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主任(管理)何均衡示,截至昨日(19日)已有97%車輛獲發車輛貼,65%已設定自動繳方式,呼籲市民盡快設立自動繳費方式。 他又指易通行每小時可應付15萬車流量,另外紅隧收費區亦會額外加裝鏡頭協助偵測。 運輸署今日(五月八日)表示,青沙管制區(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和大圍隧道)自昨日(五月七日)上午五時起實施「易通行」,運作至今大致順利。 運輸署今日(六月六日)提醒曾使用已實施「易通行」的青沙管制區(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城門隧道和獅子山隧道而未繳交隧道費的車主,…

另外,收費亭亦已關上,不再見收費員為駕駛者收款。 《香港01》記者今早近8時於紅隧外觀察「易通行」實施首日的情況,週日早上時份車流稀疏,交通大致順暢,不過亦偶有駕駛者依舊於收費亭減速,後車連忙響咹。 紅隧自動繳費2025 在第二階段,由7月23日上午5時起,紅磡海底隧道亦將實施「易通行」。 在8月內,當局亦會在其餘2條過海隧道,即西區海底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實施「易通行」,確實日期會在稍後公佈。 政府下月收回西隧經營權,並於8月2日起推行三隧分流首階段「633」收費方案,即西隧隧道費減至60元,紅隧及東隧則稍加價至30元,並計劃年底前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紅隧自動繳費: 女被捕涉跨境騙案及電騙 包括一名16歲少年

他遂向行家們求教,「今日(7月23日)冇開工都扣錢㗎?有冇師兄知道咩事幹」。 紅隧自動繳費 此外,紅隧對不同車種收取不同費用,系統會偵側車輛貼及車牌號碼,並按照車輛登記的車種收取隧道費。 當局已對系統進行多次測試,能準確收取不同車種的隧道費。 易通行方面,李耀培指今次運輸署在紅隧入口處安裝感應器,因入口處是慢車行駛且不用轉線,相信更容易偵測車輛貼,錯誤率也會減少,冀西隧再東隧可參考紅隧經驗安裝在隧道口。

在當日凌晨4時至5時,紅磡海底隧道來回方向,及所有進入海底隧道的支路入口,將會全線封閉一小時。 運輸署今日(五月二十五日)提醒市民,獅子山隧道將於本週日(五月二十八日)上午五時起實施「易通行」,屆時駕駛者可直接駛過收費廣場,透過「易通行」繳交隧道費… 至於往香港方向的收費廣場,現時同樣有8條收費通道,包括4條是自動繳費通道,以及4條人手通道。 在易通行實施後,收費廣場就會減少至4條行車線。 紅隧於去年11月受破壞,到11月27日恢復通車,電子繳費設施仍未修復。

紅隧自動繳費: 「車輛貼」繳費常見問題

# 當拖車駛經已實施「易通行」的隧道時,被拖曳的車輛(下稱被拖車輛)會免隧道費。 拖車司機只需於被拖車輛的車外位置貼上一塊金屬物料如鋁箔紙(俗稱錫紙)並覆蓋整張繳費貼,「易通行」系統設備將不會偵測被拖車輛的繳費貼,並會免收其隧道費。 紅隧自動繳費2025 當車輛到達西隧收費亭時,由於已越過可供離開收費廣場的通道入口,兼且基於整體行車安全亦不可能為閣下安排掉頭或倒車,所以,須繳付該程隧道費並繼續向前駕駛。 非自動付款方式:使用隧道後,自行透過「易通行」網站或APP以電子支付方式付款,或到7-11便利店或「易通行」客戶服務中心繳付。 可是先不要急着取消登記,計畫還有很多細節暫未公佈,經常行經西隧或大欖隧道的朋友享用「不停車繳費服務」無期,而推行時間最快又要等到一年後,現在下定論為時尚早,大家可以先保持觀望角度看待。 A:是的,不過政府尚未公佈詳細時間表,現時只提及將從2022年底開始逐步實施計畫,首階段服務將包括獅子山隧道、城門隧道、青沙管制區三條隧道。

  • 總工程師/交通工程(九龍)王志恆表示,現時紅隧往九龍方向的收費廣場共有8條收費通道,當中3條是自動繳費,另外5條則是人手收費。
  • 相信很多人會擔心這些高科技定必侵犯私隱,但運輸署指它只會儲存繳費貼識別號碼(車輛貼的身分證號碼)和行車證右上方的號碼(經處理的車輛識別號碼)兩項資料。
  • 她又說,今日繁忙時間纔是真正考驗,強調不會鬆懈,「祈願一切順利」。
  • 當車輛駛經安裝了電子道路收費服務系統的收費亭,車內的感應器會立即連接收費亭內的裝置,並在預繳戶口中扣除有關費用,而客戶亦可隨時查閱相關的行車記錄。
  • 他稱揀定行車線可令行車更暢順、車速更平均,不需轉線也減少碰撞機會。
  • 到下月 3 日將推廣至紅磡海底隧道,希望能透過電子繳費方式,減少人手收費亭的現金找續與點算的時間。
  • 可是先不要急着取消登記,計畫還有很多細節暫未公佈,經常行經西隧或大欖隧道的朋友享用「不停車繳費服務」無期,而推行時間最快又要等到一年後,現在下定論為時尚早,大家可以先保持觀望角度看待。

他稱東隧的話,往柴灣及太古城可選右線;往北角灣仔則選左線。 他稱揀定行車線可令行車更暢順、車速更平均,不需轉線也減少碰撞機會。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昨日在個人社交平臺表示,紅隧昨日清晨5時順利實施「易通行」,不過隨後發現紅隧九龍入口的道路標記有改善空間,為免司機爭位切線,發生意外,遂要求路政署於早上6時施展改善工程,並於6時40分完成。 她又說,今日繁忙時間纔是真正考驗,強調不會鬆懈,「祈願一切順利」。 有的士司機於Facebook羣組「的士司機資訊網 Taxi」發文,指自己昨日沒有出車開工,卻突然收到電話訊息,告知他需繳交20元「易通行」隧道費,因而大感奇怪。

紅隧自動繳費: 易通行|紅隧首日實施 交通大致暢順 偶有司機於收費亭減速

駕駛人士可使用八達通卡或非接觸式信用卡(包括Visa、Mastercard 紅隧自動繳費2025 及銀聯)繳付隧道費,惟不接受扣帳卡及預付卡。 紅隧的收費感應器被安裝於紅隧近九龍出入口現有管道的天花結構上,隧道出口道路兩旁有交通標誌,通知駕駛人士進入易通行收費區域。 當局亦在紅隧收費區內額外加裝鏡頭,每個方向共有3個鏡頭,較其他隧道的2個鏡頭多。 當局又調較後端的系統程式,兼容額額外鏡頭運作,提升系統在偵側車輛貼及車牌號碼的能力。

  • 運輸署表示,在增設「  自動繳費通道」前,署方會安排宣傳工作,包括在隧道收費亭貼出告示、透過隧道廣播、信息顯示屏、「交通快訊」流動應用程式等發佈信息,以便駕駛人士得悉新自動繳費車輛行車線啟用的安排。
  • 在當日凌晨4時至5時,紅磡海底隧道來回方向,及所有進入海底隧道的支路入口,將會全線封閉一小時。
  • 該署表示日後會在更多政府收費隧道或道路設施提供有關繳款的安排。
  • 至於往香港方向亦有8條收費通道,包括自動繳費通和4條人手收費通道,收費廣場的行車線同樣會減少至4條,駕駛者只要按指示以安全車速駛入隧道便可,現有巴士線行車安排同樣維持不變。

那些有車輛類別的西隧券仍可使用支付西隧券上之相關面值直至2023年8月1日西隧專營權結束,而差額可以現金支付。 紅隧自動繳費 另外,有電單車一度於收費亭前減速停下,靠在雪糕筒旁,令後車需收油,再繞過電單車前行。 職員上前向電單車司機示意繼續往前駛後,電單車方繼續前進。

紅隧自動繳費: 不停車繳費你問我答

A: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推出的服務,好讓駕駛人士過隧道時不用停車就能繳付隧道費,功能上與「Autotoll」無異。 全名「不停車繳費系統」的服務將由2022年底開始,於大大小小政府收費隧道和青沙管制區實行,到時候大家過隧道可免受排隊之苦。 運輸署今日(五月十五日)宣佈,城門隧道和獅子山隧道將分別於五月二十一日及五月二十八日上午五時起實施「易通行」,屆時駕駛者可直接駛過收費廣場… 運輸署宣佈在下月 12 月 3 紅隧自動繳費 日凌晨 2 時開始,紅磡海底隧道將接受拍卡式電子繳費,新「停車拍卡」措施接受八達通、本地發行的非接觸式信用卡,例如 Visa、MasterCard以及銀聯,繳付隧道費用。

紅隧自動繳費: 繳費不停車

至於易通行安排繼在紅隧實施後,會在8月6日擴展至西隧、8月27日在東隧實施。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認為,「633」方案下西隧收費仍較其他而隧高一倍,料難以起到分流作用。 他同時提醒駕駛者,在易通行安排下應按目的地及早選定行車線,如經西隧往中環、北角應用右線、往西營盤則用左線;經東隧往柴灣及太古城等則選用右線、往北角灣仔則用左線,避免轉線情況,可令行車更流暢。 8月2日起西隧、紅隧及東隧將實施三隧分流「633」收費方案,屆時西隧隧道費減至60元,其餘兩隧則加至30元。

紅隧自動繳費: 易通行紅隧|的士司機無開車卻被收$XX 運輸署確認事件咁解釋…

由於收費亭的「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設施及相關系統需時復修,駕駛人士可以透過隧道管理公司的流動讀卡器用八達通繳費。 但由於使用這種付費方式的人士為數不多,相信目前的裝備應可滿足大部分駕駛人士的需要。 巴士服務及其他公共交通安排 紅隧收費廣場兩邊的巴士站均會同步重開。 運輸署會在通往紅隧收費廣場的行人通道/天橋豎立指示牌,提示公眾往各目的地及巴士站的路徑。 港鐵紅磡站A及D出口會重開,方便乘客往來巴士站。 另外,因紅隧封閉而提供的兩條來往「九龍城至灣仔」及「紅磡至灣仔」的特別免費渡輪服務會提供服務至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五)。

紅隧自動繳費: 【紅隧易通行】下週日起紅隧實施「易通行」 收費通道減至4條行車線取消人手收費

也有行家表示遇到相同情況,「我都試過,結果硬食」。 另有網民笑言有關費用是「偷懶稅」、「預繳」、「影子車」。 除了「無開工被收費」,亦有網民反映繳費訊息有問題,指曾試過駕車通過2次紅隧,但只收到1次訊息要求繳費。 羅淑佩指,署方的士組及易通行的士組的同事一直有與業界溝通,現發現一些小的車隊的問題較易解決,而大的車隊或因不清楚確實問題而未能解決。 她表示,署方是在星期一推出手機應用程序予的士業界使用。 重開車線後,首批車輛在工程車引領下駛向紅隧管道,車輛由四線行車收窄至兩線,約7分鐘後到達港島,未有車輛減速停下或入錯線。

紅隧自動繳費: 紅隧易通行|7.23實施 收費廣場來回各4線減少樽頸切線爭入管道

雖然官方網頁沒有提及傳統收費亭的命運,亦暫時未公佈會否保留一定數目收費亭,但相信系統全面實施後收費亭也凶多吉少,大家得好好珍惜。 羅淑佩說,當局已公佈餘下兩條過海隧道、西隧及東隧分別於下月6日和27日的清晨5時起實施「易通行」,代表當局可準備下一階段,亦即香港仔及大老山隧道實施「易通行」,並再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她表示,在落實不同時段不同收費前,三條過海隧道會先推行「633」收費,即私家車行西隧減至60元、紅隧和東隧增至30元。 紅隧實施電子自動收費系統「易通行」約一星期,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紅隧每日流量由10萬零5千架次增至10萬零7千架次,反映「易通行」大致運作暢順,除極繁忙時間外,紅隧在其他時間變得稍為鬆動。

紅隧自動繳費: 駕駛市民需盡快設立自動繳費方式

唯當車輛沒有貼上繳費貼,系統會辨別車牌號碼並聯絡車主,須於寬限期內補交隧道費。 寬限期為十四個工作天,期限內沒有繳費,車主會收到通知,繳交隧道費及附加費。 請注意,現時每條隧道的附加費都有所不同,費用可大可少,如果忘了交錢又行了很多遍隧道的話後果不堪切想。 臨時交通安排將在7月23日凌晨1時許分階段實施,凌晨4時前,紅磡海底隧道來回方向管道將會維持各2條行車線。

紅隧自動繳費: 紅隧擬增一條自動繳費通道 料第二季啟用 運輸署冀可紓緩塞車

行人天橋 紅隧自動繳費2025  紅隧自動繳費 橫跨紅隧收費廣場的南、北兩條行人天橋(除通往香港理工大學及康泰徑的出口外)會同步重開。 基於安全考慮,天橋兩邊將放置水馬及鋪設圍網。 因應實施情況,當局會於天橋實施人流管理措施,例如將東行及西行的人流分隔,行人亦可考慮使用梳士巴利道旁的行人路往來紅磡站及尖東。 行人天橋兩旁的行人暢道設施則需時維修才能投入服務。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在上週四(20日)的簡報會表示,在紅隧推易通行不會立即令隧道暢通,「我唔會有一個好大嘅寄望」,但預計有助減少車輛在樽頸位切線爭入管道的情況。 紅隧昨日起實施不停車繳費「易通行」,是首條實施「易通行」的過海隧道,今日(7月24日)迎來紅隧「易通行」啟用後首個工作天。 紅隧自動繳費 該署又稱,現時易通行在青沙管制區、城門隧道和獅子山隧道平均每日收取約20萬架次的隧道費,政府計劃8月在西區海底隧道和東區海底隧道陸續實施易通行。 每組電子繳費裝置,都有八達通拍卡機,以及非接觸式信用卡交易機。 使用 Visa、MasterCard、銀聯的非接觸式信用卡繳費。 因應紅隧車流大且按車種有不同收費,與之前實施易通行的隧道有別,故已提升系統能力,可處理車流量增至每小時15萬架次;又在收費區額外安裝鏡頭,經多次測試後認為可準確分辨車種。

紅隧自動繳費: 易通行|紅隧首日實施 交通大致暢順 偶有司機於收費亭減速

運輸署指出,就算電子繳費交易失敗,駕駛者仍然能使用現金付款。 該署表示日後會在更多政府收費隧道或道路設施提供有關繳款的安排。 而駕駛人士如對新繳費系統有任何疑問,可致電 1823 查詢。

不停車繳費服務「易通行」將於週日(23日)擴至紅隧實施,運輸署今日(20日)下午舉行簡報會講述實施「易通行」的詳情。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易通行首階段平均每日收到20萬架次隧道費,形容推行順利,第二階段率先在紅隧通行,8月內會在東隧及西隧實施,確實日期稍後公佈。 讓駕駛者以繳費貼遙距繳付隧道費,過隧道時無須排隊及在收費亭停車繳費,將會取代傳統人手收費亭及快易通行車道。 紅隧自動繳費2025 當隧道實施「易通行」後,有關隧道的收費廣場及全部收費亭將會停用並移除。 *運輸署另亦提供「車種貼」,如遇「車輛貼」損壞、駕駛者未完成申請「車輛貼」而要使用收費隧道等情況,可使用「車種貼」。

經過兩個月關閉搶修,運輸署表示,全部九條人手收費行車通道的電子繳費設施,包括八達通及信用卡已完成復修及測試,週一早上七時會全面恢復運作,將會聯同機電工程署及隧道公司密切監察運作情況。 運輸署表示,在增設「  自動繳費通道」前,署方會安排宣傳工作,包括在隧道收費亭貼出告示、透過隧道廣播、信息顯示屏、「交通快訊」流動應用程式等發佈信息,以便駕駛人士得悉新自動繳費車輛行車線啟用的安排。 運輸署今日(五月四日)提醒市民,青沙管制區(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將於本週日(五月七日)上午五時起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 運輸署今日(五月十八日)提醒市民,城門隧道將於本週日(五月二十一日)上午五時起實施「易通行」,屆時駕駛者可直接駛過收費廣場,透過「易通行」… 紅磡海底隧道將於下週日、7月23日清晨5時起,實施不停車繳費「易通行」,亦是首條實施「易通行」的過海隧道,也是「易通行」下最繁忙的隧道。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等官員今日(20日)下午舉行簡報會交代相關安排。

紅隧自動繳費: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車種貼」可在易通行客戶服務中心、服務點及自動售賣機購買,無自動轉帳及綁定信用卡功能,需到便利店以現金增值。 為在紅隧實施易通行,紅隧收費廣場以及相連的支線道路,今日(21日)凌晨時分分階段封閉,工程人員換上易通行指示牌,並塗黑收費亭的指示,直至清晨5時重開,並正式以易通行取代自動繳費及人手收費。 截至政府之不停車繳費服務(現名「易通行」)實施前,快易通管理全港超過50條自動收費通道,服務超過36萬車輛,佔總登記車輛約45%。 在試行期間,現場將會設有臨時交通標誌,提醒道路使用者有關安排,當局亦會於收費亭張貼告示。 據媒體訪問司機表示,紅隧塞車問題源於車流過度集中於紅隧,東西兩隧的價格過高,無法起到分流作用。

紅隧自動繳費: 女被捕涉跨境騙案及電騙 包括一名16歲少年

日起多年來紅隧塞車問題一直困擾道路使用者,運輸署今日( 4 月 20 日)表示,將於本月 29 日起紅隧收費廣場往香港方向,增加一條自動繳費通道,以改善當地車輛排隊情況及紓緩擠塞問題,有關措施將會試行一個月。 運輸署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文件指出,現時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南行往香港方向設有5條「 人手繳費通道」和3條「 自動繳費通道」,其中1條「 自動繳費通道」劃設為巴士專線。 為改善收費廣場現時的車輛排隊情況及因應市民選用「自動繳費通道」的需求情況,運輸署建議將一條「人手繳費通道」,即由廣場右起第二條繳費通道,改為「自動繳費通道」。 運輸署今日(七月五日)宣佈,紅磡海底隧道將於七月二十三日(星期日)上午五時起實施「易通行」,屆時所有人手收費亭及快易通車道將會取消,駕駛者可直接駛過收費廣場,透過「易通行」繳交隧道費,無須停車或排隊付款。 至於往香港方向亦有8條收費通道,包括自動繳費通和4條人手收費通道,收費廣場的行車線同樣會減少至4條,駕駛者只要按指示以安全車速駛入隧道便可,現有巴士線行車安排同樣維持不變。

紅隧自動繳費: 繳費不停車

申請「電子聯絡方法」後,你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動作。 兩款繳費貼中的「車輛貼」已於2021年11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 大家向運輸署牌照事務處遞交與車輛有關的申請時,可在申請表格及網上服務上剔選「向隧道費服務供應商申請「車輛貼」的選項,那麼你的申請就會轉交隧道費服務供應商辦理,不用額外提交申請。 政府預計將由2022年中起,分階段向申請人發出「車輛貼」,詳情(又)將於稍後公佈。 A:你要為你的繳費貼登記銀行帳戶、信用卡或儲值支付工具其中一種自動付款方式,隧道費將會悄悄地由指定的付款帳戶扣除。 「不停車繳費服務」更會推出網頁及手機應用程式,善忘的朋友可以利用平臺查閱收費或安排繳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