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 惜食堂本港現時每日約有3,600噸 (重量相等於250架雙層巴士) 廚餘被棄置到堆填區,但香港同時有超過10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三餐不繼。 惜食堂踏入成立的第八個年頭,已獲不少大型機構如美心、國泰、會展、百佳等捐贈食物,回想成立最初,她坦言面對重重困難,「他們不知道你是誰,交食物給你,要知道你會怎樣處理,怎樣派發,派給誰。」柏寧酒店是第一間捐贈剩食的機構。 董愛麗期望,未來一年社會上有更多中小企業,茶餐廳及連鎖食肆能夠加入支持惜食文化及回收的行列。 第51屆香港藝術節以「回賞•前行」為主題,於今天(2月17日)揭開帷幕。
她續指,惜食堂營運成本不輕,「最大支出是物流及薪金,「全職員工逾100個,包括廚師、司機等,自己擁有4架貨車,加上一些外判車,每日到港九收發食物,冀盡量將每個飯餐的成本控制於10元內。」她期望,惜食堂未來朝向收支平衡,做到真正的自給自足。 小寶慈善基金 香港賽馬會今天(4 月 15 小寶慈善基金 日)於「香港賽馬會社羣日」公佈推出逾3億港元的「賽馬會眾心行善」計劃,鼓勵大眾加入義工行列。 睽違三年的社羣日假沙田馬場舉行,今年以「賽馬惠慈善 — 全城參與義工服務」為主題,吸引超過200名來自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社區團體及學術機構等代表出席。 聾福會亦為不同大專院校、商業機構舉辦體驗活動及工作坊,希望透過手機遊戲、VR影片,讓機構員工及大眾人士能夠從遊戲中學習手語,加強對聽障文化的認識,促進聾健共融。
小寶慈善基金: 我們更努力,
近年來,市慈善會不斷拓寬捐贈渠道,爲愛心企業單位和個人家庭搭建奉獻愛心慈善平臺,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慈善資金主要用於助老、助孤、助殘、助學、助困、助力社區治理等。 闊別四載,由香港排球總會主辦的FIVB世界女排聯賽香港今年載譽歸來,雲集八支世界級勁旅來港對壘,爭取決賽資格。 小寶慈善基金2025 為慶祝這項國際體壇盛事重臨香江,香港賽馬會支持推出「賽馬會社區排球計劃」,並成為今屆賽事的社區合作夥伴,希望讓來自不同階層的市民,有機會欣賞賽事之餘,亦可以享受排球運動的樂趣。 國際獅子會腎病教育中心及研究基金國際獅子會腎病教育中心及研究基金於1991年成立,分別位於深水埗區及大埔區設有4間血液透析(洗腎)中心,每年為腎病患者提供超過20,000節的低廉高質素血液透析(洗腎)服務,成立至今惠澤1,770位腎病患者。
- 而出身富裕家庭的她,外表短髮斯文的董愛麗重申,選擇每天出入深水埗社區中心及中央廚房,不想突出自己,她只想助人,坦言願望接受訪問只想多些講些機構的工作。
-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血液病,重型地貧患者需長期接受輸血及每天進行除鐵治療來維持生命。
- 這74支基金是由愛心企業、鎮(街)、村(社)和相關部門設立的定向冠名慈善基金和專項基金。
-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致力為地貧患者改善生活素質,提供醫藥、骨髓移植及培訓方面的資助;更期望能找到根治此病的方法,促使重型地貧絕跡香港。
此舉有助解決多個的社會問題,包括由源頭減少浪費食物、紓解飢餓和貧窮問題、並教育下一代珍惜食物及關心弱勢社羣。 為支持和表揚董愛麗女士對社會的無私付出,尤其對浪費食物與社會問題的關注,國泰航空自2013年起與「惜食堂」合作無間,將航班上未有食用而安全的食品轉化成營養熱餐,為社會有需要人士出一分力。 「惜食堂」是由慈善團體小寶慈善基金於2011年開展的首個食物回收及援助計劃,宗旨為「停止浪費、解決飢餓、以愛相連」。 「惜食堂」的團隊每天向本地飲食界回收仍可安全食用的剩餘食材,通過嚴謹的處理程序製作成膳食,並透過逾200間慈善機構夥伴將飯餐分派予社會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1。 為配合防疫指引及主辦機構要求,所有參與活動義工已完成兩針疫苗接種,並佩戴圍裙、手套及頭套,以確保食物安全。
小寶慈善基金: 中國人壽(海外)義工隊參與「惜食堂」食物援助計劃
「企業天使」為商業機構提供不同類型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一起實踐惜食堂「停止浪費、解決飢餓、以愛相連」的使命。 透過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如準備食材、食物再生環保工作坊、講座、社區活動及自組籌款活動,企業義工可一起協助由源頭減少食物浪費及幫助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同時為計劃籌集善款。 董愛麗 (Gigi Tung) 女士創立「小寶慈善基金」和旗下的食物回收及援助計劃「惜食堂」。
安慶市積極探索“互聯網+慈善”,設立全省首個數字慈善示範基地,搭建集慈善捐贈、救助申請、項目發佈和信息公開等服務於一體的全省首家慈善公益大數據信息平臺,在公益寶平臺發起“直接捐”“一起捐”“結對捐”,便捷參與公益渠道,實現“指尖慈善”。 安慶市持續健全慈善服務體系,完善組織架構,縱向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慈善組織網絡,實現基層慈善組織全覆蓋。 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安慶市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基金管理辦法》等,全流程規範慈善資金和捐贈物資管理。 發展“五社聯動”,探索“慈善+社工+志願服務”,鼓勵社會公益力量參與關愛、幫扶困難羣衆。
小寶慈善基金: 企業責任
東華三院「奔向共融」— 香港賽馬會特殊馬拉松2023參加人數創近年新高,超過1,700名智障跑手及伴跑員一同參與今天(1月8日)在中西區海濱長廊舉行的賽事,身體力行宣揚傷健共融…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血液病,重型地貧患者需長期接受輸血及每天進行除鐵治療來維持生命。 小寶慈善基金2025 在香港,每8人便有1位 是地貧基因攜帶者;若果夫婦2 人均是地貧基因攜帶者,每次懷孕便會有1/4機會誕下患有重型地貧嬰兒。
“鄉村振興基金”“老年助餐基金”“博愛公益”……8月1日,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市共設立了慈善冠名基金74支,募集款物5000餘萬元,讓困難羣衆精準受助獲益。 記者瞭解到,此次參與慶祝山海源基金會成立十二週年公益音樂會慶典的演出團隊兼具音樂+公益“屬性”,由《生命之歌》《心的呼喚》和《明天 明天》三篇章結構式設計,環環相扣,頗具新意。 記者從安慶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該市設立了慈善冠名基金74只,募集款物5000餘萬元,廣泛匯聚慈善力量,讓困難羣衆精準受助獲益。
小寶慈善基金: 惜食堂 董愛麗「與商界合作 回收剩材 倡惜食文化」
我們透過惜食堂食物援助計劃、中央廚房、食物回收及派送車隊、社區外展服務、教育項目及義工團隊,致力推行由源頭減少食物浪費,協助紓解飢餓及貧窮問題,並教育下一代珍惜資源及保護環境。 香港賽馬會再度支持法國五月藝術節,今年已是第12年其慈善信託基金成為法國五月的主要合作伙伴,支持一系列於4月至7月舉辦的精彩藝術節目及教育計劃,以配合今屆法國五月的主題「藝術聯動」。 小寶慈善基金2025 當中焦點節目包括,全球首個及唯一官方以世界文化遺產凡爾賽宮為主題的巡迴展覽「虛擬凡爾賽宮之旅」。
小寶慈善基金: 服務
社區中心除了每日提供堂食熱飯餐服務之外,我們亦有定期舉辦季度生日會、節慶性的慶祝活動以及不同類型的興趣班,為受惠者生活增添姿彩。 其實除了溫飽外,這些飯盒更有另一重意義,「飯餐只是一個渠道同機會予社福機構接觸這班人,如果若非這飯餐,這些長者根本不會上街,走出這個社區。」她期望,透過這餐飯,讓這羣長者走出社區。 馬會是社會主要協作夥伴,除透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社區夥伴,以及主動開展公益項目,亦會籌辦大型活動,為普羅大眾的生活增添健康活力,積極將香港建構為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 香港小童羣益會香港小童羣益會創立於1936年,屬本地歷史最悠久的兒童服務機構之一。 本著「培育新一代 攜手創未來」的宗旨,彰顯「羣策.羣力.羣益」的精神,本會一直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均衡發展,服務重點包括:「及早介入」、「關注貧窮兒童」、「支援特殊學習需要兒童」、「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鼓勵兒童社會參與」、「六系創技」及「生涯規劃」。 儘管現時惜食堂已獲不少企業支持,董愛麗坦言,現時惜食堂回收量只有6噸,但強調與商界、社福界的合作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對全港逾3,600噸廚餘只是小巫見大巫,她期望各界繼續捐獻剩餘食材,避免造成更多的浪費。
小寶慈善基金: 環保基金
今屆藝術節開幕禮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馬會董事廖長江、香港藝術節主席查懋成與行政總監餘潔儀。 去年10月啟動的「共創明『Teen』計劃」,旨在幫助來自弱勢社羣家庭的初中生開拓眼界,增強自信,更好地規劃未來。 香港賽馬會一直全力支持計劃,並成為其合作夥伴委員會的策略夥伴副主席之一,除了撥款支持計劃,也推薦員工擔任友師,分享人生經驗。
小寶慈善基金: 小寶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香港賽馬會衷心祝賀香港欖球總會成功舉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賽事於今日(4月2日)晚上圓滿結束。 頒獎禮亦隨即在香港大球場舉行,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獲邀頒發男子銀盾級別的獎座給勝出隊伍 — 中國香港,並與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和其他嘉賓,陪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頒發男子盃獎座給冠軍隊伍 — 新西蘭。 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每年供人類食用的糧食中,有三分之一遭到耗損或浪費,但卻同時有十億人口勒緊褲帶、忍飢挨餓。 因此,減少食物浪費已成為國際焦點,APEC提出2020年亞太地區糧食損失與浪費要減少10%;歐洲議會宣告要在2020年減少50%的食物浪費;聯合國亦訂出2030年全球糧食浪費在生產端、消費端都要減半。 此外,我市還建立跨省區域慈善協同機制,推進實施4個省級慈善項目、3箇中華慈善總會“幸福家園”工程項目,探索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聚焦低收入、老年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羣體,開展“點亮未來—鄉村兒童關愛工程”“慈善情暖萬家”等公益活動。 今年以來,慰問困難學子、特困家庭、大病患者等困難羣衆近2000人次,撥付救助款630餘萬元。
小寶慈善基金: 機構位置
活動中的影片和嘉賓分享使來賓更瞭解本處如何透過新服務回應社會需要,以及和企業夥伴多年來保持協作並達致雙贏。 特別的體驗環節更讓來賓有機會直接體會弱勢社羣的處境,並闡述服務為他們帶來的幫助 小寶慈善基金2025 。 小寶慈善基金2025 合作伙伴可以透過支持基金籌辦的項目,或者合辦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令更多地貧病人得到支援,使市民大眾瞭解如何預防誕下重型地貧嬰兒。
小寶慈善基金: 小寶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義工隊協作處理食材,準備愛心飯盒,共合力製作了1,800份營養均衡的飯餐,由惜食堂的慈善機構夥伴派贈予社會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 該活動讓員工身體力行參與公益活動,提升了員工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對內凝心聚力,同時強化了員工的社會責任意識。 未來,中國人壽(海外)將繼續堅守初心,積極貢獻力量,促進社會和諧及可持續發展,發揮央企的責任及擔當。 2017年中成立全港首間融合惜食、關愛的實體展館,致力教育公眾及下一代珍惜食物及保護自然資源,在旅程中讓公眾接觸惜食冷知識,瞭解香港以至全球的食物浪費及飢餓問題,進一步深化教育工作。 她透露,在未來一年,計劃在觀塘區開設近萬呎的速凍飯餐製造工場,提供服務予受助者。
小寶慈善基金: 機構位置
免費基金錶現 比較平臺。 「外展天使」把充滿愛心的免費營養熱飯餐及食物包,透過探訪直接派送給居住於筲箕灣及深水埗的獨居隱蔽、長期病患或行動不便的長者,送上問候與關懷。
小寶慈善基金: 惜食堂 董愛麗「與商界合作 回收剩材 倡惜食文化」
現時,惜食堂平均每星期回收45噸仍可食用的剩餘食物,每天自家製作超過20,000份營養均衡的膳食,並拹助提供約11,000份其他膳食及食物包,免費給予社會上有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 「惜食堂」團隊致力向本地飲食界回收仍可食用之剩餘食物,通過嚴格的食物安檢程序,再經廚房烹煮成營養均衡的膳食,最後由物流團隊免費派發給社會上有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致力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及社區機構攜手改善港人生活質素。 至五十年代,香港面對戰後重建、大量移民湧入等棘手問題,促使馬會將慈善業務納入業務範圍。 1959年,馬會設立另一家公司,名為香港賽馬會(慈善)有限公司,專責管理捐款事務;鑑於有關事務發展一日千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遂於1993年成立,接管馬會的捐款事宜。 惜食堂社區中心於深水埗區為獨居及有緊急困難的長者及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的堂食食物援助服務。
小寶慈善基金: 我們更努力,
「惜食堂」是小寶慈善基金於2011年開展的首個食物回收及援助計劃,宗旨為「停止浪費、 解決飢餓、以愛相連」。 「惜食堂」團隊致力向本地飲食界回收仍可安全食用之剩餘食物,通過嚴格的食物安檢程序,再經中央廚房烹煮成營養均衡的熱飯餐,最後由物流團隊免費派發給社會上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 惜食堂的目標包括:減少食物浪費、協助解決飢餓問題、協助紓解貧窮問題及教育下一代珍惜食物。 作為中國人壽國際化業務戰略平臺,中國人壽(海外)多年來在拓展業務的同時,不遺餘力推動社會公益事務,關愛社羣。 適逢今年中國人壽72週年誌慶,中國人壽(海外)招募了近20位來自不同業務部門的員工組成義工隊,前往惜食堂位於深水埗的中央廚房,身體力行推動本地環保工作,惠澤弱勢社羣,以別具意義的方式慶祝此重要的發展里程碑。
小寶慈善基金: 環保基金
我們透過惜食堂食物援助計劃、中央廚房、食物回收及派送車隊、社區外展服務、教育項目及義工團隊,致力推行由源頭減少食物浪費,協助紓解飢餓及貧窮問題,並教育下一代珍惜資源及保護環境。 當時她參觀一個慈善機構的食物銀行,看到一位受惠者知道下一季未能領取食物包時的彷徨情況,當刻觸動了她,單純地希望讓貧窮的人能夠「有餐食」。 2012年,她更找了廚房地點和聘用人手後開始大量生產熱飯餐,走入社區廚房之路途。 小寶慈善基金2025 「惜食堂」每日回收約 5 噸仍可安全食用的剩餘食材,烹調9,000份營養豐富的熱餐。
小寶慈善基金: 企業責任
馬會每年將約90%的稅後經營盈餘撥捐慈善信託基金,多年來於社區發展擔當重要角色。 小寶慈善基金2025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一直非常重視與各界企業及團體的合作,透過各式夥伴協作活動,共展所長,發揮協同效應,攜手扶助有需要的人士。 早前我們透過「 山上看民生 山下齊結網 」活動邀請接近40位熱心企業夥伴團體聚首一堂,一同關心社會民生。 匡智會成立50多年以來,一直為不同年齡及程度嘅智障人士服務,我們深信透過提供合適的教育、訓練及機會 ,智障人士都可以盡自己所長融入社會。 現時,惜食堂每星期平均回收30噸仍可食用的剩餘食物,並每天製作超過9,000份營養均衡的熱飯餐及1,000份食物包,實踐「停止浪費.解決飢餓.以愛相連」的使命。
小寶慈善基金: 中國人壽(海外)義工隊參與「惜食堂」食物援助計劃
安慶5地被中華慈善總會納入“幸福家園”村社互助工程全國聯動區域慈善協同示範縣。 如您想比較不同 成分基金的 投資表現, 請瀏覽 MyMPFChoice.com–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致力為地貧患者改善生活素質,提供醫藥、骨髓移植及培訓方面的資助;更期望能找到根治此病的方法,促使重型地貧絕跡香港。 香港國際機場環保基金由機場管理局於2011年設立,以資助在本港推廣環保、綠色生活及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項目、活動及計劃。 而出身富裕家庭的她,外表短髮斯文的董愛麗重申,選擇每天出入深水埗社區中心及中央廚房,不想突出自己,她只想助人,坦言願望接受訪問只想多些講些機構的工作。 這74只基金是由愛心企業、鎮街、村社和相關部門設立的定向冠名慈善基金和專項基金。 近年來,市慈善會不斷拓寬捐贈渠道,爲愛心企業單位和個人家庭搭建慈善愛心平臺,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慈善資金主要用於助老、助孤、助殘、助學、助困、助力社區治理等。 這74支基金是由愛心企業、鎮(街)、村(社)和相關部門設立的定向冠名慈善基金和專項基金。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成立於1967年,是全港首間專門提供婚姻服務的志願機構。 近年來,我們曾經和多間企業合作,提供個人減壓及家庭培育活動給僱員,實踐家庭友善及企業關愛員工的精神。 在旅程中大家將會接觸惜食冷知識,大家更會瞭解到香港以至全球的食物浪費及飢餓問題。
小寶慈善基金: 惜食堂 董愛麗「與商界合作 回收剩材 倡惜食文化」
參加者將會化身米仔鬥士進入不同展區,透過互動遊戲、影片及實戰去發掘「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義,從而領略珍惜食物的重要性,同時讓參加者更關注社會,關心貧苦無依的長者。 完成重建工程的「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赤柱戶外訓練營」於今日(7月19日)舉行開幕典禮,為青年人和弱勢社羣提供更多享受水上活動的機會。 訓練營由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捐逾1億4千萬港元重建,並由香港青年協會(青協)營運。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過去十年的捐款,每年平均為45億港元,惠及社會各階層。 2021/22年度,馬會的已審批捐款總額為66億港元,共資助292個慈善及社區項目。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得以大額捐款資助社區項目,全賴馬會獨特的營運模式,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與社區貢獻。
小寶慈善基金: 中國人壽(海外)義工隊參與「惜食堂」食物援助計劃
我市積極探索“互聯網+慈善”,設立全省首個數字慈善示範基地,搭建集慈善捐贈、救助申請、項目發佈和信息公開等服務於一體的全省首家慈善公益大數據信息平臺,並在平臺發起“直接捐”“一起捐”“結對捐”,暢通公益渠道,實現指尖慈善。 小寶慈善基金 我市持續健全慈善服務體系,完善組織架構,縱向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慈善組織網絡,實現基層慈善組織全覆蓋。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近日,廣東省山海源慈善基金會(簡稱“山海源基金會”)迎來成立十二週年的里程碑日子。 該基金會廣邀音樂界、公益界等跨界音樂人,以一臺由木笛、萊雅琴、中阮等中西古老民樂演奏,青年志願者歌手原創串燒演唱等聯袂組成的公益音樂會展演慶生,捐贈人、合作伙伴等近百人到場祝賀,大家一起欣賞美妙樂聲,交流公益慈善與社會服務心得。
小寶慈善基金: 企業責任
機構由最初每天只製作20多盒熱飯,至今每天 (星期一至五)平均生產逾萬份熱飯餐及食物包,免費派發予約177個慈善機構。 「惜食堂」成立食物回收及援助計劃,致力向本地回收仍可安全食用之剩餘食物,再煮成營養均衡的飯餐以免費派發給社會上有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 每日人均廚餘量相比鄰近地區如上海、新加坡、南韓和臺灣,分別高出6.3倍、1.6倍、1.7倍和2.6倍。 儘管特區政府在2013年推出全港性減少廚餘運動─「惜食香港運動」,希望增加公眾對廚餘問題的關注,鼓勵社會,包括個人、家庭以至工商業界,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及減少產生廚餘。 但現時惜食運動只是侷限於少數超市等商戶,參與率甚低,普通市民依然缺乏渠道處理生活中多餘的食物。
「惜食堂」以「停止浪費、解決飢餓、以愛相連」為宗旨,收集本地食物供應商仍可安全食用的剩餘食材,烹調出健康美味、營養均勻的飯餸,分派給香港各區有需要的團體及人士,如貧困長者、低收入家庭及兒童。 「惜食堂」團力向本地飲食界回收每日平均約4,000公斤仍可安全食用之剩餘食物。 回收及接受捐贈的食物逾271萬(以2016至17年度,千克計),種類包括:新鮮食物、罐頭、包裝食物、熟食、冷藏及急凍食物、油及調味料等。 通過嚴格的食物安檢程序,由在荔枝角的「惜食分餉站」挑選食材,到中央廚房分類、清潔,再烹煮成營養均衡的熱飯餐,避免了浪費及協助減輕堆填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