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國開放,諸位法師應邀回國參觀,初見龍門、敦煌石窟佛像,讚嘆之餘,建造大佛之心逾切;又參觀北京天壇,以佛陀為「天中天」、「聖中之聖」,而天壇是祭天的地方,因而構思以天壇為基座來承託大佛,這是天壇大佛得名之由來。 據佛典記載,佛陀生前,中印度潑沙國優填王和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因佛陀上天為母說法,思念心起,遂召工匠分別以栴檀木和紫磨金各造一尊5尺高佛像,以慰別懷,是為佛教造像之濫觴。 其後幾百年,佛家子弟弘法,多借助語言和文字,而少造像,因信眾以為,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的聖者,其莊嚴法相是無法描繪的──從來沒有一個人達至佛陀得大智慧以後的境界,故人的形像不足以比擬。
- 1974年,寶蓮禪寺獲得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地廣6,567平方米的木魚峯以建造大佛。
- 天壇大佛由寶蓮禪寺自1981年開始籌建,1993年12月29日開光,歷時12年,耗資超過6000萬港元。
- 在南京完成鑄造後,於1989年4月以海路付運香港,1989年10月13日,大佛最後一塊銅壁安裝完成。
- 大雄寶殿於1970年落成,為七開間面寬三開間縱深的大殿,屋頂用重簷歇山頂,黃色琉璃瓦屋面與屋脊的獸吻,龍鳳與走獸,基本上為仿明清北京故宮式樣的建築形制。
佛像之下設有三層展覽廳,展示包括佛陀真身舍利子的珍貴宗教文物。 你可攀登268級石階到達三層祭壇上參拜大佛,並在平臺上遠眺大嶼山和南中國海的無際風光。 進入大佛範圍,可首先看見「六天母像」圍著大佛,小型造像分別手持花、香、燈、塗、果、樂,表達對大佛的敬意,代表六波羅密 –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天壇大佛是全球最高的戶外青銅坐佛,巍峨跌坐於海拔482米的香港大嶼山木魚峯上。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寶蓮禪寺
前三名全爲政府工程項目:冠軍青嶼幹線,亞軍機場客運大樓,季軍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若以民間建設工程評選,則「天壇大佛」爲第一名。 放樣採用的是一種獨特的「數控箱式一次成形法」,即工程技術人員對一比五的模型採用立體攝影,找出佛像在空間的位置,確定3,900個座標點,用電腦運算放大;又沿用傳統方法,分段內層做木箱,外層塗石膏,塑出一比一模型。 大佛原來的構思是以鋼筋混凝土(三合土)來作主要材料,但因爲混凝土本身有限制,不易達到大佛造型要求,結構上有困難,也難於控制完成後的效果及成本,所以最終選擇了錫青銅爲建造材料。 佛教於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伴隨教義傳播的,還有大量佛陀丶菩薩丶飛天丶力士等演繹教義的造型,直接促成宗教藝術的蓬勃發展。 天壇大佛交通2025 由北魏以迄唐宋,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最璀燦的時期,敦煌千佛洞丶麥積山丶雲岡丶龍門丶鞏縣,以至四川大足的佛灣丶寶頂山,歷代開鑿大型石窟寺丶雕造佛像的風氣不絕如縷。 儘管經過歷代的天災與戰亂,大量佛像雕刻遭受破壞,今天我們站在洛陽龍門或四川樂山的巨型佛像雕刻下,依然可體會到古代宗教藝術的磅礴恢宏氣象。
天壇大佛是香港重要的地標,吸引衆多中外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參觀。 天壇大佛除了是一項傑出的工程外,更是近代佛教造像藝術的優異成就,亦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壇大佛交通2025 有鑑於此,本寺進行維修工程主要目的是清除佛像上受破壞之原保護塗層和惡性銅鏽,重新塗上新的保護物料,從而恢復天壇大佛原有的慈祥和莊嚴。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介紹|5月寶蓮禪寺浴佛節 建議行程路線 附交通詳情及開放時間
佛像形態豐滿丶安祥,外貌巍峨而細緻,懸現佛陀慈悲喜捨的神韻。 天壇大佛維修工程於2020年6月2日啓動,經歷兩年多的工程時間,已於2022年12月10日重新開放予善信瞻禮大佛莊嚴佛相。 本次工程規模浩大,開支甚巨,感恩於多年來十方善信的供養和支持,維修所需費用主要由寶蓮禪寺天壇大佛維修基金承擔。 同時,本港降雨中亦往往含較多酸性物質,當青銅片接觸到較高濃度的氯離子及酸鹼度(pH)較低的電解質溶液,便會導致青銅腐蝕。 因此,大氣中之氯化物與酸雨在過去三十年不斷侵蝕天壇大佛的青銅和表面保護塗層。
信徒僅以足印、法輪、菩提樹和鹿的形像來象徵釋迦牟尼佛的存在。 (第一是高雄市佛光大佛呢~)佛像在1993年建好,坐在268級的石階上,由202塊銅片組成(佛身160塊、蓮花36塊、雲頭6塊),朝向北京,有面向中國的意思。 天壇大佛交通 1973年,日本曹洞宗邀請寶蓮禪寺智慧、源慧諸位法師訪問日本,法師對鐮倉大佛之莊嚴肅穆印象深刻。 佛教於東漢時期傳入中國,伴隨教義傳播的,還有大量佛陀、菩薩、飛天、力士等演繹教義的造型,直接促成宗教藝術的蓬勃發展。 由北魏以迄唐宋,是中國佛教藝術發展最璀燦的時期,敦煌千佛洞、麥積山、雲岡、龍門、鞏縣,以至四川大足的佛灣、寶頂山,歷代開鑿大型石窟寺、雕造佛像的風氣不絕如縷。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介紹|3. 品嚐特色齋菜
據佛典記載,佛陀生前,中印度潑沙國優填王和拘薩羅國波斯匿王因佛陀上天爲母說法,思念心起,遂召工匠分別以氈檀木和紫磨金各造一尊5尺高佛像,以慰別懷,是爲佛教造像之濫觴。 天壇大佛交通 其後幾百年,佛家子弟弘法,多借助語言和文字,而少造像,因信衆以爲,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的聖者,其莊嚴法相是無法描繪的──從來沒有一個人達至佛陀得大智慧以後的境界,故人的形像不足以比擬。 信徒僅以足印丶法輪丶菩提樹和鹿的形像來象徵釋迦牟尼佛的存在。 天壇大佛下的三層祭壇其實內部是一個三層的展覽廳,分為:功德堂,法界堂和紀念堂。
1974年,寶蓮禪寺獲得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地廣6,567平方米的木魚峯以建造大佛。 天壇大佛交通 寺方於1981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寶蓮寺籌建天壇大佛委員會」,專責研究籌建工作,包括審定佛像藝術造型、建築材料及施工細則等。 天壇大佛(英語:The Big Buddha)是一座位於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前木魚峯上的釋迦牟尼佛像,座落於海拔520米的昂坪,是全球第一高的戶外青銅座佛,也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1]。 佛像坐在268級石階上,由207塊銅片組成(佛身165塊、蓮花36塊、雲頭6塊),高26.4米,連蓮花座及基座總高約34米,重250公噸,坐於3層祭壇上。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
但佛面太大,而大嶼山的山路狹窄,把佛面運上木魚峯有很大的技術困難。 2021年12月31日(公曆跨年),TVB翡翠臺在香港大嶼山寶蓮寺、中環街市、中環海濱長廊及無綫新聞臺東角怡和午炮同步直播並且倒數迎接2022年。 大佛原來是做火箭的人做出來的,難怪被稱作一項傑出的工程外,更是近代佛教造像藝術的優異成就,亦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除了在藍天白雲下盡現莊嚴偉,天壇大佛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晚上都會亮燈,入黑時分坐在纜車上欣賞,可給你另一種體會。 由中國佛教協會及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寶蓮禪寺承辦;饒宗頤文化館、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及一新美術館協辦的《菩提花開——慶祝香港迴歸25週年佛教書畫展》已經圓滿結束。 佛陀結跏趺坐於蓮臺上,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寓意佛陀清淨無垢,能深入五濁惡世,普渡剛強難調伏之衆生。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Big Buddha)
建成於1989年的寶蓮禪寺天壇大佛,趺坐於大嶼山木魚峯上,與香港人共同經歷了三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在已是要進行大規模維修和保養的時候。 天壇大佛以青銅鑄成,常年暴露於自然環境中,表層自然會腐蝕(生綠鏽),腐蝕除了影響外觀,嚴重時還可能造成破損。 況且,香港氣候炎熱,雨量充沛,臨近大海和日照強烈,使大佛處於相對惡劣的環境,令青銅表面保護塗層受着嚴峻的考驗,而大氣中之氯化物亦能導致青銅表面電解質溶液鹽濃度和氯化物濃度升高,加速腐蝕。 天壇大佛交通 佛誕又稱「浴佛節」,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寶蓮禪寺都會舉行盛大的浴佛法會,紀唸佛陀的誕生。 浴佛節當天,大殿前放一水盆,裡面供奉太子像(即釋迦牟尼佛誕生像),善信會以香湯沐浴佛身,寓意以佛祖的智慧,洗滌污濁,淨化心靈。 大佛的安裝和焊接由下而上可分八層,焊接焊道超過了5公里,而且工程是在完全露天的環境下進行,其艱巨可以想見。
天壇大佛交通: 建造緣起
天壇大佛由寶蓮禪寺自1981年開始籌建,1993年12月29日開光,歷時12年,耗資超過6000萬港元。 1982年4月,由廣州美術學院的侯瑾輝負責製作大佛最初的石膏模型。 其間不斷與負責大佛形象的藝術家斟酌商討,八易其稿,至1984年2月始完成一比五的石膏模型,並於1986年9月26日由水路從廣州運抵南京。 大佛的實際鑄造、加工和安裝,主要由中國航天南京晨光機器廠(現中國航天科工南京晨光集團)負責。 在南京完成鑄造後,於1989年4月以海路付運香港,1989年10月13日,大佛最後一塊銅壁安裝完成。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介紹|1. 全球最高嘅戶外青銅坐佛
儘管經過歷代的天災與戰亂,大量佛像雕刻遭受破壞,今天我們站在洛陽龍門或四川樂山的巨型佛像雕刻下,依然可體會到古代宗教藝術的磅礡恢宏氣象。 天壇大佛是香港重要的地標,吸引衆多中外信徒和遊客前來朝拜參觀。 天壇大佛除了是一項傑出的工程外,更是近代佛教造像藝術的優異成就,亦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天壇大佛係一座坐落木魚峯嘅釋迦牟尼佛像,想近距離賞佛,就要先行268級嘅石階(寓意香港「一路發」)然後到最高處仰望大佛。 佛像面如滿月,額廣平正,雙耳垂肩,顯露佛陀福慧具足,完美無暇。
天壇大佛交通: 佛像
佛像形態豐滿、安祥,外貌巍峨而細緻,懸現佛陀慈悲喜捨的神韻。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地址及開放詳情
這尊由寶蓮禪寺籌建,歷時12年落成的莊嚴宏偉大佛,寓意香港穩定繁榮,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當你最終抵達天壇大佛平臺,你會首先看見圍繞著天壇大佛的6個小的銅制佛像,稱為“六天母像”,分別手持花、香、燈、塗、果、樂,表達對大佛的敬意,代表著六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天壇大佛平臺上可以遠眺寶蓮禪寺,以及大嶼山和遠處的南中國海。 天壇大佛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一般的佛像都是面南背北的,但是天壇大佛卻是面朝北方的。 興建大佛的意念,得到各界人士熱烈響應,寺方於1981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寶蓮寺籌建天壇大佛委員會」,專責研究籌建工作,包括審定佛像藝術造型、建築材料及施工細則等。
天壇大佛交通: 天壇大佛
裡面展示著各種珍貴的佛教文物,例如舍利子,華嚴說發圖,地藏王菩薩木雕像等。 天壇大佛交通2025 如果你購買寶蓮禪寺齋菜館的餐劵(一般為港幣$ ),就可以免費入內參觀。 「天壇大佛」融合古今佛教造像藝術的精華,匯古老的青銅工藝傳統和現代科學技術於一爐,是佛教精神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是人類追求和平幸福崇高理想的莊嚴體現。
在東湧市中心站乘坐新大嶼山巴士23路(空調巴士)前往昂坪站。 週一至週五的成人票價為港幣$ 17,週末和節假日的成人票價為港幣$ 27。 乘坐新大嶼山巴士較乘坐昂坪360纜車更經濟,當昂坪360纜車故障或者檢修時,也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由於行程時間也比較長,而且多為山路,如果你趕時間,或者暈車,就不要考慮了。
天壇大佛交通: 造型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論證和實地測試,決定以氧化鋁噴砂爲主、打磨爲輔的表面除鏽方案,力求在維修翻新的同時,保護好大佛原有表面肌理,讓天壇大佛能長久住世,普利衆生。 天壇大佛交通2025 寶蓮禪寺嘅法物流通處設於天壇大佛基座第一層功德堂內,入面有齊各款吉祥法物例如:水晶手鏈、觀音玉墜、迷你佛像等等…可供隨喜結緣。 配合天壇大佛維修工程,寶蓮禪寺設立「天壇大佛之如來如去」展覽館,介紹大佛建造的緣起、建造過程、損耗情況、維修工藝等,並從多角度講解「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