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呼吸咖啡,香港80年代的裝修立即映入簾,店內陳列的每一個小物品,都十分有歷史味道,你甚至可以用一個下午來看過究竟。 小店設有多款日式小食,包括主菜極上火炙半熟石垣牛燒肉定食,及甜點雜莓果手工雪糕伴自家製麻糬窩夫、開心果仁牛奶手工雪糕,配上沖繩黑糖海鹽牛奶咖啡,與身邊的人度過一個悠閒下午。 屯馬綫開通後,不少新店進駐土瓜灣,為當區注入不少新元素,一改「舊區」形象。 當中有不少咖啡店不但食物質素佳,裝潢更是別具一格,打卡一流。 歎完美食後不妨跟着我們的土瓜灣終極指南,到區內的行逛,重新認識舊區新面貌。 舊區影相位1:牛棚藝術村

  • 每批的咖啡豆味各有不同,「今次的咖啡豆充滿baileys酒及雲呢嗱雪糕味,男士們會愛上」,店內還有少量現貨,大家有興趣的話,記得致電查詢。
  •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羣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 土瓜灣這個舊區盛載著不少舊建築及舊事物,位於工廈裡的這一間「夕拾」舊物店,相信可以讓你看到不一樣的舊香港。
  • 另外手沖咖啡方面,現時供應五款自家烘焙豆,Dorothy表示Costa Rica適合女士飲用,味道帶有肉桂紅棗香,冬天飲暖笠笠。
  • 十三街其實是13條街道的統稱,最大特色是當中有11條街都由動物名命名,並由木廠街、馬頭角道組成。

純白裝潢,設計簡潔,設有戶外座位,打造遠離煩囂、彷如走進山中般的悠閒環境,適合各位都市人來放鬆。 土瓜灣好去處 土瓜灣好去處2025 土瓜灣好去處2025 店裏挑選優質咖啡豆自家烘培,而手沖單品咖啡豆會定期更新款式和產地,新鮮感不斷。 隱身於馬頭角明倫街與忠信街交界一帶,走過一家又一家的車房,你會看到斑駁的牆上居然出現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身影。

土瓜灣好去處: 九龍城終極指南

平常大家週末只會想去旺角、尖沙咀的鬧區,有沒有想過在週末可以去探索香港,做一個舊香港人? 今次區區遊,記者就帶大家去到土瓜灣舊區,欣賞這個被遺跡包圍的小區,喝杯小店咖啡。 在這裡,大家會發現到港人的人情味,細閱到歷史遺下的故事。 新店保留舊店的人氣萬花筒隧道,傢俬均以糖果粉色系作為主調,奪目的彩色琉璃珠子柱和糖果鏡面沙發牆都是必打卡位置。 店內也推出了多達60多款的創意美食,當中包括開胃菜、主食、飲品、甜品以及下午餐,無論是視覺或者味覺都可以擁有一流的享受。

  • 在到處都是車房的地方,看到這幅優雅的壁畫,反而有一種有趣的違和感,吸引影迷去朝聖。
  • 雖然餐廳主打堂食,但外賣飲品的包裝都很吸引,可以選用膠杯或膠袋裝着,方便邊行邊喝。
  • 西貢遠離鬧市,偏安新界東南方,擁有連綿起伏的山峯、綿長蜿蜒的海岸線,以及形態各異的島嶼。
  • 譽麵坊是街坊平民食店,亦是不少土瓜灣學生、居民的集體回憶,而且價格十分親民。

連接海心公園的是土瓜灣海濱公園,是個釣魚勝地,位於海濱公園長廊尾段的是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碼頭是戰後首個落成的永久碼頭,雖然命名為九龍城碼頭,但實際上坐落於土瓜灣,於2014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目前只有一條往來北角的新渡輪航線行走。 土瓜灣好去處2025 隨着屯馬綫通車,紅磡區將會越來越熱鬧,慶幸區內的特色食店及傳統老店依然站得住陣腳,既可以「掃街」覓食外,又可以到舊式戲院以廉價看一場電影,感受昔日的懷舊氣息。

土瓜灣好去處: 懷舊香港時光|港嘢茶檔

隨著政府重建的計劃,加上港鐵通車,土瓜灣將會再變天。 本文整理了土瓜灣好去處,趁現在還來得及,不妨有空到這區欣賞一下昔日的香港面貌。 其實,香港的本地藝術並非像其他城市,例如北京798藝術區、臺北華山創意園區、上海莫干山藝街區等等集中又具地標性,香港藝術區其實好多都是各自為政,分散各區,非常散亂的。 著名的有PMQ元創方、石硤尾賽馬會藝術中心、火炭工業村、香港藝術博物館以及本文的牛棚藝術村。 以前提起屯門,住市區的人皺眉道:「很偏僻!」「屯門公路時常堵車!」「都是公私營的大型屋苑,社區一式一樣,不怎樣有個性。」現在提起屯門,多數想起為自由行而建的 V City。 這個大西北社區其實比大家想像的有趣,既有風景怡人的山徑,亦有個性鮮明的小店,一點也不比市區失色。

燒烤免治羊肉串亦值得一試,羊肉並非一串串上碟而是用鐵板上菜,羊肉不會過羶 。 偶遇夕拾店主馮永權先生(阿Wing),略略進行交談及簡單採訪,原來店內每一件舊物都可以購買,價位有平有貴,現場可見舊黑膠碟最平$40左右便有交易,店主亦會出價回收舊物。 阿Wing希望自己是舊物交易的中間人,為舊物找到新生命,而非丟進垃圾場造成浪費。 在言談之間可以感受到阿Wing的「藝術家脾氣」及執著,如果你不尊重舊物,寧願不做生意也會請你離開,如果認為舊物與你有緣,反而免費也會送贈予你。

土瓜灣好去處: 九龍城碼頭:來回北角航線

這裡出名於以往是個「三不管」地帶,樓宇密集的寨城是罪惡的溫牀,無政府狀態令當年人人聞風喪膽,亦增添了一層神祕色彩。 土瓜灣好去處 曾經有傳言稱,九龍寨城「有入無出」,在裡面不見了,連當時的警察亦不敢進去。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到香港的舊面貌,這裡定期會舉辦導賞團,到訪九龍寨城公園不妨聽聽導賞員的講解。

雖然這裡飲品售價偏貴,接近$40至60一杯,不過這個環境絕對值回票價,店內燈光昏暗好有情調,而且飲品質素不錯㗎,入到嚟叫杯嘢飲,傾計談心Chill足半日絕對無問題。 除了飲品以外,店內也有食物提供,石垣牛定食、雪糕甜品等一樣有,不過都係嗰句,價格偏貴,主要係食氣氛,而不是食物質素,值唔值得就因人而異。 土瓜灣這個舊區盛載著不少舊建築及舊事物,位於工廈裡的這一間「夕拾」舊物店,相信可以讓你看到不一樣的舊香港。 甫入店內,密密麻麻的二手舊貨映入眼簾,雖為「舊貨」但其實每件貨都保養得宜,聞落仲有一種不會令人厭惡的「古老味」。 夕拾是一間舊物店,店名取自魯迅的《朝花夕拾》,重拾一些過去、不屬於這個年代的東西,寄望能重拾大家的美好回憶。

土瓜灣好去處: 紅磡終極指南

除了是夜晚跑步及放狗的好地方外,亦是不少電視劇的常見取景勝地。 確頭設有大型巴士總站,提供多條不同路線的巴士往返全港各區外,更提供一條往返北角的新渡輪航線,約每半小時一班船,可以輕鬆吹著海風前往港島區,早前紅隧一度封閉時,渡輪就成為區內居民過海的便利之選。 土瓜灣好去處2025 鄰近的馬頭角碼頭因為中九龍幹線工程而暫時拆卸,將來會在原址重建。 土瓜灣十三街鄰近土瓜灣牛棚藝術村,步行約1分鐘即可到達,經過不妨影埋!

土瓜灣好去處: 好去處

海心公園的前身是海心島,是一座位於在海上的小島,島上有一座海心廟。 土瓜灣好去處2025 1962年至1970年間,土瓜灣沿海進行填海工程,海心島因工程而連陸,海心廟被搬遷。 工程完成後,1972年興建了現在的海心公園,島上的嶙峋怪石如魚尾石、海心石和大部份的自然景觀仍然保留,有傳拜過海心石就能有一段美好姻緣,因此吸引不少情侶前往。 海心石旁向海邊走,通過一段小橋便可到達粉色的海心亭,望向維多利亞港,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 十三街是土瓜灣有名的地帶,由13條街道組成,其中11條全直街道,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命名,龍、鳳、 鹿、麟(麒麟)、鷹、鵬、鴻(鴻雁)、蟬、燕、 駿(馬)、鶴。

土瓜灣好去處: 香港各區好去處終極指南

提起調景嶺,大部分人只想起一個個樓盤及商場,由於缺乏社區情懷及歷史文化淵源,你可能連這些樓盤商場的名字也記不住,結果對於這個地區只有單薄的印象。 On 土瓜灣好去處2025 The Hill Coffee Bar 土瓜灣好去處2025 是區內人氣的咖啡迷聚腳點,純白裝潢,設計簡潔,設有戶外座位。 店裏挑選優質咖啡豆自家烘培,手沖單品咖啡豆會定期更新款式和產地,新鮮感不斷。

土瓜灣好去處: 呼吸星球 走入時光隧道 懷舊文青打卡Cafe

土瓜灣設有英泥廠、製衣廠、船廠,以至電池廠、塑膠花廠等。 [14]其中香港元興電機織染廠就是其中一例,另外是製造燈塔牌手電筒的香港捷和製造廠(1947)有限公司、專業漂染各種布匹的禎昌染布廠、製造火水燈的立泰製造廠有限公司和製造機器的新聯機器廠等等。 眾所周知,九龍城是香港的小泰國,匯聚多間優秀泰國菜館,但九龍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這裏還有佔地廣闊的公園、千奇百怪的獨立小店、甜品店,主題餐廳更加越開越多。

土瓜灣好去處: 馬頭角十三街

藝術村所在地的前身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建於1908年,於1999年8月停業,改建並分拆成多個單位租給本地藝術創作家做工作室,慢慢演變成牛棚藝術村。 小區由一幢幢唐樓組成,車房遍佈每條街,同時開設不少文青小店、cafe… 手打竹昇麵買少見少,但慶幸仍有老店傳承這手藝,老闆劉發強是深水埗人氣老字號劉森記老闆劉庭森的二子,選用親自打製的麵條並人手擀麵。 粉麵店款式選擇眾名,招牌名麵是南乳豬手麵,燜至軟腍的豬手帶有香濃南乳味,非常惹味,只要輕輕一咬隨即骨肉分離。 以大牌檔作主題的人氣小炒店,店內掛有以綠底黃字設計的菜式名牌,充滿懷舊感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