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興建的北環綫連接錦上路站與古洞站,港鐵公司將會在錦上路站地底加建北環綫月臺以及擴建地面大堂,屆時錦上路站會成屯馬綫與北環綫的乘站,乘客須經過地面大堂轉乘兩綫[15],相關車站擴建工程預計於2034年竣工。 九龍巴士77K線是香港新界巴士路線,來往上水及元朗(鳳翔路),現時本線仍是唯一途經全段粉錦公路的巴士路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應往返元朗(鳳翔路)及錦上路站,走線大致與601C線相同,行經映河路進出爾巒,然後駛經錦田市與東匯路往返錦上路站。 然而,營辦商有見601C與602C線服務範圍互有重疊,加上映河路往返錦田市的乘客不多,故此路線僅提供爾巒接駁錦上路站的服務,並途經錦河路往返錦田公路,而元朗路段則由601C線提供服務。 2020年2月起,為配合物業發展工程,公共運輸交匯處大幅縮減面積,站內閒置車坑已改為停車場,只剩下五條車坑用作巴士總站、專綫小巴站及的士使用。 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站曾設有獨立入口,除九巴251A、新界專綫小巴602及608線使用車坑上落客與停泊外,大部分路線均直接於錦上路站C出口外停車上落客,以致多條車坑長期處於閒置狀態。

位於錦田公路近高埔的私人屋苑爾巒(Riva)於2014年入夥,發展商委託永東巴士租用紅色公共小巴營運往來該屋苑至新元朗中心的住戶巴士服務,只限該屋苑居民乘搭,以套票形式向居民收取車資。 設施包括面積逾13.5萬平方呎園林及逾3.7萬平方呎的雙會所。 錦上路小巴2025 錦上路站在九廣西鐵興建時原擬稱為錦田站,當接近通車並諮詢當地居民意見時,八鄉的居民認為車站位於錦田與八鄉中間,應名為錦田八鄉站,並引發錦田與八鄉兩地居民爭拗,最後九鐵公司只好把車站名字改為錦上路站,以平息風波。 因錦上路是車站興建時最接近該站的主要道路,並且是分隔錦田與八鄉兩區的道路[12],惟仍有錦田原居民仍然不滿,一度威脅以激烈行動抗爭[13]。 大堂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錦上路小巴: 大廳

著名地點有錦田紅磚屋、日本千葉園、旦王花、蓮花犬舍、財利農場、黎氏大屋、植桂書室、南苑海鮮酒家及上村公園等。 77K線開辦初期,用車主要為丹尼士柏斯(DENNIS PAX)單層巴士,用金馬Superpoise MkII[35]。 六、七十年代的用車主要為亞比安單層巴士,七十年代後期則以丹拿E/F型(D)為主要用車。 踏入八十年代,此路線改以利蘭勝利二型(G)為主要用車,九十年代勝利二型退役後,曾短暫改用丹尼士喝采(N)。

2002年4月7日,本線轉為全空調服務,改為單層巴士及雙層巴士行駛。 錦上路小巴 隨著三菱單層巴士年事已高需要退役,本線部份車隊改為採用丹尼士飛鏢巴士。 雙層巴士方面,主要以丹尼士三叉戟(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SV)行駛。 由於受粉錦公路路窄多彎環境的影響,九巴一直只能派出車身長度較短的巴士行走本線。

錦上路小巴: 命名空間

根據運輸署官方資料,此路線的總站為元朗(鳳翔路)巴士總站,並於錦上路站折返;然而在日常營運中乘客抵達映河路爾巒後必須全部下車,然後由該處重新上客且不作停留折返元朗市而不經錦河路。 新田公路全線通車前,此路線與76K線曾是往返元朗及北區的主要路線。 惟自從九巴開辦特快路線276及276P,加上沿途受公共小巴18線競爭,錦田至元朗市一段亦與54、64K線重疊,被搶去不少乘客。 自九廣西鐵(今港鐵屯馬綫一部份)通車後,此路線成為粉錦公路連接錦上路站的重要接駁交通工具。 不過本線於2013年因路線重組後調低了全程車費,現時本線全程車費是來往元朗至北區中是最便宜的,能吸引「一定要搭平車」的乘客,繁忙時間有時會出現頂閘情況。

另外,在2號月臺(往烏溪沙)路軌旁並設有預留予興建北環綫月臺的平臺基座。 車站大廳的設計配合當地較空曠的鄉村環境,由於錦上路站呈東南-西北走向,故此大廳東側牆身多以採用透明玻璃組件;而西側牆身則採用啡紅色磚牆,此舉有助東邊的陽光進入室內,讓東邊有廣闊鄉村視野之餘,亦防止下午太陽西斜時猛烈的陽光而導致的室內溫度急升。 錦上路站全長約280公尺,而車站外牆為磚紅色,且四週的空地遍植樹木及設有大型廣場,與四週的鄉村環境呼應。

錦上路小巴: 車站興建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錦上路小巴2025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呎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2][23]。 宜蘭縣將於8月15日起推出750元通勤月票方案,可無限次搭乘縣內市區公車、臺鐵漢本至石城段。

  • 宜蘭縣將於8月15日起推出750元通勤月票方案,可無限次搭乘縣內市區公車、臺鐵漢本至石城段。
  • 九廣西鐵(而家西鐵綫)通車初期,因為錦上路站偏離錦田及八鄉嘅主要地區,再加上西鐵車費貴,因此使用量近乎零;及後九鐵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平過巴士車費吸引乘客搭西鐵,但由於大部份接駁交通工具都冇提供轉乘優惠,故此只有少部分乘客改用西鐵進出該站及市區。
  • 為減輕臺南市青年購屋負擔,臺南市政府加碼推出「首次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提供一次性6萬元補貼,8月1日~10月31日受理申請。
  • 錦上路站住宅計畫樓面面積佔逾204萬平方英尺,提供約2,692夥,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英尺,建築物高限為69公尺(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將和全國超過300家機構合作,只要負擔行政費用就可以接受諮商,預期受惠1.8萬人次。 錦上路小巴 一次諮商會補助該機構1600元,民眾等於可以節省4800元的諮商費用,鼓勵出現情緒困擾的年輕族羣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強調求助並非弱者表現。 內政部今年「自購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將於8月1日上午9時~8月31日下午5時開放申請,可和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同時申請。 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年限最長20年,優惠貸款額度最高250萬元;而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最長15年,貸款額度最高80萬元。

錦上路小巴: 路線資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3],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民間曾有團體香港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在錦上路一帶興建廣深港高鐵車站[4],稱為貫通南北方案,惟此方案並沒有被採納。

錦上路小巴: 路線資訊

雖然九巴251M線喺錦田區內路線過份兜路,導致該線客量不斷流失,對西鐵有利,但係縱使西鐵喺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該站人流仍然處於極低水平。 擬建的北環綫將會連接錦上路站和東鐵綫的古洞站,屆時此站將會擴建,成為屯馬綫和北環綫的轉乘站,以及北環綫的南端總站,預計北環綫工程於2025年動工,2034年落成。 每個月臺可以容納一列9卡的列車停泊,現時因屯馬綫列車只設8卡,故列車靠站時只會使用月臺頭8卡位置,務求使駕駛室剛好對準職員專用區域,以方便各種車務安排盡量在職員區域內進行。 車站第2期上蓋地盤面積約5.17公頃,涉及一個面積43.1萬平方英尺的商場,惟目前仍未推出市場招收意向書或招標[22][23]。 2020年7月,此路線獲批准使用11.3米巴士行走,並於7月3日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20/WU4443及E6M28/WU5327)。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錦上路小巴: 接駁公共交通

第1期位於計畫的西南面,由錦河路、東匯路及港鐵錦田大樓所圍繞。 計畫地盤面積約44.9萬平方英尺,規定作為私人住宅用途,可建樓面約123.7萬平方英尺,規定設不少於1,652夥單位,當中661夥單位實用面積須小於538平方英尺,限英尺比例約40%。 錦上路站住宅計畫樓面面積佔逾204萬平方英尺,提供約2,692夥,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英尺,建築物高限為69公尺(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錦上路小巴: 車站象徵

另外衛福部為支持年輕族羣心理健康,針對15歲到30歲民眾,推出可3次免費心理諮商,等於省下4800元。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咗唔少揸私家車嘅錦田居民揸車去車站,再轉西鐵綫出市區,而家嘅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本站係港鐵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成個街名命名嘅車站;但係,本站唔係位於錦上路旁邊,而係相距大約半公里距離。 錦上路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錦上路站(Kam Sheung Road Station)是港鐵屯馬綫其中一個車站,建於新界元朗區錦田西南面四排石,鄰近八鄉車廠與港鐵錦田大樓,車站與屯馬綫其餘位於新界西北區各站同屬架空設計。 2022年10月,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於發表該年度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未來擬興建中鐵綫,路線會由錦上路站開始,並會經葵涌東北部(梨木樹、石籬一帶)直達九龍塘站[16][17]。

錦上路小巴: 收費模式

此外還有1800元方案,可無限次搭乘縣內市區公車、國道五號客運、臺鐵漢本至鶯歌段,悠遊卡、一卡通、愛金卡、TPASS皆可通用。 事隔10年,本線由2012年3月13日起,一口氣換入3輛2009年4月至6月領牌,配備歐盟4型引擎的2009年瑞典斯堪尼亞K230UB型低地臺巴士,取代1995年三菱MK117單層巴士,進一步提升本線的服務。 錦上路站全長280米,外牆係磚紅色,好有中國傳統特色,另外喺四週圍嘅空地種滿曬樹,呼應四週圍嘅鄉村環境。 地面層設計配合當地比較空曠嘅鄉村環境,由於錦上路站呈東南-西北走向,因此地面層向東多數以透明玻璃組件做牆身,而向西嘅係啡紅色磚牆,有助爭取東邊嘅陽光進入室內,令東邊有廣闊鄉村視野之餘,亦防止下晝西斜過猛嘅陽光令到室內氣溫急升。

錦上路小巴: 使用情況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隨著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Necso Entrecanales Cubiertas, S.A. 車站大堂的設計配合當地較空曠的鄉村環境,由於錦上路站呈東南-西北走向,故此大堂東側牆身多以採用透明玻璃組件;而西側牆身則採用啡紅色磚牆,此舉有助東邊的陽光進入室內,讓東邊有廣闊鄉村視野之餘,亦防止下午太陽西斜時猛烈的陽光而導致的室內溫度急升。 錦上路站全長約280米,而車站外牆為磚紅色,且四週的空地遍植樹木及設有大型廣場,與四週的鄉村環境呼應。 政府已於2017年12月開始進行「錦上路交通改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以探討各種交通改善方案,包括在錦上路餘下所有巴士站加設停車灣的可行性,預計2018年年底或2019年年初就有關改善措施諮詢相關地區人士、鄉事委員會及區議會。

錦上路小巴: 道路結構資訊

現時,雖然港鐵在區內設有重鐵車站,即屯馬綫錦上路站,但區內的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並沒有跟其他港鐵車站一樣於建站時急速發展,至今車站上蓋物業也是興建中。 為方便乘客駕駛私家車或騎單車轉乘港鐵,車站的西面設有停車場,而停車場內設有約560個車位,並提供泊車轉乘優惠[11];而在B出口外亦設有約200個單車泊位的單車停泊處;而C出口外亦設有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錦上路小巴 即將興建的北環綫連接錦上路站與古洞站,港鐵公司將會在錦上路站地底加建北環綫月臺以及擴建地面大廳,屆時錦上路站會成為屯馬綫與北環綫的轉乘站,乘客須經過地面大廳轉乘兩綫[15],相關車站擴建工程預計於2034年竣工。 另外港鐵公司會視乎跨境運輸需求,從而考慮是否增設過往曾被提出的支綫(連接錦上路站至落馬洲站)方案。 九巴51線於2008年9月7日延長至此,是第二條以錦上路鐵路站為總站的專營巴士路線。

錦上路小巴: 出口數目

該路線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8]。 該路綫旨在疏導預計於2030年飽和的屯馬綫,故以少站、便捷為賣點,並會連接屯馬綫、北環綫、東鐵綫、觀塘綫,預計由錦上路站乘搭中鐵綫前往九龍塘站只需約12分鐘[18]。 錦上路站是港鐵眾多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完整道路名稱命名的車站[3]。 公共小巴元朗至上村線來回程分別途經整條錦上路東行及東匯路以西的錦上路西行線,不與九巴54線直接競爭,而專綫小巴71、71A、72、72M、78和78A線也途經錦上路部份或全部路段。 錦上路於1962年建成,九巴64K線的前身「23」線於同年改經錦上路,自此是唯一來回程途經全段錦上路的專營巴士路線至今。 「北北基桃景點暢遊卡」將於8月1日改版上市,兩日劵售價650元、三日劵850元、四日劵1050元,也可以當作一般悠遊卡使用。

錦上路小巴: 車站改善工程

除九巴251M線延長走線至錦上路站外,九巴54、64K、77K、新界專綫小巴71、72、78、601、602及608線亦繞經錦上路站,當時除601線使用西站外,其餘路線均使用東站。 隨後錦上路跨境全日通啟用,使錦上路站成為其中一個接駁跨境巴士服務的車站。 錦上路小巴 九巴251M線在營辦初期為循環線,跟隨51線以逆時針方向途經全段錦上路東行,在九廣西鐵通車前改為雙向行車後,改為來回程分別途經東匯路以東的錦上路東西行。 錦上路小巴2025 2012年3月31日起251M線縮短至上村,不再經錦上路,錦上路接駁大欖隧道巴士線的服務同日起改由新路線251A取代。 當中,此屋苑首批推出的1A期設有兩幢住宅大廈,合共4座組成,設715夥單位,提供一房至三房間隔。 設施包括面積逾13.5萬平方英尺園林及逾3.7萬平方英尺的雙會所。

錦上路小巴: 使用狀況

錦上路站在西鐵規劃和動工初期時候本稱「錦田站」(Kam Tin,代號KAT)。 然而,八鄉居民認為車站位處錦田和八鄉兩區中間,應名為「錦田八鄉站」以示公允,向來與八鄉村民互有齟齬的錦田居民則以「錦田站」一名已廣為人知,且用作興建錦上路站之地段乃自錦田居民徵收而來為由堅持新站應維持原名,雙方為此爭持不下。 2號月臺路軌旁設有預留月臺的平臺基座,用以擴建本站成兩個島式月臺,而此站南面渡綫後的中間位置亦有預留橋面,容納擬建之北環綫。 2015年12月18日下午4時40分,一輛貨車駛至錦上路西行至東匯路交界處時,疑未有遵守燈號十字路口突然駛出,由東匯路北行駛出的九巴雙層巴士及時剎停。 一輛608號線小巴因被九巴遮擋視線,繼續以高速駛過路口並被貨車撞及右邊車尾,小巴衝前10米撞向路邊鐵欄後向左翻側,有乘客被拋出車外,車輛嚴重損毀,事故造成5死13傷[5][6],其中4人當場死亡,1人留醫三日後亦不治。

凡身為臺南市民,只要家庭成員名下僅持有申請日前兩年內購買並辦理貸款的一戶房屋,或尚未購屋、預計今年12月31日前購屋貸款者,同時家庭成員年所得低於101萬元、每人每月平均所得低於4萬9805元、家庭動產限額302萬元、不動產限額537萬元,就符合申請資格。 此補貼可與「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和「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同時使用。 8月新制今(1)日起上路,許多政策都關切你我的荷包,包括財政部祭出「青年安心成家房貸」方案,讓首購族減輕貸款壓力。 另外8類場所將禁用「PLA塑膠免洗餐具」包括公部門、學校、百貨、餐飲業等,違規恐挨罰6000元;北市自8/15起亂丟垃圾罰鍰將從1200元升高到3600元。

九廣西鐵規劃興建之時,當局預料使用錦上路站的乘客約80%皆以專營巴士或專綫小巴接駁,故錦上路站兩側皆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 惟該站停車場後來在2020年因配合物業發展工程而遷移至近B及C出口一邊,而D出口的所有公共交通路線的站都已遷移至東面的錦上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九廣西鐵通車初期,因錦上路站偏離錦田及八鄉的主要地區,再加上西鐵車費高昂[9],因此使用量十分低;及後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以低於巴士的車費吸引乘客使用西鐵,但由於大部份接駁交通工具均沒有提供轉乘優惠,故只有少部分乘客改用西鐵進出該站及市區。 九廣西鐵(而家西鐵綫)通車初期,因為錦上路站偏離錦田及八鄉嘅主要地區,再加上西鐵車費貴,因此使用量近乎零;及後九鐵推出月票及日票計劃,平過巴士車費吸引乘客搭西鐵,但由於大部份接駁交通工具都冇提供轉乘優惠,故此只有少部分乘客改用西鐵進出該站及市區。 此外,本線亦設有其輔助區間線601C,來往元朗阜財街及爾巒,以錦田公路近高埔的爾巒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 [4]。

錦上路小巴: 主要連接道路

為方便乘客駕駛私家車或騎自行車轉乘港鐵,車站的西面設有停車場,而停車場內設有約560個車位,並提供泊車轉乘優惠[11];而在B出口外亦設有約200個自行車泊位的自行車停泊處;而C出口外亦設有錦上路站轉運站。 大廳內設有不同類型的商店,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物業顧問等,以及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4]。 大廳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廳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錦上路(英語:Kam Sheung 錦上路小巴2025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主要道路之一,連接錦田至上村,道路因而得名,全長5.5公里,1962年1月通車[1]。 道路西起錦田公路近與錦田市街交界,東至上村公園錦田公路尾端近林錦公路及荃錦公路交界,途經祠堂村、波地路、吳家村、石湖塘、大窩村、元崗村、水盞田、牛徑村、蓮花地、黎屋村、曾屋村、謝屋村、上村新村等多個人口的地區。

另於當時曾經舉辦了「九廣西鐵車站全港公開命名比賽」,當局宣稱比賽結果的得獎者「猜」對了九個車站命名的其中八個,得獎者唯一是將錦上路站錯誤命名為錦田站;但對於命名比賽為何變成競猜比賽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 為了帶動錦上路站一帶的人流,港鐵在車站旁的空地設立了一個跳蚤市場,該跳蚤市場於2008年5月1日開幕,為港鐵首個以及目前唯一一個由港鐵管理的跳蚤市場[8][9]。 為了協助年輕族羣心理健康,衛福部將於8月1日起至明(2024)年7月31日,推出「年輕族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針對「15歲~30歲」民眾,提供一年3次免費心理諮商。

錦上路小巴: 香港巴士大典

大堂近D出口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同時大堂收費區內亦設有洗手間。 九廣西鐵在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但該站人流仍然處於極低水平。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擁有坐駕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往市區,故現時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現時,市場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營業,以帶動車站一帶的人流。 爾巒入夥後,專綫小巴營辦商瑞明服務有見居民對接駁港鐵與往返元朗市中心的需求增加,向運輸署申請旗下601及602線增設繞經爾巒的短程輔助服務,以錦上路站作循環點,並獲得批准,編號為601C及602C。

錦上路站因為地點有啲僻,所以唔係咁多巴士小巴行,巴士都當呢個站係新界東西一個中途站。 此路線於2002年直接改為全空調巴士服務,用車為九輛三菱MK117J(AM1-168)及兩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配歐盟三型引擎)。 2007年,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改派配都普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取代其中兩輛配歐盟三型引擎的同款巴士。 三菱MK117J退役後,九巴改派三菱MK217J 9.2米(AM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