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刻有 1965 年份,圍門有對聯:「石中碧玉留千古;湖現明珠映四圍」,門上嵌有石匾「石湖圍」以及兩個圓形槍銃孔(銃窗),時石湖圍是擁有持槍的更練守護村裏之用。 石湖圍圍門內設有神位,供奉「護圍門主之神」,圍尾設有神廳,供奉土地福德神。 新田石湖圍2025 新田荷花池位於上水和元朗之間,可在上水乘坐76號K巴士到達石湖圍下車,步行入新田村路幾十米即見。 荷花池就在路的左旁,荷池水面較闊,荷花分佈疏密有致,四周有樹林掩影,堪稱香港目前最幽美的荷塘,也可能是全港最長的天然荷花池。 新田公路(英語:San Tin Highway),前稱新田環迴公路,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的一部份,連接新田至凹頭以北。

  • 政府預計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21年下半年展開勘查研究。
  • 規劃署代表昨日於區議會上回應,指發展區域中涉及多幅私人土地,指規劃時不會考慮業權人身分,並稱新田/落馬洲發展,以及北環線新田站早於數年前已計劃興建,而未來會有全面諮詢活動。
  • 試想想,即使再乾巴巴,也比不上花期過後的枯乾殘荷吧?
  • 因此領展索性將街市25%地方改作迷你貨倉出租,每個貨倉面積約50平方呎,平均月租約600元,主要租予該街市攤檔和商戶。
  • 目前新方案分層住宅單位數量比原有方案再增加接近三成。
  • 到新田石湖圍,目的是去看它的舊圍門,石湖圍舊圍門是在1965年代重建的,由海外及英國僑鄉捐款而建(新田是元朗區在六、七十年代收到最多郵政匯款的鄉村)。
  • 在田與田之間有「水沖」作通道,而在水稻田內較多沙的地方,可以種植慈菇,收成後農民便會把農作物送到元朗新墟或舊墟出售。
  • 不過發展計劃引起部份鄉事派不滿,文富穩指出,石湖圍發展與政府呈交的規劃圖「好配合」,質疑「係咪度身比新鴻基?」。

兩條支流在近高埔村處匯合,然後流入連接後海內灣的主排水渠。 錦田河的其中一個污染源可能為附近禽畜飼養場的排放物。 對居於港島或九龍的朋友來說,新田荷塘這名宇,驟聽起來或者覺得在那遙遠的地方,然而實際情況是交通相當方便。

新田石湖圍: 位置資訊

新田一帶有大量的基圍,「基圍」是指在鹹淡水交界圍欄的塘,主要作用是收集由上流下來的河水,亦可引入海水供給紅米田。 村民只要利用水閘來控制基圍內的水質,便可進行養殖水產。 新田和深圳河周遭有很多用麻石砌成的「水梪」及「堤壆」,估計基圍早在100多年前清朝時期已經存在。 前年(2016年)4月16日,葵涌金山工業中心外牆進行工程,工人使用風煤樽燒焊時,疑有火花彈落在風煤樽的喉管上,以致風煤樽出現漏氣情況,引致火警,疑一度傳出爆炸聲。

委員會還負責調解村民和家庭糾紛,倡辦區內各項福利事業。 新田鄉的傳統村落過去以務農為主,輔以飼養禽畜如豬、雞、鴨、鵝等,同時亦有漁塘養魚。 但近年菜農減少,土地逐漸荒廢,加上鄰近深圳,大多被改作臨時貨櫃場、停車場或物流業的倉庫等。

新田石湖圍: 香港荷花小知識

圍門門聯配合鶴頂格「石湖」二字為首的聯詞,門聯中所描述的碧玉明珠,是村民嚮往美好生活環境的期望,此對聯令人聯想起西湖景色,西湖湖心亭仍湖中明珠襯託四圍山色。 石湖圍以石湖為名,一般「石湖」是昔日採石的地方,類似的名稱,還有八鄉石湖塘及上水石湖墟等。 文氏亦曾經在石湖圍經營磚窰,於清未時期仍然製作青磚,供應新田及其他地方建築房屋用。 有新田的文氏朋友告訴我,石湖圍規模較小,是由於位置偏僻,村中大戶都相繼遷離石湖圍。 到新田石湖圍,目的是去看它的舊圍門,石湖圍舊圍門是在1965年代重建的,由海外及英國僑鄉捐款而建(新田是元朗區在六、七十年代收到最多郵政匯款的鄉村)。

要表現「出淤泥而不染」,只談,齋講,也不容易,何況拍攝? 多花時間去觀察、選擇,以取得適合表現的形態、光線、處境,比隨隨便便拍回來PS後製,成功機會大得多。 新田荷塘有足夠的規模,多樣的景觀,有遠有近,有前景有背景,有密集有虛空;豐富的素材,讓你可以於一個荷塘,拍攝出風格迥異的作品。 在這方面而言,相比香港境內的其他荷塘,新田荷塘更有其優勝之處。

新田石湖圍: 新田 (香港)

香港文氏均為抗元名將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一支,他為避元兵追捕,於宋末元初年間遷居寶安三門東清後坑,而其堂兄長文天壁則轉赴桂林。 天瑞生長子文應麟,而應麟的兩名兒子文起東和文起南的後代於廣東繼續繁衍,現今泰亨文氏屬廣東天瑞系文氏七大房中的垂統公房,先祖居於寶安東路泰亨及崗廈鄉,為文起南後裔;新田文氏則屬孟常公房,先祖居於寶安東路新四鄉,為文起東後裔。 文孟常是文天瑞的第五世孫,明代年間自廣東遷居到屯門老虎坑。 直到永樂年間,文孟常之孫文世歌因逃避軍役自屯門徙居新田,立村開基,是為文氏新田開基祖。 今天,石湖圍舊圍門上的石匾、石刻門聯和山花上的 1965 新田石湖圍2025 皆消失了,重修後被換上磁磚及雲石門聯,傳統的圍門被削減了舊有魅力,估計圍門是跟圍前井泉同時於1998年曾進行重修。

去年(2017年)5月14日,九龍城賈炳達道194號一個地盤起火冒煙並傳出爆炸聲,相信與風煤樽爆炸有關,現場火光熊熊,消防其後把火救熄。 新田石湖圍 青朗公路建成之前,新田公路的南端直通青山公路至凹頭迴旋處。 1998年上半年青朗公路通車時,新田公路改為接駁青朗公路,可通往大欖隧道(往葵涌、青衣、荃灣、九龍及港島)或元朗公路(往元朗、天水圍及屯門)。 港鐵屯馬綫已於2021年6月27日全綫通車,同年10月11日,來往新田圍邨及九龍塘站的九巴281M線,削減至來回各一班車。 由來往大圍站的新線281線代替,此亦意味著新田圍總站只剩餘一條來往九龍的全日路線,即87B線。

新田石湖圍: 新田圍邨

新地回覆《香港01》表示,為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和北環線最新進程,以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初步土地用途,計劃以7倍地積比率分期興建共28幢住宅大廈,提供約14,600夥。 又指該處鄰近將於2025年動工的北環綫新田站,而根據政府最新的規劃發展框架,項目附近住宅用地的地積比率最高為7倍。 新地昨日回應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為配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和北環綫最新進程,以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初步土地用途,夥拍置地就石湖圍相關地塊遞交改劃申請。

新田石湖圍: 香港巴士大典

該巴士分站提供來往九龍、沙田其他區域和大埔的路線。 此邨的商場及街市商戶數量及種類,遠較其它沙田區內公共屋邨為少,由於該邨位置偏僻,居民要到鄰近商場,也要步行約10至15分鐘的僻靜長命斜山路或約70級樓梯,到秦石邨或新翠邨,非常不便。 報章已多次報導有關問題[1][2][3][4][5],但問題不單毫無改善,且持續惡化。

新田石湖圍: 兩期總樓面近700萬呎 住宅佔640萬呎

例如2015年初,青沙線280X開辦,雖然此線並不服務此邨,但卻因此令服務此邨的80M削減班次及280P取消服務。 又例如原本乘搭此邨的81K或81M轉乘87A,可獲八達通轉乘優惠,但當87A轉為途經青沙公路的287X後,乘搭81K或81M轉乘287X,卻不獲轉乘優惠。 新田石湖圍 至2018年6月下旬,280X及287X開辦了3年半及接近4年,九巴才設立282轉乘280X及287X的八達通轉乘優惠。

新田石湖圍: 新田文氏

港府代表昨於元朗區議會會議上,指初步估算該發展樞紐可提供3.1萬多個房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佔7成,預計新增的房屋可以容納約8.4萬人。 若以此發展規模計算,當中私人住宅單位將佔9,300夥。 政府預計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2021年下半年展開勘查研究。 然而荷花並不易拍,或者可以這麼說,舉凡中國文學史上曾有著名佳句描寫過的花草樹木,都不易拍;因為大家追求的不再是簡單的形式美,而是難以言傳的意境。

新田石湖圍: 最新見聞New Post

乘搭來往上水元朗的17號小巴或76K巴士,中途於石湖圍巴士站下車。 下車後,沿新田村路步行約三分鐘 ─ 沒錯,只是三分鐘,路的左面己是荷塘範圍。 於仲夏時節,路旁沿岸延綿近二百米,疏疏密密的長着荷花。 對岸,更是一片清翠的葉浪,上面飄着大大小小漂亮的粉紅。 兩岸之間,一池綠水;偶爾一陣清風,漣漪盪漾,翠葉翻飛 新田石湖圍2025 …… ,足以讓人完全忘卻百米之外,繁忙公路上的塵土飛揚。

新田石湖圍: 地方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其中住宅部分涉及549.45萬平方呎,而非住宅部分則佔約42.26萬平方呎。 該項目提供車位數目多達2,636個,當中私家車位佔1,710個,而單車泊位則有多達839個,其餘則為電單車位,佔87個。 由於新田鄉村人口不足以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所以往往跟鄰近的牛潭尾、米埔、落馬洲鄉村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位於新田西北部的小片魚塘被列入拉姆薩爾公約確認的具國際意義的濕地範圍,是后海灣濕地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極具保育價值。 除了地形優勢之外,新田荷塘的「冇王管」亦為拍攝提供不少方便。

新田石湖圍: 交通運輸

試想想,即使再乾巴巴,也比不上花期過後的枯乾殘荷吧? 枯荷尚且可以令拍攝者為之傾倒,略為乾澀的午荷,又怎會沒有可取之處? 至今,商場(包括毗鄰商場的康圍樓5、6樓及熟食亭)除了數間安老院舍,商戶就僅有: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藥房 新田石湖圍 、「生活。鮮」迷你街市、西醫診所、士多、茶餐廳連麵包店,各一間;匯豐易通財櫃員機、中銀香港銀通櫃員機,各一部。 屋邨設兩個籃球場、兩個羽毛球場、3個兒童遊樂場、滾軸溜冰場和健體區。

逾27年後,2017年,此邨區議員在競爭對手提出此問題下,方纔提出多番爭取。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用地早於2006年已獲批建逾300幢洋房,其後於2015年曾經提出放寬發展密度,以發展26幢分層住宅,但礙於周邊交通基建未能配合而撤回方案。 發展商遂於2019年再補地價,並再申請興建11,292夥分層住宅,地積比率由0.4倍增至5.5倍。 目前新方案分層住宅單位數量比原有方案再增加接近三成。 新田石湖圍2025 2008年春季,青沙公路連同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正式通車。 約2013年開始,九巴陸續對沙田區路線進行重組,同時開辦青沙公路巴士路線(下稱「青沙線」),但所有青沙線皆不服務此邨;但隨著多條青沙線陸續投入服務,卻使此邨的部份既有巴士服務遭削減。

新田石湖圍: 新田發展住宅地「疊正」新地置地項目 鄉事派諷新田站如新鴻基站

發展商續指出,根據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新田將發展為「新田科技城」,成為主要的就業樞紐。 為達到「職住平衡」,新界北急需增加住屋供應以應付新田科技城以至北部都會區的住屋需求。 相關地塊面積達122萬平方呎,是已完成補地價的「熟地」,早於2014年已獲規劃許可興建低密度洋房,新地和置地目前正進行地盤平整及道路擴闊等前期工程。 政府致力推動北部都會區,大型發展商積極部署發展相關地區的土地儲備。

而且,此邨還最少兩度因沙田區有新交通設施投入服務,但因此邨位置偏僻而無法受惠,卻要承受公共運輸服務削減之苦。 2004年末,馬鞍山鐵路(現港鐵屯馬綫大圍至烏溪沙段)投入服務,因為此邨遠離鐵路站,結果該鐵路不單不能改善此邨的交通,反而更因該鐵路通車,使邨內的部份巴士路線削減班次。 一些因走線迂迴、班次疏落,而在區內其它屋邨已近乎無人問津的九巴路線(例如82K),在此邨卻成為重要路線,此邨居民亦成為這些路線的重要客源。 2019年4月,曾一度連百佳超級市場也因大幅加租而擬結業(後獲續約3年),新田圍邨居民舉行集會,抗議商場業主大幅加租逼走商戶、邨內超市和食肆,並用圍板圍封商場,儼如「死城」[11],並指業主擅自進行改建[12]。 時任當區區議員程張迎指業主遲遲無公佈工程內容及相關舖位的發展用途,方向及用途未明,改動前也無諮詢居民意見,認為做法將居民蒙在鼓裏,並不恰當[13]。

新田石湖圍: 發展

該處鄰近將於2025年動工的北環綫新田站,而根據政府最新規劃發展框架,項目附近住宅用地的地積比率最高為7倍。 項目涉及兩宗土地申請,同樣位於元朗石湖圍丈量約份第105約地段第2091號,屬相連地盤,總地盤面積約121.6萬方呎。 其中,較細地盤為第一期發展,較大地盤屬於第二期發展。 翻查資料,北環綫新田站的位置,以及規劃為住宅用地的範圍,碰巧相當接近上述項目。

集團去年11月就西貢西沙路十四鄉大型綜合發展項目進行次輪補地價,地盤面積約805萬方呎,住宅樓面約579萬方呎,涉及約9,700夥供應。 另外,新地日前亦入紙在錦田潭尾濕地緩衝區興建36幢住宅,涉9,940夥。 連同今次石湖圍項目,新地已潛在掌握逾3.4萬夥供應,市場人士認為這三大「巨無霸」項目將成為拉動集團發展的「三頭馬車」。 翻查資料,過去數年發展商曾就上述石湖圍大型住宅項目,多次向城規會作出申請,在2019年7月提出發展方案,擬建約1.13萬夥,及後又在2020年8月補充兩個方案,其中一個方案降至9,049夥,另一個方案則減至3,980夥。 新田是新界西北一個廣寬而日漸都市化的區域,範圍由北面的深圳河至東面的落馬洲及東南面的麒麟山,而西面則伸延至米埔。

新田石湖圍: 交通

每年三百六十五天,24×7不分早晚陰晴全天候開放,十號風球亦不關閉。 2014年末,九巴86C改經獅隧公路,但卻不在此邨獅隧公路旁的巴士分站停站。 經區議員多番爭取了接近3年,2017年9月,九巴才終於安排86C來回程增停此邨旁位於獅隧公路的巴士站。 新田石湖圍2025 此外,原有的2條邨巴路線(僅限平日早上繁忙時間服務,分別由此邨前往尖沙咀及中環),亦先後永久停駛,使此邨的交通不便,更見多次雪上加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