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並不像在遠離賭場後在進行賭博,而是希望中長期的範圍內投資並增加資本。 藍籌股單2025 每一個投機者最終都將必不可免地成為投資者,對於這一最終規模更大的投資者羣體,藍籌股將具有重要優勢。 事實上,內銀股早前公佈的去年度業績,表現均優於市場預期,而即使股價反彈後,目前估值仍處於偏低水平,市帳率介乎0.3至0.6倍,息率就有7釐,在低入場費藍籌名單中,最有機會賺價又賺息。 藍籌股名單2025 另外,內銀股亦是今年股價表現較佳的藍籌,普遍有雙位數升幅,市場主要看好隨著經濟持續復甦,人行貨幣政策趨向正常化,息口趨升將有利內銀息差收入。 宏橋從事鋁產品的製造及銷售業務,受惠鋁價上升,集團去年純利增加53.13%,至160.73億元人民幣。

小編認為,“專業術語”只有在每一個涉及的參與者都瞭解的情況下才有意義。 藍籌股名單2025 大行高盛上調中信股份2021至2023年每股盈測介乎17%至19%,料今、明兩年純利分別升13%及6%,至分別640億及675億元,目標價由6.7元升至7.3元,維持「中性」評級。 百威股價過去一年幾乎都只在25元上下徘徊,今年以來仍累跌4%,往績市盈率高達80倍,有待5月公佈第一季度業績再作評估,故入場費雖低,但暫時仍宜以觀望為上。 啤酒股百威亞太(1876.HK),是入場費最低藍籌,每手100股只需2,450元。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的風險

說到收息,是次藍籌變動中被剔出的交行,其實是不少股民喜愛的高息股,因其現價息率高達8釐,這一點是雖同為內銀股,但息率只有2釐的招行所不能比擬。 藍籌股名單 相對之下,另一新貴信義玻璃還算吸引,有4釐樓上,但股價波動風險亦較高;至於李寧,息率只有0.2釐,就更加肯定不是追求高息回報投資者的那杯茶。 如上述,大多數的藍籌股都有派發股息的習慣,一些藍籌股的股息率也是高的。

  • 任何聲稱代表IG的Line帳號都是未經授權的,應被視為假帳號。
  • 宏橋從事鋁產品的製造及銷售業務,受惠鋁價上升,集團去年純利增加53.13%,至160.73億元人民幣。
  • 高盛報告指出,內地成品油消費稅正式實施後將減少石油產品進口,有望紓緩下游供應過剩風險,因此上調中石油2021至2023年EBITDA預測分別0%、4%及5%,評級「買入」,並同時列入「確信買入」名單,目標價由4.9元升至5.3元。

及碧桂園。 今年來股價升勢最勁,而股息率又有5釐或以上的股票為中信股份 (00267) ,股價累升約60%,截至昨日收市的股息率為5.57%,今年表現可謂「財息兼收」。 至於最高息的藍籌股中行及交行今年來的股價分別錄18.9%及25.9%升幅,都是不錯的賺息賺價之選。 該行認為雖然房地產風險下降有助於投資者情緒,但指平保2022財年上半年的基本面缺乏短期催化劑;但亦認為平保估值偏低,指市場已預期公司去年表現疲弱,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83元下調至81元。 匯控現價PE約10倍,過去三年平均最低PE為16倍,息率3.8釐。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幾千蚊買到 一次買齊呢兩隻新經濟股+舊經濟股 10,000元有找

藍籌股(Blue Chip Stock)通常是在某個行業裡最知名、最受歡迎的股票,市值高達數十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同時將國壽2021年及2022年淨利潤預測由增長16%及5%,調低至增長3%及4%,並調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每股盈利預測11%、12%及12%,料其盈利於2023年後才會加快增長,將目標價由59元調低至58元,「與大市同步」評級。 但鑑於增長的不確定性和對毛利率的影響,認為現時以估值角度對該股看法轉為樂觀仍為時過早,將目標價由48元下調至42.7元,維持「持有」評級。 已定於3月22日公佈業績的藍籌股恆安國際,屬長期大弱勢股,現時市盈率9倍,過去三年平均低位13倍,息率則有6釐。 不過毫無疑問,港股現時估值已屬低殘水平,個別藍籌股更已先大市一步,跌穿過去幾年的平均估值低位,《香港財經時報》以下就列出10隻現時PE低於過去三年平均PE低位,且息率最少亦有近4釐的藍籌股。

在計算了最新的一份中期業績後,60隻藍籌中,中國石油化工(0386.HK)的TTM息率是最高,超過9釐。 中電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407.29億元,按年升5.2%;純利46.15億元,按年跌23.2%,是今個業績期中少有幾隻盈利倒退藍籌的其中之一,主要是內地及澳業務盈利減少,以及澳洲業務就一宗長時間訴訟達成和解而錄得一次性支出影響。 第二,如果一家藍籌股的前景不再明亮,未來賺的錢可能會越來越少,那該藍籌股的股價和股息派發也會隨之下降。

藍籌股名單: 香港收息股之選:創業板股票

在未來的股票交易中,您可以更多地關注這些可靠且不斷增長的藍籌股,以一種穩健的姿態輕鬆在資本市場中獲得更大收益。 差價合約允許做多做空雙向交易,您在股價上漲和下跌中都能找到獲利機會。 港股一般以現金形式進行分紅,分紅後股價不會相應的按分紅金額降低實際交易股價,且一般採取自動到賬方式。

  • 業績方面,碧桂園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5,230.6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13%;純利267.97億元人民幣,按年跌23.5%,核心淨利潤約269.32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16.8%。
  • 券商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昨日召開,表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券商股抽高。
  • 、比亞迪 (01211)
  • 瑞信亦看好石藥,指其主要產品「恩必普」首季銷售收入增加8.7%,本來考慮到國家集中採購降價因素,瑞信原預期「恩必普」今年銷售收入將按年下跌超過20%,但管理層透露「恩必普」膠囊3月份銷售按年升最少40%,注射液表現更佳,預期全年「恩必普」的銷售收入跌幅將較預期要少。

中石化去年業績表現強勁,全年賺712.08億元人民幣,按年大增升1.14倍,創十年最佳紀錄;而今年首季業績繼續有好表現,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淨利潤為233.38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4.3%。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上月公佈最新的恒指季度檢討結果,有關變動即將於下週一(9月6日)開始生效。 是次共有三隻股份晉身藍籌,分別是信義玻璃(0868.HK)、李寧(2331.HK)及招商銀行(3968.HK),而交通銀行(3328.HK)則被剔出,恒指成分股總數目將由58隻增加至60隻。

藍籌股名單: 最新文章

小米(1810.HK)作為名單中唯一一隻新經濟股,受累於科技板塊整體不振,年初至今股價累跌近20%,是表現最差的低入場費藍籌。 在品牌優勢構成的護城河,及科技融入所帶來的增長動力支持下,創科實業的業務價值成功倍升,短中期內亦未見有逆風跡象,股價強勢有望延續至下一年。 創科實業 藍籌股名單2025 藍籌股名單 (0669.HK) 好大機會在明年繼續成為明星港股。 在港股退潮及中資股災中,創科實業由年初至今的股價回報有超過50%,表現在一眾藍籌股中非常突出。 儘管週五表現疲軟,但指標STOXX 藍籌股名單 600指數仍連續第三週上漲,因市場寄望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和歐洲央行即將完成加息。

藍籌股名單: 市場透視

該行因此將石藥2021至2022財年淨利潤預測上調8%及5%,目標價由11.5元升至14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走勢上,中石油在突破3.5元阻力後仍在繼續尋頂中,相信在下半年油價預期維持高企下,股價有力進一步挑戰4元至4.3元水平,問鼎全年藍籌升幅王的機會不低。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是什麼?十大高息藍籌股美股名單!分析優勢與風險

除了留意股息率之外,投資者或許會擔心有「賺息蝕價」的問題。 但在有5釐或以上股息率的藍籌股中,僅得2隻股票股價今年以來的錄得下跌,分別是恆安國際 (01044)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2022|領展可望跑贏同業

IB有分成美國IB的帳戶及香港IB帳戶,建議開美國IB的帳戶,資產才會受到最高3050萬美元賠款保障。 通常情況下,藍籌股是主要股市平均數、指數的組成部分,所以各個知名指數中所包含的成分股就會被視為藍籌股,而這個指數也被稱為藍籌股指數,包含S&P500指數、道瓊工業指數、德國DAX指數、巴黎CAC40指數、歐洲 STOXX 50 指數…等等。 粉紅單是場外交易OTC的初級報價形式,最早可追溯至1904年,當時有間公司將未掛牌公司市場報價的情報和訊息,記錄在粉紅色的紙上,向訂閱戶提供證券報價,因此有粉紅單的由來。 市值大是必備條件,但並不是唯一條件,一般也必須是該產業領先龍頭,且過去有良好營運成績的企業,才適合稱為藍籌股。 內銀股經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顯著抽升後,2月份出現回調,但因高息加上業績在即,故在近日跌市中相對靠穩。

藍籌股名單: 港股證券戶口

集團表示,受惠內地疫情緩解後,旗下業務全面復工復產,令下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5%,扭轉上半年同比跌19%的劣勢;而當中金融板塊仍是利潤的主要來源,全年同比增長1.6%,至435億元,利潤貢獻佔比77%。 藍籌股公司通常有穩定的盈利能力,這意味著它們在長期內能夠持續地賺錢。 雖然藍籌股大部分都很安全,但在全球經濟衰退期仍可能出現系統性風險, 像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著名的系統性風險例子。

藍籌股名單: 穩定的財政表現

系統性風險就是無法通過分散投資組合避免的風險,如戰爭、自然災害、經濟風暴等。 藍籌股名單 舉例,2008年發生的金融風暴、2020年的疫情爆發、和2022年俄烏戰爭都導致全球股市大跌、包括藍籌股在內,而這就是系統性風險。 藍籌股都是優質的公司,所以都廣為投資者所知,加上他們的流通股票數量是非常多的,因此經常被投資機構和普通投資者交易,流動性是非常高的,股價波動也相對較小。 瑞信亦看好石藥,指其主要產品「恩必普」首季銷售收入增加8.7%,本來考慮到國家集中採購降價因素,瑞信原預期「恩必普」今年銷售收入將按年下跌超過20%,但管理層透露「恩必普」膠囊3月份銷售按年升最少40%,注射液表現更佳,預期全年「恩必普」的銷售收入跌幅將較預期要少。 走勢上,中信股份6月初創出8.932元的52週高位後,股價明顯轉弱,並已跌穿3月以來的上升軌,短線料要考驗8元承接力,現價市盈率約4.3倍,息率5.8釐,估值上有一定支持,但下半年要維持上半年的強勢,就必須要有更大的利好因素支持,全年股王的寶座未必穩陣。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2022|中國宏橋12釐息 過去4年保持增長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預計中移動去年第四季收入及淨利潤將增長近5%,EBITDA料增長9.5%,收入及盈利預測略高於市場預期2%及4%。 另外,中移年初宣佈獲股東授權回購不超過20.48億股H股,相當於不超過H股已發行股數的10%,而目前已累計5次回購H股,涉及共1,540萬股,佔H股流通量的0.3%及總股本的0.07%。 以上資訊並不包含(亦不應被理解為包含)任何關於購買、持有或出售差價合約的金融建議、推薦或指導意見,或我們交易價位的紀錄,或對任何金融產品交易的報價或招售。

藍籌股名單: 港股估值已屬低殘水平

該行雖下調碧桂園目標價至6.6元,以反映疲軟的合同銷售,但維持「買入」評級。 雖然新一波疫情大爆發令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收緊,不利零售商場租務回報,不過瑞銀報告認為領展商場民生必需品租戶佔比較高,在過去多輪疫情中均跑贏行業;又指本港零售收租股現估值相當於預測股息率4.7%,與去年底今年初禁止晚市堂食時共相若,給予領展「買入」評級,目標價82元。 對於希望有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買股票或會以賺股息為目的,一些股息率高的收息股正是他們的心頭好。 不過在買入收息股時,都要提防有「賺息蝕價」的問題,藍籌股的股價表現較為穩定,是投資者的不二之選,若有派息的話更是吸引。 而最近恒生指數季檢出爐,將加入信義光能 (00968) 、比亞迪 (01211)

藍籌股名單: 穩定的盈利能力

而在美國,道瓊指數成分股都被稱為藍籌股,而當中市值最小的公司—— Walgreens Boost Alliance 的市值都超過 300億美元。 起初,那些高價格的股票(比如當時一股 200美元以上的股票)被稱為藍籌股,就像藍色籌碼在賭場裡是最高價格的籌碼一樣。 而現今市場對藍籌股的定義不再是高價格的股票,而是高價值、市值龐大的股票。 受惠於疫苗接種概念,醫藥股今年上半年是贏家之一,不少股份都有可觀升幅,石藥集團(1093.HK)今年以來股價累升逾50%,在藍籌中排第三位。

業績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止,碧桂園純利149.96億元,按年升6.1%;派中期息0.2098元人民幣,連同去年度末期息0.2498人民幣,TTM息率5釐,市盈率僅3倍。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名單2025 瑞信預期,中移動今年將回購約1%的總股本,涉及約2.14億股;又看好中移元宇宙業務前景,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84.9元輕微上調至85.6元。 建設銀行截至去年9月底止九個月純利為2,321.5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12.79%;利息淨收入4,481.45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4.87%,淨息差1.94%,淨利息收益率2.12%,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0.10和0.07個百分點。 匯豐控股宣佈派發第四次中期股息每股0.18美元,按年增長20%,全年每股共派息0.25美元,另提出回購最多10億美元股份,將於現時的20億美元回購計劃完成後展開。

藍籌股名單: 藍籌股是什麼意思?怎麼買?紅籌股、綠籌股、紫籌股又是什麼?

年內5G套餐用戶達到1.55萬戶,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48.9%。 【藍籌股2022】港股過去一個月累跌6,303點後,今早(3月16日)在隔夜美股回升帶動下,出現反彈。 恒生指數開市報18,956點,較昨日收市價18,415點,升540點或2.94%,早段更一度收復19,000點關口。 無人可知,常言道跌市莫估底,但一些具質素的績優股,將可看高一線。

受需求復蘇預期帶動,國際油價上半年持續攀升達50%,週三(6月16日)倫敦布蘭特期油升至每桶74.39美元,創2019年4月以來最高;而紐約期油一度升至每桶72.99美元,再創2018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收市報72.15美元。 藍籌股名單 中信股份(0267.HK)是上半年升幅最大藍籌股,計入派息除淨因素後,股價累積升幅達65%,拋離第二位的中國石油股份(0857.HK)12個百分點。 紅籌股是指,公司有中國內地官方背景,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屬下機構,但並非在內地註冊(如在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區註冊),就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海油等都是紅籌股,亦是熱門的收息股選擇,但要留意部分紅籌股會收取10%股息稅。

該行認為,雖然港鐵2022年租金收入或受零售業租金扶助、疫情等影響,但預期港鐵盈利仍能持續上升,主要是其物業銷售強勁,上當疫情一減退,港鐵將能快速復甦,重申其「買入」評級,惟將目標價由48.6元下調至45.3元。 業績有驚喜的還有港鐵公司 (0066.HK),去年業績扭虧為盈,錄得純利95.52億元,經常性業務亦轉賺18.08億元,物業發展利潤大增69.7%至93.43億元,主要來自「日出康城」第七、八和九期。 至於車務營運總收入達131.77億,升10.8%,本地鐵路服務總乘客人次達到14.21億人,按年升24.2%;港鐵解釋因去年下半年疫情有所緩和,令本地乘客量回升,但預期今年疫情不利影響將持續。

藍籌股是一家公司的股票,在品質、可靠性以及在經濟時好時壞的情況下有利可圖的運營能力方面享譽全國。 摩根士丹利則指,中石化中期派息相等於48%派息比率,高於2017至2019年間的45%,相等於年化股息率11%,預期公司今年下半年本土產油銷量較今年上半年升3%,維持對中石化「增持」評級及5.3元目標價。 至於中國生物製藥,雖然也是一年派四次息,但息率卻並不吸引,自2017年度起每季派息都固定在0.02元,今次中期業績,雖然純利按年大增5.8倍至84.8億元人民幣,但派季並無增加,全年合計仍是派0.08元,息率1.2釐。 趁著恒指成分股名單調整,投資者亦不妨重新審視手上的股份組合,特別是今年以來因疫情反覆以及內地監管風暴的颳起,令不少過去的強勢股淪為弱勢,特別是幾隻佔指數比重甚高的科技龍頭,究竟是止蝕沽出、繼續持有、還是趁低溝貨? 另一方面,面對市場不明朗因素眾多的情況下,投資者是否應轉向更保守的策略,增加收息股的比重,都是值得好好考慮。 業績方面,集團去年全年實現收入5,529.49億元,同比減少2.39%,年度歸屬股東淨利潤566.28億元,同比增加5.06%。

受惠油價上升,中海油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08.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5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43.01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131.67%。 排名第二的,是過去經常高踞藍籌高息榜首的中國石油化工(0386.HK),不過由於近期油價高位回落,中石化股價亦由6月初高位3.85元跌至週一(20日)最低3.38元,跌幅12%。 該行亦看好東方海外的高股息率,2022至2023年派息比率至少達40%或派息達4億美元,相當於每股0.6美元,首次覆蓋予其「跑贏大市」評級與320元目標價,意味較現價有36%的上漲空間。 在首次派發中期息後,聯通TTM息率得以升上8釐樓上,加上未來派息比率提高,絕對有條件成為長線收息投資者愛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