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代,北京金融街已發展成集決策監管、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準制訂於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2]。 3樓主要租戶為佔地82,000平方呎連卡佛、Juicy Couture、及多間高級食肆。 當中包括國金軒、Isola Bar & Grill、和歌山及Cafe Costa。
金融街慈善基金會在河北、內蒙古、西藏等多個省區市改善教育、扶貧幫困。 集團先後完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寺的山門恢復及歷代帝王廟的修繕、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都城隍廟的修繕等文物保護工程[4]。 為擴大建築規模,金融街控股制定了「南拓西擴」發展策略,即向南開發金融街(廣安)中心,在現有金融街建築以西緊鄰二環路建設金融街(月壇)中心。
金融街8號: 國際金融中心一期
年會節省開支,主要原因是預算控制嚴格,以及取得現金及其他形式的贊助。 世界銀行集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五十二屆理事會年會(九七年會)於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多項相關會議及研討會亦於一九九七年九月十六日至九月底期間舉行。 為推廣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金融管理局充分利用研討會、巡迴推介及刊物等形式,向全球各地金融界宣揚這個訊息。
在物業管理方面,金融街物業管理公司的物業管理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米。 集團先後打造了重慶磁器口巴蜀文化特色街區、廣東惠州海濱旅遊度假區、北京慕田峪長城旅遊度假區、浙江湖州南潯香草產業園[4]。 金融街8號 2006年,北京金融街初步建好2.3公里的金融街地下環廊,總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連接金融街中心區多座大廈的地下車庫,可提供8000多個車位。 位於金城坊街、金城坊西街、金融大街、錦什坊街及西二環地下。 在西二環有一處北向南進口,在太平橋大街有一處南向北進、出口,但因月壇體育館加油站附近出口因地段擁堵而未建,導致整個地下環廊閒置多年無法啟用[5][6]。 1993年,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在北京西二環阜成門至復興門一帶,建設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
金融街8號: 第一期
新聞及出版工作方面,金融管理局已加強本身網頁的內容,增設新項目及以中英文載述資料。 另又製作介紹金融管理局的光碟及錄影帶,讓更多公眾人士認識金融管理局的政策,以及貨幣與銀行業的統計資料。 除了中英文本並載的《金融數據月報》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季報》外,我們在年內亦出版了三本以香港貨幣及銀行事務為題的書籍。 在香港舉行回歸典禮期間,金融管理局亦藉著大量海外傳媒代表齊集的機會,舉行了多次資料介紹活動。
該會議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主持,行長們在會上決定透過諮詢本地有關當局及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致力研究協助該會議成員推行整頓計劃所需的融資安排。 金融街8號 此項決定具有關鍵作用,為其後於八月推出的泰國融資計劃鋪路,致使該計劃獲得該會議眾多成員(包括香港)參與。 在泰國融資計劃中,香港承諾向泰國國家中央銀行提供10億美元雙邊掉期貸款,發放貸款比率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放貸款的比率一致。 金融街8號 在一九九七這一年內,香港的重要事項接踵而來;緊接回歸中國,世界銀行集團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香港舉行年會。
金融街8號: 香港大廈搜尋
金融管理局致力向海外金融業人士宣揚香港在回歸中國後將享有金融及貨幣自主權的訊息。 此外,隨著全球金融一體化,加強中央銀行之間的合作及更積極參與國際金融事務更顯重要。 金融街8號2025 事實上,亞洲貨幣風潮的出現,正好彰顯這種合作的切實需要及意義。 與歷屆年會比較,九七年會以出席人數計是規模最盛大的一屆,登記參與者總數超過一萬九千名,包括來自一百八十一個成員國家/地區的代表、觀察員、特別嘉賓、訪客、世界銀行集團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職員、傳媒代表及本地職員。 這個盛會齊集全球差不多所有不同國家/地區的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香港正好把握這個寶貴的機會向這些一言一行均舉足輕重的人士宣揚香港回歸後繼續繁榮發展的訊息。
- 工程包括全面翻新及更換各樓層的天花板、地臺、指示牌及洗手間。
- 事實上,亞洲貨幣風潮的出現,正好彰顯這種合作的切實需要及意義。
- 2010年,商場洗手間及1樓的天花板再次進行翻新,當中天花板的款式於新加坡的ION Orchard十分相似。
- 九七年會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移交後在香港舉行的首項大型國際活動,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金融史上重要的一頁。
- 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的辦公室位於88樓,並可使用私人專用電梯出入,以加強保安及私隱。
- 該集團推進政府重點項目建設,主導建設了北京金融街、西單商業區、德勝科技園、天橋演藝區等西城區的核心功能區[4]。
- 到2010年代,北京金融街已發展成集決策監管、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標準制訂於一體的國家金融管理中心[2]。
Premier Plus 致力為這座世界級卓越辦公室大樓呈獻多元化的卓越服務,為租戶創造非凡的世界級體驗。 香港四季酒店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酒店部份,亦是國際金融中心最後一期計劃,由四季酒店集團管理,於2005年9月開幕。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的升降機系統分為大約10個區域,其中直接連接地下及33樓、1樓及35樓、地下及55樓和1樓及56樓的升降機均採用雙層升降機設計(因受大樓的設計和空間限制而採用)。 北京金融街(英文:Beijing Financial Street)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中部,是國家級金融管理中心,集中了國家級銀行總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部。 商場1樓於1998年7月6日開業,2至3樓的商舖於同年12月陸續開業。
金融街8號: 香港樓宇目錄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金融街8號2025 店內蘋果電子產品供公眾人士免費試用,顧客如有要求,可以有駐場技術人員一對一即時指導。 店內蘋果電子產品供公眾人士免費試用,顧客如有要求,可以由駐場技術人員一對一即時指導。
金融街8號: 國際金融中心2期 Two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
與會者親臨香港,正好耳聞目睹香港人一貫享受的生活方式及自由保持不變。 此外,年會也為中國政府提供良機,藉此重申及展示其對香港奉行「一國兩制」原則的承諾。 為確保香港能密切掌握國際金融的最新發展,金融管理局繼續參與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的年會。 此外,金融管理局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屬下的金融市場委員會,以監察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 金融管理局亦參與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的財政部長會議。 憑著本身在支付系統及證券化的專門經驗,金融管理局亦協助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協調這些領域上的新計劃。
金融街8號: 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採用尖端保安科技與措施,包括八達通卡出入系統、中央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及爆炸品搜索犬等。 大樓採用五級制的警報系統,配備24小時中央控制室,足以應付各種緊急事故和保安危機,時刻保持最高的保安狀態。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由港鐵公司旗下的Premier Plus負責提供高級商業物業管理服務。
金融街8號: 國際金融中心2期租盤
在主辦機構協助、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與三家發鈔銀行共同參與下,金融管理局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及三月份分別在紐約、東京及法蘭克福籌辦了三次巡迴推介,向海外金融業人士詳盡介紹香港在過渡期後的貨幣及金融安排,同時亦取得傳媒正面報導。 2011年9月24日上午九時,香港首家Apple Store 於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幕,是蘋果公司在美國境外的第一百間分店[10]。 店舗開設於東面連接一期與二期商場的天橋上,正門設於一樓,由玻璃旋轉樓梯貫通兩層成為複式單位,並於面向龍和道的落地玻璃懸掛大型發光蘋果標誌。 集團下屬公司承擔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的代建裝修工程,創建了「Life金融街」移動互聯平臺。 集團下屬的金暉公司2015年建設完成140萬平方米定向安置保障房昌平項目,並獲「長城杯」。
金融街8號: 港鐵
對於加強中央銀行之間的合作,以維持地區金融穩定,金融管理局也致力甚多。 2010年代,北京金融街共有金融機構1700餘家,其中法人金融機構741家,外資金融機構和國際組織100餘家。 新三板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為上交所、深交所外的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北京金融街由此初步形成「以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信貸資本市場、金融資產交易市場、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2]。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英語:IFC 金融街8號2025 mall)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金融街8號。 商場樓高4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 年內,金融管理局繼續與多邊組織保持密切友好的關係及技術合作。
金融街8號: 發展商
場內雲集名店近200間,商戶組合多樣化,當中包括多個國際知名的時尚服飾、潮流配飾、美容護膚、禮品、戲院及食肆等。 主要商戶包括citysuper、連卡佛、Palace ifc 戲院及Apple Store。 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1992年成立,是大型國有多元化投資企業,業務範圍包括政府重點工程、金融、房地產開發、物業經營與管理、教育、文化、醫療健康等產業,業務覆蓋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近20個省市。 截至2016年底,總資產2073億元,淨資產668億元,各級子公司176家,員工1萬多人[4]。 為給租戶提供不間斷的管商環境,Premier Plus採取積極的保安防預措施,迅速應對各種緊急事故和保安危機,提供全面的綜合保安服務。
金融街8號: 德事商務中心 – 香港會所大廈
這個地區研討會冠蓋雲集,獲得多個國家的財政部長、中央銀行行長及其他顯赫嘉賓蒞臨致詞,他們對香港未來在地區金融聯繫上的角色均表示極大信心。 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原則已在《基本法》中清楚訂明。 隨著香港進入過渡期最後階段,金融管理局更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界,特別是中央銀行組織的活動,以加強外界認識中國承諾將緊守「一國兩制」的原則及香港繼續維持貨幣穩定的能力。
金融街8號: 金融街控股
Premier Plus 為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提供多元化的清潔服務,服務水平達豪華酒店級數。 除一般日常公眾範圍清潔服務外,客務處亦會根據租戶的需求,提供周全及靈活的獨立清潔服務。 此外,清潔服務小組還負責每天清洗大樓玻璃幕牆,讓租戶時刻飽覽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璀璨景緻。 金融管理局是年會的策劃及執行機構,負責與各國政府部門及有關組織緊密聯繫,以安排機場接送、酒店住宿、保安及核證、交通、護送、社交及文化活動、為配偶安排的節目、以及傳媒與宣傳等。 不論乘搭港鐵、巴士、的士、自駕或步行,您都可以輕鬆到達此香港商業及消閒之地標。
Ifc商場謹此澄清,該Facebook專頁及網站並不屬於ifc商場,亦與本商場沒有任何關連。 本商場對上述專頁及網站所提供的貨品或服務恕不負責,並將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責任之權利。 1982年起,陳元歷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副書記、書記,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商貿局局長兼北京市體制改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其間,他主持的西城區金融區規劃和設計為後來的北京金融街描繪了藍圖[1]。 由於發展規模龐大,當初地鐵招標時要求將整個項目分為四期,並分期磋商補地價,較早前地政總署便批出第二期的補地價為26億,平均每呎5,100元﹐雖然對1998年前批出的金額大幅下降四成,相以當時市道而言,補地價金額仍然偏高。
其外型設計與國金一期相似,外牆均為玻璃幕牆,在頂層設計皇冠式和象牙形裝飾,晚間由投射燈照射。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部設於國金二期,是金管局於2001年4月以接近37億港元向發展商購入,包括頂樓在內共14層辦公室面積,曾被部份人士批評浪費公帑。 金管局目前持有34萬平方呎樓面,分別位於55樓、56樓部份樓面和77至88樓,部份樓層出租予香港按揭證券公司(80樓,已遷往上環新紀元廣場中遠大廈)、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已遷往灣仔合和中心)及國際結算銀行(78樓)等相關金融機構。 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的辦公室位於88樓,並可使用私人專用電梯出入,以加強保安及私隱。
2008年10月,業主將3樓其中一條連接一期的天橋改建為agnès b. LA 金融街8號2025 LOGGIA店,該店是全球唯一的一站式agnès b.旗艦店,佔地超過15,000平方呎,齊集女裝、男裝、SPORT B.、VOYAGE、BIJOUX、花店、旅遊概念店、餐廳、咖啡店及朱古力店於一身。 到2021年,業主為商場3樓玻璃圍欄進行加高工程,防止自殺事件。 鑑於歐洲單一貨幣歐羅將於一九九九年面世,並將帶來重要影響,金融管理局於一九九八年一月舉行第二屆「卓越人士」講座,探討這項新貨幣的過渡過程及在國際上的角色。
金融街8號: 建築特色
香港站上蓋發展計劃共分四期,第一期為國際金融中心一期,第二期設約588,900平方呎商場及為一幢88層高的摩天寫字大廈,樓面面積約195萬1,600平方呎,至於第四期為酒店項目,樓面約110萬平方呎,約提供1,200間客房。 許多與會者連同世界銀行集團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表示,九七年會不但極度成功,更是有史以來舉辦最出色的一屆。 所有與會者對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先進設施均表示高度讚賞。
金融街8號: 世服宏圖 –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位處中環海濱,坐落港鐵香港站上蓋,為香港消閒地標之一。 商場雲集超過220間店舖,商戶組合多樣化,國際知名品牌、旗艦店及特色概念店等一應俱全,集購物、消閒、娛樂於一身。 國際金融中心匯聚優質寫字樓、頂級消閒購物商場,以及四季酒店及四季匯,爲顧客提供非凡的工作、消閒購物及生活新體驗。 範圍北起阜成門橋,南到復興門橋東北側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全長1700多米、寬600多米。 到2010年代,北京金融街核心區面積2.59平方公里,建築面積總規模600萬平方米[2]。
金融街8號: 金融街8 號, 中環, 香港
金融管理局將特別注重加強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國際清算銀行的技術合作。 在地區活動方面,金融管理局繼續積極參與東亞及太平洋地區中央銀行與貨幣管理局會議。 該會議轄下負責研究銀行監管、金融市場發展及中央銀行運作的三個工作/研究小組,已各自完成詳盡的研究。 一九九七年三月,該會議第十三屆副行長級會議亦於香港舉行。 該集團物業經營業態有酒店、寫字樓、公寓、商場等,在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擁有超過120萬平方米的物業。
金融街8號: 國際金融中心2期寫字樓租單位出租
事實上,這也是世界銀行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首次能在同一會場內舉辦所有會議與有關活動。 多項新式設施,例如條形碼入場控制系統、電子訊息系統及即時金融訊息終端機,均為世界銀行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歷來首次使用的高科技設施。 九七年會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移交後在香港舉行的首項大型國際活動,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金融史上重要的一頁。 世界銀行集團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選定在香港舉行年會,代表了金融界對香港續享繁榮安定及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不但就亞太區來說,也是從全球標準而言 — 投下強而有力的信心票。 作為一九九七年世界銀行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的部分推廣活動,金融管理局於一九九七年三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舉辦「金融市場一體化在亞洲的發展及香港的角色」研討會。
國際金融中心底層連接中區行人天橋系統,連接鄰近建築物包括交易廣場、香港郵政總局及中環碼頭,地面則設有蓋巴士總站、的士站及停車場等交通設施。 金融街8號2025 國際金融中心商場(ifc mall)商場分兩期落成,分別於1999年及2004年初開業。 商場樓高四層,總面積達80萬平方呎,毗連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及二期頂級寫字樓、世界級的四季酒店及四季匯套房酒店。
規劃佔地面積1.18平方公里,總建築面積400萬平方米[2]。 對於世界銀行集團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嚴格要求,金融管理局均完全達到,總開支更遠低於原定預算。 一九九五年,香港就籌辦九七年會所通過的預算為4.85億元,而實際總開支僅為3.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