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則指出,平機會可以運用其權力,就《殘疾歧視條例》制定醫療實務守則,例如要求有關部門主動提供手語翻譯,並培訓員工,相信可以改善現狀。 專科門診的新症個案實施了分流制度,確保病情緊急而且有需要及早介入的病人會優先獲得治療。 在目前的分流制度下,新症個案通常先由護士甄別,再經有關專科的專科醫生檢查,然後分為第一優先類別(緊急)、第二優先類別(半緊急)和例行個案。 醫管局的目標,是把第一優先類別和第二優先類別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維持在兩星期和八星期之內。 曾任醫管局行政總裁的他直言當年未有考慮做醫院評審,因為醫管局總部有其獨立性,七個聯網亦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 平機會指出,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自2008年起在中國生效,並同時適用於香港。
- 自1991年12月起,醫院管理局負責全港公立醫院及相關的醫療服務,並透過醫務衞生局局長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而醫務衞生局則負責制定醫療政策和監察醫院管理局的工作。
- 但在非常特殊情況下,醫管局為了方便病人,會在公立醫院藥房提供「有限度」的售藥服務,售賣較難在社區藥房找到的藥物,如安全網藥物、腫瘤科藥物、注射針藥等。
他在1991年加入初成立的醫管局,1995年任廣華醫院行政總監, 1999年再升任醫管局行政總裁,至2005年9月約滿後才離任。 何兆煒2025 提供各醫生的診所地址、聯絡方法、應診時間和專業資格等資訊供市民參閱,以便大家能夠選擇自己所需的專科醫生。 醫學界都好想八卦佢會唔會撬埋老婆、仁安醫院婦產科專科名醫董曉方過去搞「夫妻檔」,但佢即刻耍手擰頭。 而依家每間私家醫院都有特定服務方向,有醫院專做整容,有醫院就做生仔最叻,咁究竟佢會帶領聖保祿走乜嘢方向呢?
何兆煒: 特首晤私院聯會 何兆煒:政府冀私院增撥病牀收非新冠患者
5月1日起,醫管局劃一逾萬名支援服務僱員的工作時數,由現時每週45小時(不包括用膳時間),統一為每週44小時(包括用膳時間),薪酬不變,額外工作時數則視為超時工作,可以獲得補時或者加班津貼。 醫院管理局計劃以短期合約方式重新聘用剛退休或者將近退休的員工,以紓緩人手的需求。 他認為,醫管局可沿用現行公私營合作下的合約,將病人轉介到私家醫院,病人只需繳付在公營醫療機構治療的費用,減省重新招標等繁文縟節,預計最快可在兩三天內將病人接到私家醫院。 何兆煒 2015年5月2日,當時身為食物及衛生局長的高氏,在早上於牛頭角上邨為政府的政改方案派發單張宣傳政改,不斷耐心地向市民(特別是小孩)解釋政改為何事關重大兼需要盡快通過時,遭遇上一名反對政改方案的男子直指高欺騙小孩,直斥其落區舉動是「曬氣」,叫高不要說好了就立即離開。
平機會回覆說,即使當事人已離世,平機會可以與其授權代表跟進。 時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強調,他認為醫院管理局、社會福利署及許多非政府機構可以提供手語翻譯,同時認為有需要提高前線人員或服務人員對殘疾人士的意識。 平機會指出,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自2008年起在中國生效,並同時適用於香港。 政府部門有法律責任確保殘疾人士在享用服務及設施時不會受到歧視,包括提供適當的溝通方式及協助,例如手語翻譯。 「病人係公家睇咗腸鏡同見到癌症,需要做手術,術前要知道癌症是否有擴散,但公家醫院的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排期十分緊張,為免影響病情,便讓他們到私家醫院照。」他稱撥出部分服務至私家市場,成本效益上對醫管局、病人及私家醫院均有益。
何兆煒: 處理緊
但他在2012年出任聖保祿醫院醫務總監後,反帶領醫院加入醫院認證,他認為計劃有助改善醫院形象。 對於公立醫院去年煞停認證計劃,「我個人覺得都幾失望,幾可惜」。 何兆煒 【Now新聞臺】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指,私家醫院人手較少,一旦員工因接觸新冠患者而須隔離或強檢,會嚴重影響醫院運作,相信協助醫管局,接收非新冠患者的做法較實際。 聖保祿醫院是一所具規模及完善之私家醫院,位於交通中樞地帶的銅鑼灣。
- 5月1日起,醫管局劃一逾萬名支援服務僱員的工作時數,由現時每週45小時(不包括用膳時間),統一為每週44小時(包括用膳時間),薪酬不變,額外工作時數則視為超時工作,可以獲得補時或者加班津貼。
- 提供各醫生的診所地址、聯絡方法、應診時間和專業資格等資訊供市民參閱,以便大家能夠選擇自己所需的專科醫生。
- 1941年日軍侵略香港,學校停課,華仁書院地牢改為紅十字會站。
-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肆虐香港期間,時任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煒染病入院,高永文臨危受命,署任行政總裁。
- 香港公立醫院的管理起初由1939年成立的醫務衞生署負責管理,同時另有慈善機構負責營運的醫院。
- 若要確認醫院有跟隨認證計劃評審員的建議,文件或必不可少,但在私家醫院醫生則多為訪院醫生,故文件多由護士負責。
1989年4月1日,原有的醫務衞生署分拆為醫院事務署和衞生署,由醫院事務署負責管理所有公立醫院。 而為了將慈善機構的醫院納入為公立醫院,醫院管理局於1990年12月1日根據《香港法例》第113章《醫院管理局條例》成立[3],1991年12月1日起正式接管醫院事務署轄下以及由慈善機構營運的全港公立醫院[4]。 何兆煒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今日(16)在一個電臺節目表示,私家醫院撥出的牀位佔各自醫院總體牀位的兩成,目前已加快與醫管局的轉介過程。 聖保祿醫院直屬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1898年開始為市民提供服務。 跟隨福音的啟示和我們主保聖保祿的教導,聖保祿修女及醫院員工延續基督治療的使命,為能建設天國於世。 何兆煒現時是私家醫院掌舵人,其實早年已是公營醫療系統的資深管理層。
何兆煒: 疫情消息|兩餸飯大廚拋鑊受傷「手停」 街坊怕口停「好大鑊」
佢話自己未做過私家醫院,所以上任後,都係學嘢為先,現時都未諗到大方向係點。 2019年7月20日, 香港正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時期,高永文出席建制集會「守護香港」集會,稱十分擔心有人要求獨立調查,因這訴求正是使用暴力手段人士提出的,如這時候進行獨立調查,會發出錯誤信息,使到執法人員不敢執法[13]。 醫院管理局首間一站式綜合醫療中心——天水圍(天業路)社區健康中心,於2012年2月8日投入服務。 同年3月26日,醫院管理局首間開設在香港公共屋邨(何文田愛民邨)範圍內的中醫教學研究中心——東華三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開業。 公立醫院病牀不足,內科病牀佔用率超過120%已非新聞,近年才加快興建新醫院。 何兆煒提到多間私家醫院擴建,又有私立醫院陸續落成,例如港怡醫院、中文大學私家醫院等,他稱病牀數目大幅增加,他相信4年後的私家醫院病牀會超過5,000張。
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肆虐香港期間,時任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何兆煒染病入院,高永文臨危受命,署任行政總裁。 2004年12月,他因為醫管局主席梁智鴻請辭而有所觸動,因此辭職。 何兆煒2025 平等機會委員會聲明指出,非常關注並認為所有殘疾人士都應享有平等的機會參與社會,包括教育、就業,以及享用服務及設施等。
何兆煒: 聯網醫院列表
好多人都話「跌低咗唔緊要,最緊要企得番起身」,而呢句說話用喺醫管局前行政總裁何兆煒身上就最適合,佢老兄○五年因沙士爭議下臺後,唔夠半年去咗東華三院做總監,○九年幫城大搞獸醫學院,雖然到依家仲未搞掂,但又被人挖角撬走,今年二月正式去聖保祿醫院做院長,復出搵真銀。 據醫學界人士畀料,一個私家醫院院長人工,最少都二十萬一個月,即係二百幾萬年薪,睇嚟何兆煒今勻過檔,夠過一個肥年有凸。 高永文早年在北角邨[4]居住,畢業於昔日位於北角新邨的麗光幼稚園(1963年下午校)[5]、清華街的聖猶達小學[註 1]後於皇仁書院畢業(1969年入讀[6]),與袁國勇為同班同學[7]。 高永文於1980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畢業,其後加入瑪嘉烈醫院,師承骨科顧問馮醫生,擔任骨科醫生實習3年,及後以此作為他的醫療專業。
何兆煒: 疫情資訊|全港今日共設68個檢測點 大角咀體育館增採樣站
自1991年12月起,醫院管理局負責全港公立醫院及相關的醫療服務,並透過醫務衞生局局長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而醫務衞生局則負責制定醫療政策和監察醫院管理局的工作。 [1]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及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院管理局作為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核心,經費由香港政府增撥,惟部分服務按成本收費,人事聘任則與公務員脫鈎,局方可自行制定聘任條件。 公立醫院醫生工作繁忙,醫生人手追不上服務需求已非一日之寒,醫院認證計劃是其中一個令醫護人員怨聲載道的制度,嚴重加重醫護人員的文書工作,所以計劃推行9年後,最終於去年煞停。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接受《香港01》專訪直言,「我個人覺得都幾失望,幾可惜」,他強調醫院認證從來都不是一張成績表,即使評審員提出負面意見,「一個成熟的管理層不應照單全收」。 他解釋「基本上係你畀錢人嚟睇你架嘛,無理由俾人drive(駕馭)你」,認為這並非正常取態。
何兆煒: 何兆煒:毋須關閉威院
「計劃某程度上係雙面刃」,原因是若病人在某些科目只在私家市場醫治,增加私人市場的份額,便有誘因導致該科目醫生的流失。 何兆煒 若要確認醫院有跟隨認證計劃評審員的建議,文件或必不可少,但在私家醫院醫生則多為訪院醫生,故文件多由護士負責。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嚴峻,13間私家醫院共撥出1000張病牀接收公立醫院轉介的非新冠病人,紓緩公院運轉壓力。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主席何兆煒今日(16日)在一個電臺節目表示,私家醫院撥出的牀位佔各自醫院總體牀位的兩成,目前已加快與醫管局的轉介過程。 當被問及勞工及福利局是否會為前線醫務人員製作指引時,蕭偉強回應說,個別指引是由個別部門處理,但政府定期舉辦課程,並為他們舉辦工作坊和研討會,讓他們瞭解不同殘疾人士的需求。 此外,政府也會推廣《殘疾歧視條例》和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方面的精神和要求。
何兆煒: 員工退休
聾人機構「龍耳」的創辦人邵日贊指出,許多聾人在理解文字邏輯方面有障礙,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和表達,必須反覆多次。 每間醫院都應該設置手語翻譯員,以協助聾人與醫務人員進行溝通。 人手不足不能成為理由,社會服務聯會在網上設立了《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已有54名手語翻譯員登記,但醫管局尋找時卻沒有找到,邵歸咎當局處理出現問題。 醫院管理局(簡稱醫管局;英語:Hospital Authority,縮寫作 HA)是一個香港法定機構,負責管理香港公立醫院及診所,執行香港政府的公共醫療政策,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於1990年12月1日成立。
何兆煒: 【白色強人】醫院認證受抨擊 何兆煒:非成績表 不應照單全收
屯門區議員陳浩庭指出,政府有責任確保聾人與健聽人士在使用公共設施時享有公平待遇,他呼籲醫院加強現有的溝通方式,並為前線醫務人員提供更多指引。 另一位區議員何杏梅則指出,許多聾人並不知道醫院可以提供手語翻譯服務,她建議前線醫務人員應主動詢問是否有需要提供這項服務。 屯門區議會會致函醫管局和社會福利署,探討如何改善針對聾人的服務。 家屬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殘疾歧視,質疑葵涌醫院主診醫生鄭美琪在治療事主期間未及早安排手語翻譯,僅以紙筆溝通。 這種溝通不足導致評估失誤,平機會表示未獲得足夠的資料,因此無法繼續跟進此案件。 事主女兒反問道:「係咪要佢喺下面上返嚟?(是要他在下面上來嗎?)」,該職員再次強調必須由事主本人提出投訴。
何兆煒: 香港電影作品列表
在許多職業中,例如政務主任、行政主任等,在他們的入職課程中也會涵蓋相關資訊。 一如香港絕大部分公營機構,除了某些職系(例如醫生)因為業務需要(例如需要醫治相應性別的病人)之外,醫院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均為女性為主,惟資訊科技工作等男性主導的業務則由醫院管理局委任外判商承擔。 何兆煒指,私家醫院無太多負壓病牀及通風設備,有部分私家醫院已經聯絡醫管局要求協助改裝設施以處理確診病人,私家醫院亦歡迎可處方新冠口服藥,詳情要等醫管局安排。 聖保祿醫院擁有先進的環境設施,現代化的科技及醫療設備,本院之顧問醫生、專科醫生及其他醫護人員服務專業,發揮關愛精神。
何兆煒: 香港文匯網
醫院管理局自1996年成立藥物諮詢委員會,審批公立醫院引入新藥,但仍有不同醫院的藥物名單出現差別。 醫管局在2003年着手製訂《標準藥物名冊》,致力全面統一公立醫院及診所的藥物使用,以減少出現藥物不一致的情況。 醫院管理局於2019年12月12日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俗稱「蝦膏」),病人可查閱個人預約紀錄,支付賬單及藥物費用,預約普通科門診及專科新症,查閱藥物資料或按照處方進行復康練習。 近年,醫院管理局與社會福利署合辦了社福界登記護士訓練課程,為社福界提供更多專業人才,以各安老院舍機構改善服務。 香港公立醫院的管理起初由1939年成立的醫務衞生署負責管理,同時另有慈善機構負責營運的醫院。
何兆煒: 藥物名冊
本院致力改善醫療設備及加強員工的專業培訓,貫徹不斷改進以提供優質醫護服務之宗旨。 何兆煒 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醫管局大會成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命。 成員中23名為非公務員、3名為公務員、一名為主要行政人員(醫管局行政總裁)。 何兆煒指,政府亦希望私院協助營運已康復長者的暫託中心,而私院門診為新冠輕症病人診症。 他指部分私院在條件許可下已有相關安排,他們亦有反映多間私院因醫護確診導致人手緊張,接收醫管局病人亦是考驗。
除放射部保留現有位置並擴展至主樓地庫一樓,所有在A座大樓的臨牀服務已於2017年4月遷往主樓。 完成改建後,服務將更多元化如長者日間護理及專科中心將於2021年正式運作。 醫管局沒有售藥的功能,病人需自行在社區藥房購買《藥物名冊》內的「自費藥物」。 何兆煒 但在非常特殊情況下,醫管局為了方便病人,會在公立醫院藥房提供「有限度」的售藥服務,售賣較難在社區藥房找到的藥物,如安全網藥物、腫瘤科藥物、注射針藥等。 為確保病情較危急的病人獲得較優先的治療,醫管局急症室服務採用了分流制度,把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按其臨牀情況分為5個類別,分別為危殆(第一類別)、危急(第二類別)、緊急(第三類別)、次緊急(第四類別)和非緊急(第五類別)。 2013年2月底,醫院管理局通過統一支援服務僱員的規定工作時數。
佢尋日大方承認,自己二月就會過檔聖保祿醫院做一哥,但被問到點解唔返去公家醫院做,佢就笑笑口話覺得發展私家醫院係大趨勢,想試嚇新嘢先過去,至於係咪高薪挖角,佢就即刻封曬口。 高永文在2013年成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成立以來民望最高的局長。 一直到2014年6月公佈的一次調查,他的民望淨值仍高踞在77%。 2015年5月4至7日港大最新政府官員民望調查出爐,以電話訪問1003名巿民,高永文落區宣傳政改因為一句「講完」,導致民望下跌了9個百分點,由75%下跌至66%。 聾病人無法透過聲音廣播聽到叫號,因此可能會延誤或無法得到適切的治療。
何兆煒: 疫情資訊|抗疫懶人包 一帖睇曬最新情況
儘管邵日贊多次向當局反映意見,但仍未得到當局的重視,導致類似的事件不斷重複發生。 華仁書院喺1919年12月16號由徐仁壽成立,係香港第一間由華人管理嘅英文中學。 1941年日軍侵略香港,學校停課,華仁書院地牢改為紅十字會站。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咗之後,學校喺9月8號重開,及後曾經開辦中文中學,但於1950年結束。 佢又話依家喺中大教緊書,做院長之後如果有時間,都會繼續執教鞭,而城大搞獸醫學院一事,亦會繼續進行。 佢自爆今次過檔,人情味好緊要,因為聖保祿有一大堆醫生都係同年一齊讀醫嘅同學仔,依家見番佢哋,感覺親切啲,合作都好啲。
何兆煒: 香港華仁書院
39名因呼吸道感染留院的公立醫院員工中,24人懷疑染上非典型肺炎,其中2人情況嚴重。 除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外,港島的東區醫院有至少6名員工不適,甚至有在旺角應診的私家診所醫生護士也中招。 主席何兆煒指,政府其中的重點是希望私院協助接收更多非新冠患者,紓緩公立醫院病牀需求壓力,但未有特別要求私院接收確診的輕症病人。 何兆煒2025 至於有建議希望私家醫院撥出2500張病牀接收公院病人,何兆煒則表示,現時私家醫院有員工感染及隔離,實際當值的員工只有約六成,當中兩成人負責處理醫管局轉介病人,接收公院轉介必定會影響其他服務,需減少三分之一私家病人入院,又指若私家醫院服務飽和,病人最終都要回到公立醫院。
何兆煒: 何兆煒:認證計劃唔係成績表 而是內部改善
有電影已經宣佈上映日期,但尚未開始拍攝,而其他電影正在製作中,但尚未確定上映日期。 生活 Power Up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公院薪酬待遇差,令唔少大國手都心淡,轉戰私人市場搵真銀,何兆煒就係最佳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