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六九年考進香港大學一關上,熾根弟兄歷盡數載艱辛,但始終因為際遇不佳,與港大未能接軌,內心有點兒感到挫敗及遺憾。 但他仍好學不倦,博覽羣書,用工餘時間自修,終於一九七八年考獲英國倫敦大學理學學士(海外)學位(External Student)。 安息禮拜生平2025 而當他於二○○三年冬季,看見兒子灝忻於中文大學電子計算學系畢業,並與他在崇基教堂及荷花池一帶拍照留念,他的心願更獲得滿足。 熾根弟兄在一九六九年畢業後,曾短暫於北角培中英文書院(當時是非常窮困的私校),擔當預科及高中數學老師,後才進入理工學院(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學系高級文憑。 於七五年畢業後,經過一連串專業考試,最終考獲英國皇家電子工程師學會正式會員資格,即等同於當時香港大學或中文大學工程學學士資格。
- 在熾根弟兄患病期間,熾宏常告訴其哥哥,謂他已盡上最大努力去照顧他身邊每一個人,也同時告訴他,其大女兒素凝今夏將在UCLA 畢業,成績優異。
- 此外,不要太煽情,要控制氣氛,不要讓參與者過分哀慟。
- 熾根弟兄之弟弟熾宏,在八十年代後期結婚,可惜,造物弄人,妻子在婚後一段時間患上重疾,後離世安息,熾根弟兄一直以非常穩重及寧靜語態安慰弟弟不要洩氣,希望永遠在人間。
- 她好像一朵美麗的鮮花,盛放之後,很快便殘落,但她在我們的回憶中卻永遠是年青的,永遠是美麗的。
- 在一九六九年考進香港大學一關上,熾根弟兄歷盡數載艱辛,但始終因為際遇不佳,與港大未能接軌,內心有點兒感到挫敗及遺憾。
- 由於本會並非是華人基督教聯會之會員堂,故此,必須事先取得聯會之安葬紙或借葬紙後,纔可到基督教聯會安排時間,並前往薄扶林或樂富墳場揀位。
- 相反在安息禮拜中,縱然也有不捨的情緒,只是氣氛較平靜,因為信徒明白到死亡是暫別,將來必定在天家裡重聚,故此不會過份哀傷。
熾根弟兄於一九六二年畢業於山道聖彼得小學,同年九月,升中試成績優異,獲派聖保羅書院,自此,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起點,也是由聖保羅書院說起。 熾根弟兄的居所,即西環德輔道西一八八號三樓舊式唐樓需要拆建,幸好母親梁麗華女士機警,申請紅磡山谷村公共房屋,一住直至熾根弟兄於一九八○年暑假結婚後遷出。 ********* 一個信仰基督多年的信徒,頭腦上都知道(或口中都能唱出)一個道理: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 由於本會並非是華人基督教聯會之會員堂,故此,必須事先取得聯會之安葬紙或借葬紙後,纔可到基督教聯會安排時間,並前往薄扶林或樂富墳場揀位。
安息禮拜生平: 安息禮拜
安息禮拜不是社會上的一般喪禮,也不是一般的「追思會」。 喪禮及追思會都是以逝去者為中心的;安息禮拜既然屬於敬拜聚會,就要以上主為中心。 整體安息禮拜的氣息以至慰勉信息,宜透過上主的恩愛與威榮來思念逝者;又透過逝者的信仰人生來見證上主。 然而當遇上極端的痛苦、不公、孤單、黑暗、死亡、哀傷、難過等等「負面」的情況時,對於「神未曾應許」,我們還是很難接受,處之泰然。 求主安慰我們,特別安慰她的雙親,和與她共同相處共事多人的良朋知己。
- 熾根弟兄的兒子灝忻,他們二人雖然話語不多,但在一次閒談中,灝忻跟他的妹妹素凝、曉彤及其表妺莫穎思等人在飲茶中談話,比較誰人返學時所獲得零用錢多寡,眾年青人七咀八舌地議論紛紛。
- 最近收到一位海外牧者寄來的一個新年祈禱,覺得很有意思,特將它轉送給您們,願神保守您們的一生。
- 什麼時候忍耐到底,
- 如該堂非香港基督教聯會會員堂,則請本會屬堂中聯會會員堂申請借葬。
- 安息禮拜不是社會上的一般喪禮,也不是一般的「追思會」。
聖經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顯明瞭」(羅五:7-8)。 在這充滿自我為中心的社會中,在這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生活態度裡,謝醫生彰顯了人性的光輝,給我們看見偉大而崇高的人格,另一種不同的價值觀。 安息禮拜生平2025 各位,讓我們藉著婉雯醫生的死而反省到底人為何而生。 同是逝者家屬與親友,於傳統的喪禮上,總叫人格外傷感,由於他們認為死亡是完結及永別,才顯得特別不安和恐懼。 相反在安息禮拜中,縱然也有不捨的情緒,只是氣氛較平靜,因為信徒明白到死亡是暫別,將來必定在天家裡重聚,故此不會過份哀傷。 安息禮拜使阿儀反思到人生的重點,是否投放在上帝那裡?
安息禮拜生平: 親友身故
恩福專設基督教禮儀策劃團隊,無論家屬希望在殯儀館或教堂為逝者舉行安息禮,我們都竭誠為您籌備。 安息禮拜的整體安排以至慰勉信息,宜因逝者的親友而調整。 出席聚會者必需要明白禮序和用意,纔可以在聚會中投入,以至聚會對出席者纔有意義。 安息禮拜生平2025 上述例子,俯拾即是,還可以寫出無數個案,然而,熾根弟兄之默然守護,甚或不苟言笑地關心他周遭朋友、教會內弟兄姊妹、家庭中成員,以及年邁母親。 在他人生角色中,他已盡上最大努力,去完成他的使命與任務,現重回上帝懷抱,永享安息。
不同的場地也有不同的限制,例如可容納的花牌數量和某些固定的陳設。 家人可向我們瞭解清楚我們所提供的佈置設計服務和可做到的效果,我們的設計團隊將盡力配合逝者的喜好和家屬的意願讓場地變得更溫馨和舒適。 智安弟兄,認識您不算太久,但總是有一份很熟悉的感覺,可能是在同一大學前後腳同樣教過商科同學的原因。 這一年在您患病的日子,有機會明白您心內縱然失望但仍相信神的作為,從而表現出真誠的倚靠和堅毅,這種對神的「真知道」對我來説可真的是一種震撼。 您要打的仗已打完,現正在神國與神共活好得無比,心心期望他日再見。
安息禮拜生平: 服務套餐
現實中,黑暗孤單死亡,可能是跟隨我們一輩子的,我們並沒有什麼光明得勝的見証可以分享。 即使有不同的人為自己打氣鼓勵幫助,但這條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只有深深懷抱這些經驗,我們就彷彿多一點明白,在十架上大喊「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極度孤單的基督。
故此講道的內容要老少咸宜,讓未聽聞福音的人也感興趣。 安息禮拜生平2025 遇有會友或其親屬離世: 1.傳道同工獲悉後,第一時間應給家屬安慰。 2.聯絡殯儀專業人士(如沒有熟悉者,可向本會同工或總幹事查詢),安排後事。
安息禮拜生平: 辦理死亡文件及火/土葬手續可放由恩福代辦相關死亡文件及火/土葬手續
熾根弟兄出生於一個頗為貧窮的家庭,父親繆漢生,是在西環梅芳街一帶,以至香港仔早期魚巿場,做經營、售賣及整理鹹魚的工作。 在三、四十年代之二次大戰期間,父親一人在港工作,母親則在內地避戰,等待父親於戰後接回香港居住。 知道你的病情急轉直下之後,我想起你曾在團契(橄欖家)說過你很喜歡【你若不壓橄欖成渣】這首歌,當時你是我們的團長。
安息禮拜生平: 喪禮司儀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傳道部主辦之第七期最後一講「講壇事奉」,由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前會長李炳光牧師主講「喪禮講道」,已於九月十五日下午,在聯會禮堂舉行。 李牧師表示,安息禮拜是個傳福音的好機會,可以向離世者親友帶出安慰及盼望的福音信息,讓他們明白死亡對於信徒來說,只是安息主懷,信主的親友將來可在天家再見。 婉雯醫生地她短短三十多年的生命中,她曾真真正正地活,而是活得十分精彩。 無論認識她的人或不認識她的人,都因她無私的愛和偉大的犧牲精神而深受感動,這足以證明人的生命不是以年齡來計算,人的生命不在乎多長而在乎多好,人的生命不在乎量,而在乎質。 她好像一朵美麗的鮮花,盛放之後,很快便殘落,但她在我們的回憶中卻永遠是年青的,永遠是美麗的。
安息禮拜生平: 舉行安息禮拜
如家屬決定採用基督教儀式,可予以協助,但不宜肯定死者得救上天堂,只可視此安息禮拜為傳福音機會。 安息禮拜生平 5.按照香港基督教聯會決議,教牧同工不須個別致送花圈或給與奠儀,與死者有特殊關係者除外。 6.提醒家屬有關細節(只是傳統,並非必需):大殮物品(不宜放太貴重物品入棺木)、吉儀(建議內附福音單張)、謝卡、致謝辭、上山旅遊車、解穢酒、死者生平。
安息禮拜生平: 生平述史
儘管沒有房間,大部份醫院或公眾殮房也有一個半露天的空間,但需留意房間設備和使用時間有限,但也可進行簡單的儀式。 還記得在牀邊為智安禱告的時候,我用了「美麗」來形容躺在牀上的智安,真的,我真的看見不單是他永遠掛在面上那份略為嚴肅的微笑;我還真的看到智安內在絲亳沒損的心靈美呢….仍是那位給人真摯、幽雅感覺的智安。 與教會有關同工商議安息禮之程序,並可提議詩歌及經文,是否需要為死者作生平簡介或見證,若然,則由何人負責。 熾根弟兄的兒子灝忻,他們二人雖然話語不多,但在一次閒談中,灝忻跟他的妹妹素凝、曉彤及其表妺莫穎思等人在飲茶中談話,比較誰人返學時所獲得零用錢多寡,眾年青人七咀八舌地議論紛紛。 然而,灝忻卻滋油淡定地說,他的爸爸把他要用的錢,放在一個盒內,他需要用時,自己可以去拿,但盒子卻「常滿」,……父子之間,完全充滿著信任和默契。
安息禮拜生平: 我們仨
李牧師補充喪禮講章須知,可以處境式的講道,在不同的場閤中,表達福音信息。 信息要精簡,言簡意駭,不要超過十五分鐘,避免聽眾不耐煩。 亦不要過分歌功頌德,避免引起人的反感,要高舉主耶穌多過高舉人。 此外,不要太煽情,要控制氣氛,不要讓參與者過分哀慟。
安息禮拜生平: 安排認領遺體
教堂或殯儀館出殯的服務計劃中也包括了旅遊巴,家屬可再按自己的需要調整旅遊巴的大小。 安息禮拜生平 今天我們只是送別一位將要遠行的親友,到達一處更優美,更安全的地方,正如聖經所應許的,一個更美的家鄉。 不錯,離情別緒,我們會依依不捨,但當我們知道她去的地方,是有人關懷和照顧,那麼,我們就不要為她掛心了。 基督教的殯葬儀式會由牧師引領靈柩到靈堂設安息禮拜,可在殯儀館或教堂進行,內容有宣召、唱詩、祈禱、讀經、獻詩 、追思先人生平、慰勉、致謝報告、祝福、瞻仰遺容。 熾根弟兄在聖保羅書院唸書期間,由於非常家貧,甚幸得到當時禮賢會香港堂羅家祥執事等,於每年九月開學期間,支助金錢購買書簿及其他事宜,纔可以完成中學整整七年課程。 在一九六九年,熾根弟兄在聖保羅書院完成大學預科(修讀純理科)之課程。
安息禮拜生平: 服務計劃及價錢
什麼時候忍耐到底, 把世路走完畢, 和恩主面對面相見, 那時再把一生的傷痛, 盡情地訴說在主的面前…。
如選擇下葬於華人基督教墳場者,死者本身必須是一位已受水禮之信徒;若要下葬於基督教墳場,必須儘快聯絡死者所屬之教會辦理借葬紙。 安息禮讓親友聚在一起,回顧逝者的生平經歷,懷念曾經一起渡過的美好時光。 生命原是上帝無比豐厚的恩典,每顆生命都是獨特而珍貴。 家屬可從四方面決定選用那一款棺木,包括:外形、材質、顏色和裝飾,各具意義和特色。 如有特別的要求,我們亦會即場報價,家屬可按自己需要來選擇棺木。
李牧師表示,這是個傳福音的機會,讓不信主的親友聽聞福音,避重就輕地說離世者的去向,更鼓勵信徒把握機會帶領親友信主。 此外,有參與者問及,有些牧者一個月要主持幾次安息禮拜,如何避免「炒冷飯」(重覆使用一篇講章)? 李牧師建議,牧者可以離世者生平引入,因每人的生平都不同,就可避免炒冷飯的情況。 安息禮拜生平2025 李牧師分享,其每次預備講章前,都會想想與離世者的關係,離世者的生平如何幫助其他人。 此外,李牧師亦分享了「自殺者」、年輕人、牧者等喪禮的講章預備。
安息禮拜生平: 不捨離別
Winnie 和 Feifei, 最近收到一位海外牧者寄來的一個新年祈禱,覺得很有意思,特將它轉送給您們,願神保守您們的一生。 為方便辦理先人之殮葬手續,政府特別安排分別在香港區及九龍區設聯合辦事處,在同一地點為申請人辦理死亡登記、簽發「死亡證」、覈准火葬申請、繳交火葬費及預訂火葬爐期。 各位,今天我們都面對著千古不變的事實,人有一生亦有一死,對死的看法各人的觀點都不同,而且真的不易解釋,無論我們用樂觀的看法,抑或以悲觀的論調,都很難使人心悅誠服,因為人都未曾經歷過這被認為可怕的死。 雖然有人死得十分轟烈,重如泰山,有人死得畏縮,輕若鴻毛,但同樣都要死去。 不過,個人認為對死的最好解釋是我們有沒有真真正正的活,死既是不可避免,我們就應真真正正地活,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
熾根弟兄之妹妹兆玲,約在一九七八年,在當時一位教會非常資深牧師幫助下,「膽粗粗」地攜帶少許金錢(當時家中根本無多餘錢),直赴美國聖路易巿攻讀大學,終於八十年代中期完成社會工作學碩士學位。 熾根弟兄一直非常支持妹妹完成學業,他數度在金錢上協助,然而,他寄上的「短柬」,卻非常字少,大有言簡意駭之妙。 兆玲一赴美國三十年,於八十年代中期,婚後首次回港探親,哥哥見她手抱於美國芝加哥出世兒子歐陽兆平,他臉上流露出非常滿足的微笑。 熾根弟兄生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廿七日,於距離西環梅芳街不遠的「麻布街」(母親憶述用語)之私人留產所出世,父母均甚為歡欣。 由於童年生活甚為艱苦,熾根之姊姊繆桂芳,早年寄養於廣州外婆家,直至十多歲纔回港一起生活。
李牧師又提醒,避免太直接佈道說教,少用宗教術語,帶出安慰信息,帶出希望。 至於喪禮講章的內容,乃要會眾接受事實,死亡是沒人能逃避的,可透過離世者的生平作前引,引起追思懷念,藉生平帶入信仰,讓會眾安息禮拜只是送別、不是永別,因為基督徒是有永生的盼望。 可引用聖經的話,如「歸回列祖」、「與列祖同睡」等,給家人的安慰及給會眾的挑戰,讓他們思想生死的意義,結束時,最好有默想追思實踐,並以禱告結束。 李炳光牧師表示,離世者的家人邀牧者主持安息禮拜,是個傳福音的機會,可讓來自不同階級的會眾聽聞福音。
安息禮拜生平: 香港 灣仔道125號 國泰88商場 3樓[email protected]
大會設立問答時間,有與會者問及,當離世者生前與家人、親友關係惡劣時,如何在講道中作出適當安排呢? 安息禮拜生平2025 李牧師回應表示,可指出每個人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有不同,若去世者有得罪對方的話,就要學習饒恕,因為天父都饒恕了我們,我們也要學習饒恕。 又有參與者問及,若有信主的親友邀請牧者,為未信主的親人主持喪禮,應該怎辦?
恩福細心聆聽家屬的心聲,由大相、接待枱佈置、生平影片、思念閣亦可根據逝者的個人特質及人生經歷,籌備個人化的安息禮。 我們希望家屬在懷緬逝者之時,能減輕家屬因哀傷而帶來的壓力。 在歸家路上,我還想起曾經和智安共事的種種,雖然沒有醒起甚麼太深刻的對話,但他那暖男的形象卻深深地烙在我心靈心處。 我和他的相處,總離不開工作、新意念、有意義的想法。 印象中,他有用不完的精力和點子,這份能量,除了源於他對生命意義的期盼,更實在的,是源於百分百對Winnie 和飛飛的愛,想為她們的生活作最好的預備。
安息禮拜生平: 服務套餐
李牧師指出講道的基本原則,乃主要傳講基督,以聖經為本,內容包括勉勵、傳講、教導、培育、造就、分享及見證等,傳揚福音,領人歸主,讓人感受到福音的重要,是生命之道,並與聖靈同工。 熾根弟兄之弟弟熾宏,在八十年代後期結婚,可惜,造物弄人,妻子在婚後一段時間患上重疾,後離世安息,熾根弟兄一直以非常穩重及寧靜語態安慰弟弟不要洩氣,希望永遠在人間。 在九十年代初期,當熾宏再婚時,熾根弟兄再次送上無盡祝福。 在熾根弟兄患病期間,熾宏常告訴其哥哥,謂他已盡上最大努力去照顧他身邊每一個人,也同時告訴他,其大女兒素凝今夏將在UCLA 畢業,成績優異。 安息禮拜是在生命的主之前,讓親友思念逝者,跟逝者告別。 這就能引導親友進入逝者的有血有肉人生;各人不單是出席一個集會,更是有情有感的送別逝者。
安息禮拜生平: 生平述史
然而,他的離去後所遺留下之空洞,卻令家人感到十分悲痛,人生之謎及生命的奧祕,卻在此處呈現了不少問號及慨歎,需要上主之慈愛與恩眷去撫摸傷痛的家人及身邊的朋友。 基督教喪禮,大多教會稱作安息禮拜,可在教堂或殯儀館進行。 安息禮拜由牧師或傳道人主持,程序一般包括大殮、宣召、唱詩、讀經、述史,由牧師或傳道人帶領祈禱和祝福、瞻仰遺容等。 安息禮拜生平 逝者的背景,包括年歲、生平與教會信眾的關係,及死因等,人人大不相同;因此慰勉信息都要「度身訂造」。 這除了是職務責任之外,更是牧顧服事應有的心懷;而且病者一旦離世,牧者由輔助辦理後事以至安息禮拜中慰勉,都比較能「有感有情」,毋讓服事流於冷漠「行貨」。 首先要清晰明辨,「安息禮拜」是「禮拜」,亦即是一項「敬拜聚會」。
安息禮拜生平: 喪禮司儀
熾根弟兄在理工畢業後,曾在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實驗室擔當助理及技術員工作,之後在一九八一年初,加入警隊通訊組,擔任電訊工程師一職,直至離世。 (她袓父是教會創辦初期的牧師之一)他們兩人無論在性格、處事、人生觀及喜好,均非常匹配。 二人在一九八○年暑假在教會結婚,其後兒子灝忻出世,後遷往沙田居住。 熾根弟兄是禮賢會香港堂執事,他擅長文書、檔案與會議記錄工作,故在教會數次堂慶所出版特刋,其中教會發展之歷史事跡,均由他撰文細訴,以讓會友明白教會創辦、發展、以及中間一些歷史發展脈絡。 各位,我們深信現在婉雯醫生已在父懷中享受安息,因為主已為她預備好地方,她早已找到這條道路,認識真理,而且獲得永恆的生命。 讓我們都和她一樣尋找這條道路,追求真理,進而獲得永恆而豐盛的生命。
安息禮拜生平: 香港 灣仔道125號 國泰88商場 3樓[email protected]
和智安共事,我感受到一份不知從何而來的安全感,他答應了的,一定不會「走數」,大概就是因為他的性子:作一個永遠有預備的人。 智安,能夠與你同行人生最後一段路是恩典、是福氣,多謝你的信任,與我分享你的心路歷程。 在患病當中,你勇敢面對,默然承受各種艱難、痛苦,卻沒有半句怨言。 當醫生束手無策時,你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與癌病爭戰到底,我為你生命的鬥志、無偽的信心,感到自豪。 現在你已經「任務完成,平安歸隊」,也成為一點星光,照亮在歸家路途上的客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