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零年底,新都會廣場管理處,收返兩鋪位,翻新商場,之後由黃埔旗下百佳超級市場經營,近年改裝為Taste經營至今。 1995年,新鴻基地產把新城市中央廣場一座16至22樓樓面售予美國大通銀行,涉資約3.92億元。 [1]土地註冊處顯示,現時以月租304.5萬元租予摩根大通,租期至2019年初,按上址每層約18,900方呎、即總樓面約9.4萬方呎計,呎租32元,恒生享租金回報5.6釐。 第1B期由3座住宅大廈組成,提供800夥住宅單位,包括開放式至四房戶型,實用面積由220至1,464平方呎,設有140個住宅停車位。

  • 為配合商場翻新工程,西翼所有店舖於2006年3月結業。
  • 而商場中庭翻新後,大電視已被移除,原玻璃燈箱位置變為白色板, 每一層都加起了樓層指示天花裝飾。
  • 包括2樓的Pacific Coffee及5樓的大快活。

萬寧結業後,便進行商場翻新工程,工程於同年12月完成。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商場樓高兩層,面積約20萬平方呎,主要租戶以兒童學習中心、補習社(如遵理學校)、僱傭中心、地產代理、美容中心及診所為主,頂樓設有數座行人天橋,可直接通往港鐵寶琳站、新都城二期、三期和疊翠軒。 新都城(英語:Metro City)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由恆基兆業地產發展。 商場東翼在80年代主要店舖為八佰伴及商務印書館、後期才合併為八佰伴一部份。 到了1995年,八佰伴無法續租商場4樓南座範圍,原址分拆為數間零售店,其中包括佔地6,000呎的Theme時裝店及Mothercare,於1996年開業。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都會廣場2座附近配套設施

新都會廣場(英文:Metroplaza)係香港新界葵青區葵芳一座商場,喺興芳路223號,新都會廣場基座,高5層。 商場與第二期一樣,由RDG及RMJM等設計,以「寰宇旅遊」為設計主題。 發展商於1998年第3季開售時,與可口可樂公司方面聯合促銷,購買可口可樂可以參加抽獎贏取住宅單位,並使用梁漢文、楊千嬅、陳奕迅主唱的《大激想》作為廣告主題曲。 新都會廣場由兩座樓高36層的寫字樓組成,並連接五層高的基座商場,鄰近葵涌貨櫃碼頭,瞬間可抵香港國際機場或內地。 管理公司分別於2011年及2013年於3樓及4樓加裝更多閉路電視,並提供高清畫面。

[127]到晚上8時11分防暴警察離場後,約400名市民在中庭聚集,高唱《願榮光歸香港》,大量便衣警員繼續在場內觀察。 翻新工程包括將音樂噴泉搬往室外花園平臺,增建24條扶手電梯,全面翻新各樓層的天花板、地臺、外牆、洗手間和喉管設備等。 此外,商場亦會重新規畫所有樓層,經過規劃後的樓層會有不同的主題,方便顧客購物。 在第一階段翻新工程前,廣場內的洗手間均設於各樓層的室外通道,且並非每層對外開放。

新都會廣場二期: 翻新前的面貌

到了90年代初,將通道位置開設時間廊,德和燒味及馬利奧餐廳結業後分別變更為大家樂及金像苑泰國菜館;萬寧原址結業後變更為U2。 到了2000年,更開設超人主題餐廳,不過一年後改建為超人冰室,2003年結業後分別變更為北京人家。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到了2005年,為配合四樓安裝新扶手電梯,西翼部份店舖被迫結業。

  • 2009年7月31日,地政總署公佈最新一批公共空間,除了要提供綠化平臺、商場通道作24小時開放外,還需要在地庫、3樓平臺及5樓平臺提供康樂設施。
  • 二零零零年底,新都會廣場管理處,收返兩鋪位,翻新商場,之後由和記黃埔旗下百佳超級市場經營,近年改裝為Taste經營至今。
  • 2012年10月起,西翼店舖進行租戶重整,通道亦進行翻新。
  • 其他主要電器店包括中原電器、百老匯攝影器材、香港電業城(已於2013年結業)、蘇寧鐳射、OSIM、PCCW(已於2011年結業,原址現為恆輝數碼)及DG LifeStyle Store等。
  • 整個項目在1993年開始興建,並且在1995年完成工程。

高層地庫同樣在1999年改建為「東京新幹線」設15 間時尚特色商戶,為年青人為對象的主題樓層[18]。 此外,高層及底層地庫設有大型停車場,附近位置設有6部升降機往商場高層。 2002年,商場開始進行大型翻新工程,以四季為主題,除了商場內部進行翻新外,商場中央的露天廣場亦進行翻新,增加了兒童遊樂場,並換上新宣傳標語「四季動力新都會」[1]。 2006年5月24日,來往新都會廣場至港鐵葵芳站的行人天橋建成了E出口,增加了新都會廣場的人流。 此外,同年6樓的辦公大樓業戶會所「帝豪會」關閉後,便進行改建工程,並且新增兩部扶手電梯連接5-6樓。

新都會廣場二期: 翻新工程

到2014年,商場斥資約4億港元進行大型翻新工程,並於2017年11月18日全面開通。 翻新工程由本地著名建築師何周禮和巴馬丹拿集團負責設計,將原有3樓的戶外休憩空間收回作為零售舖,4樓改為佔地4萬方呎的戶外大型露天廣場,設有季節主題花海、歷奇公園及都市農莊等5項嶄新主題設施。 新都會廣場的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英語:Wong Tung & Partners)設計,於1993年正式開幕。

2019年11月中,管理公司聘請多名身穿黃衣的南亞裔外判保安維持場內秩序。 其後的反修例運動,警方多次進入商場引發衝突,多人被捕。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1997年,為配合UA沙田進行擴建工程,商場地下戲院廣場原有的噴水池及花糟被迫拆卸,同時UA沙田進行首次翻新工程,工程於同年10月完成。 此外,商場內大部份走火通道指示牌更換為新的樣式。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英保良宣佈破產,連帶新都會廣場分店結業。 此後就由「豪邁家品商場」接手經營;超市部分就由廣南(KK)超市經營。

新都會廣場二期: 設施

公司特意斥資超過200萬,打造7種不同類型,共18個智能機器人,為住戶提供禮賓、送物件、送餐、搬運、保安及除菌等服務,於本港屬運用最多機器人的屋苑。 另外,公司將為住戶提供專屬應用程式,提供虛擬鎖匙,可以透過藍芽開門,讓住戶可體驗免觸進出屋苑。 在2017年5月,發展商將地皮用途轉變為住宅(乙類),以逾65.3億元完成補地價,樓面呎價逾2,288元。 [2]不過地盤內仍有零星土地由其他人士持有,之後發展商再增購3個地段,涉2萬餘平方呎,新增樓面約10.355萬平方呎,到2020年再補地價5.5億元。 合併發展後的地盤面積增至約48.2萬平方呎,補地價逾70億。 [3]不過根據樓書,項目仍然有零星土地無法進行收購。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界荃灣眾安街68號千色匯一期21樓2106-2110室

部份樓層須向商戶或食肆借用洗手間鎖匙才能使用,而食肆亦不會自設洗手間,而是設立通往室外通道的出口,方便食客前往洗手間。 直至第一階段翻新工程開始後,洗手間才建於商場內並對外開放,而室外通道亦改建為商場通道。 2013年3月20日,明報報導該美心皇宮,將於6月結業,舖位將改為集團其他3個較高檔次中菜品牌。

新都會廣場二期: 行人天橋預留位和排頭村問題

2009年6月26日,商場三樓多個主要通道出入口必須24小時開放。 到了同年7月初,商場花園平臺的開放時間亦有變更,3樓平臺為24小時開放;5樓、7樓及9樓平臺為上午7時至晚上10時開放。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音樂噴泉原位置於新城市廣場第1期商場3樓室內中庭,但為了配合2003年的翻新工程,音樂噴泉組件被移走至其他位置。 不過翻新工程最終並沒有翻新一樓西翼美食廣場、戲院大樓、地庫零售部份以至為3樓及5樓花園平臺進行重建工程。

新都會廣場二期: 空間名

[58]而地政總署列明新城市廣場第一至三層和第四層部分地方必須按照地契24小時開放給所有公眾人士使用[註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1][59]。 7樓(L7)在商場1984年開業至1994年為北園皇宮大酒樓,並設有2部升降機(編號P1及P2)由3樓直達7樓。 到了1995年原址拆細為多間店舖,最大租戶為美心集團旗下的潮江春中式酒樓,其餘店舖為東亞銀行、中國銀行及財務公司。 [40]商場室外設有空中花園,並且種植360種植物。 然而,由於當時該層室內部份並沒有通道連接至花園,只能從5樓及6樓室外樓梯前往,使該處人流稀少,後來更處於荒廢狀態。

新都會廣場二期: 服務簡介

而6樓改建工程於2006年9月完成,新增了年青會所Yo Park、大眾書局(其後結業)及Living Yoga。 2008年初,商場6樓Yo Park結業,拆細為多間美容中心及髮廊,命名為「凝美空間」。 一樓的大快活繼續營業,而KFC因租約期滿而不獲續租。 於2008年7月中轉為英王旗下的英王餐廳及雪國拉麵店。 2008年10月,商場將3樓前Double Star食肆位置改建為「聚美長廊」,引入9個彩妝護膚品牌開放式專櫃,採用獨立銷售運作模式經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