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風景極為美麗, 且接近市區, 交通方便, 每天到該處晨運及假日前往郊遊漫步的遊人眾多。 衛奕信徑(簡稱衛徑)縱走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大陸,由赤柱峽道起點至南涌終點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標距柱以字母W為首(W代表Wilson Trail,即衛奕信徑),序號由W001順次增至W137。 長距離遠足徑橫跨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部份路段位於郊野公園之外。 金 山 郊 野 公 園 鄰 近 市 區 , 交 通 方 便 , 是 晨 運 及 散 步 的 好 去 處 。
- 衛奕信徑第六段的路段都在林蔭下行走,只有在孖指徑纔有較佳位置遠賞大帽山及針山。
- 公園以北的走私坳又名孖指徑,該處尚存有戰時軍事陣地遺跡,包括有戰壕和碉堡多處,且有地道互通,是醉酒灣防線最重要的一部分。
- 各郊遊徑擁有不同的首兩位數字,其中首一位數字以郊野公園地區劃分 (如香港島為4字頭),尾兩位則從01順次增加。
- 現 時 金 山 一 帶 的 戰 時 遺 跡 較 難 接 近 , 城 門 碉 堡 陣 地 則 大 致 上 仍 保 存 良 好 。
如逢下雨, 泥路濕滑, 跑步者要特別小心。 金山郊野公園內猴羣最多聚集的地方, 是在大埔公路兩旁, 新塘(九龍副水塘)及德羅塘(九龍接收水塘)一帶, 牠們多數是小羣出動, 向遊人討喫。
金山家樂徑: 自然徑
公園主入口設於大埔公路琵琶山段、沙田嶺段及金山路交界,即獅子山郊野公園琵琶山路入口對面。 公園主體範圍位於新界沙田區,西面與葵涌為鄰,南面入口與九龍深水埗區接壤,北為九龍水塘及金山一帶。 公園內共有4個水塘,包括1910年建成的九龍水塘、1925年建成的石梨貝水塘、1926年建成的九龍接收水塘及1931年建成的九龍副水塘。 金山郊野公園(英語:Kam Shan Country 金山家樂徑2025 Park [註 1])是香港的一個郊野公園,位置由九龍西北部伸延至新界西南部,佔地達3.37平方公里。
最後踏上數步石級走至燒烤場,再往前走便可抵達城門水塘主壩,完成衛奕信徑第六段的行程。 城門郊野公園是本港最早期三個郊野公園其中之一, 是最先發展而設備亦最完善, 甚受廣大市民歡迎, 不但是郊遊野餐勝地, 也是喜愛遠足者的好去處。
金山家樂徑: 衛奕信徑第4段 東洋山
例如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的首兩位數字是26,標距柱序號由C2601順次增至C2630。 金 山 山 頂 及 公 園 西 面 山 脊 地 方 , 是 瀏 覽 風 景 的 最 佳 地 點 。 起點:乘搭九巴72號(於港鐵太和、沙田、大圍或荔枝角站上車)或81號(於港鐵沙田、太子或柯士甸站上車),在石梨貝水塘站下車,沿麥理浩徑第六段(金山路)步行約20分鐘便可到達起點。 終點:沿麥理浩徑第六段(金山路)步行約30分鐘返回石梨貝水塘站,乘車離開;或朝另一方向前往城門水塘,於城門郊野公園入口乘搭專線小巴82號到荃灣。
- 現時,一般相信這些原始野生獼猴因為香港市區的發展,而在港島的林區中慢慢的消失[3]。
- 終點:沿麥理浩徑第六段(金山路)步行約30分鐘返回石梨貝水塘站,乘車離開;或朝另一方向前往城門水塘,於城門郊野公園入口乘搭專線小巴82號到荃灣。
- 另一個說法就是一位居於新界的陳姓海員,於1920年在這裡放生從外地帶回港飼養的獼猴,之後牠們便在水塘植林區迅速繁殖,山林間處處猴蹤,至今生生不息。
- 到黃石碼頭的遊人不外乎有兩個目的,一是乘渡輪到離島,二是到黃石水上活動中心,然而很少人會到黃石家樂徑,這條提供最佳觀賞高塘口一帶景色的山徑。
- 二 次 大 戰 時 , 為 抵 禦 日 軍 佔 領 , 英 軍 挖 防 空 洞 及 修 築 戰 壕 堡 壘 以 備 戰 。
- 泥路濕滑, 跑步者要特別小心。
走過孖指徑後, 便到達城門郊野公園, 金山家樂徑 城門郊野公園位於大帽山東南及針山、草山之西的一片山麓谷地, 羣山環抱, 風景秀麗。 其範圍北起鉛礦㘭, 南至城門道; 西面由大帽山起, 東至草山及針山, 面積達1400公頃。
金山家樂徑: 石梨貝水塘 金山
孖 指 徑 的 南 部 為 侵 蝕 而 成 的 劣 地 , 碎 石 摻 雜 的 土 壤 中 長 有 矮 矮 的 松 樹 。 身 處 光 禿 渾 圓 的 山 頭 上 , 可 清 晰 遠 望 幽 深 的 城 門 峽 谷 及 附 近 一 帶 的 山 巒 。 北 面 的 大 片 戰 時 碉 堡 , 直 至 現 在 , 尚 能 保 存 舊 貌 , 即 使 有 些 已 布 滿 蔓 藤 荒 草 , 但 仍 可 看 見 戰 爭 留 下 來 的 痕 跡 。 金山郊野公園內闢有晨運園地,而燒烤及郊遊地點分佈在大埔公路、金山路近九龍水塘和近孖指徑等地。
沿麥徑北下經廢壕碉堡到城門水塘燒烤場,稍事休息後,可遊覽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及賞蝶園。 金山郊野公園到處可見猴子蹤跡,並以此聞名,因此漁護署豎立了不少警告牌,提醒遊人切勿餵飼猴子。 麥 理 浩 徑 第 六 段 由 大 埔 公 路 開 始 , 經 過 九 龍 水 塘 , 沿 金 山 路 蜿 蜒 曲 折 地 攀 越 數 個 山 丘, 走 過 戰 時 遺 下 的 防 線 , 至 城 門 水 塘 為 終 站 。 沿 途 既 可 觀 賞 各 具 風 格 的 金山家樂徑 山 勢 , 亦 可 想 像 當 年 戰 況 。
金山家樂徑: 金山家樂徑
二 次 大 戰 時 , 為 抵 禦 日 軍 佔 領 , 英 軍 挖 防 空 洞 及 修 築 戰 壕 堡 壘 以 備 戰 。 由 荃 灣 以 南 、 葵 湧 海 岸 的 金山家樂徑 醉 酒 灣 至 城 門 河 谷 , 是 一 條 18 公 裏 長 的 防 線 , 名 為 醉 酒 灣 防 線 。 碉 堡 之 間 以 地 道 互 通 , 而 地 道 則 以 倫 敦 著 名 的 街 道 命 名 。 走 私 坳 一 帶 是 由 新 界 進 入 南 九 龍 的 要 道 , 故 孖 指 徑 的 堡 壘 便 成 為 這 道 防 線 的 要 塞 。
金山家樂徑: 石馬脊 獅子山
到黃石碼頭的遊人不外乎有兩個目的,一是乘渡輪到離島,二是到黃石水上活動中心,然而很少人會到黃石家樂徑,這條提供最佳觀賞高塘口一帶景色的山徑。 短短約2公里的家樂徑,帶您環繞黃麻地東邊一週,高塘口、土瓜坪以至遠方的東心淇等美景都會一一映入眼簾。 那裡有明確的指示牌提示方向,沿途上落的石級起伏甚緩,途中更設有長椅供遊人稍坐歇息,因此要走這條家樂徑一點也不喫力,絕對適合一家大小在週末散步,或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氣。 途中遊人會碰上一個分岔路,由於是環迴路線的關係,所以不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會回到起點。 公園內兩條緩跑徑分別還繞德羅塘及石梨貝水塘而設, 兩徑長度相約, 走畢約需25分鐘。
金山家樂徑: 衛奕信徑
山崗上小徑交錯, 有平地多處供晨運客運動之用。 路旁的花木, 經晨運客適心培植, 青蔥可人。 到該處晨運的人喜歡做一套特有的體操, 共有三十六式, 每種招式各有名稱, 動作簡單易做, 使身體各部份得到舒展及運動, 廣受大眾歡迎。
金山家樂徑: 新界東部及北部(沙田區、大埔區、北區)
自1977年6月24日起該區被正式劃為城門郊野公園。 金山郊野公園內地勢以金山為最高, 高達369公尺, 故這個郊野公園亦以金山為名。 金山頂上建有電臺發射站和山火瞭望站, 登臨峯頂, 視野寬廣, 近處荃灣、葵涌, 遠至港島西部一帶景色均飽覽無遺。
金山家樂徑: D3 獼猴碉堡摘菠蘿
山巒間點綴着碧潭綠水, 金山家樂徑2025 清溪潺潺下注, 塘邊曲徑環繞, 山光水色如畫般迷人。 金山家樂徑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金山家樂徑: 紅梅谷 金山
現時香港所有長途遠足徑和郊遊徑均設有標距柱。 金 山 以 猴 子 最 為 著 名 , 牠 們 的 蹤 跡 遍 及 整 個 郊 野 公 園 。 公 園 以 北 的 走 私 坳 尚 存 戰 時 軍 事 陣 地 遺 跡 , 包 括 戰 壕 和 碉 堡 , 且 有 地 道 互 通 , 是 醉 酒 灣 防 線 最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 部 分 金山家樂徑2025 建 於 1930 年 代 中 期 金山家樂徑2025 的 遺 跡 仍 保 持 完 整 。 由此拐個急彎,經過走私坳,再下降一段梯級後,路徑又轉趨平緩。 循徑而走,景色略顯平淡,路徑也識趣,沒有甚麼起伏。
金山家樂徑: 新界西部(屯門區)
由大埔公路旁的車道起行,沿著九龍水塘東北岸的畔邊行走。 隨衛奕信徑指示牌左轉進入泥徑,微微上走一段後,路徑轉趨平坦。 循著林蔭下的山徑來到分岔口,左、右二途分別可通往金山家樂徑的起點及終點。
金山郊野公園以公園內的最高峯金山命名,金山一帶以經常有獼猴出沒著名,故又名馬騮山(「馬騮」在粵語的意思是猴子)。 沿水塘邊的金山道北上, 約10分鐘便到金山家樂徑入口, 金山家樂徑由九龍水塘北金山道起, 繞經石梨貝山至儍人樂園前折返金山道。 此徑全長約1公里, 沿途設有路標指示, 金山家樂徑 漫步走畢全程約30分鐘。 金山家樂徑所在的金山郊野公園,大部分範圍都屬九龍水塘集水區,行山可同時飽覽九龍水塘、孖指徑、獅子山和部分海港,沿途已經可以見到猴子成羣,風景優美。
同時由荃灣以南、葵涌海岸的垃圾灣(又名醉酒灣)起至城門河谷, 築起一條11哩長的防線, 稱垃垃灣防線, 又名醉酒灣防線。 金山家樂徑 走私嶺一帶是從新界進入南九龍的要道, 故城門堡壘便成為這道防線的要塞。 離開儍人樂園後, 便向金山郊野公園以北的孖指徑山進發, 孖指徑山又名走私嶺, 北麓現存有一軍事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