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市價或所謂「行情」的走勢,可瀏覽千居《樓價走勢》篇章。 中原地產分行副分區營業經理徐家倫表示,是次成交為白石角海日灣一期C1座中高層F室,實用面積789平方呎,屬三房套間隔。 當任何一方在臨約階段想終止交易,只需按臨約上的條款賠償便可。
通常會設1至3年罰息期,而計算方法是按揭金額的百分比;不過每間機構的百分比都不同,所以要確保在賣樓時將罰息期的金額計算在內。 由於很多時物業均由多於一名業主持有,若物業本身由兩名業主共同持有,其中一方在簽署合約後不幸染疫去世,餘下一方能否繼續完成交易呢? 如果本身用「聯權共有」(Joint Tenacy) 的方式、也就是俗稱「長命契」的方式持有,餘下一方只需登記死亡證,便會自己繼承權益,可以繼續成交。 普遍而言,承造按揭時,銀行已要求您出示單位的火險證明,如果單位太舊,火險已經過期,銀行就會要求您另外購買,甚至趁機向您推銷火險服務和提供優惠。 如果您有申請按揭,銀行一般會安排於成交日前放款至您的代表律師,再由您的律師代為向賣方繳付樓價,整個過程您不會收到任何款額。
買樓成交期: 按揭申請4招「求生法」
– 物業質素:單位的樓層、坐向、景觀,都會影響物業估價。 – 凶宅:如果單位是凶宅,有機會不能估價,而同層或上下層的單位,估價亦有機會受影響。 買樓成交期2025 買樓成交期 需知道大部分人買樓都是承造按揭,而按揭是基於銀行估價去批貸款。
當大家決定買一層樓,理論上是即時落細訂兼簽臨時買賣合約,過程中很多細節都要即場決定,包括成交日,而由簽臨約至成交日所需的時間,就是成交期。 在放寛按揭後,中價樓的首期大幅減低,例如600萬的物業只需要60萬,一下子有240萬減了75%至60萬。 更大高收入、低首期的中產上車客亦轉移目標至800萬元左右的單位。 不過如果打算選擇居屋一類資助房屋,房委會等部門對「首置」定義會更會嚴謹。 不用刻意為急賣樓而大劈價,這樣或會招人懷疑自身單位有缺陷,準買家或經紀反而多個藉口要你減價 在樓市大旺時,如果心急賣樓,最多都係較市價放平1%至3%,自然有人會問津,到時才酌量議價。
買樓成交期: 按揭計算機
單位實用面積約536方呎,採兩房間隔,摺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7,724元。 但在疫情下,由於很多銀行職員會輪流 home office,因此批覈時間比正常長,尤其條款佳的銀行。 近期有些銀行按揭申請時間需要超過1個月,有些甚至要預2個月。
其實稅局指引沒有明確定明轉名或甩名需要在幾時完成,筆者也親身到稅局向主任確定過。 如聯名物業,只要雙方簽了臨約拆名,一個月內付了轉名印花稅,法律上便當是甩了名。 回復首置身份後,再買住宅物業便不需要付15%印花稅,只用舊稅率計印花稅。 今年受疫情影響,失業率上升,亦可能是近日臨近成交期的新盤出現較多撻訂的原因:買家在2年前簽約時,可能收入穩定,但近日臨交樓要申請按揭,卻因失業而借貸無門,只好撻訂離場。 申請綠置居按揭和申請其他未補地價居屋按揭一樣,都是可以免入息文件和壓力測試,因有政府做擔保人,綠表購入綠置居最多可以借95%按揭,只需要付出5%首期,可以做到25年。 要注意按揭保險是需要交保費的,另外申請人也需要留意通過壓力測試,首先每月按揭供款佔每月收入不能超過50%,然後在現行P按的按揭利息加2%下,每月按揭供款佔每月收入不能超過60%。
買樓成交期: 物業轉名或拆名,成交期可以定到幾長?甩名馬上再買要注意什麼?
原業主於2008年5月以約164.6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是次轉手帳面獲利約335.4萬元,物業升值逾2倍。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CMONEYHOME 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據瞭解劉鑾雄是以首置方式購入有關單位,即只須按物業價值的4.25%支付印花稅。
- 沒指引對於新手來說,就是最棘手的事,容易被業主主導成交期。
- 不過,相關操作有附帶條款,例如需要用同一間律師樓處理兩宗買賣,銀行亦可能與律師樓確認賣出單位的交易狀況。
- 按美聯分行統計,過去兩日錄4宗買賣,按周跌約43%,連續13個週末錄個位數水平。
- 假如賣方在正約階段後悔而想終止交易的話,買方可引來合約條款強制完成交易。
忌過於天真,以為同人講明自己要移民,就是明志決心要賣,只求有誠意買家接手。 以為這樣就展現到業主的最大誠意,最終就能找「真心」買家,可惜這樣做最終可能又係增加被「鋤價」機會。 至於如果買家聯名方式買入,其中一方買家在等待「轉讓契約」前死亡,則視乎餘下一方會否繼續成交,合約都可以繼續。 火險是「樓宇結構保險」,新型的大廈屋苑通常已為整幢大廈投保。 不過,樓宇結構都有分「公家」和「私人」範圍,您單位入面的牆身、天花等等結構未必是大廈 master policy 的受保範圍,您有機會要再買一份增加保障。 睇樓紙一定要簽,不過有些立心不良的準買家或側側膊找同行友人代簽,讓自己不用背上法律責任。
買樓成交期: 問題3: 在等待轉讓期間,準買家突然死亡,能否繼續成交怎辦?
香港正式的物業買賣合同需要由律師進行處理,因此律師費用主要包含三項:買賣合同的草擬、樓契登記以及按揭契。 此外,還有土地查冊費、贖契註冊費和其他雜項,如車資和打印。 如果缺少任何檔,律師會幫你在土地注查處申請補契,一般補契費用在港幣幾百元之內。 印花稅方面,「被買方撻訂」而收回單位不算「已處置唯一住宅」,所以假如在「被撻訂」前已購入另一住宅,便需要補繳新購物業15%從價印花稅的差額,當重售單位完成後纔可向稅局申請退回差額。
買樓成交期: 按揭貸款基於銀行估價
但若買方不願意等待,則有權選擇取消交易,業主需賠訂及支付經紀佣金。 一般買賣流程,就是當買賣雙方成功議價後會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支付半成訂金,並在十四日後到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再支付多半成訂金,之後大約一個半月後待買家找清樓價尾數時,雙方簽署「轉讓契約」來正式成交。 由於出售物業需時,買家要睇樓,由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夥及俾細訂3%至5%,再到簽正式買賣合約,再俾大訂10%,前後都需要14天。 而成交期一般需要一個至一個半月,期間準業主可入屋檢查兩次。 買樓成交期 所以,業主即使遇到買家,都要預留至少兩個月,以備有充足時間。
買樓成交期: 樓市成交(4)屯門疊嘉悅半島兩房累減48萬
據瞭解,原業主於1995年7月以230.568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27年,現轉手帳面獲利約247.432萬元,物業期內升值約1.1倍。 嘉湖山莊本月至今成交量共4宗,目前約有150個放盤,入場費500萬元。 原業主2012年2月以362萬元購入單位,持貨10年,轉手帳面獲利約420萬元,期內物業升值逾1.1倍。 據瞭解,原業主於2019年3月以約1,03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3年,現轉手帳面虧損約80萬元,期內物業貶值7.8%。 太古城本月至今成交量共5宗,目前約有520個放盤,入場費800萬元。
買樓成交期: 樓市成交(3)灝景灣低層兩房減價近一球
趙國雄又證實,長實對正在進行債務重組的內房龍光集團和合景泰富合作發展之鴨脷洲豪宅凱玥有興趣。 至於長實旗下馬鞍山海澄軒酒店獲屋宇署批准改建772夥住宅,他指出,由於項目仍要進行補地價程序,相信不會在可見的將來成事,只可視為土地儲備而已。 凱基投顧認為,上週五大盤高點17,328點已逼近前高17,401點,須儘快突破前高17401點,以避免形成短期頭部的可能。 大盤若突破前高,最好成交量能夠持續遞增以及外資呈現大幅買超。 在大盤跌破短期均線之前,短線操作持續聚焦技術面呈現強勢維持在短期均線之上相關個股。 移民不一定要賣樓,留下物業亦可作為後路,或轉為收租。
買樓成交期: 樓市成交2022|十大屋苑週末成交跌25%!太古城高層業主3年蝕80萬離場
至於購買一手樓盤,繳付大訂餘額、補付訂金、印花稅及尾數等日子,均視乎個別樓盤而異。 原本印花稅應在簽臨約日起30日內繳付,但一般做法是在過大訂時給予律師樓,由於買家通常會比賣家早一步上律師樓簽正約,所以下表的過大訂及印花稅日期均以12日為例。 近年樓巿節節上升,賣樓者一般賺錢離場,按揭亦不會高於九成。 在會計角度,賣樓者即使收取10%訂金,剩餘的樓價尾數亦不會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按道理大、細訂均可在既定日子收取。
買樓成交期: 樓市成交(2)沙田第一城中層327呎500萬沽
現時有一些屋苑或物業屬於「999年地契」,即無需在大限前續期,可順利過渡。 據地產界資料,現時擁有「999年地契」的屋苑有20個,大部分位於港島。 置業人士購買這些屋苑前,有必要多瞭解4個優點和缺點,然後才決定「落搥」入市與否。 買樓攻略2023|2047大限,指的是本港早年批出的地契將陸續於2047年前後左右到期,其面對的續期問題,或許會影響物業價值;但擁有「999年地契」(俗稱「千年契」)的屋苑,則不受影響。 《香港財經時報》介紹20個相關屋苑的優點和缺點,並引述專家推介5個屋苑,以供買家考慮。
買樓成交期: More in 按揭指南:
【樓市成交2022】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在過去的週末日(8月13日至8月14日)十大指標屋苑累錄6宗二手成交個案,較上週末(8月6日至8月7日)的8宗按周減少2宗或25%,連續10周於單位數徘徊。 筆者建議如準備買樓上車,向賣家爭取90天成交期,令讓按揭申請有充足時間。 所以近來很多人都建議成交期最少要有3個月,另外有人提議可以在簽臨約時加入可以延長成交期的條款,一旦遇到突發情況也有緩衝時間。
如果是做高成數按揭(比如8按和9按),需要按保獨立批覈,時間預多1-2星期。 新型肺炎襲港,疫情下很多銀行都暫停服務,很多銀行職員也輪班在家中工作 (home office),形成按揭申請和批覈時間比以往長。 因此,打算在疫情下買樓上車的人士,需要和賣家爭取更長成交期,最好可以3個月成交期。 另一方面,買家會在成交期間辦理按揭手續,批覈最快也要兩星期。 但這只屬於順利的個案,很多時大家都會有文件不齊的情況,需要補交文件。
買樓成交期: 成交日前或當日驗收單位
在銀行或按證公司角度,「首置」這個定義和首次置業的字面解釋是有點不同。 除了過去未曾置業的人士外,如果是曾經置業但已經賣樓,或者曾經與其他人擁有物業但已經「甩名」,只要現時手上沒有住宅物業或擔保其他住宅物業,便符合「首置」資格。 另一邊廂,男團MIRROR人氣王姜濤曾說過30歲前要買兩層樓,現年23歲的他終「上車」實踐置業的第一步,日前有市場消息指他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海景單位。 有地產界消息傳出,指有跟姜濤同名的買家「Keung To」,在2023年1月初以首置名義入市,以1,800萬元買入西環維壹一個662平方呎的海景單位,2房1套間隔。
假如按揭貸款來不切批覈,買家便要想辦法填補銀行貸款,例如要向財務機構借高息貸款先度難關,又或是要自己先墊支,否則便要無奈撻訂,更有可能面臨業主追收重售物業的損失。 雙方簽好正式買賣合約、買家繳付了一成訂金予賣家後,就是等成交日來臨做業主的日子,這段期間,買家可以再上單位「驗樓」,今日就和大家分享驗樓要注意的事項。 趙國雄表示,本港樓市因為辣稅,投機炒賣已絕跡,八成置業者都是用家,亦有長線買樓收租者。 與此同時,政府為了搶人才,卻要這批專才先付15%辣稅,住滿7年纔可以退稅,的確會影響吸引力。 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適時作出優化辣招措施,纔可吸引更多專才來香港發展。
理論上,簽了正約後便沒有撻訂的選項,雙方都應盡力完成交易。 假如賣方在正約階段後悔而想終止交易的話,買方可引來合約條款強制完成交易。 買樓成交期 但相關個案通常會在律師間協調下解決,成交日可能會延遲。 在正常情況下,若買方有意如期成交,通常會於成交兩周前約地產代理驗樓、通知律師樓使用那一間銀行按揭、約時間簽轉易契與找尾數。
買樓成交期: 買樓程序|成交日前驗樓 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置業時除了考慮按揭計劃及成數,亦可事先規劃對沖「按揭斷供風險」的方法,而「人壽保險」就是其中一種按揭對沖工具。 假若家中主要收入來源不幸早逝,失去收入往往會對家庭財政造成嚴重影響,為了維持日常生活,家人或要「斷供」按揭,將一直以來的心血付諸流水。 為了保障家人,可考慮在置業時購買與按揭貸款相若的人壽保額,以對沖風險。 另一邊,一手亦未有全新盤推出,恆地發展的紅磡BAKER CIRCLE第三期對外開放示範單位,恆基物業代理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指,週末天氣不穩,但參觀人流未有大減。 新盤尾貨亦有成交,九建發展的將軍澳海茵莊園,週末連錄兩宗成交;西南九龍維港滙II 1座9樓B室以4,480萬元沽出,實用面積1,432平方呎。
買樓成交期: 香港文匯網
律師謝天良表示,若遇上上述情況,準買家可跟律師樓談談,例如買賣雙方定於四月初交易,業主可以先交鎖匙予買家,同時買家找清樓價尾數;但因業主已經過身,故可等待後人辦妥承辦紙後,再正式簽署樓契。 業主後人取得承辦紙後,便能代替業主身份簽署樓契,但如採用如此做法,往往要加簽補充協議,確認如此安排。 買樓成交期 預早申請按揭,讓自己有充足時間補交文件證明,也讓銀行及時在成交日前完成審批,準時於成交日放款。 如果因種種問題「上會」(即申請按揭)不成,買家有機會因未能完成買賣而放棄訂金。
買樓成交期: 成交期 – 預防售出單位遭受買家撻訂的方案
部分標準合約甚至訂明於成交日,才一次過將大、細訂及樓價尾數對數後給予賣方。 當大家簽正式買賣合約,付了大訂之後,悔約的代價便有所不同了。 因為正式買賣合約理論上是「必買必賣」協議,如果此時悔約,代價除了賠訂及代理傭金外,對方還有機會追討損失。 例如買家以600萬元向業主買入單位,在簽正式買賣合約後一個月悔約,但其後樓價下跌,業主重新放售後只能以550萬元成交,這50萬元的差價業主是有權向買家追討賠償。 其實大多數銀行均有提供免費預先批覈服務,買家可提交所需文件進行預先審批,銀行按揭專員亦會就買家不同的情況及需要提供專業意見,助買家解決置業問題,使成交過程更輕鬆順利。
買樓成交期: 交易完成後 新業主還有很多工作
既然決定要賣樓作生活費,在出售過程中有三點要留意,不可造就買家可執平貨心態,要保不敗之身。 如果是經代理搵樓,代理帶睇樓時會要求您簽一張俗稱「睇樓紙」的文件,用意是防止您自行直接找業主買樓,令代理蒙受損失。 據瞭解,原業主於2019年1月以1,526萬元連車位買入,持貨逾四年,是次轉手帳面蝕讓約431萬元,單位期內貶值約28%。 單位最初以1,300萬元叫價放盤,因早已離港故議價空間擴大,續減至1,200萬元求售,最終放盤約兩個月,新以1,095萬元連車位沽出,呎價13,878元。 據知,原業主早已移民至外地,為避免繳交高額稅款,故在限期前急賣樓套現,終蝕讓沽貨。 買樓成交期 舊樓前售出前,並不符合首置身份,買新樓需先繳付15%從價印花稅。
如果買家是申請按揭,按揭貸款的銀行會將款項直接交予買方律師,並由買方律師將支票交給賣方律師繳付樓價,整個過程買家不會收到任何款項。 買家正式向銀行申請按揭時,始發現估價不足,那時便需要付出更多初期成本去購買單位,估價與成交價相差愈大,愈容易打亂財務部署。 例如,你看到一個心儀單位,跟業主議價後成交價800萬元,九成按揭理論上是付80萬元首期,向銀行借720萬元。 買樓成交期 買樓成交期 可是上會時銀行對該單位的估價只有700萬元,借九成按揭最多也只能借630萬元,較原本預算少借了90萬元,這筆資金買家要想辦法自己填補了,搞不好隨時弄至撻訂收場。
買樓成交期: 簽署臨時買賣合約,落細訂
最後需要提醒賣家,如果在簽訂臨時買賣合同和收取臨時訂金後,若突然改變主意並終止買賣交易,由於已經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及具約束力的法律檔,因此買方可以向賣方提出訴訟並索取賠償。 如果你未能簽訂正式買賣合約,你必須向買方賠償雙倍訂金、他的代理傭金及律師費。 由簽署買賣合約至正式成交中有約一個半月的「真空期」,若在期內業主突然過世,究竟準買家還能否繼續成交呢? 答案是可以,但需要的時間會較長,因為業主後人需透過承辦「遺產認證」來繼承物業。 如果本身有遺囑,約需要兩至三個月可取得相關承辦紙;但若沒有遺囑而透過法定繼承,則需要則更長久,故要視乎準買家是否願意等待。 到成交當日,買家便須到買方律師樓簽署轉讓契及按揭契,並付清樓價尾數、交付代理佣金。
在成交日前,買方律師會草擬好樓契條款和處理按揭契據,並將轉讓契送交印花稅署加蓋印花,以及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 答案是可行,但雖然未正式轉名,但律師樓會把臨約登記到田土,物業已進入等待業權轉移的狀態。 物業也不能放賣,因如未轉名便賣便要補交15%印花稅的差價。 隨着本港早年批出的地契陸續到期,政府早前公佈精簡地契續期措施,釋除外界對「2047大限」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