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港鐵建議隧道縮短至180公,新大堂位於通道中間,Q1、2出口位於新大堂,而Q3出口則以其餘半段隧道連接新大堂。 這個票務措施自兩鐵合併起已經開始實施,閘區合併後,其餘三個車站的收費區經已連接。 然而,由於兩鐵合併前鐵與港府有協議,要將連接兩個站的行人隧道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得劃為收費區。 因此尖沙咀站的收費區未能與尖東站的相連,只好保留上述措施於此站。

  • 2013年5月15日,國博支線一期工程(禮嘉至悅來)開通試營運。
  • 路線長34公里,其中,地下線長約27公里,高架線長約7公里。
  • CNN的Peter Shadbolt將其稱為「非官方非洲駐香港辦事處」[3]。
  •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 3號線採用與2號線相同的跨座式單軌制式,一期工程為重慶交通大學(原名二塘)至龍頭寺,長約20.2公里,車站18座,二期工程為龍頭寺至江北機場T2航廈,長約18.9公里,車站11座。

商場在1樓和2樓,租戶包括大家樂、莎莎國際、萬寧、滿願泰國佛牌等,顧客主要是香港人。 重慶大廈商戶不少,有手機、電訊公司、外匯及外幣找換店、小型賓館、東南亞特色西餐廳、咖喱小食店、電話卡、士多、成衣商店等類商鋪,其顧客主要是南亞遊客。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樓內底下兩層分成380個攤位,以出售珠三角地區製造的廉價商品為主,也售賣南亞和非洲地區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藝品。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

2020年12月22日,全網閘機增加交通聯合卡付費功能。 尖沙咀站於1979年12月16日配合修正早期系統第二段(石硤尾至尖沙咀)通車而啟用,當時為總站。 直至1980年2月12日,第三段(過海段)亦通車,此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的中途站。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亦曾提及此站,作為港九綫的中途站,另連接「馬連拿站」(Mariner Station),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由於尖沙咀站位於繁忙嘅彌敦道地底,加上處於已發展嘅商業中心區內,車站四周欠缺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部份巴士同小巴淨係喺尖沙咀站設中途站,或者喺尖沙咀天星碼頭或者尖東設總站。 2020年7月以來,重慶軌道交通陸續在4號線、5號線、10號線和環線上線了不停靠部分途中站點的新種別列車,其中4號線、5號線和環線的班次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直通運轉。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港鐵在此站月臺掛上告示,提醒乘客使用單一單程票不能在站轉綫。 尖沙咀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月臺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紙皮石採用黃色及深墨綠色,大堂部分柱身紙皮石,以及兩旁焗漆板牆身亦採用灰色。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尖沙咀轉車站-中間道

車站仲有「e分鐘着數」機,畀乘客登記做港鐵友禮會會員、查獎分、換領獎賞同買互聯網用代幣同點數卡。 2020年7月起,重慶軌道交通開始在4號線、10號線及環線相關站點宣傳直快列車和10號線快速列車,包括在民安大道張貼跨線列車時刻表,重慶北站北廣場擺放和張貼宣傳廣告等。 4號線、10號線及環線車站月臺上的乘客資訊顯示螢幕開始顯示後續列車為直快列車或普通列車及時刻表。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在測試期間,直快列車按照時刻表進行不載客試運轉,列車停靠時不開門上車。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Tsim Sha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Tsui」的車站,作為觀塘綫及荃灣綫的中途站、沙田綫的總站。 重慶大廈環境混雜,香港本地媒體的各種報道更使此處給人犯罪集中和黑社會盤踞的印象。 1994年,電影導演王家衛看中了此處混亂、複雜、神祕、多元的氛圍,以此為主要拍攝地拍攝了《重慶森林》[6][15]。 Photos放大顯示活得有趣,才能活得精彩「香港剩女飆升,三個女人一個獨身」報紙上的大標題。 本站設有1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現時,港鐵已把本站與尖東站合併為單一車站管理,車站控制室亦合二為一,位於尖東站,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站處理站務。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環線

三層以上開設有大約90家廉價旅店,以及20-30家食肆。 [6]重慶大廈分屬920多個大小業主,業主多為香港人;其中的經營和打工者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尼日利亞、肯雅、坦桑尼亞、烏幹達等地[6] 。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重慶大廈商戶不少,有手機、電訊公司、外匯及外幣找換店、小型賓館、東南亞特色西餐廳、咖哩小食店、電話卡、士多、成衣商店等類商鋪,其顧客主要是南亞遊客。 樓內底下兩層分成380個攤位,以出售珠三角地區製造的廉價商品爲主,也售賣南亞和非洲地區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藝品。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三層以上開設有大約90家廉價旅店,以及20-30家食肆。

  • 具體有東南亞人、尼泊爾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中東人、尼日利亞人、歐洲人、美國人、以及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 眾業主在1999年集合資產,成立有1,300多萬港元的維修基金,展開第一個為期5年的改善計劃,包括在大廈各處安裝閉路電視鏡頭、設立中央監察中心、聘請專業保安公司及清潔公司等。
  • 樓內底下兩層分成380個攤位,以出售珠三角地區製造的廉價商品爲主,也售賣南亞和非洲地區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藝品。
  • 以前曾被人喻為「龍蛇混雜、九反之地」的重慶大廈經「改造」後,重慶大廈的治安得到明顯改善。

至於被公認為港鐵網絡中最繁忙車站出口之一的尖沙咀站A1出口,港鐵將之重建成玻璃建造的巨型「水晶屋」,這個設計透過善用自然光節省能源,其透明外觀亦更易融入周遭的環境。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工程於2014年1月15日開始,2016年5月7日竣工,而施工期間的臨時通道亦隨即封閉,以進行休憩用地還原工程。 南行站鄰近彌敦道26號(前稱東企業廣場)、香港喜來登酒店、帝國酒店、重慶大廈、國際電信大廈與尖東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北行站則靠近九龍酒店、彩星中心、半島酒店、國際廣場、北京道小巴總站及港鐵尖沙咀站E出口。 地鐵公司同發展商合作起新行人隧道連接響2006年拆卸重建嘅香港凱悅酒店地底,大堂以2個出口直接接駁重建後嘅國際廣場地底。 有關工程已經響2009年11月底完工,新加嘅出口叫H、R出口。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重慶大廈也有導賞團!?

到2005年4月4日,現尖沙咀站F出口啟用,接駁中間道行人隧道貫通尖東站。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尖沙咀站是荃灣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荃灣方向或中環方向的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重慶軌道交通

新大堂將接駁三個新出入口,其中包括早前計劃連接東英大廈嘅出入口,以及連接美麗華酒店同埋美麗華商場地庫嘅新出入口。 尖沙咀站設有11個出口,主要連接區內各大購物中心、酒店及文娛康樂設施。 乘客可透過麼地道與白蘭軒道行人隧道,或中間道行人隧道,便捷地往返尖東站與尖沙咀東部一帶。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位置

以前曾被人喻為「龍蛇混雜、九反之地」的重慶大廈經「改造」後,重慶大廈的治安得到明顯改善。 現在經常會被當成香港少數族裔聚集地,以咖喱餐館、旅店、紗麗服裝店和外匯兌換處為特點。 具體有東南亞人、尼泊爾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中東人、尼日利亞人、歐洲人、美國人、以及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CNN的Peter Shadbolt將其稱為「非官方非洲駐香港辦事處」[3]。 上述工程完成之後,尖沙咀站出口數目將由13個增至16個,成為全港最多出入口嘅車站。 乘客主要喺呢個站轉其他交通路線往返何文田、紅磡、黃埔等住宅區。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尖沙咀站

立案法團表示,重慶大廈的業主原本對大廈公眾地方的環境不聞不問,但在1993年發生的供電房爆炸事件,令整幢大廈停水停電10晝夜,喚醒了不少業主同心協力改善大廈的整體環境。 眾業主在1999年集合資產,成立有1,300多萬港元的維修基金,展開第一個為期5年的改善計劃,包括在大廈各處安裝閉路電視鏡頭、設立中央監察中心、聘請專業保安公司及清潔公司等。 這裡是歐美日揹包族的投棧首選,許多歐美出版的旅遊指南,一直將重慶大廈列爲香港廉價食宿的首選之地[6] 。 重慶大廈中出沒著形形色色意圖不明表情曖昧的人,各式招攬生意的牌匾密密麻麻,甚至連內地許多語言培訓機構都在這裡尋找可作為外語老師的揹包客。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港鐵列車縱火案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彌敦道「九龍公園」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結構

3號線初期車輛為6節編組跨坐式單軌列車,後期逐步增加至8節編組。 2019年陸續上線由6節編組改造的「六改八」8節編組列車。 目前重慶軌道交通已建成或建設中的路線採用跨座式單軌(2號線、3號線)及地鐵(傳統鋼輪鋼軌鐵路,其餘路線)兩種制式,兩種制式在建設成本、適宜環境、噪音控制、速度運力等方面各有不同。 於2004年11月6日開始載客營運的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是中國首條跨座式單軌路線,也是西部地區第一條都市軌道運輸路線。 2號線用40年的271億日本政府提供的政府間發展援助(ODA)日元貸款建設。 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是山城重慶開通營運的第一條鋼軌軌道交通路線,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是中國第一條跨越長江的都市軌道運輸路線,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是全球第1條可實現都市軌道運輸互聯互通的地鐵路線。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使用狀況

雖然理論上為一座住宅大廈,但事實上卻變成了一座混合型大廈,擁有很多廉價賓館、商店、食肆、外匯兌換店及其他服務行業。 大廈內的約4,000個住客中,主要是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裔人士、以及來自不同非洲國家的人士最多。 由於大廈業權分散,一直未有人能夠成功統一業權而重建大廈。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地方

因為大樓歷史較長,且人口組成多元,大樓的安全一直被人詬病。 香港作家譚劍在《偵探冰室》系列第一集(2019年)中寫下推理小說〈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描述非洲革命份子失敗逃亡來香港住在重慶大廈任黑工廚師,並要躲避來自非洲的僱傭兵追殺。 重慶大廈環境混雜,香港本地媒體的各種報道更使此處給人犯罪集中和黑社會盤踞的印象。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1994年,電影導演王家衛看中了此處混亂、複雜、神祕、多元的氛圍,以此爲主要拍攝地拍攝了《重慶森林》[6][15]。 2019年7月1日,重慶軌道交通在官方微博宣佈實現全線網行動支付購票,自動售票機和人工售票均支持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購票。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同年12月27日,重慶軌道交通全網掃碼過閘計畫竣工投用,乘客可使用與重慶公車通用的支付寶、微信、銀聯雲閃付乘車碼掃碼過閘乘車。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2013年5月15日,國博支線一期工程(禮嘉至悅來)開通試營運。 2號線路線識別色為森林綠,一期工程較場口至動物園段長14.3公里,2004年11月開始試運轉,2005年6月18日(重慶直轄8週年紀念日)正式載客營運;二期動物園至新山村段2006年7月投入營運,一二期貫通路線全長19.1公里。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南延伸段延伸至魚洞,長12.1公里,設車站7座,已於2014年底建成通車。 該路線初期採用4節編組跨坐式單軌列車,後期經改造並陸續上線6節、8節編組列車。 九鐵亦同時在上述三條行人隧道裝設行人輸送帶,乘客使用輸送帶往返兩個車站只需大約六分鐘。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路線識別色

自從尖東站喺2004年啟用之後,乘客可以經轉乘通道轉荃灣綫或者東鐵綫列車(九龍南綫通車之後改成西鐵綫,而家係屯馬綫),但因為行人隧道系統設計問題,兩站之間嘅閘門永遠都唔會拆,而響30分鐘內用八達通轉車,會當做一程車程計算車費。 環線工程於2013年10月正式開工,於2018年開通東北環(重慶圖書館-重慶北站南廣場-海峽路),2019年開通西南環二郎段(海峽路-二郎),2021年開通剩餘段(重慶圖書館-重慶西站-二郎)。 地鐵公司喺2007年6月27號宣佈會再擴大尖沙咀站同加出入口嘅計劃。 計劃原建議喺尖沙咀站月臺北面機房位置,以暗挖技術開闢一條全長200米、闊6米嘅新通道,並喺通道中央開設面積大約500平方米嘅新大堂。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尖沙咀景點

以前曾被人喻為“龍蛇混雜、九反之地”的重慶大廈經“改造”後,重慶大廈的治安得到明顯改善。 同年5月28日,重慶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特別舉行拜神及舞獅儀式,以慶祝第一個改善計劃竣工。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2025 2023年2月17日,在10號線二期鯉魚池-後堡段開通約1個月後,10號線快速列車延伸至後堡站,新增曾家巖、大禮堂、七星崗、後堡4座停靠站點。

2004年10月24號,九廣東鐵延長至尖東站後,更有唔少乘客用尖沙咀站轉九廣東鐵往返新界,尖沙咀站每日人流更有大約26萬人次。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全網日均客運量近300萬人次,日均開行班次2205次。 目前單日最高客運量紀錄是2023年4月30日的471.9萬人次。 重慶軌道交通(CRT)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市的都市軌道運輸系統,主要由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營運。 為配合荃灣綫通車,修正早期系統在1982年4月26日縮短至油麻地,並改稱觀塘綫,原有旺角至中環的列車服務改由荃灣綫提供。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啟用

重慶大廈前身是一個外方內圓的市場,稱為「重慶市場」,建於1941年,[7][8]多數為下鋪上居,有絲綢行、咖啡廳、瓷器行、洋服店和象牙店等商鋪。 [9]市場由彌敦道入口一直路進入,中間是一個兩層高、的圓柱形標誌性建築物。 1956年,業主蔡天普曾通知租戶收回物業但不成功,直至1958年法庭判決業主需就收回物業賠償租戶。 [10]1959年,該址動工重建為一幢商住大樓,並於1961年11月11日落成。

[6]重慶大廈分屬920多個大小業主,業主多爲香港人;其中的經營和打工者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地[6] 。 根據2008年11月10號嘅最新計劃[2],港鐵公司將會喺現有尖沙咀站北面開始,起一共長180米嘅隧道,連接新起嘅衛星大堂同埋3個新出入口(Q1、Q2、Q3)。 工程擬於2009年6月動工,預計需時約35個月,將喺2012年5月完工。 此外,尖沙咀站有唔少自助服務設施,包括恒生銀行以及中銀香港嘅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影相機咁。 車站內仲有香港郵政嘅郵箱以及「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

重慶大廈地鐵出口: 車站用途

其中兩條通道(原F出口及G出口)與尖東站(原L2出口及M3出口)相連,港鐵於2013年4月起取消兩者的出口編號。 2005年4月4號,連接車站大堂南面F出口嘅中間道行人隧道啟用,方便乘客利用中間道行人隧道轉九廣東鐵或前往尖沙咀南面主要建築物。 此外,喺興建F出口工程期間,同時將車站大堂南端擴充,有助解決E出口車站通道擠迫嘅問題。 5號線一期北段(園博中心至大龍山段)於北京時間2017年12月28日下午14時始試營運(大石壩站於2018年12月24日開通),5號線一期南段於北京時間2021年1月20日上午7時30分始試營運(石橋鋪站至跳蹬站)。

此站大堂設有2個客務中心,分別為於2個收費區部分與非收費區的交界,服務數量龐大的乘客(尤其是遊人)。 為了節省乘客輪候時間,港鐵在客務中心的玻璃上貼上了一些遊客經常問到的問題,例如前往尖東站的出口。 大堂南部有一條長通道連接E出口及往尖東站行人通道(紅區)。 於2004年完成翻新工程,包括裝設了208個閉路電視鏡頭,並且聘請了保安隊伍24小時巡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