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起,已有13間初創企業陸續進駐,開發創新的房地產科技產品及方案,並進行概念驗證測試。 每間初創企業最多可獲房協提供20萬元開發資助,並有機會將開發成果應用在房協轄下的出租屋邨和物業。 粉嶺(英語: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分)。

  • 嘉禾粉嶺(GH Fanling)終於正式開幕,戲院斥資過千萬,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院官感,務求帶來不同的驚喜,讓影迷能夠享受不一樣的電影體驗。
  • 嘉禾粉嶺特意以無分隔的手法打造開揚空間,務求令顧客甫踏入電影院的一刻便能馬上感受到特別設計的空間感。
  • 1979年北區升格爲18個地方行政區一員,而粉嶺是北區的四大分區之一。
  • 共享工作室命名爲Smart-Space PropTech,昨日舉行啓用禮。
  • “嘉禾”品牌等同優質電影,以李小龍及成龍電影最爲人津津樂道。

另外,同日觀看 粉嶺嘉禾2025 IMAX 場次低至$80;嘉禾 Megabox 和 The Sky Vivo 尊尚影院票價分別是$90及$100。 安樂村於1915年由香港商人馮鏡湖等集資立村,是一條雜姓村落,包括李、鄧、馮等姓氏。 安樂村是文人道侶聚集及富人修建別墅之區,有鏡湖別墅、西河別墅、瑞勝書室、李園、本立園、成法園、三教總學會、安樂祠等,其中於1925年建成的軒轅祖祠最爲著名,現已重建爲黃帝祠。 1980年代,該村的土地逐漸改建成粉嶺工廠區(安樂村工業區)。

粉嶺嘉禾: 通道設計

粉嶺早期不見經傳,南宋時有人開村;而鄰近的上水華山,則發現漢代文物, 直到清嘉慶編制的《新安縣誌》卷二收錄“粉壁嶺”。 粉嶺於1898年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隨新界一併割讓給英國。 1979年北區升格爲18個地方行政區一員,而粉嶺是北區的四大分區之一。

嘉禾粉嶺(GH Fanling)終於正式開幕,戲院斥資過千萬,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院官感,務求帶來不同的驚喜,讓影迷能夠享受不一樣的電影體驗。 嘉禾粉嶺特意以無分隔的手法打造開揚空間,務求令顧客甫踏入電影院的一刻便能馬上感受到特別設計的空間感。 此外,嘉禾粉嶺以光感美學營造不一樣的電影院視覺效果,設計以黑色及深灰色為基調,充分善用霓虹燈等材料,以大膽的色光作對比,製造燈光幻影的效果,醒目亮眼的嘉禾粉嶺立刻攝入眼簾。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 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

粉嶺嘉禾: 地點 : 嘉禾 – 粉嶺 無障礙分類 : 戲院 無障礙資訊 : 嘉禾 – 粉嶺

1976年1月,新界農業會將持有的地皮售出,而會所同年被清拆(新界農業會之後於1986年正式解散[12])。 1958年,基督教粉嶺信義會向新界農業會租用其會所並創辦『粉嶺信義學校』,為該區貧困農民及失業小販的子弟提供就學機會[10]。 1964年,基督教粉嶺信義會於另一新用地建成現時之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心誠中學,而原租借的校舍用地則於1968年交還新界農業會重新作會所之用[6]。 為慶祝九龍東嘉禾 MegaBox 慶祝開業一週年,嘉禾院線旗下10間戲院將調整票價,星期一票價低至$30! 粉嶺嘉禾2025 由6月20日起,逢星期一下午一點前入場看 2D 場次,戲票只售$30,一點或之後看 2D 電影只需$40,成人、學生及小童同價。

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 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自1977年於香港開設首家電影院開始,集團一直致力爲觀衆提供最佳影院體驗。 1992年集團爲新加坡影院行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在該地開設亞洲首個10個影廳的多廳影城。 集團旗下臺北信義威秀影城是臺灣第一座專門爲放映電影而量身打造的建築設計,自1998年開業後,一直是臺北的娛樂地標。

粉嶺嘉禾: 嘉禾 粉嶺

“嘉禾”品牌等同優質電影,以李小龍及成龍電影最爲人津津樂道。 集團旗下巨星雲集,如國際著名的導演吳宇森、徐克、唐季禮、洪金寶及巨星周潤發、楊紫瓊等均先後與集團合作,創下佳績。 商場樓高兩層,租戶主要為大型集團,包括百佳超級市場(Fusion by PARKnSHOP)、豐澤電器、屈臣氏、麥當勞、肯德基、大家樂、大快活、吉野家、元氣壽司、譚仔雲南米線、香港賽馬會、美心西餅、聖安娜餅屋、山崎麵包等。 而由於香港賽馬會投注站鄰近連接粉嶺中心、及祥華邨的行人天橋,每逢賽馬日投注站外及天橋通道均會被大量馬迷阻塞,天橋通道更會擠滿吸煙人士,北區區議會亦曾多次向政府部門作出投訴[21]。

  • 1975年10月,大埔理民府聯絡鄉事並透露政府有意開發大埔、粉嶺、上水作新市鎮[11]。
  • [3]不過官方記錄最早要到清代嘉慶年的《新安縣誌》時才收錄“粉壁嶺”之名。
  • 1992年集團爲新加坡影院行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在該地開設亞洲首個10個影廳的多廳影城。
  • 唯粉嶺車站於1910年通車[2],此處並未用作車站或鐵路用途,之後鄰近車站出口的少量位置曾用作開設餐廳、茶寮等,最著名及具歷史的有1947年創立的Better ‘Ole(適雅餐廳)[3]。

粉嶺原爲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爲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 新界五大家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及粉嶺圍。 粉嶺戲院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聯和墟聯發街1號,於1959年9月11日開業,2010年1月6日結業,正式結束其半世紀的歷史使命。

粉嶺嘉禾: 嘉禾 粉嶺預售中電影

明朝中葉,龍躍頭鄧氏勢力延伸至大埔海,建有鄧孝子祠,清初開設大埗墟[5]。 根據歷史記載,粉嶺彭氏約於宋朝末年便在附近的龍山定居,並於明代中葉遷到現址附近先後建立粉嶺樓和粉嶺圍二村[4],與“粉壁嶺”一名出現的時間名稱吻合,故“粉嶺”之名很可能就是由粉嶺彭氏先祖所起。 香港新界早期的分區並不明確,雖華山聳立之地今屬“上水區”,華山與上水圍的距離比粉嶺圍更接近,但因“上水”之名與“粉壁嶺”之名出現時期非常接近,不能排除兩地名在古代某段時間存在重疊的情況。 踏入廿一世紀,當北區各戲院相繼結業,粉嶺戲院成為最後一間碩果僅存位於新界北區的戲院,其間更轉型為專播放三級片的另類戲院。 橙天嘉禾娛樂 (集團) 有限公司 (簡稱“橙天嘉禾”或“集團”) 集電影製作、融資、發行及影院營運於一身,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語電影娛樂集團之一,目前於香港、臺灣及新加坡經營39家影院共314個銀幕,併爲當地主要電影發行商之一。 另外,嘉禾荃新天地亦完成其翻新工程,同步呈現改造後的電影院,以既時尚又雅緻的形象登場。

粉嶺嘉禾: 嘉禾粉嶺戲院電影場次

集團是首家成功進軍荷里活、闖出名堂的華語電影製作公司,於業界舉足輕重。 集團以獨立製片商身份所製作的英語大片,亦於荷里活取得空前的成功;更重要的是,現時西方對香港電影尤其是武打電影的興趣,皆源自本集團製作的多部電影。 1982年,同樣位於本用地的Better ‘Ole(適雅餐廳)亦因粉嶺車站電氣化改建工程而需拆卸並搬遷至聯和墟[3][16]。 之後此地與旁邊的第二期粉嶺臨時房屋區(即現粉嶺中心)一同被規劃為『粉嶺/上水新市鎮第13A區』作私人住宅發展[17],此地所在地段亦更名為『粉嶺上水市地段第71號』。 嘉禾院線戲院地點:尖沙咀海運戲院、嘉禾黃埔、嘉禾大埔、嘉禾粉嶺、嘉禾啟德、嘉禾 V Walk、嘉禾銀河廣場、嘉禾 MegaBox、奧海城 The Sky、屯門市廣場 StagE 。

粉嶺嘉禾: 嘉禾院線10間戲院6月20日起星期一票價$30起!《壯志凌雲:獨行俠》《光年正傳》《雷神奇俠4》陸續上映

傳說「蓬萊」和「瀛洲」是渤海上的仙山,蓬瀛仙館的「蓬」、「瀛」二字,便…創立於1929年的蓬瀛仙館,是香港一個重要的道教聖地。 傳說「蓬萊」和「瀛洲」是渤海上的仙山,蓬瀛仙館的「蓬」、「瀛」二字,便是取自這兩座仙山。 蓬瀛仙館境內建築充滿傳統的中國色彩,一大片的橘黃色雙層瓦頂下,是紅色的粗梁石柱,猶如明信片上的中國古代風景畫一樣。 供奉呂祖先師的「三聖大殿」,殿內頂部以藍色描繪天界,兩側有云海及華表,仙鶴穿梭於雲海之中,當您置身殿內,抬頭仰望,如同親臨仙境一般。 於7月20日開幕首日,憑有效會員証親臨嘉禾粉嶺票房,購買即日指定場次戲票可享買一送一優惠,首日票價一律$80,且不能與其他優惠共用。 粉嶺名都用地前身位於粉嶺丈量約份第51約(D.D. 51)若干地段,最早可追溯至1905年公佈的集體官契,當時標註地段持有人為『Hong Kong K. Canton Railway』[1],顯示此處當時是九廣鐵路(英段)粉嶺車站的預留用地。

粉嶺嘉禾: 香港

嘉禾院線用心設計電影院外觀及大堂佈局,亦於影廳內配置杜比7.1音響設備,寬闊座椅及行距以增加舒適感,讓顧客於最舒適的環境下觀賞電影。 另外,兩院都採用無機房設計,由職員以平板電腦搖距操控放映。 為慶祝新院開幕,戲院特別推出Early Bird會員招募活動,招募推廣將由即日至7月31日為止。 共享工作室將於未來五年分三批引入初創企業,每批爲期18個月。 首期引入的初創公司主要集中於開發工地安全、綠化物業管理、大廈外牆檢測、長者服務和建築材料防詐騙技術的科技產品及方案。 有進駐的初創公司透過創科技術研發鑑定建築物料真確性,亦有初創公司利用無人機配合感測器收集數據分析,協助物業外牆檢測及維修保養工作。

粉嶺嘉禾: 嘉禾院線 Golden Harvest Cinemas

共享工作室命名爲Smart-Space PropTech,昨日舉行啓用禮。 工作室設於房協位於粉嶺新成立的區域辦事處,佔地兩層,總面積達8000平方呎。 共享工作室全天候開放,設有各種類型和大小的工作空間,包括商務辦公室、固定工作站、靈活辦公桌,合共提供107個辦公座位,租金由1100元至2500元不等。 還設有靈活設置模式的展示區、會議室、休閒空間,配備先進視訊、5G高速網絡及4K直播視聽系統及完善的網絡技術支援服務,以便提供高效靈活的工作環境,切合不同初創企業的需要。 龍躍頭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聚居處,於元朝末年由錦田分遷到龍躍頭,開村(即老圍)立業至今歷800多年,因子孫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莊,成爲現時的五圍六村。 龍躍頭的五圍是指老圍、麻笏圍、永寧圍、東閣圍(或稱嶺角圍)和新圍(或稱覲龍圍),六村則是麻笏村、永寧村(或稱大廳)、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覲龍村,五圍六村給沙頭角公路從中分隔。

粉嶺嘉禾: 嘉禾 – 粉嶺

嘉禾院線更破格邀得法國奢華精品美食品牌Paul Lafayet進駐嘉禾院線,而嘉禾院線自家精品咖啡品牌WHY n.O.T. Specialty Coffee亦登陸嘉禾黃埔,提供更多優質食品,顛覆舊有電影院餐飲概念。 房協行政總裁陳欽勉表示,日後希望將初創企業開發成果應用在房協轄下的出租屋邨和物業。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表示,北部都會區是推動創科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數碼港與房協將繼續緊密合作,聚集更多初創企業,專注研發與智慧大廈、物業管理、智慧家居、建築科技、綠色科技等相關科技。 由於鄰近粉嶺的鄉村部分地點被髮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粉嶺新市鎮。

粉嶺嘉禾: 嘉禾粉嶺

經過三十多年努力不懈,橙天嘉禾現已不單擁有跨地區的院線,更成爲臺灣及新加坡最大的影院營運商,向各地觀衆展現夢工場的魅力。 粉嶺今年將會開設2間戲院,另一間MCL GREEN CODE預計將於今年秋季開幕。 商場內另曾設粉嶺名都戲院(華懋電影院線),共有2院,但已於2006年9月結業。 直至2016年7月,嘉禾院線於同樣位置重新開設戲院,該戲院為繼洲立影藝後,第二條院線於粉嶺開設的戲院,亦是自粉嶺戲院於2010年結業以來,新界北區首間戲院。

粉嶺嘉禾: 嘉禾 粉嶺上映中的電影

聯和墟於1949年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部分大埔區村民集資成立。 戰後香港政府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北區的粉嶺@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2,58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7,028人。 主要街道包括新運路(粉嶺段)、馬會道(粉嶺段)、粉嶺聯安街、粉嶺聯發街。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牽晴間,花都廣場,粉嶺中心,粉嶺名都,帝庭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爲HK$ 23,800,年齡中位數爲 41.8歲。

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1],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 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 粉嶺嘉禾 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 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粉嶺與上水、沙頭角、打鼓嶺組成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爲粉嶺/上水新市鎮,規劃上連成一片。

粉嶺嘉禾: 新界…

粉嶺名都(英語:Fanling Town 粉嶺嘉禾2025 Centre),是香港一個私人屋苑,位於新界北區粉嶺粉嶺車站路18號,旁邊為粉嶺站、粉嶺公路、粉嶺中心及祥華邨。 物業由華懋集團發展,於1993年5月推出發售,屋苑共設7座樓宇及基座商場、停車場,並提供1,280夥單位、283個車位、82個舖位,屋苑現由粉嶺名都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大公報訊】記者易曉彤報道:香港房屋協會與數碼港合作成立全港首個房地產科技共享工作室,開發房地產科技產品。

粉嶺嘉禾: 嘉禾粉嶺 座位寬闊舒適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粉嶺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粉嶺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 爲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百和路、掃杆埔路、馬適路、麻笏河及馬會道至百和路交界所包圍的地區爲範圍。 粉嶺嘉禾 相傳大嶺山上有一塊石壁,雪白如粉,居於附近的鄉民,便稱之爲“粉壁嶺”[2],位於附近的鄉村,便成爲“粉壁嶺村”。 山既已改名,粉壁嶺村也被簡稱作“粉嶺村”,粉嶺也就逐漸成爲附近一帶的名稱。 [3]不過官方記錄最早要到清代嘉慶年的《新安縣誌》時才收錄“粉壁嶺”之名。 1975年10月,大埔理民府聯絡鄉事並透露政府有意開發大埔、粉嶺、上水作新市鎮[11]。

粉嶺嘉禾: 新界農業會

粉嶺戲院曾是全港最舊、最後一間的鄉村戲院,亦為上水、粉嶺及大埔區唯一的戲院。 粉嶺戲院由粉嶺戲院有限公司經營,內設有兩間迷你戲院,合共721座位[1],主要放映首輪西片。 集團自創立以來,製作及投資超過600多部電影,領導電影潮流數十年,由巨資製作到小本藝術電影,都成爲了幾代人成長中生活的一部分。

粉嶺嘉禾: 嘉禾 – 粉嶺

粉嶺名都商場在東鐵綫沿線商場中屬規模較細的一個,樓面面積約11萬平方呎,其定位也僅為普通屋苑商場而非地區購物中心。 粉嶺嘉禾 但由於商場位於粉嶺站旁,亦另有天橋連接粉嶺中心、祥華邨及北區政府合署,因此成為北區人流最高的商場之一。 粉嶺嘉禾 1977年,政府正式宣佈開發粉嶺/上水新市鎮[13],此地的原會所及其旁邊的農業試驗田地位置被用作興建第一期粉嶺臨時房屋區以安置受影響的居民[14],相關工程於年底完成[15]。 粉嶺戲院保留了舊式戲院的單幢建築,樓高兩層,為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單棟戲院建築。 裝修後戲院內部仍保留舊式戲院的暗斜地臺、乳膠墊座椅、銀幕四周的木條裝飾,而人手劃位亦為該院的特色。 因此成為不少劇集取景的地方,無線劇集胭脂水粉亦曾到粉嶺戲院取景。

唯粉嶺車站於1910年通車[2],此處並未用作車站或鐵路用途,之後鄰近車站出口的少量位置曾用作開設餐廳、茶寮等,最著名及具歷史的有1947年創立的Better ‘Ole(適雅餐廳)[3]。 不要錯過嘉禾院線最新入會及續會優惠,透過官網或手機應用程式登記成為 GH Moviegoer 會員或續會只需$1(原價$50)。 會籍有效期為一年,可享全年正價戲票九折優惠、積分獎賞、小食部優惠及生日獎賞。 粉嶺嘉禾 工作坊後會為小朋友安排一場免費影放映會,將歡樂帶給各個家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