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中期,福利重組1、2、3、4號合併入小環市線同5號,重響日頭嘅總站由台山延長到閘,晏晝五點半之後就變返臺山做總站。 全新的小米手環 2 帶來了全新的腕帶設計,牢固的內襯結構包裹住環主,最大程度避免了手環主體丟失的可能。 全新的小米手環 2 一體黑麪板採用出色的雙料射出成型加 UV coating 工藝製造 ,外觀一氣呵成,簡潔精緻,同時可以有效的防劃、防指紋。 觸控鍵採用 0.05 毫米 CD 紋加陽極氧化工藝製成,領先的工藝與零部件讓整個小米手環 2 做到了真正的內外兼修。

嶼巴另設中途不停站的南大嶼山特別巴士路線2S,可供團體包車或在有特別需求時提供服務,但已多年沒有派車行走,屬有線無車。 途經全段英皇道,對來往中西區至銅鑼灣及東區內部的乘客而言,顯得費時失事。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此路線改由新巴營辦。

2號巴士路線: 途經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1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2號巴士路線2025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1985年5月31日地鐵港島綫通車,本線路線與地鐵平行,且速度較慢,客量開始下跌,長途客源大量流失,變成以服務短途乘客為主。 1997年青嶼幹線通車後,遊客開始改經東湧前往大嶼山南部,令2號線客量逐漸下跌。

同年起,九巴已把旗下的巴士改用膠牌顯示目的地,而在車頭的牌箱乃於巴士上層開啟,由於此路線部分班次與99線「跳飛機」運作,因此部分車長把號碼膠牌放在下層駕駛室的擋風玻璃,在車頭及車尾路線牌箱只放置「白板」膠牌,免卻每轉車均需走到上層車頭更換膠牌之麻煩。 加上丹尼士喝采巴士年事已高即將退役,有見及此,九巴把三輛配ECW車身的利蘭奧林比安10.3米之其中2輛(BL1/CP3323及BL2/CP3830)調往行走兩線,但仍使用布牌方便車長轉換路線號。 BL1、BL2為利蘭奧林比安樣辦車,行走該兩線前只是後備車隊,因此當時吸引不少巴士迷乘搭兩線。

2號巴士路線: 班次

到2006年昂坪360通車後,不少遊客乘搭纜車來往昂坪,梅窩人流銳減,此路線客量亦顯著下降,班次早已大幅減少。 1982年8月24日,筲箕灣總站由愛秩序街路旁遷入南安裏旁的大型坑狀巴士總站。 為配合政府收緊低排放區標準,此路線於2015年12月全線使用富豪B9TL(AVBWU,於2022年7月重新加入)。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7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小米空氣淨化器 2 可以有效去除甲醛,清潔空氣中的各種化學污染物或煙味。 潔淨的空氣不僅需要大循環動力系統,淨化的核心來自於高效淨化濾芯。

在1950年代,香港島區交通不及現時發達,本線成為港島東區的皇牌路線之一,客量相當龐大,當年的用車主要是「白水箱」和佳牌阿拉伯型巴士,而佳牌阿拉伯型巴士更加包括了長車身巴士和後置前軸式巴士,這些都是當時全香港少有的。 隨著東區不斷發展,原有單層巴士已無法應付需求,1963年1月22日中巴便派出港島區首輛丹尼士Loline型雙層巴士行走本線,後來更大量引入佳牌阿拉伯五型雙層巴士行走。 1972年,香港首輛後置引擎雙層巴士丹拿珍寶(AX6001,編號RLX1,後改為SF1)獲派本線服務;其後,丹拿珍寶巴士在1970年代起更成為主力車隊,這是本路線的黃金時代。 直至新巴接辦本線後,才首次派出空調巴士行走,而該線亦因應1983年上半年動工的地鐵港島綫(第二期)工程於1986年上半年通車而引致載客量大跌。 1932年初,港島巴士路線開始增設路線編號,此路線被編為「2」號線。 [9][10]然而,香港電車經營時期,巴士業務長期錄虧蝕,以電車收入來彌補損失,加上專營權條款不利於電車公司的經營而放棄入標。

2號巴士路線: 小米手環2

故此,大坑區區議員楊雪盈在舉辦「大坑巴史導賞團」時,稱希望此路線復辦,至少於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以減輕其他路線負擔,及避免部份非過海乘客需付出高昂車資乘搭過海隧巴914線代步。 [70]此路線取消近五年後,大坑區才獲替代路線,城巴於2020年12月試辦一班5B線早上特別班次,由銅鑼灣(銅鑼灣道)開往堅尼地城,為期三個月。 2D線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丹尼士統治者(DM)及丹尼士喝采(N)行走。

  • 1992年,因為水坑尾進行重整下水道同起好多座行人天橋,所以有關馬路進行封閉,新福利將5號去媽閣方向改行松山隧道同新口岸填海區,之後就由臨時變咗永久調整,六十幾年來,呢條巴士線都冇做大規模修改。
  • 此路線於2003年改派配置Wright Explorer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取代丹尼士三叉戟;2006年更加入少量全新第二代車身Enviro500 12米(ATE)。
  • 城巴當時更在此路線電牌加上「全程只收 $3.4 ONLY」的字樣,宣傳此路線車費低廉,較諸18號線廉宜,吸引不少乘客乘搭[42]。
  • 2016年1月16號,調整服務時間同班次,去媽閣方向服務時間係朝早六點到凌晨一點十五分,五到八分一班;去關閘方向,服務時間係凌晨五點四十到凌晨零時五十分,五到八分一班。
  • CADR(clean air delivery rate), 潔淨空氣量,是指空氣淨化器在額定狀態和規定的試驗條件下,針對目標污染物(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淨化能力的參數;表示空氣淨化器提供潔淨空氣的速率。

區別於上一代手環的單一材質,腕帶的主體接觸部分採用堅韌的彈性材料,人體接觸部分採用更爲柔軟的親膚材料,透氣防汗,帶來更好佩戴感受。 以專業財經信息爲核心內容,以生活服務和消費時尚爲輔助內容,1987年2月1日正式開播,現已實現全天24小時播出。 2號巴士路線2025 94與99兩線自投入服務26年來,一直共用車隊,實行互跳車務安排,掛牌車梅花間竹地行駛兩線,其中一條路線返回西貢後,隨即轉往另一條路線繼續服務。

2號巴士路線: 香港巴士大典

全新的小米手環 2 採用了高能量密度、更小型化、輕量化的鋰聚合物電池,充一次電可滿足 20 天持續使用。 全新的小米手環 2 採用了蘋果電源管理供應商的第 2 代低功耗藍牙 4.0 芯片,以超低能耗保證了長時間續航,同時數據傳輸也更穩定。 每個全新的小米手環 2 都是一個獨立身份ID,當使用安卓手機與小米手環靠近時,即可通過手環免密解鎖手機。 與小米手環光感版相比,小米手環 2號巴士路線 2 基於全新的硬件平臺升級了運動計步算法,有效的過濾了在無運動狀態下的高頻率活動,大大提高計步的精準度,讓每日的步數測量數據更爲準確。 2001年底,瑞典世冠(今譯斯堪尼亞)提供一輛K94UB型樣辦車(2800)予城巴試驗,城巴在該車投入服務初期將之投放至此路線,其後調往行走「東廊特快」路線。

2號巴士路線: 巴士火警

1969年9月16日,特別快車取消星期一至五中午服務,更於1970年初正名為「2號線特別快車」,其後於1973年11月1日停止服務,由20線取代。 2號巴士路線2025 此路線於中巴營運末期屬「雞寶套餐」路線之一,主要使用丹拿珍寶、利蘭勝利二型等較殘舊的非空調巴士行走;隨著丹拿珍寶退役,丹尼士禿鷹11米(DM)、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ML)等較大型的非空調巴士方於此路線出現。 另外,雖然此路線於1996年正式獲派空調巴士行走,但早在九十年代初已間中有單層空調巴士行走此路線(用車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騎士〔CM〕)。 由於此路線為8X線的影子路線,同時與之提供聯合班次,因此行走此路線而配備電子路線牌的車輛均會顯示「19與8X同路」(19 and 8X same route)之轉頁,以提醒乘客兩者之行車路線幾近一致,欲乘搭該路線之乘客可以上車。 2006年6月24日,為配合嘉亨灣巴士總站啟用,從愛秩序灣遷往該處。 另外,由於嘉亨灣位於西灣河,為免乘客誤會路線不途經筲箕灣,因此往嘉亨灣方向的電子顯示牌會以「嘉亨灣」及「筲箕灣」交替顯示[1]。

2號巴士路線: 小米移動電源2

[6][7]約1931年時,路線延長至太古船塢(東閘),[8]又改行駱克道。 九巴為慶祝80週年,其中八輛掛牌車被調走,換入八輛披上九巴情載80年復古車身色彩的巴士取代[39],有關安排已於2014年1月14日完結。 9月9日,比亞迪K9A 12米單層電動巴士(BE1/RV8143)假尖沙咀碼頭進行新車剪綵儀式,並於當日下午開始,每天上午及下午繁忙時間行走此路線各一轉,展開為期一個月試驗,成為九巴首條路線採用電動巴士行走。 此路線於1949年6月10日起加入雙層巴士行走,用車以丹拿A型為主。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2號巴士路線: 服務時間及班次

該車其後於同年8月被調離,並由一輛來自荔枝角車廠的單門版Enviro200 Dart(AAS1/SE5971)取代,惟於數天後因廣告問題被調回該廠,由另一輛同型號巴士(AAS6/SE9580)取代,其後於2021年4月重新加入該車款。 為慶祝九巴成立80週年,在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1月13日,本路線調入8部來自不同車廠、披上不同款式「九巴情載80年」復古車身色彩的巴士,向市民及遊客展示九巴車隊的演變歷程。 上述安排直至1992年1月,冠忠巴士入主嶼巴後才取消,冠忠每逢假日均會調動大量非專營空調旅遊巴士,經水路前往梅窩,支援2號線,應付假日高峯期的服務需求。 2018年10月,此路線陸續改派Enviro500 MMC 12米(ATENU/由龍運巴士借調之95XX)行走。

2號巴士路線: 全新親膚材質

本線是港島東區的老牌路線,更是首條服務北角至筲箕灣沿線地區的巴士路線;另外,雖與720兩端起訖點完全一樣,惟兩者的服務對象差別極大。 新巴接辦初期,非空調派車依舊,空調巴士以丹尼士禿鷹(DA)及丹尼士三叉戟為主。 2000年前後,曾經有丹尼士飛鏢(20XX)低地臺巴士行走此路線。 自2008年,此路線加入配Enviro500車身的富豪B9TL 12米(AVBE)行走,並取代上述兩款用車,成為2號線往後五年的主要車款。 期間曾經加入配Wright Eclipse 2號巴士路線 Gemini車身的同款車型(AVBW、AVBWU),但目前前者已經被換走。 2017年12月15號,配合輕軌媽閣站前期建造工程,西灣湖景大馬路近「媽閣總站」實施有限度通車。

2號巴士路線: 路線停站

摒棄只能從一個方向進氣的低效傳統過濾器,一體式 360°桶形濾芯,三層淨化。 第二層高性能過濾器,可去除小至微米級的微小顆粒,還可阻擋致病細菌④。 高品質活性炭,可高效吸附甲醛等有害物質,有效去除空氣中的異味。

2號巴士路線: 小米空氣淨化器 2

隨著巴士服務步向空調化,由2003年5月17日起,改派兩輛低地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空調巴士行走,配備電子路線牌方便車長轉換路線號,繼丹尼士喝采後終於有穩定的車款行走。 1994年起,此路線平日增派24座位豐田Coaster單層空調巴士(AT75/EL452)行走(不調走99線),並在午膳時間停開;豐田巴士退役後,改派其他單層空調巴士行走。 後來午膳時間繼續提供服務,由92線抽調一輛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當時平日唯一空調雙層巴士班次。

濾芯用盡時,將自動提醒,手機一鍵下單,即可購買到正品濾芯。 2016年4月23號,去關閘方向,由「媽閣總站」開出之後,唔停「媽閣廟前地」站、「河邊新街/媽閣」站,改停「河邊新街/凱泉灣」站[3]。 2號巴士路線 2003年11月22號,為咗配合推出轉乘服務而成立5號短線,由南灣/羅保博士街開單頭去媽閣,之後因為冇咩人搭而取消。 1977年5月,福利本來希望派雙層巴士嚟行呢條線,重一度響6月9號向市政廳申請成立6號(同5號行法一樣,兩邊總站係海傍總站同蓮峯廟)嚟輔助5號,計劃響7月1號成立,但係市政廳提出如果5號用雙層巴士,噉過橋巴士就唔可以行新馬路,所以先算數唔搞。

2號巴士路線: 香港中文大學交通處

此路線主要途經郊區路段,平日客量需求不高;惟假日則有不少前往郊遊,以及到黃石公眾碼頭轉乘街渡的遊客乘坐,經常頂閘。 2號巴士路線 在用車限制生效之時,乘客往往難以登車,甚至出現乘客擠滿車廂樓梯的情況,直至2019年5月起解除用車限制,並獲派12米巴士作掛牌車後,情況纔有所改善。 城巴接辦後,旋即增設空調巴士服務,改派利蘭奧林比安10.4米空調巴士(2XX)與來自新加坡的二手利蘭阿特蘭大(6XX,俗稱「坡柴」)非空調巴士行走此路線。 但在1994年至1996年間,因城巴投放大量資源在南區,此路線之空調用車遭削減,變回全熱線,來自嶼巴的利蘭勝利二型亦曾於此路線出現。 為此,此路線開辦初期電牌顯示有別於其他路線,路線編號在左邊,而目的地則在右(此顯示排版方式跟新巴城巴部分路線之特別班次相同),以配合該特別顯示。

2號巴士路線: 巴士起火

屯門/天水圍過海隧道路線互轉,以及轉乘629線的優惠,只適用於第一程支付全程車資的乘客。 轉往西區、半山區及小西灣路線的優惠,只適用於第一程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或之前各站登車的乘客。 自此北角之相若交通服務由電車及旗下巴士公司於1929年10月1日開辦之皇家碼頭及太古船塢(西閘)路線取代。 而名園遊樂場雖於1928至1930年曾數次易手經營和重開,也沒有提供巴士服務。

2號巴士路線: 使用車輛

但後期已改回與其他路線常規服務相同的顯示排版,只於顯示該特別字句時,路線編號方會顯示在左邊。 此路線與8X線超過80%服務範圍重疊,繁忙時間乘客多集中往來銅鑼灣及小西灣。 雖然兩線須繞經炮臺山及北角,特快效果不如8、8P等路線明顯;往小西灣方向卻較途經全段英皇道的8H及81線便宜,吸引不少乘客。 2號巴士路線2025 五、六十年代港島東區不斷發展,本線的客量不斷上升,在1963年1月22日,中巴首輛雙層巴士派往行走本線,可見本線客量之高,這也是2號線的全盛時期。 戰後復駛初期,部分倖存的「小天鵝」巴士經復修後繼續服務此路線。 1949年延至筲箕灣後,Tilling Stevens K5LA7巴士(白水箱)成為此路線用車,部分戰後復修的丹拿COG5DD巴士亦曾服務此路線。

2號巴士路線: 收費

當手機有來電或者收到短信、微信等 App 的消息通知時,即使手機放在包中或忙碌沒有注意到手機響動,全新的小米手環 2 都會振動提醒,讓你第一時間知道重要通知,不錯過每一通電話。 同時全新的小米手環可以時刻監測你的睡眠時長和睡眠質量,準確記錄深睡、淺睡,通過 App 查看睡眠趨勢,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2017年5月,兩輛Enviro500 MMC Hybrid(8400、8401)試驗期正式完結,可派往此路線行走。 2019年7月起,正式加入12米巴士作掛牌車,用車為一輛Enviro500 12米(ATE),同月後期改為Enviro500 MMC(ATENU)。

繁忙時間位於銅鑼灣的崇光百貨巴士站,更經常出現排隊等候此路線的人潮。 惟因2及722線取道更為直接的告士打道直達灣仔北(後者更取道東區走廊往返),所以較少銅鑼灣以東乘客會選乘此路線來往該處。 1980年代,寶蓮寺吸引不少遊客參觀,導致2號線在假日的班次往往供不應求;就此,嶼巴曾購入利蘭勝利二型雙層巴士,以便假日派往2號線服務;由於雙層巴士不能駛上陡峭的羗山道和昂平路,有關班次會以石壁為總站,乘客需在該站轉乘小型單層巴士穿梭服務登山。 東區已有多條途經東區走廊特快路線前往灣仔區及中上環,2號線乃提供港島北岸中上環至筲箕灣沿線流水服務,惟沿途與多條班次更頻密的流水線重疊,乘客使用率偏低。

本線是港島區歷史最悠久的巴士路線之一,前身為1929年由香港電車公司開辦,來往中環皇家碼頭及太古船塢之間的一條無編號輔助路線,用作疏導電車客量。 數年後,當時的香港政府實行巴士專營權制度,中巴取得港島區的專營權。 2A線途經多個住宅區及商業區域,為東區及灣仔區的乘客提供流水線服務;加上耀東一帶屋邨遠離鐵路,故客量不俗。

2號巴士路線: 全程車費

1980年代尾,新福利開特班車,由青洲聖若瑟中學開單頭到媽閣,只係響返學日子嘅晏晝時段提供服務,主要接載青洲聖若瑟中學嘅學生放學,由青洲開到蓮峯廟之後,再按返5號原線去媽閣,之後響1991年由新線28B取代。 1963年,改派佳牌阿拉伯五型30呎雙層巴士(紅蕃頭)。 過海路線之間免費轉乘必須在荃灣(只限930系列路線)或港島轉車,若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轉車只可享有$5.0轉乘優惠。 用車方面,94和99線初期採用亞比安單層巴士行走,亞比安即將退役時改派丹尼士喝采兩軸雙層巴士(N65/CF6822、N322/CS1075)行走,為其中穩定的車款,行走兩線超過10年。 在此路線最後服務天,城巴派出了富豪B9TL 10.6米(怪獸7500)行走由銅鑼灣(威非路道)開出的此路線終極尾班車,結束此路線長達87年的歷史任務。

2號巴士路線: 乘客事件

不過BL1、BL2行走該兩線時的車齡已達15年,同樣是即將退役的車款,最終於1999年9月30日正式退役,因此改派其他兩軸普通巴士行走,但該等巴士亦年事已高即將退役,在該數年間不斷更換車款行走,幾乎所有十米以下的兩軸巴士型號,都曾經在94和99線服役。 1980年,以首批丹拿珍寶(LF1-30)行走,翌年起改購自倫敦的二手丹拿珍寶(XF,俗稱「倫敦寶」),直至城巴於1993年9月接辦此路線為止。 1948年,改用Tilling-Stevens “Express” K5LA7(白水箱)行走,又於1950年代中改用佳牌阿拉伯UF型巴士(大雞)。 城巴19線是經過數十年由中巴及新巴營辦的相同編號路線(1962年至2013年)演變而成;嚴格而言,城巴2013年從8X線分拆出特別路線19,並非新巴將路線經營權交予城巴。 2號巴士路線2025 2016年3月,原有的一輛丹尼士飛鏢(AA66/HV6963)被斯堪尼亞K230UB(ASB7/NV2520)取代,以統一車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