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處商舖及特色食肆林立,是大埔區居民主要的購物及消閒地點。 西貢烈士墓園2025 舊大埔墟火車站於1984年列為古蹟,經修復後成為一所戶外博物館並於1985年開放。 博物館主要介紹香港鐵路交通的歷史和發展,除保留舊火車站古蹟和其他鐵路設備外,亦展出窄軌蒸汽火車頭、柴油電動機車和6輛歷史車卡。
- 此外,公園亦設有兒童遊樂場、露天劇場、觀景臺及單車亭等設施。
- 自各個片場遷出後,部分石屋在1970年代開始轉作工場用途,當中,墓碑廠「藍恩記」的招牌仍保留至今。
- 至於後殿的山牆則採用了「五嶽朝天式」設計,在香港甚為罕見。
-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今日(3日)表示,日前在西貢牛尾洲對開海面死亡的布氏鯨,解剖工作初步已經完成。
- 正常情況下,車輛會使用上層的雙程三線分隔車道,而下層的非露天車道只會在天氣惡劣或緊急事故時才開放。
- 關帝指三國時期(220年 - 280年)蜀國名將關羽,字雲長,史稱「關帝萬人敵」。
復修工程於2010年完成後,曾數度開放予公眾參觀。 景賢裏已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日後將活化為「景賢裏‧養生殿 - 基於普洱茶、中醫藥」的健康生活地標及學習中心。 在完成活化計劃前,遊人仍可沿司徒拔道欣賞建築物的外貌。 中環中心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高約350米,前庭花園面積廣達1 500平方米,是香港島的地標之一。 中環中心地下是名為 「H6 CONET」的社區空間,透過藝術欣賞將社區和具創意的藝術人才聯繫起來,除了提供展覽及表演的場地外,亦設有綠化及休憩空間,供市民享用。
西貢烈士墓園: 西貢烈士墓園
每逢觀音誕,均有眾多善信前往慈雲山觀音佛堂參拜。 至於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的「觀音開庫」,即觀音菩薩開金庫,借錢於民,更有不少善信慕名前來向觀音借庫,祈求財運亨通。 佛堂內設有供奉觀音的水月宮和供奉釋迦牟尼、藥師佛和阿彌陀佛的大雄寶殿。 佛堂後面則有姻緣石和照寶石,據說祈求姻緣及財寶十分靈驗。
呈橢圓形的音樂廳可容納近2 000名觀眾,適合各類型的音樂演出。 有超過1 700個座位的大劇院適合舉辦不同演藝節目,蜚聲國際的大型音樂劇《歌聲魅影》與《孤星淚》均曾在此上演。 至於為別具創意的小型戲劇和舞蹈演出而設的劇場則備有靈活設計的舞臺,觀眾席可按舞臺變化容納約300至500名觀眾。 Mikiki位於新蒲崗太子道東,為黃大仙區的大型購物商場之一。 商場樓高3層,總面積達21萬平方呎,有近100間商店和食肆。 商場附近交通配套完善,更設有行人天橋橫跨太子道東,連接啟德發展區。
西貢烈士墓園: 圖集 西貢斬竹灣的抗日英烈紀念碑:埋藏著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
這裏發售的新款電腦硬件、軟件和配件色色俱備,故一直享負盛名,是市民選購電腦產品的熱門地點。 昔日深水埗是漁舟聚集之地,很多漁民都相信天后神力可保風調雨順,因而信奉天后,並在清朝光緒27年(1901年 )集資興建深水埗天后廟。 當時天后廟面向海,但因城市發展關係,該廟現在已被四面林立的大廈包圍。 曬草灣遊樂場位於觀塘茜發道,由已修復的曬草灣堆填區改建而成。 遊樂場內設有進行足球或棒球活動的多用途草地球場、棒球練習場、兒童遊樂場及緩跑徑。 另外,遊人亦可參觀場內的「環保廊」,瞭解香港的廢物管理。
荔枝莊碼頭附近的前灘凹凸不平的火山沉積巖,是由地殼運動擠壓而成,是極佳的地質考察地點。 鳳園蝴蝶保育區位於大埔鳳園村,是香港著名的賞蝶地點。 鳳園內的蝴蝶品種超過200個,當中超過130個屬香港不常見,甚至非常罕見的品種。
西貢烈士墓園: 設施
大澳以漁村景緻聞名,今日仍然保留不少傳統風貌,如水道、棚屋、漁船等。 當中,建於泥灘、縱橫交錯河道上的棚屋是大澳的一大特色,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地遊客到訪。 位於大嶼山西部的大澳具備獨特的文化傳統、古樸的漁村風貌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大嶼山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心經》經文簡約,僅有260字,但寓意深遠,是儒、釋、道三教共尊的寶典。 為弘揚《心經》真理,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於2002年完成《心經》墨寶,並贈予香港市民。 政府於大嶼山昂坪,鄰近天壇大佛、寶蓮禪寺和昂坪360纜車站的一幅山坡上,以大型戶外木刻形式展示饒教授的墨寶。
- 大嶼山歷史源遠流長,島上有不少古蹟和歷史建築,例如分流炮臺、東湧炮臺、東湧侯王宮、石壁石刻、大澳楊侯古廟等。
- 登上青山山頂,可近乎360度飽覽屯門、元朗白泥一帶的怡人景色,天氣晴朗時更可遠眺香港國際機場和后海灣。
- 青衣城室內設計新穎,靈感來自海洋及「金銀島」意念,在享受購物樂趣之餘,仿如置身豪華客輪,遨遊浩瀚汪洋之中。
- 雖然因拆卸時遺失了部分組件如原來用作通風的煙囪,並以其他類似的建築物的組件代替,美利樓仍能大致保留原來的面貌,是赤柱的地標之一。
- 商場總面積達200萬平方呎,雲集逾350間商店和逾50間食肆。
除了北座大樓外,舊上環街市原亦有南座大樓,位於皇后大道中,已於1980年拆卸。 關武帝是三國時代(220年 - 280年)蜀國名將關羽,字雲長,史稱「關帝萬人敵」,民間相傳關帝兼備「智信仁義勇」,也是威武和忠義的象徵,廣受膜拜。 山頂纜車於1888年啟用,是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系統。
西貢烈士墓園: 主要地點
公園內設圓形廣場連有蓋看臺、休憩草坪及各種健體和遊樂設施,遊人可漫步海濱長廊,欣賞海濱怡人景緻。 島上有兩家相信於1936年前建成,現已廢棄的牛皮廠。 當中福源牛皮廠曾於日治時期(1941年 — 1945年)停止生產,戰後恢復營業。 後因香港引入人造皮,福源牛皮廠生意日漸下滑,最後倒閉。 近年,福源牛皮廠經活化後成為藝術空間,是坪洲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西貢烈士墓園: 香港攻略戰
文娛康樂方面,屯門公共圖書館、屯門文娛廣場及屯門大會堂是區內的文化地標,亦是舉辦文娛活動的重要場地。 西貢烈士墓園2025 至於屯門公園則是區內大型休憩公園,公園內設有面積達1公頃的人工湖,園內的模型船池、兒童遊樂場及爬蟲館均甚受歡迎。 屯門高爾夫球中心位於龍門路,是香港首個公眾高爾夫球練習場,佔地48 西貢烈士墓園2025 500平方米,主要設施包括2層共91條球道的發球練習場、練習草坪及沙池設施。 中心亦舉辦不同程度的高爾夫球訓練課程及相關活動,提高公眾對這項運動的認識和興趣。
西貢烈士墓園: 西貢 歷史
平源天后廟位於打鼓嶺坪輋村,其建築年份已無從稽考,不過廟內放置了一個刻有清朝乾隆21年(1756年)的古鐘,相信天后廟於該年或以前建成。 天后廟與兩幢建築物相連,右邊為平源公所,左邊為昇平社義祠。 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西部,流水響水塘是一個灌溉水塘,容量約 西貢烈士墓園 西貢烈士墓園 立方米。
西貢烈士墓園: 西貢鯨殞 海洋公園:鯨魚完成初步解剖 死因判斷或需數周
「裕民裏」更設有「打卡互動AR長廊」,AR長廊以昔日觀塘場景為背景,配以特色剪影和AR效果,讓遊人回味觀塘的獨特社區文化。 黃埔天地位於紅磡黃埔花園,其郵輪建築設計是該區的地標。 黃埔天地由多個主題商場組成,匯聚各類商品、環球美食及娛樂設施,是九龍城區大型購物娛樂中心之一。
西貢烈士墓園: 西貢戶外康樂中心
天后又稱「媽祖」,相傳本名林默娘,宋代( 960年 - 1279年)福建人士。 香港仔避風塘一直以來都是漁民的避風港之一,大小不一的船隻不但在風暴襲港時到避風塘暫避,還會在農曆新年和傳統節日時,例如天后寶誕期間,於避風塘匯集。 筲箕灣譚公廟是廟宇常見的二進式建築,正殿供奉譚公,廟中保存著光緒年間鑄造的鐵鐘和祭壇。 西貢烈士墓園2025 柴灣公園除了設有人工瀑布、人工湖及模型船池等設施外,亦放置了兩尊古炮。
西貢烈士墓園: 香港文匯網
位於銀礦洞下方的銀礦瀑布,分為上瀑布及下瀑布,因景色怡人而著名。 旁邊是銀礦灣瀑布公園,內有一座中式涼亭,供遊人休憩及欣賞瀑布。 大澳文物酒店位於大澳石仔埗舊街渡輪碼頭旁的一個小丘上,前身為建於1902年的大澳警署。 其後,警署建築羣活化為精品酒店,並於2012年正式開幕。 西貢烈士墓園 寶蓮禪寺是集宗教、佛教文化、園林景觀、雕塑藝術、傳統和現代於一身的佛教聖地,是香港芸芸寺院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所佛寺。
西貢烈士墓園: 斬 竹 灣 烈士 紀念碑
清拆期間,發掘出兩塊原屬寨城南門、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的花岡巖匾額,因此將公園命名為「九龍寨城公園」,而寨城衙門亦予以保留復修。 香港浸會大學位於九龍塘窩打老道,前身為始創於1956年的香港浸會學院,學院於1994年獲得正名,成為香港浸會大學。 天橋畫廊位於灣仔軒尼詩道與皇后大道東交界的行人天橋,天橋柱上的特色貼紙包括了20 000多名市民的指印,拼貼出稱為「灣仔五十景」的50個灣仔最具代表性的新舊景觀。 政府於1990年代進行修葺時,將整座樓宇的外牆都髹上藍色,藍屋因而得名。 藍屋連同鄰近兩棟唐樓組成建築羣,並於2017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其「留屋留人」的保育活化概念備受肯定。 外觀雄偉獨特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座落於灣仔博覽道,於1988年啟用。
西貢烈士墓園: 建築
從踏進迪士尼專線車箱開始,遊人便進入一段奇妙旅程。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位於大嶼山北部,佔地126公頃,屬世界級的家庭度假勝地,是本港重要旅遊基建之一。 唐朝(618年 - 907年)時南海神被冊封為「廣利王」,宋代(960年 - 1279年)時更於「廣利王」前加號「洪聖」。 大角咀洪聖殿內現存刻有清朝光緒7年(1881年)的銅鐘及1930年遷建廟宇的重修碑記。 廟內主祀有海神洪聖,並配祀黃大仙、觀音、地藏、北帝等神祇。
西貢烈士墓園: 斬 竹 灣 抗日 英烈 紀念碑 園
「葛量洪號」在香港建造,反映了香港1950年代造船業的成就,深具歷史意義。 因此,「葛量洪號」在2002年退役後被香港歷史博物館列為藏品,妥善裝置在展覽館內,並於2007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香港電影資料館座落於西灣河鯉景道,樓高5層,設有小型電影院、展覽廳、資源中心、藏品庫及修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