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截至2022年9月),防治蟲鼠視察小組共巡查4 418個建築地盤;而連同食環署轄下分區防治蟲鼠辦事處共提出了504宗涉及建築地盤滋生蚊的檢控。 食環署轄下各環境衞生辦事處會根據鼠患參考指數、鼠患投訴數字、居民意見、食肆、「三無大廈」數目等選出目小區,並繼續改善環境衞生、加強滅鼠和執法,針對性地防治鼠患。 在調查期間,食環署於每個監察地點會放置約五十塊誘餌(一塊生番薯)。 由於鼠類平均活動範圍少於五十米,故每塊誘餌亦會相隔約五十米,以免同一隻老鼠咬囓多於一塊誘餌。 食環署職員會每天檢查並更換誘餌,並於調查第三天收回所有誘餌,以計算誘餌被老鼠咬囓的比率。

食環署人員會在目標小區加強街道潔淨服務及街市和小販市場的清潔工作,包括清掃及清洗街道和後巷、清理垃圾和廢物、清理及清洗廢屑箱,以及清理街市和小販市場攤檔的雜物和垃圾,以保持環境衞生。 在出現鼠患的地點如後巷、垃圾收集站、街市、小販和熟食市場及建築地盤的周邊地方等,食環署會加強滅鼠工作,包括放置毒餌及捕鼠器、毀滅鼠洞及實施防鼠措施。 此外,食環署會加強巡查食肆,針對衞生環境欠佳、在後巷處理食物和清洗器具、不適當處理和棄置垃圾等情況,加強執法行動。 滅鼠行動2025 對於公眾地方潔淨違例事項,亦會採取零容忍態度,加強檢控違例棄置垃圾及廢物的人士。 在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方面,除播放電視宣傳片和電臺宣傳聲帶及在公共交通工具展示海報外,食環署會聯同區議會及各區民政事務處舉辦有關防鼠及滅鼠的宣傳活動,亦會為私人樓宇的物業管理公司、食肆負責人、街市檔戶及商販等安排衞生講座,向他們提供防治鼠患的知識及技術建議。 滅鼠行動2025 深水埗區環衞辦亦在目標小區範圍加強公眾教育及推廣活動,向市民、私人樓宇的物業管理者、食肆負責人及商販等,提供有關防治鼠患的資訊和技術意見,鼓勵各持份者共同參與防鼠及滅鼠工作,以達致更長遠防治鼠患效果。

滅鼠行動: 地區特寫

食環署在2020年4月起,使用新設計的誘蚊器取代沿用的誘蚊產卵器,作為白紋伊蚊監察之用。 誘蚊器可直接捕捉白紋伊蚊成蚊,計算誘蚊器指數和密度指數,以分別顯示監察地區內伊蚊分佈的廣泛程度和密度。 賴品妤談及,目前實體漫畫書的市場,臺漫大約有6.8%的市佔率,除了政府補助之外也持續媒合企業投資,臺漫的品質與水準其實非常好,2018年至今,文化部漫畫輔導金已經補助超過600部作品出版,2019年「臺灣漫畫基地」也正式掛牌。 7、8月新型肺炎疫情嚴峻,該署亦加強防疫措施,額外安排超過60個街市提早關閉一小時,以深層清潔消毒。

  • 至於個別監察地區,則利用熱能探測攝錄機配以人工智能技術監測鼠蹤,以制訂更具代表性的新鼠患參考指數,並逐步取代現有基於番薯咬囓比率制訂的指數,以期更準確反映鼠患情況。
  • 其中,街市和小販市場攤檔、食物業處所應妥善存放食物和垃圾,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市民也要避免在街市、屋苑等堆積雜物,使老鼠沒有藏身之處。
  • 謝展寰今日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房屋署代表到訪黃大仙大成街街市,視察有關部門在該街市推行的滅鼠工作。

此外,深水埗區環衞辦在目標小區內加強巡查食肆,並針對衞生環境欠佳、在後巷處理食物和清洗器具、不適當處理和棄置垃圾等情況,加強執法行動,以保持環境衞生及加強防治鼠患的成效。 深水埗區環衞辦在首輪目標小區滅鼠行動中分別填堵12個鼠洞、收集7隻死鼠及捕獲53隻老鼠。 聲稱年底前減半數黑點 食環署稱會繼續在全港各區,共108個鼠患主要黑點進行策略性滅鼠行動,全面及持續地改善這些地方的鼠患情況,以達致去年《施政報告》所提出於今年年底前把鼠患主要黑點數目至少減半的指標。 當局去年12月28日展開「各界滅鼠行動」,鼓勵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滅鼠工作。 除在今年2月委聘3間承辦商在3所公眾街市,進行為期3個月的滅鼠工作,食環署過去一年在防治鼠患方面亦在全港各區成立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使用多項新技術、工具和鼠餌,例如T型鼠餌盒和酒精捕鼠器,以加強捕鼠效能。 滅鼠行動2025 同時,該署亦擴展現行容許食肆在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的試驗計劃,並要求相關處所加強防治鼠患,同時環境保護署亦在上述部分後巷試驗放置紫色廚餘回收桶,這些試驗計劃均可改善後巷的環境衞生及緩減鼠患問題。

滅鼠行動: 相關新聞

食環署亦會因應地區人士和當區居民的投訴及意見,實施針對性的防鼠及滅鼠工作。 此外,屋邨、醫院、學校、建築工地及其他物業處所的管理人員也應監察其物業內的鼠患情況,並在發現鼠患時採取具體措施以遏止鼠患問題。 食環署正聯同一所本地大學檢討現時的鼠患參考指數,並計劃於2023年推出新的計算方法以納入多項數據(如投訴數字、捕獲及檢獲老鼠的數量等)。

使用一般家居消毒藥水或稀釋漂白水徹底清洗和消毒鼠屍觸碰過的地方、衣物及用具。 脫下手套前,應用水沖洗手套,然後以家居消毒藥水或稀釋漂白水清潔。 食環署並密切監察防治蟲鼠服務承辦商員工表現,會定期巡查和突擊檢查,如發現承辦商的服務不符規定,會按懲處機制採取適當行動。 他指,食環署今年年中前在該街市放置老鼠籠捕鼠,每月平均捕獲4.5隻老鼠,署方10月起試用酒精捕鼠器和老鼠膠後,捕獲的老鼠數目倍增。 計及進食鼠餌後死亡的老鼠數目,當局由10月至今在該街市已滅鼠約700隻,現時每週捕獲的老鼠數量開始下跌,反映部門已掌握更有效的滅鼠方法,令鼠患受控。

滅鼠行動: 相關文章

不想被鼠患纏身,家居或公司要移除容易接觸到食物和水的設施設備,因為老鼠需要輕易地獲取持續性水源,纔可以生存。 與此同時,也應將食物儲存在金屬或者玻璃容器中,並且蓋緊蓋子。 滅鼠行動2025 另外,也要定時清理住宅或公司內部與外部環境,堆積物越少,老鼠藏身的地方就越少。 室外垃圾袋應當放入金屬垃圾桶內,蓋好桶蓋,以免老鼠從那裡獲取食物。 清理寵物和鳥類的食物殘渣,將寵物食品存放在有蓋的密封容器內,最好遠離地面存放。 市民處理鼠屍時,要注意個人及環境衞生;包括配戴膠手套 (如有需要可戴上口罩),切勿徒手收拾。

深水埗區環衞辦將鴨寮街、石硤尾街、大南街、楓樹街、汝州街及黃竹街一帶後巷選定為指定目標小區,並利用配有人工智能分析的熱能探測攝錄機監察系統,記錄老鼠經常出沒的範圍和活躍程度,從而更有效放置殺鼠劑及捕鼠器,執行更具針對性的滅鼠工作。 在二零二一年第二輪目標小區滅鼠行動開始,食環署在不同分區試行加強版目標小區滅鼠行動。 擴大滅鼠範圍,涵蓋更多公眾街市和市政大廈、小販市場、鄰近食肆的後巷等鼠患熱點,進行大規模和針對性的滅鼠行動。 行動有效強化地區防治鼠患工作的成效,並會在2022年第二輪目標小區滅鼠行動中在所有分區全面推行。 目標小區滅鼠行動名稱亦將變更為「策略性滅鼠行動」,並在2022年10月31日至12月23日舉行,針對鼠患問題較嚴重的地點,投放更多資源,全面且持續地策略性改善地區的鼠患情況。

滅鼠行動: 加強潔淨工作

為加強地區層面的跨部門協作,各部門會調派較資深代表參與食環署每月在各區舉行的工作會議,匯報防蚊及滅蚊工作,檢視具體執行情況,督導前線人員盡早採取跟進行動。 滅鼠行動 另外,各部門除了持續清理蚊子滋生地和進行霧化工作,並在各自管轄範圍內放置新型捕蚊器。 滅鼠行動 食環署在2020年至2022年期間(截至2022年9月)引用《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向管理樓宇團體及處所佔用人或業主共提出37宗檢控。 在防治蚊患方面,食環署已在2017年起成立了四組防治蟲鼠視察小組,加強巡查建築地盤及容易有蚊子滋生的地方,針對蚊子滋生採取執法行動。

滅鼠行動: 政府檢視落實防鼠防蚊工作進展

食環署發言人指,行動在中西區、南區、荃灣區、大埔區、黃大仙區及九龍城區試行加入加強版的目標小區滅鼠行動,擴大滅鼠範圍,以涵蓋更多公眾街市和市政大廈、小販市場、鄰近食肆的後巷等鼠患黑點,進行大規模和針對性的滅鼠行動。 在防治鼠患方面,總結過往行動的經驗,食環署發現部分後巷情況仍然未如理想,尤其是食肆未有妥善處理廚餘及在後巷堆積雜物等情況經常重複發生。 食環署會特別加強針對食肆在後巷處理食物、清洗器具及違法棄置廢物等陋習,採取嚴厲的執法行動,並加強環境清潔。 食環署現正舉行二零二二年滅鼠運動,並以「防鼠工作做得好  鼠患問題自然冇」為主題。 此運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期在2022年1月3日至3月11日舉行,而第二期在2022年7月4日至9月9日舉行。

滅鼠行動: 想在 HelloToby 提供家居服務?

運動期間,食環署會在區內蚊子滋生地及潛在滋生地點,進行一連串的清除積水及防治蚊患行動,重點包括民居、學校、建築地盤、公共屋邨、醫院、非法耕種場地、海傍各公共和私人貨物裝卸區、邊境檢查站、避風塘及出入境碼頭等的周邊範圍。 根據過往的經驗,部分公共及私人住宅區、康樂設施、學校及公共地方附近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蚊患或鼠患情況。 深水埗福榮街食肆林立,更有不少熟食小販排擋及「三無大廈」,引致鼠患問題。

滅鼠行動: 防治鼠患工程服務是由誰提供及負責?

為延續成效,食環署逐步就有關措施予以恆常化,轄下大部分街市會按情況每三個月安排一日提早關閉一小時,以便深層清潔消毒。 為您訂立有效方案及講解事前準備事項,例如如何執拾雜物、衣物佈料處理、工作後清潔等。 多年來,食環署曾測試不同方法,在考慮本港的天氣、環境情況及老鼠的習性等因素後,得出的結論是,採用誘餌被老鼠咬囓的比率作為指數是最適合香港的方法。 食環署一直以生蕃薯作誘餌,因蕃薯可吸引老鼠,並在被咬囓後能留下清晰可辨的咬痕。

滅鼠行動: 活動

分區鼠患參考指數以該分區所有監察地點錄得的鼠患參考指數來計算,而整體鼠患參考指數則是由所有監察地點錄得的鼠患參考指數來計算。 鼠患參考指數調查以科學及客觀的方法來評估監察地點的鼠患廣泛程度。 根據鼠患參考指數及其趨勢,鼠患參考指數調查可掌握個別監察地點的鼠患概況,並藉此制訂滅鼠措施。 食環署並宣佈,今日展開為期十星期的第二期全港滅鼠運動,深化部門協作和提高市民防治鼠患的意識。 署方呼籲社會各界繼續參與有關行動,從老鼠食、住、行三方面的基本生存條件着手,即斷絕食物來源、清除藏匿點、堵塞來往通道,同心防治鼠患。 深水埗區環境衞生辦事處一向關註上述衞生事宜,不時於該處進行執法、潔淨及防治鼠患等工作。

滅鼠行動: 深水埗區

根據我們在後巷進行測試時收集的數據,塗上花生醬的麵包、叉燒、玉蜀黍、臘腸和番薯都可作為食物誘餌,供捕鼠行動期間進行測試。 食物環境衞生署進行今年首輪目標小區滅鼠行動,其間收集和捕獲的老鼠總數較上一輪行動多10.8%,又向違規者發出833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和提出58宗檢控,強化鼠患防治。 深水埗近石硤尾街、醫局街及荔枝角道一帶乃區內較早發展的地點,附近有不少雜貨店、蔬果店、持牌熟食小販攤檔及食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