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rick這個名字對一眾文青來說應該不會陌生,kubrick的首間分店位於油麻地鬧市,可算是繁忙都市中的一片淨土。 它的店面同樣分為書店和café兩個部分,在書店買書後就可以到另一邊的café邊看邊喫。 店內用上大量木色書櫃和椅桌,加上大落地玻璃窗,令店內充斥自然悠閑的氣息,是和愛書渡過午後的好地方。 上環文青 而café提供的食物選擇也相對較多,包括意粉、自家製漢堡、全日早餐、各款蛋糕及咖啡等。 見山書店隱祕在大平山街一條小巷子的角落裹,在本地文藝界極有名氣,很多新書發佈亦會在此寄賣。
- 塑膠豬仔錢箱可能再無法幫你儲錢,但不失為一個可愛懷舊擺設。
- 與舊式茶檔及畫室為鄰的見山書店是當區著名的文藝閱讀空間,小店樓高兩層,空間雖小,店主慣常播放的爵士樂,以及店前空間的閱讀小角落都能營造獨特的文藝氣氛。
- Avocado Smash or Avocado toast:牛油果愛好者自然不能錯過。
- House Blend 採用巴西及洪都拉斯兩地咖啡豆,由坪洲一間炒豆小店定期新鮮烘焙。
- 竹筏藤織製品環保美觀,還以為是日本還是東南亞的設計精品。
- 伯惠酒店擁有48間客房,享有繁忙的香港城市的開放美景,上層客房/套房內更可眺望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不少人特地跑到外國看人家的壁畫村,其實香港本身亦有很多自家的壁畫街,牆上滿滿各式各樣風格的壁畫,令人目不暇給。 其中一處打卡壁畫街位於上環的巷弄,涵蓋太平山街、四方街、東街、西街、水池巷、普慶坊、城皇街及荷李活道一帶,遍佈舖外牆身、後巷或鐵閘,同時更可連接中環的壁畫街! 不妨充當文青一天,來到上環街頭巷尾尋尋寶、坐一坐 Cafe、打打卡,感受本土文藝氣息。 太平山街小社區被稱作「POHO」,因為小社區以普慶坊(Po Hing 上環文青 Fong)為中心點,而附近一帶的大廈和街道名多以「Po」開頭。 「POHO」小社區包括了太平山街、磅巷、差館上街、東街、西街與四方街等。
上環文青: 上環 POHO 隱世文青小區全攻略
其中一款鹹味薄餅,以火箭菜配上蘑菇和小蕃茄,再以煎蛋作為點綴,伴上香料,清新又惹味。 這兒的食物自家製之餘,又是有機食材,少油少糖,無飯朋友們又想食得健康點,一試無妨。 糖霜在芝士鍋上燒焦後,再混和芝士火鍋一同進食,非常香濃。
由澳洲名廚 Adam Cliff 主理的泰式船麵 Samsen ,自2016年於灣仔開店至今一直人氣高企,有口皆碑 。 上環文青2025 最近 Adam 進駐上環開首間分店,取名Samsen 泰館,型格泰式街頭裝潢跟灣仔店如出一轍,不過地方更見寬敞,大約可容納70多人。 這裏沒有招牌泰式船麵,但有另一招牌菜泰北咖喱牛金麵,咖喱汁以十多種材料煮成,香甜不太辣,而且非常濃鬱;蛋麵是由泰北直送,煙韌掛汁。 飛餅新鮮出爐,香脆鬆軟,稍嫌油份偏重,一定要趁熱喫。 位於上環的文武廟,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大約在19世紀中期落成,被列為法定古蹟。 昔日文武廟不僅是供奉文、武二帝的地方,也是華人議事及仲裁的場所。
上環文青: 上環地標百年建築
小店於繁忙時段會於橫街張列桌櫈,與旁邊的書店及畫室共用空間,讓當區地道文化及文藝空間形成一個相映成趣的景象。 位於鴨巴甸街和歌賦街交界,Dio 白天是咖啡店,晚上則變身成酒吧,除了供應價格相宜的雞尾酒和日本清酒,也有不少來自 60 至 上環文青2025 90 年代的陳年葡萄酒,即場或帶回家享用都是絕妙享受。 除咖啡外,店內供應小蛋糕和各式麵包、鬆餅,為來去匆匆的上班族加油。 咖啡店 crossover 洗衣舖並不是外國獨有,香港上環都有一間相似 cafe! 店內座位不多,不過門面以至裡頭的洗衣機都打卡一流,咖啡店有外帶 Cold Brew,亦有少量輕食售賣,座位少,比較難在店內用餐。
- 煙三文魚芝士薄餅($178):JACOMAX用的芝士味濃,芝士愛好者一定會非常喜歡。
- 很少在香港餐廳看到有釜飯提供,這裡有三款不同口味的日本傳統鍋飯:和牛釜飯 (HK$480) 、帝王蟹釜飯(HK$540) 和日式野菇釜飯(HK$280),全部都會在客人面前攪拌。
- 一份餐的份量非常足,非常適合在上環工作的人中午去喫一頓令人滿足感爆滿的豬扒飯。
- 跟深水埗大南街一樣,POHO同屬寧靜和充滿文化氣息,但就處處滲出了外國文化的氛圍。
- 每位食客就是整個飲食旅程中的愛麗斯,有點虛幻,但同時又確實地發生。
- 店內前面擺展的部份輪流展示不同的主題,你隨時可以看到本地攝影界明日之星的作品。
- 寺廟原本的正門對向荷李活道,90年代拆卸後重建,並將廟宇移入地舖,將廟寺移入地舖是上環區常見面貌,位於它斜對面的水月宮亦然。
牛油果在烤麵包上,加上有石榴粒和芝士的搭配,口感獨特味道極佳。 西冷牛味重,而且夠淋,這款漢堡不需要太多醬汁味道已經好出,貴得有價值。 上環職場人生活步伐快速,這所美式效率感的裝修的La Casa Bistro,讓人彷如置身於美國餐廳,加上高質的漢堡,實屬上環美食之一。 這家麵尊三不時就會有明星在社羣網路宣傳,也被食客稱為上環一帶最好喫的車仔麵,還是車仔麵十大推介之一。 上環文青 1850年代開始,太平天國之亂中逃難華人帶來資金和營商經驗,上環發展成華人主要商貿區。
上環文青: 上環美食
文武廟組羣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石灣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昔日工匠的鬼斧神工。 廟內更有逾百年歷史的文物,包括清朝道光年間的銅鐘及造於1862年的官轎,大家可以去朝聖一下。 喜歡喫和牛的就一定要到日本過江龍YAKINIKUMAFIA 香港店試試他們獨一無二的燒烤架做出的獨特燒肉體驗。 現在爐上塗上尾崎和牛的油脂,配菜放在爐邊,尾崎和牛置於烤爐中間。
由文武廟向前走,會看到整幅外牆都被髹上了七彩顏色,鮮豔的顏色影相一流! 不過偶爾會有汽車駛過,而且樓上正正是民居,影相時要小心兼降低聲量。 新任酒吧經理 Isaac Lim特別打造了3款口味獨特的全新瑪格麗特酒,極力推介肉桂、木槿花和薑三種新選擇。 只要另加HK$250,更能享用一壺全新口味的雞尾酒。
上環文青: 西環隱藏咖啡巷:【香港好去處】 西環隱藏CAFE斜巷 打卡新點+祕密花園
當地越來越多的西式生活網點開放,以及一眾著名食肆,它們與90年代中期以來的傳統中國零售商店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伯惠酒店擁有48間客房,享有繁忙的香港城市的開放美景,上層客房/套房內更可眺望維多利亞港的美景。 每樓層只有兩個房間,住客可以享受寧靜和最高的私隱度。 日租優惠$320起,分四個時段,最早可以6am check-in,而最晚可以留至10pm才check-out。 店外有幾個以汽水膠架座位,甚富茶餐廳特色,不過店內就有鹿頭掛畫和木桌椅,又有另一種藝術感。 如果你是咖啡愛好者,應該對來自日本的 % Arabica一點也不陌生。
上環文青: 上環好去處終極指南
主打質量與美感的% Arabica在短短4年間,已經在全球開設了30間分店,而在香港的分店中,西環分店最為吸引。 分店樓高兩層,純白色簡潔的設計,有著大型落地玻璃,讓大家嘆咖啡之餘,仲可以欣賞維港海景。 不知大家有沒有拎衫去洗衣店洗的習慣,有時等待一機衫的時間話長唔長,話短唔短,如果可以等衫的時候飲返杯嘢hea下,就Perfect了。 而上環的Coffee & 上環文青 Laundry正正提供這服務,而且它的裝潢非常用心,吸引唔少人嚟影相打卡。
上環文青: POHO
店內主要售賣香港本地創作的書籍,由於店主跟很多本地作家互相欣賞,店內亦有一些簽名版的書藉。 而地下一層的書藉相對大眾化,而閣樓則比較冷門,由店主精選,更有獨立書店的風格。 上環 Why50 結業後,由全新品牌咖啡店 Brewed 接力。 店舖經小翻新,門外換上植物塗鴉,室內也更見明亮,感覺煥然一新。 餐牌選擇多,有全日早餐、輕食、午餐及甜品,推介黑松露大啡菇蝴蝶粉、日本飛驒和牛漢堡配黑松露醬及紅蝦汁虎蝦意粉等,重質重量。 House Blend 咖啡由巴布亞新幾內亞及烏幹達兩地咖啡豆拼配,香醇濃厚帶有豐富堅果香氣,配奶啡一絕。
上環文青: 香港最受歡涼果手禮品牌
燒熱鍋後把芽菜、椰菜等配菜放於爐邊,再將尾崎和牛置於烤爐中間,品嚐燒肉滋味。 燒烤過後,注入純正和牛骨湯底或麻辣和牛湯底,便可開始涮涮鍋,配上多款由日本空運直送蔬菜,如水茄子、粟米、菇菌、蘆筍等,或加入拉麵或越光米製成沾麵或泡飯,為燒肉體驗完美作結。 上環壁畫街巷沿途還有很多咖啡店、食肆、雜貨店及畫廊等,可以過上一個悠閒的下午或週末;亦是一個適合帶上外國朋友遊覽本土文化的香港好去處,一盡地道之誼。 很少在香港餐廳看到有釜飯提供,這裡有三款不同口味的日本傳統鍋飯:和牛釜飯 (HK$480) 、帝王蟹釜飯(HK$540) 和日式野菇釜飯(HK$280),全部都會在客人面前攪拌。
上環文青: 空間名
在今日的香港交易所的前身「聯合交易所」成立之前,香港的股票及期貨主要由4個交易場所負責。 當中的「金銀業貿易場」及其他2家交易所就在上環的蘇杭街。 最後就是不容錯過的「Wagyu Tenderloin」,燒到恰到好處的裏脊肉配上日式肉味噌醬汁,味道讓人久久回味。 「Market Sashimi」更是以乳酪醬襯託油甘魚,放在燉過的海帶和鰹魚片製成的肉湯中,每一口都層次十足。
上環文青: Post navigation
不單有蛋糕,亦有牛油果多士、班戟等等,當然少不得店內的茶! 玫瑰奶茶、抹茶豆奶等少見的茶品都可以在茶家飲到,像編輯一樣不太喝咖啡的話,teakha 或者是不錯的另類之選。 Zarandeodo 燒烤以香烤過的zarandeodo 醬醃製紅鯛魚和大蝦配搭墨西哥薄餅,令人胃口大開。 主菜則推介以煙燻辣椒、啤酒和龍舌蘭酒醃製的巨型牛肋骨。 你可以在這裡享用到時令的嚐味菜單,推介菜式包括「Oyster Sanbaizu」,選用來自宮城縣的新鮮生蠔,佐以由醋、醬油和帶有生蠔鹹鮮味的味淋製成的濃鬱醬汁,酸度適當,十分開胃。
上環文青: 文青後花園!上環4大文青Café+PMQ藝術之旅!【上環好去處】
Embla 以高格調菜式為主,致力以新鮮的時令食材製作,餐牌會隨着季節而更新。 走到太平山街中段的你,必定會被這間摩洛哥風情橙色小店吸引。 小店其實是水晶店 Nelles Gemmes,創辦人 Nelly 原本是全職媽媽,自小確信水晶力量,機緣巧合下開了這間小店。
上環文青: Mrs Pound 磅太太
上環店加入 Happy Hour 及晚餐時段(4月21日起),擁有唎酒師資格的 Ray 會根據時令以及個人口味,定期精選多款特色清酒,即使是初嚐清酒的新手,也能享受特色多變的清酒世界。 跟中環店一樣,咖啡豆主要從日本引入,由日本職人烘豆師烘焙,根據季節的產量和質量,不定期引入五至六款特色咖啡豆,主打手沖咖啡,富花果香甜,堅果油香等風味,打破一般人對手沖咖啡只得苦澀味道的刻板概念。 文青們到太平山街千萬別錯過隱世陶瓷店 Sean Gallery,小店地面是陳列室,上層纔是陶瓷工作室,大家路過可以欣賞陳列室的陶藝作品。。 小店由陶藝家 Loretta Sean 及藝術家 Yves Lee 共同開設,他們會定時提供兩小時的陶瓷班($1,500-2,800),教授拉杯、手捏及上釉等技巧。 鬱鍵快餐屹立於太平山街多年,裝潢樸素,菜式地道,價錢親民。 到小店點一碟楊洲炒飯($49)或滑蛋蝦仁飯($54),加一個小食奶油多($17),足料得包你捧腹離開。
上環文青: 上環打卡隱藏點:豪景臺
喜歡手沖咖啡的話,不妨問問咖啡師,他們很樂意為你介紹不同莊園的咖啡豆。 位於葵芳小社區內的TOOLSS走簡約文青風,灰色的牆身襯木系餐桌,設有一排室外座位,適合三五知己飲杯咖啡、看看書。 店內亦有多個波波形吊燈,燈光柔和,感覺溫暖,還有一個陳列著日本文具的大書架,文具控不要錯過。 小店會不時跟不同的藝術單位crossover,推出不同主題的食物。 Book B位於荃灣南豐紗廠,搜羅世界各地的小眾書藉,包括香港本土出版及各地獨立出版的書籍、繪本、雜誌和刊物。 而店面的裝修簡單俐落,以木系為主,分為左右兩個空間,左邊是咖啡店,右邊則是書店。
上環文青: 分享
以網店起家的 404 Plant 是一家主打純素貝果的小店,2020年進駐上環。 404 Plant 的裝潢設計由香港藝術家 2timesperday 打造,藍白色調和搞鬼圖案,十分玩味。 404 Plant 炮製多款創新口味的純素貝果,不含奶類或雞蛋,同時供應植物奶咖啡等飲品。 小店設有地下戶外茶座,食客可以帶毛孩去享受美食兼打卡,可惜4月29日將會結業。 咖啡迷或許都知道中環華賢坊東隱藏了一間精品咖啡店 上環文青2025 Suit Coffee & Sake,店舖最近在蘇杭街開了分店,簡潔富品味的佈局,貫徹一派紳士風格。 燒烤爐也有睇頭,引入由日本訂製以火箭物料打造而成,每個身價約數萬元;帶有凹槽設計的燒烤盤能夠讓牛肉油脂流入爐邊,蔬菜同時吸盡牛肉香味與及肉汁精華。
上環文青: 上環手禮天堂
小店由從事金融業的兩兄妹創辦,哥哥 Bryan 熱愛咖啡,妹妹 Cynthia 喜好洗衫,二人順理成章將咖啡店結合自助洗衫服務,並希望為社區為地球出一分力。 所以他們堅持選有雨林聯盟認證或公平貿易咖啡豆;咖啡機是意大利 Astoria Storm,出名慳水慳能源;外賣杯指定用100%可自然分解物料。 洗衣部分(洗衣$25,乾衣$35) 則供應可生物分解的洗衣液,六部養眼的 Pantone 淺軍綠色 LG 洗衣機配襯白色主調和粉紅色裝潢,感覺活力也帶點玩味。 與舊式茶檔及畫室為鄰的見山書店是當區著名的文藝閱讀空間,小店樓高兩層,空間雖小,店主慣常播放的爵士樂,以及店前空間的閱讀小角落都能營造獨特的文藝氣氛。 你可先到一樓挑選一本心水讀物,然後再到樓上找個面向玻璃窗的木櫈慢慢咀嚼內文,又或者到店前的空間細閱推介書。
蘇杭街和文鹹西街由於接近當時海邊的三角碼頭,故成為香港早期轉口貿易集中地。 幹諾道西為當時的食米批發中心;德輔道西一帶則是海味和鹹魚的集散地。 此後上環一直隨著香港經濟而發展,其他行業亦在區內發展。 自1843年,上環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外國人則住在中環。 上環文青 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以羣帶路標誌為上環、中環、下環。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羣帶路所標示的位置亦在上環現址相近。 上環文青 中藥店林立的文鹹東街與文鹹西街,有「南北行」之稱 ;海味店則集中在德輔道西一帶,老一輩稱呼該區為「三角碼頭」。 而荷里活道及摩羅街一帶,以古玩店著名,吸引不少中外遊客在此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