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沿路賞大約行了1小時多,登大枕蓋山頂。 從山頂望落去剛才上山的方向,滿佈賞花的人潮。 牛年新春行山,不如選座較名字有「牛」的山! 黃牛山極受歡迎,肯定人山人海,這次就選擇一座較冷門的「牛」山牛湖墩,感受西貢羣山的懷抱。

黃昏時間的村子仍很寧靜,祠堂及原居民村屋的春聯則被換過;候車時,有外籍村民在村口散步。 這個週末天氣不太穩定,雖然以風和日麗為主,但部分地區亦偶有雷陣雨。 由海下路上山,經嶂上郊遊徑到逆走麥徑三段至北潭坳。 仍有近兩小時才入黑,決定「加料」上走牛湖墩附近,並沿北潭坳村後小徑回程。 經過一個漁護署新建的休憩觀景臺後,山徑經過修築,斜路上設在木級,更方便行山人士上落。 當你見到山徑變成石屎樓級,就代表快到馬路。

牛湖墩: 牛湖墩-大枕蓋-上窰

路況雖然未至於去到蚺蛇尖那種,但路面碎石都多,都要小心翼翼。 落山途中,會見到一兩棵盛開的吊鐘花,但不如鹿湖郊遊徑上山那邊壯觀。 觀景後,要回走一小段原路,再西面小路下走,經過一小段碎石路後,若20分鐘便可接上鹿湖郊遊徑的水泥路。 由此右轉 (左走可返回西灣路及西灣亭)繼續前行,在分岔路口的鹿頭標誌杆處離開水泥路左走。 牛湖墩 經過清澈的石澗後,隨明顯石級續行,上升一段斜後遇上分支路,朝鹿湖方向拾級而上,再走不久便見右方的露營地點。 此時應離開郊遊徑往燒烤爐後方的小徑上走,於牌額山側已可望見牛湖墩的標高柱。

  • 上大枕蓋的山路比牛湖墩一帶的更寬闊明顯,但路比較爛,多碎石,凹凸不平。
  • 大約落了15分鐘,就去到鹿湖郊遊徑的十字路口。
  • 黃昏時間的村子仍很寧靜,祠堂及原居民村屋的春聯則被換過;候車時,有外籍村民在村口散步。
  • 如果你是駕車,可以在北潭湧泊車後乘7號專線小巴或乘巴士94/96R到北潭凹下車。
  • 行完牛湖墩後,可以上大枕蓋,觀賞新春盛放的吊鐘花,落山時俯瞰萬宜水庫。
  • 由龍翔道有龍欣道上煙墩山頂,去到山頂雷達站。
  • 3.剩下的食材建議用密實袋封好,甚至掛在樹上,因野豬嗅覺約1米高(曾有人放食物在營內,結果被野豬咬破了營)。

如果你是乘車,再先到西貢市中心乘7號專線小巴或乘巴士94/96R到北潭凹下車。 如果你是駕車,可以在北潭湧泊車後乘7號專線小巴或乘巴士94/96R到北潭凹下車。 呢幅巨型橫額喺第二日(24號)中午,響政府飛行服務隊、消防處同民安隊嘅聯合行動入面被拆走。 座山因為個底有九廣鐵路嘅煙墩山隧道同後期嘅筆架山隧道留名。 筆架山南山腰近大窩坪,同埋九龍塘歌和老街以北有同名住宅區。 營地地型成梯田狀,樹林成蔭,很多雀鳥在這裏棲息。

牛湖墩: 牛湖墩

北潭凹: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步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旁有北潭凹村,北潭凹亦是一處野外定向訓練的理想場地。 赤徑﹕是西貢歷史悠久的古村之一,超過二百多年歷史,位於大灘海峽內,灣內風平浪靜。 村內現已經很少人居住,村內有士多、碼頭、青年旅舍,亦有渡輪往返黃石碼頭及塔門等地。 牛湖墩(Ngau Wu Tun),係香港嘅山,海拔高263米,喺大埔區,附近範圍劃咗入西貢東郊野公園。

不久,見到左方有座水務建築,山徑亦出現岔口,暫不上斜,選擇左路。 沿著麥理浩徑第二段往赤徑方向前行,約10分鐘便見營地入口,再右上沿石級上行10分鐘,便可抵達營地。 由大枕蓋落到馬路的山路長約1.7公里,頭大半段都是原始山徑,以落斜為主。

牛湖墩: 筆架山

這段路兩旁的植物依然很密,但路胚明顯,最後近頂的一後頗斜。 這個牛湖墩後的無名山頂是最佳觀景位置,擁有360度西貢羣山美景,向北是牛湖墩、大灘海及塔門,之後往西望去的是牛耳石山。 續轉身環顧,山頂平坦的太墩與「西貢千島湖」景色映入眼簾。

北潭凹營地,又稱牛湖墩營地,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 北潭凹營地營位不多,若有十個,營地較少風景位及有野豬出沒,屬人流適中的營地。 牛湖墩山頂在北潭凹營地附近,它高263米,從營地上山,只需15分鐘。 對於喜歡人流較少的人來說,是個輕鬆行山和露營的好選擇。

牛湖墩: 西貢行山路線|牛年行冷門人少牛湖墩 上大枕蓋看吊鐘花人山人海

過了嶂上,依水泥梯級及斜路急劇下降;若由榕樹澳上山,或會感到喫力非常。 途經已荒廢的黃竹塱村,乃猴塘溪上游三村之一(另兩村為大磡及嶂上),數十載前村童就在嶂上博愛學校讀書。 牛湖墩 三座小村獨處高地,海拔約三百米,因交通不便,村民紛紛他遷,只有嶂上村仍有一戶人家留守,假日經營士多。

牛湖墩: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免責聲明: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臺的網誌內容由作者所提供,並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牛湖墩 因此,本站對所有博客張貼之資訊內容、立場、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北潭凹輕鬆易行,踏進了家樂徑後,到處有茂盛的楓香樹。 我們又遠眺平靜的海水,並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燈塔,是假日到郊外放鬆打卡的好地方。 若是有老有嫩一大班同行,那當然選家樂徑或郊遊徑吧。 在北潭凹下車後,很快會看到公廁,這裡有飲品售賣機及加水站,可以先補給一下。

牛湖墩: 獅子山

成座山脊都響獅子山郊野公園裏面,麥理浩徑第五段亦都幾近山頂。 筆架山東面係獅子山,西面係尖山(鷹巢山)。 筆架山同獅子山之間嘅山脊上面,重有兩個矮峯,近筆架山嗰邊有個鐵路拗(Railway 牛湖墩2025 Pass),近獅子山嗰邊就有九龍拗。 在嶂上小休一會,就經燒烤區離開嶂上,過了巖頭山、牛耳石山就沿長長梯級急降往北潭坳。 過馬路,沿牌後已封閉且鋪滿落石及枯葉的車路,上牛湖墩配水庫。 配水庫旁有一支路,兩者皆可登牛湖墩頂(263米),其一經牛湖墩營地。

牛湖墩: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3.剩下的食材建議用密實袋封好,甚至掛在樹上,因野豬嗅覺約1米高(曾有人放食物在營內,結果被野豬咬破了營)。 牛湖墩 於西灣亭下車後,在涼亭的不遠處便是地圖資料牌。 右邊是極多遊人行走下往西灣路的水泥徑,而左邊則是此行程的起點。 從這裡遠眺北方的蚺蛇尖,雖然距離甚遠,仍能感受到它的挺拔峭的山勢。 筆架係用來描述個山形,而煙墩或者英文 Beacon,就係話佢以前係軍事上燒草放煙發放訊號嘅地方。 牛牯墩是香港一個已消失地名,指新界荃灣的一座山丘。

牛湖墩: > 香港好去處搜尋

行完牛湖墩後,可以上大枕蓋,觀賞新春盛放的吊鐘花,落山時俯瞰萬宜水庫。 牛湖墩 這條路線全長約7公里,大部分為原始山徑,又上又落,需要體能,建議預算4小時。 於西貢碼頭乘搭94號巴士,北潭凹站下車,往土瓜坪方向走。 回程只需乘搭94號巴士,返回西貢市中心,大約三十多分鐘車程。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同之後中國大陸政治運動,好多低下階層嘅人移居香港。 獅子山南面嘅九龍係其中一個最多人住嘅地方,有山邊寮屋、唐樓、公共房屋、工廠大廈同山寨廠等。

牛湖墩: 牛湖墩-大枕蓋-上窰

山徑出到護土牆頂,之後經樓級落到萬宜坳,那裏是大網仔路、萬宜路及西灣路的路口。 右邊是繞山腰的小徑,但這次我們在岔口選擇左邊上斜的路,再登上逾350米高的山脊。 上到山脊,會見到左邊有座高山,那是409米高的牌額山,今次路線不用上的,繼續直行就可以,朝大枕蓋方向前進。 牛湖墩 離開牛湖墩,沿另一邊的山路,下降至密林中的山坳,之後轉為上斜,登上牛湖墩後的無名山頭。

牛湖墩: 獅子山

入到營地,轉右沿梯級上斜,行到上營地的左上角。 在燒烤爐後,見到叢林中有小徑,行入去見到有塊小空地,轉右接小徑上斜。 樹根交錯,搭成山徑的梯級,此路較少人行,路面多落葉,行進期間亦弄破了幾個蜘蛛網。 北潭凹又名牛湖墩,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步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

牛湖墩: 筆架山

因此「獅子山下」代表當時典型嘅香港社會。 1972年至1994年期間,香港電臺製作咗一套名叫《獅子山下》嘅電視劇。 而呢個名自1979年起亦成為呢部劇集主題曲嘅名稱,由顧嘉煇作曲,黃霑填詞,羅文主唱。

牛湖墩被西貢羣山懷抱,面朝東心淇半島及大灘海。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Payme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牛湖墩: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因為小徑枝葉甚密,加上雨後泥路頗跣,所以今天慢慢走,共行約三個半小時。 若紮營後想到牛湖墩山頂,可帶備貴重物品及水,在營地後方的小路上山。 走大概15分鐘泥徑即可到達,請小心樹枝及石頭。 牛湖墩 上到山頂可見標高柱,山頂上竟一個人也沒有。

始終大枕蓋有407米高,上落山都欠缺樹蔭,需要體能,近期更有行山人士在萬宜坳上山途中昏迷不治,請大家量力而為。 此外,大枕蓋一帶山路凹凸不平,最好穿行山鞋前往。 總括而言,這條路線適合有一定經驗及裝備的行山人士。 之後,山徑由平轉落,不斷落斜,路況與之前差不多,都是明顯原始山徑。 大約落了15分鐘,就去到鹿湖郊遊徑的十字路口。 離開這個靚景山頭,沿往東南方的山徑走,在山脊上上落落,遠望可見赤徑口一帶山海景緻,近觀細心留意路旁植物,間中會遇見吊鐘花。

牛湖墩: 西貢行山路線|牛年行冷門人少牛湖墩 上大枕蓋看吊鐘花人山人海

往東南望去,已見牌額山及大枕蓋,而東北方則是赤徑與蚺蛇尖。 北潭凹站下車,往土瓜坪方向走,大概半小時後,到達土瓜坪村。 往下走到海邊,這是一大片紅樹林,沿路都有山有水,大家不妨跟著以下行程路線,慢慢步行細賞。 今天由北潭凹起步,花約一小時上走至大輋嶺墩;行個半小時到達牛湖墩,最後返回北潭凹約一小時。

山上小徑盡是密密麻麻的蕨類植物,相當纏腳。 獅子山史上有好多名,好似虎頭山,金鳳山,駱駝山,鷹嘴山,禾鎌嘴山,獺子頭山。 獅子山大清初期就叫虎頭山,而同期西面另有一座獅子嶺,到尾大清遷界時又響獅子嶺度起煙墩,就變成煙墩嶺,又叫煙墩山。 復界後,啲人因為唔清楚,就將獅子嶺同虎頭撈埋一碟,變成家下獅子山[1]。

牛湖墩: 牛湖墩

不過,早年市民及商人大肆採摘,吊鐘花數量大減,令政府立例禁採禁售。 因此,請大家賞花期間眼看手勿動,採摘吊鐘花不但是自私的破壞行為,而且觸犯法例。 此外,請遊人留在原有山徑賞花,不要自行踩出新路。

牛湖墩: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北潭凹營地小編已到過兩次,每次到深夜約5am就會有野豬出沒,甚至翻倒所有郊野垃圾桶,尋找食物。 牛湖墩2025 牠們通常害怕聲音,若真的想趕走野豬可以用工具敲打地面。 2.野豬通常只為了食物,因此不建議把垃圾扔到郊野垃圾桶,應該把垃圾帶到山下扔掉。

牛湖墩: 筆架山

離營地不遠便是牛湖墩,是一些攝影朋友常到取景的地方。 牛湖墩 前走約兩三分鐘,轉入海下路並緩步上山,再走近十分鐘即到嶂上郊遊徑入口。 前段乃林蔭路,緩步輕登即可,難度不算高,體力略遜者亦不難應付。

是天嶂上村士多早了關門,四點多,士多老闆就開始下山去,幸好糧水充足,問題不大。 據老闆所述,一般週一在市區休息,週二至五把物資逐一搬上山,週六日大部分時間開門。 士多前的大片草地,原為農田,現是露營熱門地方,坳仔去年曾跟學校到此露營,那天晚上霧大得恐佈。 後半段上落大枕蓋則是近期的熱門路線,相信人山人海,不易迷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