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是“電”行業的重要子行業,電子行業所生產出的元器件是“通信”計算機”行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所以說,半導體、電子、通信、計算機其實是一條產業鏈的行業,最近的科技熱潮中,漲幅都很可觀。 “醫藥生物”行業則與上面這條產業鏈相對獨立,在投資的時候,分析的邏輯會更不同,近期的股價表現也與上面4個行業有分化。 說完了行業,我們再回到指數,下圖列出了以上5個行業的相關指數。 可以看到同一個行業可能會存在2只以上指數,這些指數在成分股選取、加權方式等方面會有一些區別,但走勢是高度一致的。

野村預計受疫情影響,快手次季的廣告收入增速將較首季放緩,電商業務則受到封控的嚴重打擊,導致電商物流網絡和供應鏈中斷,將目標價由HK$100下調至HK$85, 評級「買入」。 摩根大通則指快手今年首季基本面穩健,強勁的流量增長加上變現率尚有上升空間,預計在線廣告和電子商務領域的市場份額將繼續增長,將目標價由HK$115上調至HK$120,評級「增持」。 騰訊於中國提供互聯網及移動增值服務、網絡廣告,以及電子商務交易服務。

科技股etf: 基金數據

通常原油的這種大漲會有一段趨勢性行情,但從過往歷史來看原油很難長期維持高位。 跟蹤恒生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100等寬基指數的基金,我分別有專文討論過它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基金專欄查閱。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縮寫,QDII基金是指在國內設立,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 此外,集團物聯網平臺Razer Synapse雷雲、Razer Chroma以及Razer Cortex雷遊,還有Razer Gold虛擬信用積分服務,為全球最大的虛擬信用積分分銷網絡之一,構成的生態系統在發展元宇宙業務上亦為有利因素。 大和發表報告指,瑞聲第三季業績表現疲弱,低於該行及市場預期,但集團對前景看法正面,預期今年第四季的業務會更佳,且明年亦會有正面表現,確認了該行對集團盈利未來會有穩健轉勢的觀點。 因此,大和雖將瑞聲目標價由52.5元降至42元,並調低集團今年至2023年盈利預測各25%至28%,但評級由「跑贏大市」升至「買入」,指最壞情況已過。

2022年第一季,亞馬遜收入增長按年增長7%至1164.4億美元,但受累於Rivian投資虧損,季度淨虧損38億美元。 美團採用同股不同權,在內地提供平臺及採用技術連接消費者及商家,包括餐飲外賣、到店餐飲、酒店及旅遊預訂等服務。 2022年第一季收入按年增加25%至462.7億人民幣,虧損57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48.5億人民幣虧損擴大。 當中餐飲外賣服務收入按年增加17.4%至241.6億人民幣,佔公司總收入52.2%,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收入按年增15.8%至76.2億人民幣,新業務及其他的收入按年增47%至144.9億人民幣。 德銀指疫情爆發對宏觀經濟及消費者情緒的影響變得較預期更嚴重及更持久,騰訊旗下線上廣告及金融科技與商業服務因而受壓,不過上海自6月起放寬防疫限制,預計廣告、金融科技與商業服務業務將逐步回暖,或在第三季可見到更明顯復甦,將目標價由HK$510下調至HK$470,維持「買入」評級。

科技股etf: 持有人結構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近期集團傳出以每股4元私有化消息,而股價自10月以來已累升達78%,不過公司日前發通告,表示要約價格尚未確定,亦並未與任何一方訂立實施潛在交易的正式協議。

  • 當然這是個很粗略的分類,因為現在同時做軟硬體的公司越來越多了,像蘋果就是自家設計軟硬體,微軟也推出自家設計的平板電腦等。
  • 名字花裏花哨的ETF,其實就是這幾個行業組合起來形成的指數基金。
  • 從ETF.COM網站可以發現,在全美國共有163支ETF持有特斯拉,而QQQ則是裡面持有最多TESLA的股數的ETF,將近1,000萬股,市值約60億美元。
  • “電子”行業主要是研製和生產各種電子元器件及電子設備,它的下游是消費電子、通訊設備等終端產品。
  • 「那斯達克 100 指數」,則是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除去金融類股後最大的100檔股票加權計算指數,也被稱作美國科技股100指數。
  • 臉書市值約為4700餘億美元,近期受抖音(TikTok)社羣軟體、谷歌(Google)蠶食網路廣告市佔率、使用人數成長不如預期,股價表現疲弱,近1年報酬率約-39%,近5年報酬率約2.92%,或許等待元宇宙業務開花結果,股價將能再有爆發性成長。
  • 明後天我會寫一篇文章,具體跟大家分析一下,科技類基金如何下車,敬請期待~PS.
  • 從三年和五年累計回報來看,它們的回報差大體上就相當於管理費的差別:國內黃金ETF管理費率一般爲0.50%,黃金FOF管理費率爲1.0%,再加上子基金海外黃金ETF管理費率0.4-0.5%,每年黃金FOF的管理費率要高出1%左右。

首先要說的是,這五檔ETF都是所謂的「主動型ETF」,它跟「富邦那斯達克」不同。 富邦那斯達克追蹤的就是「那斯達克100指數」,而「那斯達克100指數」的選股標準很單純,只要是在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市值有排名到前100大,OK,就進去了。 而且誰大誰小純粹是以市值作加權,就跟臺積電佔臺股權重很大一樣。

科技股etf: 那斯達克ETF有百事可樂?科技股ETF 比較!

但穩健的另一面就是「景氣好時漲得較少」,因此在景氣好的時候,它的表現可能會比「元大全球5G關鍵科技」差一些。 但在經濟尚未衰退、只是股市回檔的時候,它卻可能表現較好了。 因此,如果你自認是穩健的投資人,這兩檔ETF中「元大全球未來通訊」會較適合你;如果你喜歡更積極的投資風格,「元大全球5G關鍵科技」會更積極些。 和新能源一樣,ETF市場中,科技相關主題指數基金產品業主要是在19年以後快速發展起來,大部分ETF產品都是在這兩年成立。 同樣和新能源行業一樣,科技行業也是一個高成長、高波動的行業,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ETF市場的發展也給了大多數投資者更適合的投資渠道。

當我們提到科技行業時,以下行業應該是大家會第一時間想起的,半導體、電子、通信、計算機、醫藥生物….要了解這些行業指數,第一步是大概弄清楚這幾個行業分別是幹啥的。 醫藥生物和計算機很容易理解,醫藥生物主要是提供醫療保健設備、用品、服務和技術的企業,計算機則包括從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相關業務的公司。 但半導體、電子、通信這幾者分別是什麼,可能就有點讓人迷糊了。 “電子”行業主要是研製和生產各種電子元器件及電子設備,它的下游是消費電子、通訊設備等終端產品。

科技股etf: 美股三大指數 ETF 比較,S&P 500、道瓊、納斯達克

今年8月份,美國頒佈了“芯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計劃爲美國半導體行業提供527億美元的補助資金,旨在刺激本土芯片研究、開發、製造等。 其認爲,受市場情緒影響,半導體板塊的悲觀情緒短期內集中宣泄,跌幅較大,但未來半導體自主可控的產業趨勢將加速推進,短期調整迎來中長期佈局黃金坑。 科技股etf2025 長江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洋表示,無論是存儲IDM廠商長存和長鑫的持續投資、還是數條晶圓產線的建設都表明了國內發展IC製造行業的決心;此外,中國大陸代工大廠SMIC和華虹半導體產能的持續提升,也加速了晶圓製造環節國產替代進程。 多地開花的國產晶圓產線和日益提高的產線國產化需求,將有力帶動我國半導體設備與材料企業的發展,我國優質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企業在得到試驗機會後也將進一步加速產品和技術的提升,未來數年將會是我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道瓊工業指數的產業涵蓋範圍很廣,主要分佈於:資訊科技(24.4%)、醫療照護(18.6%)、工業(14.9%)、非必要消費(14.1%)、金融(12.1%)、必要消費(8.4%)等產業。 雖然近期新基金髮行市場較爲低迷,但基金公司對於恒生科技ETF的發行還是十分有信心,發行時間最短的僅1天,最長的也不過7天。

科技股etf: 文章分類

目前有許多加不同的發行商都針對相同指數發行了S&P500的ETF, 在選擇上IVV和VOO會比SPY好,理由是不同時代的產物,後期用的追蹤技術會比較好。 費用率乍看下有差但已經是小數點二位數以下的差別, 但實際上這幾檔追蹤誤差並沒有差很多,因此選哪一檔對投資成果其實影響不大,5~10年可能總報酬差1%而已。 全球股市在3月底止跌,之後展開一個多月的反彈行情,其中成熟股市反彈力道優於新興市場,而反彈領軍的類股,除了生技醫藥股之外,仍以科技股為主軸,美股中的費半、Nasdaq反彈強勁,臺股、韓股、日股表現不惶多讓,都與科技股息息相關。 ETF的投資主題多不勝數,其中最大一個範疇,就是科技板塊。

科技股etf: 科技股未來還是投資主流? 我們該如何投資美國科技股ETF

先來看看以泛科技主題指數都有啥特點,各自的側重方向情況,以便在挑選指數的時候可以有所區分。 經篩選的綜合類科技指數目前共有10支,其中恒生科技指數由於缺少成分股信息,暫時不進入比較。 科技股etf2025 科技股etf2025 其餘9支指數成分股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和電力設備上。

科技股etf: 這些美股ETF要如何買進?

這檔ETF追蹤MSCI美國可投資市場資訊科技25/50指數, 持股公司包含科技、軟體、網路應用系統、資料庫、資料處理、外包服務等公司,以大型企業為主, 前3大持股公司分別為蘋果(AAPL)、微軟(MSFT)、輝達(NVDA)。

科技股etf: 淨值

消費電子則更好理解了,跟蹤的主要是爲主流消費電子品牌代工或提供各種元器件的企業,成分股中好些都是耳熟能詳的大牛股。 科技股etf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 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科技股etf: 基金檔案

本文所有觀點$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構成投資建議,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實踐的一個真實記錄,據此入市投資,風險自擔。 科技股etf2025 從曾經的GDP排名世界老二的歷史看,日元兌美元從1美元兌360多日元,升值到260多日元;廣場協議後一步跳升到120多日元,前些年曾經升值到1美元兌70多日元。 而最重要的是,我分析了黃金過去幾十年的價格走勢,黃金漲起來會很“瘋”,但與此同時黃金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年不漲也是可能的事。 這樣看來比較安全的“抄底”原油的時機應該在40美元以下,而且一定以半年左右定投週期來給這種“抄底”保個險。

科技股etf: 市場先生評價VGT

2022第一季年收入增加0.1%至1,354.7億人民幣,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純利234億人民幣,按年跌51%;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純利255億人民幣,按年跌23%。 微信及WeChat月活躍帳戶超過12.88億戶,QQ智能終端月活躍帳戶5.64億戶。 從反面來看,它的波動程度相當大,歷史上回測風險回檔也曾高達50%以上, 波動程度較大、且屬於持股集中的ETF,比較適合能承受波動的投資人。 VGT於2004年成立,歷經了2008年金融海嘯,有-50%的回檔, 長期持股一定會遇到大幅波動的狀況,

2013年至今,臉書、蘋果股價約漲10倍、亞馬遜漲11.6倍、網飛漲26倍、Google則漲6.7倍。 但隨著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急速轉鷹,全球資金派對結束,目前美股均已面臨大幅修正,成長股和科技股股價摔落幅度更大,投資人若看好美股科技巨頭未來走勢,不妨趁股價回落時佈局,但投資個股需風險相對集中,需要時常緊盯產業動向及公司營運狀況。 電動車可以說是目前最夯的題材了,光去年一年內就有四檔相關ETF掛牌,另外,還有一檔以電池儲能為主的00902正在募集中。 其中00895富邦未來車,持股比較集中,包括特斯拉、輝達、臺積電三檔,佔比就高達53%,過去三個月表現最佳。 但此同時,全球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卻是持續升高,費半指數表現遠優於那斯達克指數,顯示科技股強弱也有差異。

科技股etf: 文章導覽

而指數中的30檔成分股雖偶爾會有變動,更換頻率並不高,唯有當成分股中的企業開始衰退,且不再具有代表性時,才會被汰換。 從產品來看,除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外,其餘5只基金均直接跟蹤指數,即以恒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及備選成分股爲投資對象,採取完全複製法,按照標的指數成分股及其權重構建基金的股票投資組合。 近年來,港股市場發生了很大的結構性變化,已經具備大型主流科技指數的成長沃土。 香港交易所更改上市規則,港股市場上的科技行業迅速發展,赴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數目持續增加。 從交易量和成交金額上看,科技公司已經佔據全部港股的1/3。 蘋果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消費性電子領導大廠,於1980年12月上市,靠著iPhone、iPad、Mac等硬體,以及相關應用服務軟體,稱霸市場,更在全世界累積不少「果粉」。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跟亞馬遜、NVIDIA、臉書等千億美金市值的巨頭比起來,這些公司真的很小。 也因此,國泰AI+Robo的前十大持股加起來只佔整體的20.12%,臺新全球AI前十大持股加起來則佔了51.32%,元大全球AI前十大持股加起來則佔了整體的54.58%。 可以說,臺新跟元大這兩檔AI ETF的選股哲學比較接近,持股都比較集中,而國泰則分散許多。 集中持股如果壓對寶了的話一定比分散漲得更多,但如果押錯也會跌得更多。 不過,當碰到「萬股皆跌」的股災時,不管分散還是集中都會很慘,這要特別注意。

科技股etf: 科技股當家 你該選哪一支科技ETF?

從基金披露的2020年的基金年報數據來看,五年的跟蹤誤差累計在11.20%,平均每年的跟蹤誤差,2.24%,超過了其預期跟蹤誤差目標2%。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夏基金的目標跟蹤誤差有點嘴炮,有點誇大。 基金招募資料中,說明的是預期的跟蹤誤差目標,還需要去驗證基金經理是否有這個能力去達到這個預期。 我們先以科技主題的5只指數舉個例,下圖是5只指數在各個行業的分佈情況。 除了之前提到的四大科技行業,這些指數也會少量包含其他行業。

科技股etf: 美國全市場型ETF(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創立於1885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市場指數之一,由美國30家知名「藍籌股」(blue-chip)組成,通常是各個行業的龍頭或是領先者,代表美國最大且最具知名度的股票。 5月6日,剛剛獲批的首批6只恒生科技ETF,5月11日起便將陸續進入發行期,募集時間最長7天,募集目標資金爲280億元,投資標的直指港股科技板塊。 5月11日開盤,港股科技公司普遍回調,美團、京東跌超6%,京東、網易跌超5%,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也一度跌超3%,恒生科技跌幅超過4%。 科技股etf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臺。 在這邊也說個關於TESLA與QQQ的小故事,TESLA在2013被納入QQQ,那時候TESLA在QQQ的佔比僅約0.4%,根本算不上甚麼多有影響力的成分股(What to Expect From Tesla Shares After Joining QQQ )。

科技股etf: 基金公告

而2017年成立的嘉實原油稍好一些,成立以來的盈利達到了63.21%,如果扣除2022年以來的漲幅58.35%(截至6月29日),截至2021年底的盈利也就所剩無幾了。 但需求替代仍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兌現,如果供給端減量過快,短期也可能出現階段性供需失衡的局面,從而推升油價。 根據EIA對全球原油供需的預測,2022年原油產量預計增至1.0093億桶/天,原油需求預計增至1.0046億桶/天,2022年全球原油供給過剩約達470萬桶/天。 4)、2022年,隨着OPEC增產和美國產量逐漸恢復,以及需求增速減緩,全球原油供需缺口將會收窄並轉向寬鬆。 2022年3月2日,嘉實原油(QDII-LOF)和易方達原油(QDII-LOF)收盤價相較上日淨值分別溢價10.63%和9.42%。

2022財政年度收入上升19%至8,530.6億人民幣,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季度收入2,040.5億人民幣,按年升9%,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為197.99億人民幣,按年跌24%。 科技股etf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13.1億。 美銀證券指受物流中斷、宏觀經濟及疫情影響,小米管理層對今年智能手機及物聯網業務前景持保守看法,相信智能手機市場前景將維持疲軟重申「跑輸大市」評級,目標價由HK$9.8下調至HK$9.2。 瑞銀則預期小米已接近見底,評級由「中性」升為「買入」,目標價由HK$15下調至HK$14.6。

科技股etf: 收入增長

由於三隻ETF都是追蹤標普500指數,所以走勢都非常接近,三隻ETF主要都是在管理費、流動性,以及追蹤誤差方面,稍為有少少分別。 科技股etf2025 穩陣型投資者,可選追蹤指數或者行業的傳統ETF,例如標普500指數的ETF,或者專買大型股的ETF;能承受多一點風險的,可以專攻中小型股ETF;還有專攻高息貴族股的ETF、專攻國債的ETF等等。 在所有科技ETF中,有二檔持股差異較大,一檔國泰AI+Robo,比較偏重特殊利基的機器人、軟體概念股,其中或許潛藏未來明日之星。 另外,國泰網路資安較偏重防駭軟體公司,也是持股較不同的ETF。 科技股etf 智能駕駛ETF包含三大板塊,包括:動力電動化、座艙智能化、駕駛自動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