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取綜援、全津或半津的中小學生,如從未獲政府資助(如關愛基金)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可申請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及/或必須的軟件、三年產品保養、流動裝置管理系統及其他基本配件)。 學生如曾獲政府資助購買電腦,惟已使用超過三年及損壞、或因轉校而需使用新裝置等,仍可申請本基金資助。 申請人須於2022/23學年申請學生就讀的課程完結前或2023年8月15日或以前(以較早者為準),把「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表格交予學資處。
李家超於施政報告中表示,將該計劃的臨時特別措施再次延長六個月,即由今年11月1日至明年4月30日期間,政府會繼續為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以500元為上限。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津貼幾時出2025 職業訓練局(VTC)為了鼓勵在職人士持續進修,爭取更高學歷,協助他們在社會向上流動,同時提升建築及工程行業專業人才的水平。 只要修讀指定的VTC自資兼讀制專業課程(建築、工程等學科),就有機會獲得課程學費資助。 教育局表示,教育局收到填妥的申請後一般於約六星期內逐步發放津貼,並會適時透過短訊和電郵,讓家長知悉申請的進度。
學生津貼幾時出: 津貼2023|住屋津貼2023
僱員再培訓局(ERB)於2022年7月1日推出第六期「特別.愛增值」計劃,協助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提升技能、自我增值及投身職場。 2023年消費券計劃即將於4月16日經本身領取消費券的平臺收取第一期3,000元,有效期至今年10月31日。 為紓緩本地專上學生貸款還款人的財政壓力,政府會將現時免息延遲償還貸款安排延長一年,直至2025年3月底。
- 長者咭提供一個普遍獲得承認的年齡證明,方便享用政府部門、公共運輸機構及商號為長者提供的優惠票價、折扣和優先服務。
-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
- 原來,今年只需填妥一份「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表格」,便可以一併申請三項津貼,而且學生學習津貼亦可供申請。
- 有關津貼亦可用作償還申請人名下於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或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
- 凡於2022/23學年通過學資處的入息審查,符合資格申請學費減免計劃的幼稚園學生,均可根據獲批資助幅度獲發就學開支津貼。
- 表格 A 屬空白表格,家長可在教育局網站下載;而表格 B 已預印學生及申請人的基本資料,則須經由學校派發。
當獲甄選入圍的申請人獲其所選擇的課程無條件取錄後,教育局會邀請他們參加由2023年4月起舉行的面試,並在其後知會申請結果。 學資處於2022/23學年將兩個學前學生資助計劃,即學費減免計劃及就學開支津貼,合併作一個選擇,申請人只需選擇一項便可同時按申請資格獲發相關資助。 關愛基金推出「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正分階段擴展至所有領取「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首階段涵蓋80歲或以上長者。 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免費鑲活動假牙及接受其他相關的牙科診療服務。 如申請人選擇於網上填寫及遞交電子申請表格,可前往「學資處電子通 – 我的申請(學前教育、小學及中學程度資助計劃)」網頁參閱相關申請文件。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資助2023|9. 星島慈善基金貸款助學金
教育局又表示,其餘約11萬宗申請,則因資料不全或有誤,需進一步跟進,主要為填寫的銀行戶口資料出現問題。 局方指,將會聯絡家長所屬學校,經由學校通知家長補回或更正申請表資料,預計本月底可處理所有已收到的申請,並發放款項予申請資料無誤的家長。 教育局今日向全港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發出通函,公佈在2022至23學年為日校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的安排。 如個別家長就其學生津貼申請有進一步查詢,可與教育局特別職務辦事處聯絡請提供學生姓名、學校名稱、家長姓名和聯絡電話,以便跟進。 津貼申請成功後,教育局會分批透過家長以個人名義開立的本地銀行戶口進行轉帳以發放津貼,教育局在成功發放津貼後,會以手機短訊或電郵通知家長。 如其他資料需要更新,家長/監護人需在有關資料上方位置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以正楷作出修正 (請勿使用塗改液或改錯帶),並漏空表格底部的確認方格,再透過學校送交教育局辦理。
有意於2023/24學年起入讀香港境外世界知名大學的學士學位或研究院課程的合資格香港學生均可申請。 本計劃旨在向合資格的學生提供資助,確保他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失去接受專上教育的機會。 政府及多間機構均有推出學生津貼,可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學生津貼幾時出: 相關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建議學生津貼由2020/21學年起恆常化。 教育局今日(8日)向所有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發通函,指明日(9日)起將派發申請一次性2,500元學生津貼的表格予中小學、幼稚園學生,預計全港約有90萬名學生受惠。 教育局又指,家長可於本月16日起透過子女就讀學校向教育局交表,局方預計可於收到申請後約6星期開始逐步發放津貼。 凡於2022/23學年通過學資處的入息審查,符合資格申請學費減免計劃的幼稚園學生,均可根據獲批資助幅度獲發就學開支津貼。 獎學金得主無須通過入息資產審查均可獲發獎學金支付學費,以每年30萬元為上限。 此外,獎學金計劃為有經濟需要的得獎者在修業期間提供額外支援。
- 為有子女接受全日制中、小學程度教育,或修讀全日制毅進文憑課程或職業訓練局全日制相關課程而有經濟需要的家庭提供津貼,以支付子女家居上網學習的費用。
- 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管理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目的為於新常態下於香港失去就業所得的主要經常性收入人士提供借入周轉資金途徑。
- 津貼不設資產審查,所有於申請日在香港提供本地或非本地課程的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包括公營、直資、私立和英基學校就讀的學生均可獲發津貼。
- 保良局蕭景聰紀念醫療資助基金資助癌症病人因接受化療,而需經常往返醫院的交通費、陪診費或購買營養食品等開支。
「學生津貼」申請表格將在9月27日由各校發放給學生家長,家長須於2021年11月5日前將填妥的表格交回給學校,學校將負責將表格送交教育局特別職務辦事處。 各學校須於11月5日或以前將填妥的表格交回教育局,局方一般於收到申請後約六星期內逐步發放津貼。 學生資助處(學資處)為合資格的幼稚園學童提供「幼稚園學生就學開支津貼」,以支付學童的幼稚園教育及學習開支。 另外,當局亦增設「幼稚園活動津貼」,參與幼教計畫的幼稚園在新學年起,每學年會獲發津貼,金額按學生人數而定,以鼓勵幼稚園舉辦體驗式學習活動。 林翠玲認為,做法加重幼師的行政負擔,建議改以問卷、填表等方式,報告活動和津貼使用情況。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資助處管理多項為有經濟需要的中、小學生而設的資助計劃,包括「學校書簿津貼計劃」、「學生車船津貼計劃」及「上網費津貼計劃」。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不符合申請資格
家長應透過學校將已填妥及簽署的申請表格送交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 教育局發言人指政府為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每學年提供2,500元的學生津貼,該津貼由2020/21學年起恆常化,以減輕家長在教育開支的負擔,而學生津貼不設資產審查。 為減輕家長在教育支出方面的財政負擔,政府於2020/21學年起恆常化為中學日校、小學及幼稚園提供一次性$2500學生津貼,並且不設任何資產審查。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資助2023|職業訓練局提名得獎名額
市面上眾多課程提供者均有提供「ENLS」的合資格課程,而各課程提供者為迎合不同申請人之需要,其課程之質素亦會有所參差。 因此,我們呼籲申請人要小心選擇課程,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並就不同課程提供者所提供的課程作出比較及篩選。 文件可向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學校、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學資處(旺角辦事處及長沙灣辦事處)、社會福利署分區福利辦事處及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索取。 讓長者和合資格殘疾人士,可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使用指定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從而鼓勵他們融入社區,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全名為「「為低收入的殘疾人士照顧者提供生活津貼試驗計劃」,以向低收入家庭的殘疾人士照顧者發放生活津貼。 為就讀於各中、小學或在認可的院校修讀全日制至學士學位課程、其居住地點與學校距離超逾十分鐘步行時間,及需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學。
學生津貼幾時出: 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學費減免計劃2022-2023年度
表格A屬空白表格(本學年取錄的新生或轉讀他校等學生適用);而表格B已預印學生及申請人的基本資料(原校就讀的學生適用)。 因此申請人務必要填寫完整的銀行戶口資料(包括銀行編號等),亦要再三核對所載資料正確無誤。 學生津貼幾時出2025 若家長沒有持有本地銀行戶口,則需與教育局聯絡再作安排。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校校長 /或職業訓練局執行幹事往常會於每年9月,獲邀請從該學年的合資格學生中提名學生接受獎項。 在2022/23學年,每項獎金的款額為港幣1,000元。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資助2023|3. 學生津貼
增加約1 600個教資會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由現時約5 600個逐步增至2024/25學年的7 200個,加上超額收生上限自去年起由70%逐步提升至100%,兩項措施會將研究生學額增加超過50%。 九巴月票為一張電子月票,適用於全香港超過400條路線,包括:常規路線、聯營過海線九巴班次、通宵線、特別線、馬場專線、B1口岸線以及假日特別線(K12、K14、K17、K18、P960及P968路線除外)。 學生津貼幾時出 為了讓更多市民可在疫情期間受惠於計劃,政府早前推出特別措施,而且由2022年5月起計劃的每月交通補貼增至500元。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資助2023|7.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
若有,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其演變成癌症。 3月30日開始接受申請,受惠人士須經由已參與計劃的社福機構或社區夥伴提名及遞交申請,然後由社福機構或社區夥伴核實受惠人士的資格,再由中電審批申請。 學生津貼幾時出2025 中高齡就業計劃是透過向僱主發放在職培訓津貼,以鼓勵聘用年滿40歲或以上的失業求職人士,擔任全職或兼職長工(兼職即每星期工作18小時至少於30小時),並為他們提供在職培訓。
學生津貼幾時出: 津貼2023|失業津貼2023
交通補助金只有年齡介乎12至64歲,並符合資格領取傷殘津貼的申請人,每月可獲發315元交通補助金。 政府希望可透過此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首次申請中、小學生資助的家庭可向民政事務處或學校索取申請文件(見下文第(1)至(4)項)或從學生資助處的網頁下載有關申請文件。 申請人須將填妥的申請表連同相關證明文件副本一併寄回學生資助處。 有意在2021/22學年申請中、小學生資助的申請人應盡快於2021年5月31日或之前根據申請指引於網上填妥「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電子表格」,並上載完整的證明文件後一併遞交。
學生津貼幾時出: 學生資助2022|1. 幼稚園學生就學開支津貼
就2人和3人單親家庭而言,有關家庭會分別視為3人和4人家庭,以決定可獲全額資助的「調整後家庭收入」上限及計算「調整後家庭收入」。 教育局發言人指出,現階段申請人毋須提交其他文件,局方會盡量善用內部資料進行核實工作,有需要時纔要求申請人提交其他文件。 學生津貼幾時出 為繼續推廣持續進修,鼓勵市民自我增值,政府今年會把「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每人20,000元增加至25,000元,並撤銷年齡上限。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曾於《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就每個合資格的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
1) 網上申請 – 於「學資處電子通 – 我的申請(學前教育、小學及中學程度資助計劃)」網頁直接填寫電子表格及遞交申請,或; 2) 使用紙本表格填寫及遞交申請。 填妥的申請表連同相關證明文件副本一併寄回尖沙咀郵箱96824號。 學校即日起可到所屬區域教育服務處領取申請表格,特殊幼兒中心和職業訓練局則可到教育局特別職務辦事處領取。 家長則應透過學校將已填妥及簽署的申請表格送交教育局學生特別支援組觀塘辦事處。
此外,教育局於2022/23學年在官立學校推行學生津貼電子申請先導計劃,申請人可使用學生津貼電子申請平臺為就讀於官立學校的學生遞交電子申請,申請人亦可於電子平臺查看申請進度,並更新或修改資料。 政府為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每學年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 申請資格則是凡就讀於上述提到的其中一間院校而需經濟援助的全日制學生,都可以申請。 要留意,2022至23年度葛量洪生活津貼現已截止接受申請。
教育局收到填妥的申請後一般於約6星期內逐步發放津貼,並會適時透過短訊和電郵,讓家長知悉申請的進度。 政府為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的學生學習津貼,並不設入息審查。 學生津貼幾時出2025 學校可由9月20日起到所屬區域教育服務處領取申請表格,而特殊幼兒中心及職業訓練局則可到教育局特別職務辦事處領取申請表格。 各學校須於11月4日或以前將已填妥的表格交回教育局跟進。 合資格的家庭不論子女人數多寡,將獲發以家庭為單位的定額現金津貼。
學生津貼幾時出: 津貼發放日期及方式
申請人需通過入息審查,學資處以「調整後家庭收入」(AFI)作基準,評估合資格申請人可取得合額還是半額資助。 政府早前於「防疫抗疫基金」撥約9億元用作增加本學年學生津貼,每名學生可獲津貼由2,500元增至3,500元,預計約90萬名學生受惠。 據教育局回覆立法會信函,截至上月29日,局方收到約84.2萬份申請,超過半數的申請已獲發津貼,預計可於本月底處理所有申請。 學資處會將津貼以自動轉賬形式存入申請人所填報的銀行戶口,申請人可自行查閱銀行存摺或月結單的轉帳紀錄。 銀行存摺或月結單顯示的過帳代號一般為“TA” (學校書簿津貼)、“SIA” (上網費津貼)及“STS” (學生車船津貼)。 支援本局屬校、本局社會服務部學生輔導服務及兒童住宿服務的中小學生,支援領取綜援或全津的學生參與就讀學校的境外或本地交流(境外交流優先)。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020年2月21日通過300億元「防疫抗疫基金」撥款申請中,有9億元撥作增加2019/20學年的學生津貼,由2,500元增加至3,500元。 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提出由2020/21學年起將學習津貼恆常化,所以相關津貼將恆常化,每年9月開學後透過學校邀請家長申請。 表格 A 屬空白表格,家長可在教育局網站下載;而表格 B 已預印學生及申請人的基本資料,則須經由學校派發。 教育局今日向全港中學日校、小學、特殊學校和幼稚園發出通函,公佈在2021至22學年為日校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