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返工22日、每日2程,一個月搭44程計,每程票價低至7.3元。 當中魚珠站原招呼站,1956年魚珠貯場建成後開站。 1959年至1966年期間,相繼建成魚珠煤場、魚珠糖倉後,該站逐漸擴建為近郊客站;1979年停止客運。 截至2000年,魚珠站設有4股站線,設有連接臨近企業軍隊的專用線;黃埔站共有站線8股[3]。

經研究決定新建西聯站,由此站出岔,經沙河至石牌跨廣九鐵路至魚珠。 1905年,華僑張振勛曾計劃修築廣州至廈門的鐵路,並擬先建造廣州至黃埔一段,以開闢黃埔港;但因工程浩大,加上清政府未及時發還海外僑商投資粵漢鐵路的股金,導致張氏放棄計劃[1]。 孫中山隨後亦提出開闢黃埔港的計劃,但因時局動盪而未能繼續研究。 1925年省港大罷工後,廣州各界人士成立築路委員會和中華各界開闢黃埔商埠促進會,但因缺乏資金,僅在修成公路後便結業[2]。

中環黃埔船: 北角 – 紅磡

1984年12月14日,黃埔船塢與香港政府簽署換地條款,正式結束黃埔船塢馳名全球之造船及修船時代。 原由黃埔船塢佔用之紅磡灣土地,變為展開全新之黃埔花園項目。 去年運輸署經公開招標,由珠江船務旗下的富裕小輪獲選營運有關渡輪服務,並獲發經營渡輪服務的牌照,為期5年。

  • 而為配合政府發展智慧城市,營辦商將會在渡輪航線投入服務的六個月內,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發放渡輪航線實時到站資訊,而相關數據亦會以機器可讀格式透過政府「資料一線通」發布予公眾使用。
  • 東座則靠於海旁,提供一個泊位,由新渡輪經營一條航線往來北角碼頭,是香港少有不設收費設施的碼頭之一,乘客需在北角完成付款手續。
  • 1925年省港大罷工後,廣州各界人士成立築路委員會和中華各界開闢黃埔商埠促進會,但因缺乏資金,僅在修成公路後便結業[2]。
  • 2016年10月23日,黃埔站隨觀塘綫延綫通車而正式啟用。
  • 黃埔站位於德民街與德安街之間的地底[3],然而由於車站選址四周均為大廈樁柱,並且滿佈公共設施及喉管電線,車站能夠施工的空間有限,故車站只設有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堂以及一個側式月臺。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中環黃埔船: 渡輪服務

西座(俗稱紅磡天星碼頭)伸出海中,2個泊位分別設於左右兩邊,曾經由天星小輪公司經營兩條渡輪航線往來中環碼頭及灣仔碼頭,因該航線乘客量長期不足,引致長期虧損,最終於2011年4月1日起停航[6]。 於2020年6月28日,紅磡至中環航線由富裕小輪復辦。 除了「中環至紅磡」航線外,運輸署亦計劃開辦「水上的士」航線,但由於服務區域較廣泛,營辦商需要較長時間籌備,估計於今年年底纔可投入服務,實際日期容後公佈。 珠江船務表示,已在紅磡碼頭及中環八號碼頭提供免費的Wi-Fi無線上網服務、乘客座椅、電子顯示屏、廣播系統、閘機、風扇,以及行李寄存設施,同時將會在6個月內,透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發放渡輪航線實時到站資訊。 近年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應探討增加港內渡輪航線,運輸署於2018年8月27日至9月27日邀請有意營運中環至紅磡航線的人士遞交競投興趣表達書。 署方在指定期間收到兩份表達書,檢視內容後會諮詢相關持份者以規劃更具體渡輪服務方案。

  • 原由黃埔船塢佔用之紅磡灣土地,變為展開全新之黃埔花園項目。
  • 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貫通,英方推動與廣九鐵路接軌,但因此前遭各界羣眾反對未能成事,而改變策略,以向廣州市興辦市政建設提供貸款為誘餌,開闢黃埔港並修建黃埔支線,以避民憤。
  • 1971年黃埔船塢把船塢和船舶修理等業務與太古船塢合併,合資成立香港聯合船塢有限公司,並遷至青衣島繼續船塢運作。
  • 1984年12月14日,黃埔船塢與香港政府簽署換地條款,正式結束黃埔船塢馳名全球之造船及修船時代。
  • 同年8月,粵漢鐵路管理局正式成立,並在9月成立黃埔港鐵路支線測量隊,在同年完成勘測。
  • 在2016年10月19日車站對外開放前,曾經因黑色暴雨出現多處滲水情況,其中車站東大堂往D出口樓梯的頂部及牆身則有4處滲水水漬。
  • 新的中環往返紅磡航線,週一至六繁忙時段基本班次為20分鐘一班,非繁忙時段、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則為30至50分鐘一班船,成人單程票價為$9(港元,下同)。

來往中環至紅磡的渡輪航線將於週日(6月28日)投入服務,首班船於上午7時30分由紅磡開出。 星期一至六繁忙時段基本班次為20分鐘一班,非繁忙時段、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則為30至50分鐘一班。 中環至紅磡渡輪航線自2011年4月起,因客量不足而停辦,去年運輸署重新招標,由珠江船務旗下的富裕小輪投得經營權。 該航線今日(28日)起復航,首班船於上午7時30分由紅磡開出,航程約需時16分鐘。 早上7時許首班船開出前,已有數十名市民在場等候進入碼頭。 有黃埔居民表示,渡輪復航為日後前往中環上班提供多一種交通工具選擇,今日特地乘搭首班船體驗;另有居民表示,當年對於停航感到失落,對於復航感到興奮,日後會更多到港島與朋友飲茶及探望家人。

中環黃埔船: 紅磡碼頭

黃埔站只設有一個側式月臺供乘客上落之用,情況類似現時寶琳站、迪士尼站及博覽館站的單月臺設計,列車會在抵站上落客後便會改為相反方向駛離車站。 另外位於黃埔站東南端亦設有可容納一列列車停泊的越位隧道[10]。 來回中環和紅磡的新航線全程約15分鐘,尚算快捷,但乘客必須熟悉船期,若上班乘搭,錯過一班船,等候的時間足以乘坐其他交通工具過海。 至於票價比較,現時乘坐港鐵由黃埔至中環,成人八達通為$12.7,較渡輪貴$3.7,乘客需要在油麻地轉車,車程最少也要17分鐘。 中環黃埔船 巴士方面,途經黃埔經紅隧過海到中上環的115號巴士,收費為$9.8,但車程預計需時較久。 黃埔站(英語:Whampoa Station)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黃埔,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3][4],主要服務黃埔及紅磡一帶,較位於紅磡灣的紅磡站更接近紅磡[5],也是觀塘綫的下行終點站。

而東大堂往返地面的升降機位置與一般只設有樓梯/扶手電梯的車站出入口有一段距離,認為對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十分不便。 東座則靠於海旁,提供一個泊位,由新渡輪經營一條航線往來北角碼頭,是香港少有不設收費設施的碼頭之一,乘客需在北角完成付款手續。 其後紅磡灣在1980年代後期再進行填海工程,為配合填海工程,紅磡碼頭便在1988年9月27日遷至現在的紅磡灣中心黃埔大廈對出海面作臨時碼頭[4] [5],至1991年遷至鄰近黃埔花園現址。

中環黃埔船: 北角/紅磡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年為全線更換了新的軌道, 年將沿線橋梁更換為鋼筋混凝土梁,1981年再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修。 同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故將該線改作廣北聯絡線,同年8月22日完成西聯至石牌段鋪軌,而石牌至魚珠段已建成的路基橋涵全部廢棄[2]。 中環黃埔船2025 中環黃埔船 黃埔支線由廣州市天河區吉山站(即現天河東站貨場)東端出岔,經由魚珠站至黃埔港區,正線長5.36公里[3]。 工程已於2010年11月29日獲批,並於2011年6月2日動工,而車站的承建商為俊和-協興聯營[21]。

中環黃埔船: 中環/紅磡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現時黃埔站內設有兩組藝術品位於車站月臺,均為由香港藝術中心與藝術家林東鵬共同合作的作品《歷史與想像》[15]。 此航線主要採用1艘名為「富裕」的雙層渡輪(擁有權証明書號碼:A143023)航行,平日繁忙時間採用「有記28」或租用「翠華203」航行。 航班座位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滿座後未能登船之乘客請等候下一班航班。

中環黃埔船: 中環/尖沙咀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在2016年10月19日車站對外開放前,曾經因黑色暴雨出現多處滲水情況,其中車站東大堂往D出口樓梯的頂部及牆身則有4處滲水水漬。 中環黃埔船 滲水檢測專家賴達明認為滲水「問題嚴重」,是與建築質素不理想有關,亦懷疑是施工期間在計算地下水水壓出現錯誤。 兩個大堂之中,只有東大堂設有客務中心,故使用西大堂的乘客在遇到票務問題時只能透過自助客務機處理,故亦有部分乘客認為該安排會對其造成不便[7][8]。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中環黃埔船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中環黃埔船2025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中環黃埔船: 星期日 及 公眾假期

紅磡碼頭(英語:Hung Hom Ferry Pier,全稱紅磡渡輪碼頭)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灣的一組渡輪碼頭,在黃埔花園東南以下海旁。 現時黃埔船塢持有香港聯合船塢50%股權,地產權益則由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持有,辦事處位於紅磡德豐街18號海濱廣場1座3樓。 據運輸署文件顯示,計劃中的「水上的士」的主線設5個上落點,包括啟德、紅磡、尖東、西九及中環,另設由灣仔開出,經紅磡到尖東的短線,乘客可於任何一個站自由上落,分段票價由10元至24元不等,全程為136元。

中環黃埔船: 使用狀況

2008年3月,行政會議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1][2]。 2016年10月23日,黃埔站隨觀塘綫延綫通車而正式啟用。 自1965年紅湖大廈於黃埔船塢土地落成後,黃埔船塢開始分段清拆。 現址經已重建成大型屋苑包括黃埔新邨、黃埔花園、紅磡灣中心和其他舊式私人住宅等,成為主要的中產居住區域。 中環黃埔船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的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以地鐵的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該方案在2007年7月由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18];2007年12月,兩鐵合併,九鐵和地鐵網絡合併為港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