輋路一帶地區的巴士服務。 於1973年7月16日重組路線編號改稱79;再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當時的九廣東鐵全面電氣化時更改名稱為79K。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新運路「上水站」居民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 [14]而在擴建工程完成後,九鐵又將上水車站的原有大堂翻新,並增加多間商舖。
  • (鐵路:羅湖站、落馬洲站;跨境巴士:文錦渡、沙頭角、皇崗)。
  • 由於前九鐵擁有羅湖過境交通服務嘅專利權,所以呢個站除咗服務上水居民之外,唔少新界西居民都會先搭巴士或者小巴去到上水站,再轉東鐵綫經羅湖返大陸,所以呢個站由朝到晚都係車水馬龍嘅。
  • 同時,深圳羅湖口岸外空地亦被水客變作「分貨大笪地」,羅湖商業城一樓則成水客「天文臺」[31][32]。
  • 由龍運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聯和墟、祥華、上水市中心、上水站及落馬洲來往香港國際機場的通天豪華巴士服務,於2015年9月30日起投入服務。

車站大樓位於東站西邊的1面1線單式月臺(1號月臺),該月臺用作滑雪列車出發或到達之用,在2000年後,1號月臺的路軌與架空電纜被撒走,因此現時沒有1號月臺。 2019年11月12日,上水站遭到反修例運動示威者攻擊,部分設施遭到破壞,並被投擲汽油彈,一列停泊的港鐵列車遭縱火,港鐵一度疏散和關閉車站[45][46][47]。 而多名目擊意外的乘客亦在網上發放事發圖片,質疑港鐵職員為何知悉唐狗仍在路軌卻仍重啟列車服務。 有媒體就事件向港鐵查詢,港鐵發言人無正面交代唐狗的輾斃原因,以及為何唐狗未離開路軌便重啟列車服務[36]。

上水鐵打: 車站舊稱

只在每天深宵於上水開出2班及每天深宵於沙頭角開2班。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臺橫樑及柱子翻上月臺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或更換成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此站被配色為橙色,主題植物為向日葵,街景為居石侯公祠。

  • 由九龍巴士及城巴聯合經營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粉嶺往東區及銅鑼灣的早晨特快巴士服務。
  • 而在2012年「光復上水站」行動後,港鐵實施行政管制措施,水貨客須於站外排隊,由職員逐一量度行李體積才能入閘乘車。
  • 因此絕大部分前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乘客(包括使用各款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或部分港鐵紀念車票/推廣車票的乘客),都會選擇在此站下車並出閘,然後隔數分鐘後或者立即使用另一張八達通卡入閘繼續行程。
  • 上水站係上水地方交通輸紐,有唔少巴士去附近郊區,例如文錦渡、沙頭角、打鼓嶺、皇崗。
  • 許多遊戲玩家為了更好的體驗遊戲,都會購買專業的遊戲外設裝備,大到自己組裝主機,小到一副鍵盤鼠標及耳機,而電競椅之所以被冠以電競這個名頭,就是因為它是為遊戲而生的。
  •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清河邨來往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 上水轉車站有3間專營巴士公司提供服務,是北區最多的,是全港唯一「五口通關」總站。
  • 現時港鐵為協助上水站前往羅湖站/落馬洲站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在上水站C出口新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東鐵綫下班往羅湖站/落馬洲站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

兩鐵合併後,港鐵為東鐵綫各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臺橫樑及支柱翻上月臺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更新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而上水站配色為 橙色,主題植物為向日葵,街景為居石侯公祠。 與粉嶺站南北兩端為付費區不同,大堂中央為付費區,並設有車站洗手間;而南北兩端皆為非付費區以及出入口,而大堂以及位於月臺層的C、D出口均設有客務中心。

上水鐵打: 車站構造

不再使用的1號月臺與2、3號月臺之間設有地下通過通過,也設有車站職員專用通道。 上水站係北區嘅交通樞紐,使用量非常龐大,繁忙時間主要係上水居民利用上水站出市區返工,非繁忙時間就有唔少乘客搭巴士去上水轉車上大陸,所以上水站由朝到晚都人頭湧湧。 後來在2008年,港鐵重新編排上水站出入口編號,現時上水站出入口經重新編排後共有5個。 A出口位於大堂北端;B、E出口則位於大堂南端;而C、D出口則連接地面及上水站1、2號月臺[15][16]。 而九廣鐵路於1970年代開展雙軌電氣化工程,同時重建沿線車站,上水站於1979年10月完成重建(高月臺)工程;1983年6月1日上水車站完成電氣化工程。

太和巴士總站(Tai Wo Bus 上水鐵打2025 Terminus,城巴地點代號為TWO,九巴龍運地點代號則為太和)[1],位於新界大埔區太和寶雅路太和廣場第二期地面最左方南行車道,乃一平行式室內巴士總站。 上述車道屬專利巴士例外的禁區,與供一般車輛使用的寶雅路主車道分離。 上水鐵打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站前設有為上越線盡力建設的岡村貢(日語:岡村貢)銅像。

上水鐵打: 上水站小巴總站(B1、B2、D1 出口)

為配合落馬洲支線所帶嚟嘅新增乘客流量,九鐵喺2003年初動工擴建上水站,並新增南面大堂及設有兩個新出入口(E及F出入口),有關嘅設施已經喺2006年1月28號啟用。 2015年2月,港鐵宣佈上水站附例特檢隊引入三部隨身攝錄器,每部價值6,000至7,000元。 執法人員由同月9日起試用,遇衝突情況即時攝錄,相信增能起阻嚇作用,半年後檢討成效。 港鐵亦會加派約10名車站助理當值、擺放指示牌和架設臨時圍欄,確保乘客攜帶的大型行李,符合不超於23公斤的重量限制,若發現乘客攜帶大型行李,或會要求對方落車將行李「過磅」。 有走私手機的水貨客大表不滿,認為攝錄極端,遇有關情況必會加以理論。 有上水居民認為有關措施只令職員受罵,建議嚴格執行行李管制[35]。

上水鐵打: 港鐵路綫圖

其後為進行全線電氣化工程,於1983年1月31日將此站的上下行方向調換,由上行改為使用下行月臺。 [11]上水車站於1983年6月1日完成電氣化工程,同年7月15日,九廣鐵路(英段)全線完成電氣化。 上水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列車,往返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的士提供點對點的交通服務,接載乘客往來香港國際機場。 抵港旅客在步出接機大堂後,可經左邊的緩坡道前往的士站候車。 上水出市區嘅巴士大多數要兜粉嶺,費時失事,而且車費貴過港鐵好多,所以上水居民好少搭巴士出市區,以致上水站人流可媲美市區大站,亦間接令太和站乘客朝早繁忙時間好難迫上車。

上水鐵打: 大堂

最後該唐狗跑到粉嶺站路軌,遭一列當時駛入月臺的城際直通車直接輾斃。 在2008年1月更出現水貨客襲擊港鐵職員的事件[28][29],在車站長時間逗留,造成出入口內外的阻塞問題,部分水貨客更將大批拉貨用鐵車鎖在路旁鐵欄,佔用港鐵「私家路」[30]。 同時,深圳羅湖口岸外空地亦被水客變作「分貨大笪地」,羅湖商業城一樓則成水客「天文臺」[31][32]。 此外,也有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以及香港郵政郵箱。 大堂非付費區亦設有「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7]。

上水鐵打: 新界區專線小巴51K線

曾經在許多滑雪客時(繁忙時期),優等列車會停靠此站。 由於此站往長岡方向為非電氣化區間,因此設有石打機關區。 上水鐵打 在上越線全線電氣化後,由於石打至水上之間會經過連續斜坡路段,因此站內設有EF16形等輔助機車停泊。 另外,為了運送滑雪客的特急「朱鷺」會臨時停站,臨時特急「新雪」列車會以此為終點站。 使此站成為旅客車站的據點之一,曾經設有車站便當販賣。 2008年2月,港鐵在上水站嚴格執行港鐵附例,禁止乘客在已付費區內外交收行李等物品,後來加建大幅落地透明圍板[33]。

上水鐵打: 上水火車站 > 上水單車特賣場

港鐵每日有約7名人員,在上水站內專門處理水貨客,例如行李檢查及人羣管理等。 有職員指出,水貨客向他們惡言相向,被罵已經習以為常,亦有守規矩和禮貌道謝的水貨客。 職員見證每日運輸貨物總值動輒以百萬計的「裝卸區」,曾經目睹有人將一整部洗衣機當場拆件,然後分批運載過關。 又遇過有男子以「家中自用」為名運送幾箱衛生巾的情況[34]。

上水鐵打: 車站啟用及電氣化

唔單止巴士,亦都有小巴去金錢、古洞、坑頭、河上鄉、沙頭角、唐公嶺、蕉徑、丙崗、蓮麻坑、麒麟村等等。 2017年下旬前,城巴曾稱中途站部分為「太和廣場」(Tai Wo Plaza),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此站時,會列出「 太和廣場、太和站 」(Tai Wo Plaza, 上水鐵打 Tai Wo Station )。 我們建議你使用電腦瀏覽器或恒生Mobile App登入以加強保安。

上水鐵打: 上水轉車站B區(上水站)

由龍運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聯和墟、粉嶺南、上水、太和、大埔中心、大埔墟及廣福來往香港國際機場、機場後勤區及東湧市中心的通宵巴士服務。 自2003年「自由行」政策實施以來,此站成為不少攜帶「水貨」往來中國及香港的乘客(即「水貨客」)聚集的熱點。 水貨客在車站的出入口內外逗留及整理貨物,對其他使用此站的乘客構成不便,更有乘客因此受傷。 加上來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費高昂,部份「水貨客」為節省車費上的開支,不惜挺而走險,強行衝過閘機逃票。 由龍運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聯和墟、祥華、上水市中心、上水站及落馬洲來往香港國際機場的通天豪華巴士服務,於2015年9月30日起投入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高鐵特快專線,提供上水、粉嶺南、大埔太和邨、大埔超級城、廣福邨、沙田站、大角咀及西九龍高鐵站的特快路線。

上水鐵打: 使用情況

可能有很多人會問,只是為了玩個遊戲,又不是專業的電競選手,就花大價錢專門買把電競椅是否有必要。 許多遊戲玩家為了更好的體驗遊戲,都會購買專業的遊戲外設裝備,大到自己組裝主機,小到一副鍵盤鼠標及耳機,而電競椅之所以被冠以電競這個名頭,就是因為它是為遊戲而生的。 本文為遊戲小白鋒原創,未經允許禁止抄襲盜用,違者必究。 LOL女主播小蒼可謂是電競圈的元老級人物之一,她也是LOL資歷最老的職業女解說。 小蒼在電競圈的發展除了得益於她的遊戲技術水平,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她的遊戲見解收穫了很多電競玩家的喜愛。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臺牆身翻新工程[20][21]。 上水鐵打 而上水站已於2022年4月中旬更換牆紙及換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上水站設有2個側式月臺,而目前月臺尚未裝設任何月臺幕門/閘門。

隨著遊戲電競圈的發展,各個直播平臺紛紛開設遊戲專區,遊戲主播、遊戲解說們成為遊戲愛好者們除職業選手外最受歡迎的人羣,優秀的主播幫助玩家們理解遊戲,引導玩家們把一個遊戲玩得更好,看主播直播也成為了很多玩家的日常習慣。 注: 司機可就每件擺放在車尾行李箱的行李,或每件擺放在車廂內而長、闊、高總和超過140釐米的行李,收取行李附加費。 一般的士車尾行李箱可容納大約三件〈每件體積為1.7米長 x 0.7米闊 x 上水鐵打 0.5米高〉行李。 此站位於「太和廣場」站對出,後方設有扶手電梯通往太和廣場第一期及第二期,以及港鐵太和站,且鄰近太和邨及寶雅苑。

上水鐵打: 彩園路巴士站(A1、A2、C 出口)

而在2012年「光復上水站」行動後,港鐵實施行政管制措施,水貨客須於站外排隊,由職員逐一量度行李體積才能入閘乘車。 由於在市區各車站(只限九龍塘之前登車)前往此站出閘,然後再入閘前往羅湖及落馬洲站所合共的車費,較直接前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費便宜。 因此絕大部分前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乘客(包括使用各款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或部分港鐵紀念車票/推廣車票的乘客),都會選擇在此站下車並出閘,然後隔數分鐘後或者立即使用另一張八達通卡入閘繼續行程。 上水站(粵拼:soeng6 seoi2 zaam6;英文:Sheung Shui Station)係港鐵東鐵綫車站,位於石湖墟同彩園邨之間。 由於前九鐵擁有羅湖過境交通服務嘅專利權,所以呢個站除咗服務上水居民之外,唔少新界西居民都會先搭巴士或者小巴去到上水站,再轉東鐵綫經羅湖返大陸,所以呢個站由朝到晚都係車水馬龍嘅。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元朗區來往上水的巴士服務。

上水鐵打: 上水轉車站

[13]新大堂及E、F出口於2006年1月28日啟用,使大堂面積增加約40%,車站可處理的乘客量由每日180,000人次增至250,000人次。 [14]而在擴建工程完成後,九鐵又將上水車站的原有大堂翻新,並增加多間商舖。 另外因應2007年落馬洲支線的通車,上水站1號月臺的排隊指示並被分為兩邊:左邊塗上綠色為往落馬洲站的乘客排隊位置;而右邊塗上藍色則為往羅湖站的乘客排隊位置。

上水鐵打: 羅太豆花 > 前往羅湖邊境 > 得月樓警崗 > 回程上水大水管 > 上水

她們每個人都有讓LPL觀眾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記的梗,其中最火的應該是餘霜的「刀在手跟我走,奪餘霜殺管狗」和Rita的「開奔馳喝戰馬電競椅上」,甚至連她們自己都沉迷於此不能自拔。 其後有網民發起聯署,要求港鐵交代列車輾斃唐狗意外真相,直至翌日中午已有逾40,000人參加聯署。 有網民將該唐狗命名為「未雪」,事後港鐵成立專責小組跟進有關事件[37][38]。 目前IG戰隊狀態有點低迷,排在了中下游的位置,不過相信很多玩家還是相信IG是有實力走出低谷,重回世界之巔的。 上水站係上水地方交通輸紐,有唔少巴士去附近郊區,例如文錦渡、沙頭角、打鼓嶺、皇崗。

由於上水巴士總站車道及泊位不足,故本線總站設在上水巴士總站後方(近中港直通巴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歷史悠久,提供上水、彩園邨、港鐵粉嶺站、聯和墟往來孔嶺、沙頭角的巴士服務。 上水鐵打2025 1973年7月16日起重組路線編號改稱78;再於1983年8月14日配合當時的九廣東鐵全面電氣化更改名稱為78K。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石湖墟往來文錦渡的巴士服務路線。 1982年12月24日由73線分拆出來,編號為73A;再於1983年7月16日配合當時的九廣鐵路全面電氣化更改名稱為73K。

上水鐵打: 電競新勢力JDG女子戰隊曝光,網友:JDG老闆有眼光

自「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實行起,此站獲冠以「上水轉車站」稱號,與華明巴士總站成為區內兩大轉車站,作為區內線與對外長途線間之轉駁點。 除了車坑前端四條路線的巴士總站外[註 1],行車道較後位置亦設有名為「太和站」(Tai Wo Station)的巴士中途站,本條目將一併敘述。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上水鐵打: 出入口

由九龍巴士獨自經營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粉嶺往來灣仔及中區的繁忙時間特快巴士服務。 現時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於上水開出4班及星期一至五下午繁忙時間於上環開7班。 星期六上午繁忙時間於上水及星期六下午繁忙時間於上環則各開出2班。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彩園邨、港鐵粉嶺站、聯和墟往來皇后山邨、孔嶺、沙頭角的通宵巴士服務。

巴士最終被內地公安扣查,查明原因後被送返香港[39]。 2014年8月20日早上約9時50分,一隻啡黃色的中型唐狗突然闖入上水站南行路軌,當時有乘客發現後即通知車站職員。 有目擊者指出,車站職員曾暫停列車行駛,走入路軌嘗試驅趕唐狗,擾攘約6至7分鐘後,卻未能成功將唐狗帶離路軌,但車站職員卻重啟列車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