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主需在店內填寫寄賣合約,登記個資料,並以三七分帳形式進行,亦可選擇全數捐贈予聖雅各福羣會以作營運用途。 Green Ladies於每月15日將銷售報告電郵給寄賣者,讓寄賣者知道自己的時裝銷售情況。 2019年,雅蓉成立Retrovert,並以社企方式營,直言希望「將二手衣物救得一件得一件」。 成本對企業而言必然是免則免,但Retrovert反其道而行,用一針一線修補瑕疵的衣服;遇上難以修補的衣服,會交給相熟女工去加工,希望能夠發揮衣物最大的價值。

  • 時下流行「斷捨離」,香港人的捐贈、回收意識亦隨之逐漸增強,當中舊衣回收可算最為普遍。
  • 只用3個月時間作準備,GREENIES毅然選擇在二手衫討論度不高的觀塘開設門市;訪問之時門市運作至今僅2個月。
  • 為著衣物賦予第二生命之時,「陳四間」亦一直積極減少運輸浪費,採用由法港夫婦研發,可溶於熱水的Invisible Bag包裝貨品,還參與遵守由「環保觸覺」設立的「綠色網上商店約章」,從內到外貫徹綠色生活理念。
  • 在WFH期間很多人找到空檔整理衣櫃,但那些不再穿的衣服可以怎麼處理呢?
  • Uniqlo由2007年起,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合作,向全球難民提供服裝援助,只要是乾淨和不破損,都可以將Uniqlo的衣服交回店鋪進行回收。
  • 其實shopping只能帶給你很短暫的滿足感,若果每個人肯做好自己的本份,那地球的資源已經是善用了一大步。
  • 黎慧婷表示自從2011年起,他們由「來者不拒」轉到「奄尖篩選」回收的舊衣,只收當季服飾、衣物狀況要沒有任何破損或欠缺配件等,重用率便由當初100件舊衣只賣出25件,來到2016年4月至今年3月,可賣出達75%的二手衣服,合共10萬5千件。

即使收到高質素的二手衫,但坊間普遍對買二手衫、穿二手衫仍有抗拒,認為穿二手衫「寒酸」。 要進一步推動銷售,李珮婷表示,於2016年他們來一次大型的推廣活動,希望由此扭轉一般人對二手衫的固有觀念。 他們把灣仔店面設計成時尚工業風,又找來時裝設計師教路,怎樣做Display(時裝展示),使之跟一般時裝店無異,「有些客人支持環保的,他們自然會來,但我們想吸引一些從來不買二手衫的客人。」其次找來名人素人穿上店內二手衫拍照宣傳,傳遞二手衫也可以穿得「有型有款」的信息。 更有趣的是,為貫徹二手衫環保概念,店內試身室會貼出字句,叫客人三思而後買;店內職員亦不時在客人試衫及付錢前問是否「試了身」、「試啱了」等以提醒不要亂買。

二手衫社企: 香港政情楊何蓓茵:多管齊下吸引青年加入政府 03/08/2023

李珮婷指收來的衣服大都賣不出,是因為衣物都是捐贈而來,他們來者不拒(也不能拒),獲得的衣物的質素太過參差。 要賣出二手衫,就要收集較高質素的二手衫,「我們當時造市場調查,發現市面沒有衣物寄賣服務,用寄賣模式,我們就可以篩選到有質素的衣物。」寄賣模式運作約一年,衣物的重用率翻了超過1倍,大大提升至60%。 二手衫社企 至去年4至5月,疫情緩和,Tiffany發現觀看網上直播的人數下跌,她認為大部份市民都想外出購物,故決定參與一些市集擺檔,讓更多線下的羣眾認識品牌,不少人親身接觸過二手衣物後,發現並不如想像般殘舊,「親手摸到那件衣物很重要」,她認為長遠而言需開設實體店,才能吸引更多客人。 目前Retrovert在旺角新之城開設一間百餘呎的實體店,裝潢簡單,設有試身角落,貫徹她的環保作風,店內的傢俱均是二手物品,而衣服則以新淨及時尚程度以不同顏色標籤分門別類,客人可根據標籤上的價錢選購。 畢業於中大的Tiffany,早於學生年代,已聯同志同道合的同學在校內成立「山城角樂」,以中大社區貨幣「山城時分」促進二手物品交易。 曾經在瑞典當交流生的她,在當地逛過不少精緻的二手時裝店,「店內的衣服都很新淨和時尚,到付費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買的衣服原來是二手的」。

換物平臺「執嘢」的誕生,源於2011年聖誕的一個半公開換物派對,經營十年以來,一直定期舉辦公眾換物活動,每次參加人數均以千計。 團隊相信,交換舊物能為其重賦價值,物主之間也能互惠互利,既環保又符合經濟效益。 當時的她,被瑞典的二手時裝店所震撼—— 一間間二手時裝店立在瑞典的大街上,每間都有自己的特色,人潮絕對可以和大型速食、連鎖時裝所媲美;她首次發現,發現二手時裝的流轉原來可以如此普及。 除了恆常回收衣物之外,「初壹.義衫」更曾設立主題募捐衣物,如像「前度史前遺物」回收活動,讓大家的情侶衫、情侶襪、情侶飾物得以重生,夠曬噱頭之餘,又解決了不少人的現實煩惱。 在「陳四間」尋寶,除了關注衣物款式,大家還可留意Mori在Instagram帖文和限時動態中示範的不同穿搭,運用創意發掘每件衣物的可能性。

二手衫社企: ② Green Ladies|寄賣元祖 環保社企

不過,服務須以物流箱數量為單位,收取每箱$400的費用(一箱約放30至40件薄衣)。 團隊至今已處理逾1,200件衣物,望以教育大眾認清真正的「捐贈」所需功夫和資源之多。 民政事務總署早年推出「社區舊衣回收箱計劃」,委任香港地球之友、基督教勵行會、救世軍及長春社,在屋邨及不少屋苑設置回收箱,負責歡迎市民將質素較好的衣物用袋包好後放入回收箱,但內衣、破衣及有異味的衣物除外。 香港的二手衫文化還未如日本般形成潮流,相信不少人對於買二手衫還抱着觀望態度,但若去到灣仔集成中心的Green Ladies,絕對會令你有所改觀。 剛完成裝修的Green Ladies,整間店採用白色調裝修,簡單型格,店舖空間開闊,所有衣服都根據顏色分類掛好,逛起來很舒服。 本著「惜物環保 資源再分配」理念下,鼓勵市民捐贈可重用的生活物品,回收整理後再以低廉價格賣給有需要的人士。

GREENIES用一鼓作氣的力量,渴望告訴每一位香港人;二手衫其實經得起潮流、質素的考驗。 只用3個月時間作準備,GREENIES毅然選擇在二手衫討論度不高的觀塘開設門市;訪問之時門市運作至今僅2個月。 「好多客人行入黎個一秒,其實根本唔知係二手衫;直至我地向佢地介紹。」」GREENIES創辦人Sharon自信地道。

二手衫社企: 二手衣物

他們經常在大大小小市集中出沒,積極將二手時裝帶到大眾眼前,光是2021年就參加過21次市集和二手衣物買賣活動,連梅窩也曾有他們的蹤影。 為著衣物賦予第二生命之時,「陳四間」亦一直積極減少運輸浪費,採用由法港夫婦研發,可溶於熱水的Invisible Bag包裝貨品,還參與遵守由「環保觸覺」設立的「綠色網上商店約章」,從內到外貫徹綠色生活理念。 可惜,Retrovert指雖然去年已大幅度增加衣物流轉速度,仍難以妥善消化日漸龐大的捐贈數量,故於去年尾決定暫時停止回收服務,並將於月內推出更合適的回收方案,有興趣捐衣的朋友可留意Retrovert消息公佈。 他們所售的各式二手女裝,大多來自大眾捐贈,而在網站、門巿上架的款式並不重複。 網站上所有衣物皆由不同身型的模特兒出外景拍攝試身圖,又會在Instagram上示範配搭方式,製作甚為精緻,賞心悅目得來,又方便大眾參考選購。 開業2年多的Retrovert可算人氣最高,現已於Instagram累積過萬名追蹤者,去年中還在旺角新之城開設實體店,又主動和社福機構合作,為缺乏就業機會的弱勢女生提供培訓和工作,合力兩邊營運,單是過去一年已為超過4,000件衣物找到新主人。

來個總結,若果你不好好管理你的「物慾」,買東西前不會「停一停、諗一諗」是否真正有需要,心態只是不合穿或厭倦就將它捐贈算了,那你的生活只會是一個惡性循環,而且這個地球會有愈來愈多難以處理的垃圾。 其實shopping只能帶給你很短暫的滿足感,若果每個人肯做好自己的本份,那地球的資源已經是善用了一大步。 二手衫社企 除了經營實體店外,他們還會定期在不同屋苑舉辦「換衫」活動,例如去年帶到荃灣的「鄰裏衣櫥」,就讓街坊同步捐贈舊衣、帶走新衣,與鄰裏分享資源。

二手衫社企: 活動資訊

一種呢是按件賣,回收基本上是隻是沒有什麼成本的賣出去呢是按件算的,他說單價有賣到五塊到十塊,甚至比較好的衣服可以賣到上百。 那另一種的是按斤賣,夏天和冬天的衣服時進行分類的,最好賣的是夏裝,可以賣到8000~1萬2每噸不等。 我住的那個小區呢是有那個捐贈箱的,他說那個捐贈箱呢,也是舊衣回收的一種運營手段,他們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免費回收大量的舊衣服。 另一種回收途徑呢就跟他一樣,開一個回收站都是很低的價格,按斤來回收的。 接下來精彩的部分來了,他們把回收的衣服呢進行分揀,消毒,打包或者粉碎,再加工,或者再加點工藝,使得這件衣服呢搖身一變,身家就翻了n倍。

二手衫社企: 二手舊衣服回收,副業賺錢

我儘可能呢把它講透,我知道舊衣服回收賺錢是看到一則報道,飛螞蟻的創始人的馬雲利用舊衣服回收,年入6000萬。 而前不久我才知道我的一個前同事原來也在做這個生意,去年結婚呢,跟老婆回來老家開了一個這樣的舊衣回收站。 期間他聊到說這一年大概賺了100萬,我開始很驚訝,因爲我覺得咱們的生活水平這麼高了,我不要的衣服想送人都沒有人要,有些人能處理這樣的舊衣物,都不知道怎麼處理,更別說賣錢了。 「執嘢」設有網上換物平臺,人人皆可隨時隨地上載男裝、女裝衣物,甚至時裝以外的各式物件,供他人挑選。 每件經批覈的物品將會換取一個「換幣」,大家可以用「換幣」向其他物主提出換物請求,「執」到寶之餘,說不定還能結交同好。

二手衫社企: 衣物回收方法:二手衫店寄賣–Green Ladies

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已有多個二手衫買賣平臺冒起,例如ThredUP、Poshmark及去年上市的RealReal等,去重新教育時裝絕對可持續。 HULA是一個來自香港本地的二手買賣平臺,於2017年成立,曾在Lane Crawford工作的創辦人Sarah,深切瞭解到時尚行業的浪費,同時亦發現在香港很難買得到二手衣物,也沒有一個吸引的奢侈品轉售平臺,故成立了HULA,希望到以推動二手時尚,減少浪費。 「Retrovert」由網店起家到門市開業,主要以「回收、再利用、再創造」為理念推廣綠色時尚,收集大眾的二手衣物改造或轉售,使衣物得以循環流轉,減少浪費及減輕時尚產業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二手衫社企 GREENIES是一間剛起步的社企,2022年3月成立,同年6月開設首間門市,主要售賣二手衣物。 喜歡買衫是女士的天性,整理衣櫃時通常會發現所謂的舊衣物,或許只是穿過一兩次,甚至連標籤都沒剪掉,扔掉又覺得可惜。 二手衫社企 近年有機構推出二手衣物店,可令棄置衣物重用,店舖推出與物主攤分收成;另有時尚品牌店亦推出舊衣回收店,不妨為二手衣服找個新主人。

二手衫社企: 快閃活動 購物袋任裝放題

但要妥善維持二手衣物流轉的平衡,還需更多捐贈者投入市場,成為消費者——簡單來說,就是買返二手衫,纔是真正有效減少環境污染的做法。 有3組數字可提供部分畫面,這一組數字是來自香港統計處每5年一次調查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當中有一項是住戶每月平均衣履開支;第二、三組數字均來自環保署,家居紡織品廢物重量及本地回收循環再造紡織物重量。 二手衫社企2025 記者把這三組數字整理排列,可見香港人近10年買衫及丟衫量齊步上升,雖然本地回收紡織品數量有增加,但顯然是杯水車薪,回收遠遠追不到買和丟的速度。 若衣物成功賣出,寄賣者可選擇0%至30%的分帳,她指有些寄賣者但求清理衣物,不計較金錢,會選擇不收分帳,所有寄賣人都可在店的網上平臺查閱買賣紀錄,所得分帳會自動過戶到其銀行戶口。 順應年輕人對社交媒體的熱愛,Retrovert參考美國盛行做法,邀請KOL在市集響應「清衣櫥行動」,希望借KOL在年輕人一代族羣的影響力,將二手衣物市場推廣至年輕一代。

二手衫社企: 二手衫買賣社企 Greenies’ Closet|綠色生活

為了更加方便大眾接觸二手衣物,「執嘢」還會精選部分回收時裝,重製成LookMatters品牌系列,交由位於尖沙咀的姊妹店Green Bitch發售。 除此以外,當然也少不得舉辦「流動衣櫃」活動,例如最近就進行了一場「免費換季」快閃活動,參加者只要承諾新年不買新衣,即可在15分鐘內免費任揀二手衫,活動名額甚為搶手。 過去幾年Green 二手衫社企 Ladies積極開分店,現時3間店分別位於灣仔集成商場、西營盤地舖及荃灣活化項目南豐紗廠內。

二手衫社企: 綠色野心:「我理想中的香港……」

我們不介意付出更大的成本以令更多 Greenies 加入我們的行列! 您所要做的就是將您的衣服清洗乾淨並準備好等我們上來,剩下的過程包括二手衫取貨、質量檢查、分項、價格分析、存儲和在實體店上展示都將由我們一一包攬。 二手衫社企2025 二手衫社企 Sharon坦言,二手衫買賣平臺,並非她的唯一目標;她最希望的是能夠將節約、減少浪費的觀念推展至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二手衫社企: 衣物回收方法 2:網購平臺放售–Vestiaire Collective

面對堆積成山的衣物,Retrovert利用時下最能提高消費慾的「放題」活動吸引消費者,進行清倉行動。 透過Zara門市網絡所收集到的衣物將直接捐贈給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明愛會、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 二手衫社企 Uniqlo有商品回收計劃,只要是乾淨和不破損的,Uniqlo會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合作,向全球難民提供服裝援助。 而fast fashion的龍頭大哥H-M,除了推出環保系列Conscious Collection外,每間分店均接受所有品牌經清潔過後的服裝,而且每捐一袋,可獲得9折購物優惠(最多可獲兩張),對H-M粉絲來說,計落有著數。 將不需要的物件放在網上拍賣或在網上尋找自己喜愛的二手物品,促使各拍賣平臺的興起。 來自新加坡分類買賣平臺Carousell旋轉拍賣,裏面賣的除了二手商品,還有部分全新商品。

韋百濤以Retrovert為例,只有一人營運,負責人需兼顧不同事務,故SHOPLINE簡單易用的平臺能協助中小企老闆處理不同的銷售問題,「他們便可以集中精神做好創業理念」。 與其他女生一樣,Tiffany與親友喜愛買衫,「香港是一個消費社會,買到全屋也是新的舊衫,其實很浪費」。 我們是一個O2O二手衣物交易平臺,在觀塘設實體店,協助物主處理家中閒置又具重用價值的衣飾。

二手衫社企: 衣物回收方法:物歸原主

至今Vestiaire collective已有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用家,有意把舊衣物放售的話不妨考慮放上Vestiaire Collective。 Greenies 是一個願意為環保做多一步的社企,而Greenies’ Closet 是個二手衫寄賣社企,是個屬於所有Greenies的衣櫥,Greenies旨在突破香港循環時裝的概念,並創建一間以零生產為營運模式的社企,從而為環境和社會作出貢獻。 除了推動循環經濟及二手衣物文化,Retrovert更希望店舖以社企的身份幫助女性充權。 兩位主理人雅蓉和Tangpei致力與母親的抉擇、青年協會等非牟利機構合作,並邀請了十多位年輕媽媽以及雙待青年加入店舖團隊,給予他們在職培訓以及有薪實習機會,包括素人模特兒計劃等,藉此希望他們能夠透過工作及實戰經驗,建立自信及尋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和發展。 【永續時尚|二手衫平臺】說到二手衫,未知香港人的腦海會浮現怎樣的畫面;是破舊,抑或彷如新衣?

二手衫社企: CONSIGNMENT 寄賣

Green Ladies採用寄賣模式營運,通常每逢2、9月便會開放寄賣當季衣物,大家可以親身攜同衣物到店(疫情期間必須預約),賣出最多可獲售價的三成作回饋。 Uniqlo由2007年起,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合作,向全球難民提供服裝援助,只要是乾淨和不破損,都可以將Uniqlo的衣服交回店鋪進行回收。 接下來我要分享一個很不起眼卻很賺錢的項目,也可能會是你一個低風險賺錢的好機會。

與一般網購平臺不同,Carousell標榜的是「Human Touch」,即是人與人的交流,產品由上架到賣出均無收費,連刊登費、手續費、交易抽傭甚至廣告費,均一律全免。 Sharon用自己的店舖親身證明,日常生活所有觸手可及的東西,都可以發揮最大價值、循環再用—就例如傢私。 GREENIES門市舖位的上一手是一間童裝店,Sharon不單接手舖位,更連店舖內的舊傢私都一併接收。 「原先的童裝衫架不夠高放成人衣服,所以我和Tommy(合夥人)便一起改造它。」除衫架外,GREENIES保留從童裝店接收的枱、櫈,透過微細的改造,令傢俬展開它們的「第二人生」。 值得留意的是,GREENIES的價錢牌是用布所製;即使貨物找到它新的主人,價錢牌依然會繼續它的工作,為下一件二手衣物尋找主人。 Greenies最特別之處,設免費上門收衫,但有3大條件:接受最少20件,最多40件衣物的寄賣或捐贈;二是隻收全新或8成新的當季衣物(9月起只收集秋冬裝;2月起收夏衣),需要在你家當場花約20分鐘點收;三是僅限於預訂系統上的空檔及和指定地方。

二手衫社企: 衣物回收方法 2:網購平臺放售–Eco Ring HK

寄賣二手女人衫社企Green Ladies開業12年,隸屬非牟利機構聖雅各福羣會,是香港首間二手衫寄賣的社企。 但在2008年的香港,二手衫市場實在非常小眾,Green Ladies運作模式亦十分簡單,把捐贈的或透過中產屋苑的物業管理公司收來的衣物,放在總會內提供的小店出售。 李珮婷表示,當時的確收到很多衣物,但賣出率奇低,「重用率(即賣出率)得25%,即是收回來的衣物,只有1/4賣出,當時大家很掙扎,我們想了不同的方法生存下去。」她指社企雖然隸屬非牟利機構,免卻舖租成本,但也要自負盈虧,至少要支付兩至三名員工的工資。 但在2008年的香港,二手衫市場實在非常小眾,Green Ladies運作模式亦十分簡單,把捐贈來的衣物放在總會內提供的小店出售。 通過 Greenies的二手衫寄賣社企,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在不影響環境下享受購物的樂趣。 我們希望推廣二手衫綠色時尚的習慣,以提高服裝利用率降低行業在市場上紡織品的浪費,實踐減碳減廢,從而邁向一個循環經濟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