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冼政喬就認,高小及初中生已可開始進行生涯規劃,讓他們對未來發展有基本概念,從而訂立人生。 對於不少高中生對個人發展感到迷惘,冼政喬就建議同學應先認識自我,並於個人興趣、優點、能力及發展中取得平衡,纔可揀選最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恒生大學於2018年正式成為大學,為同學升讀學士學位提供了更多選擇。 2018學年,恒生大學一共提供17個學士學位課程。 收生分數計算標準包括4主修課加1選修科,以及最佳5科成績。

在現今社會中「通街都係大學生」,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要讀大學呢? 今天,Tutor Circle尋補小編就教你大學Jupas選科的技巧,避免選擇一條錯誤的道路。 兩位更分享了對未來就業趨勢、未來職場需要具備的能力、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等議題分享意見。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相關資訊,歡迎參加香港01「線上教育及職業博覽」瞭解更多。 有些在英國比較冷門的科目如社會學,不是每所大學都有提供的。

大學選科指南: 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現時熱門的科目也不等於未來會「喫香」,因為很多時間同學會一窩蜂去報讀「前景樂觀」的學科,最後導致人員供應過多,更難找到工作。 大學選科指南2025 最後,如果你有認識的人就讀那一科就更好,你可以有禮貌地向別人借課堂資料來看,更可以問他拿一些課堂的Lecture Notes來看一下。 讀對自己喜歡的科目,才能對學習產生動機,讓你在未來4年的大學生活,過得更輕鬆更快樂,避免與開心的情緒擦身而過。 總括而言,我覺得大學選修的科目一定一定要是自己真心喜歡的,要是自己做的決定。 不要讓他人為你做決定,要知道將要花4年時間讀的人是你自己。

都會大學主要學士課程的收生分數大約為最佳5科的15至17分,是各大院校中收生分數較低的。 收分最低的是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with Honours in Digital Business(數碼商業榮譽工商管理學士),只需12分就能入讀。 [10] 由於專上學位競爭激烈,如考生成績僅僅達到最低入學條件,不一定會成功被取錄。 將篩選出來的聯招課程的入學分數中位數或平均值,按院校繪成以下盒鬚圖,可瞭解每所院校的收生成績大概在哪個範圍。 綜合以上的分析,讀3選修遠比2選修更低風險更高回報,而學生不妨考慮選報選修科精讀課程。 選擇合適的課程可能幫你在短時間內重溫整個課程及提升成績。

大學選科指南: 選修科間有協同效應

基本收生要求是「33222」,即是中文、英文達到DSE3級水平,數學、通識達到2級水平,而學生其中一科選修科需達到2級水平。 少數課程的基礎要求有所不同,例如環球商業學(Global Business),最低要求中文要達到4,英文要達到5,數學與通識要達到3,另外兩科選修科也要達到3。 而個別科目會有科目比重的加成,以工程科為例,數學/延伸數學1/2(M1/M2)分數會乘1.5,而物理/化學/生物/資訊科技也會乘1.5,通識卻會乘小0.5。 同學要留意科目收生分數的比重和改變,才能準確預測自己能否入讀心儀學科。 [3] 由於各課程的計分方法各有不同,如計算科目的數目、各科的比重等,令各院校公佈的入學分數難以互相比較。

  • 人生很短暫,我在這裡衷心祝福大家好好利用自己最青春,趁這大好時光,依照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好好努力,因為沒有成功是可以隨便拿取的。
  • 他續指,學校自中一起便會向學生灌輸生涯規劃意識、包括設立生命教育科,讓學生透過體驗式學習去認識自己。
  • 香港各大院校的收生要求每一年都有所變更,如果同學不緊貼心儀院校和課程的收生要求,很容易「脫節」,大大影響自己成功入讀的機會。
  • 有畢業同學指,參加西班牙文化交流團及參觀立法會均有深刻體驗,其中有中學畢業生考完DSE成績未如理想或不知如何選科,但後來學會存開放心態,並跟從自己的內心作出抉擇。
  • 科目與科目之間有協同效應,讀緊3科選修不會比讀2選修溫習時間多很多,有同時修讀「中史及歷史」或「生物、物理及化學」或「經濟及BAFS」學生一定有同感。
  • 他又提到,即使學生選錯科亦非大錯,因為根據現時學制,大學首年課程均為基礎科目,學生可申請於第二年轉系,影響不大。

那時候我想為什麼爸爸媽媽不像某些父母那樣會強迫我去讀什麼,幫我想好將來的路要怎麼走。 我知道好多人都渴望有一對開明的父母,自己決定想報讀的大學,那時我的想法好傻。 其中收生分數最低的學士課程為BA in Creative Arts and Culture (Music)(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 (視覺藝術)),收生分數僅為18分。

大學選科指南: 香港城市大學課程指南

[6] 組別 A 競爭比率的計算方法是將組別 A 的報讀人數除以組別 A 的取錄人數。 作者為香港大學二年級生,秉承 “work hard, play hard”的宗旨。 另外,我們無休止地讀書,只是盼望大學的生活,脫離父母的控制,爭取更大的自由,幻想自己在大學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們將各院校公佈的入學分數歸一化為「入學分數指數」,撇除不同計分方法所造成的差異,以便比較各課程的入學成績。 大學選科指南 該指數最高為 7 分,可理解為需計算的科目的平均分數。 部分課程沒有入學分數指數,這些課程是首屆開辦,沒有往年數據參考;或校方沒有公佈過往入學分數。

大學選科指南: 網站特色

一般考生會根據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各科成績好壞進行選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完全依據高一期末考試成績作爲選科標準,而某一科目未來兩年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可以學好的信心因素也需要考慮進去。 [5] 大學選科指南2025 在成功入學的文憑試考生中,其四分之一的成績都在下四分位數以下,其餘四分三則在下四分位數之上。

大學選科指南: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其實,每年都有很多同學來向我諮詢,說他們不知道自己適合報讀甚麼科目。 政府及其他機構都有推出生涯規劃平臺,提供升學及就業輔導,透過一對一或工作坊等,學生可以諮詢社工/專業人士的意見,找到未來的方向和目標,選科的方向。 餘振強紀念中學學生謝馨慧於對談中,就DSE放榜及升學就業等議題作對話,當中包括生涯規劃及如何選科等。 大學選科指南2025 今年17歲林欣彤指,很難得去西班牙,最深刻是回到酒店時可以與麥sir交流有關學業、家庭甚至愛情等話題。 她透露DSE成績未如預期理想,無法修讀醫科,但麥sir告訴她條條大路通羅馬,讀任何科目都有其出路,應存開放的心態,故最後選擇理工大學的放射學科。

大學選科指南: 2. 希望可以盡情享受大學的生活,與朋友擁有美好的時光

選擇到對的科目可以讓你更加有動力去考好文憑試,使自己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中學升上大學是一個大躍進,你需要時間去適應,大學不再像以前那樣有人教你該怎樣讀怎樣背就可以拿到高分。 如果選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科,你會讀得好辛苦,會浪費四年的青春。 大學畢業之後的工作或多或少都會跟你的學士學位課程有所關連,如果大學選了一科自己不喜歡的學科,那將來的工作,自己未來的人生難道就要照着這一科自己不愛的科來做人嗎?

大學選科指南: 升學解碼

他指出,與其升讀沒有興趣的大學學科,倒不如考慮一個有興趣的副學士課程,然後嘗試升讀大學。 雖然香港恒生大學的基本收生要求是「33222」,但是精算及保險(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於數學(必修部份)之最低入學要求為第3級。 一些課程對學生特定科目的成績有要求,例如中文教育學士要求學生文憑試中文科最少達到5,英文教育學士要求學生文憑試英文科最少達到5。

大學選科指南: 港大醫學院改面試方式 學生可經「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申請入讀

你的留言亦非常重要,愈多的留言使網站的資料更為準確。 大學選科指南 坦白說,我是一個三心兩意的人,到了中六要選科嘅時候都還沒有一個準確自己喜歡的科目。 眼看自己身旁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目標,Jupas選科時都有明確的方向,我卻為此十分苦惱。

大學選科指南: 閱讀評論

假如學生和家長意見不一時,學生應嘗試聆聽家長的建議,清楚表達自己如何達到個人目標。 大部分課程的收生要求採取「4+2」的標準,即4個Core(主科)的成績,加上2個Electives(選修科)成績的總分數。 2022年城市大學公佈的收生中位數以及下四分位數都偏高,但由於它按照比列對不同科目的比重作加權,所以入讀的難度其實並非如其分數顯示的那麼困難。 其中較為收生分數較低的課程有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媒體與傳播系)。 香港大學平均收生分數最低是Bachelor 大學選科指南2025 of Engineering(工程系),收生分數的中位數是Best 5的25分,而入讀者的分數最低是23分。

大學選科指南: 興趣為Jupas選科首要條件

你自己選的科,倘若將來你後悔了,也沒有人你可以去埋怨。 將來你讀得很辛苦的時候,你可以想起自己當初選這門科的原因,讓你有動力繼續努力下去。 今年18歲的林柏希是參加者之一,她在西班牙交流團中,最深刻的印象是到魯營球場(Camp Nou),因為本身喜歡踢足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