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作者簡:李慧芬李慧芬小姐任職Vantage客席分析師。

與此同時,隨著內地證券業持續深化改革及加強監管,治理水平及服務能力提升,互聯網融佈局提速等等,市場對於券商股的看法亦愈趨正面。 2005年6月,中國股市上證指數跌至998點左右,滬深兩市的總市值才3萬多億元,僅佔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6.8%。 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通過原有大股東對流通股東的各種補償政策(包括送股、發行權證、資產重組等),實現大股東的股權流通。 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分歧巨大,有人認為補償方法判斷欠缺公允。

內地券商股: 中資券商股跑出 廣發證券飆13% 分析:財管成大勢 吼呢兩隻股

內地券商股經過兩個月的盤整後有望重拾升浪,我們推薦中信證券(06030.HK)。 公司於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8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5%,優於行業水平(+24.7%)。 市場交投活躍推動交易業務+37.5%至143.6億元;經紀收入同比勁增26.1%至86.3億元,資管收入+27.6%至41.1億元;投行業務收入+36.2%至22.1 內地券商股2025 億元,龍頭優勢繼續擴大。 上半年經紀淨收入同比增長31.8%,高於A股市場股基交易額增速(28.4%),個人客戶累計1,030萬,相比19年末+18%。 財富管理客戶數與資產均增長超30%,代銷金融產品超4,000億,代銷收入7億,同比+123%。 內地券商股 內地券商股 管理層表示,代銷收入大幅度增長是財富管理轉型成果之一,公司18年底成立財富客戶部,已從產品銷售到配置投資方向轉變,逐漸形成了覆蓋高淨值客戶體系,收入佔比已至經紀收入的20%。

投資界對政策反應正面,但認為令資金迴流的關鍵,仍是政策刺激力度。 內地券商盈利增長約20%,市盈率及市賬率分別為10倍及1倍,估值顯然有重估空間。 2022是內地券商股的黃金時代,板塊將逐漸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及認可。 由此可見,內地資本市場的資金池,在疫情、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大環境下是不斷擴大,反映市場對持續改善的內地資本市場環境,充滿信心;這反過來為內地券商,帶來更多的業務機會。

內地券商股: 資金持績流入A股

券商需進一步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業務模式和特點,制定中長期發展策略。 內地券商股2025 在大市持續向上探之際,想買入龍頭券商股,中信証券值得留意。 中信証券作為行業龍頭,從2019年12月經營狀況來看,中信証券經紀業務的收入和淨利潤均蟬聯行內冠軍。 中信證券經紀業務的2019年收入和淨利潤分別達到255.77億元和117.01億元,同比增長30.30%和42.57%。

Wind數據顯示,8月4日上午券商指數漲逾2%,51隻成分股有49隻收紅,佔比高達96%,且漲幅在1%以上的成分股多達41隻。 Wind數據顯示,券商指數(886054)半天大漲逾2%,上行2.37%。 若果以現價計算,公司明年預測市盈率約8倍,市帳率約一倍,估值並不昂貴,建議可於11.5元吸納,目標價睇13.5元,止蝕位為10.5元。 就以上述提及的幾隻高息券商股為例,海通證券和招商證券2019年度都是沒有派息,甚至龍頭之一的中金,該年度同樣是沒派息。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內地券商股: 預期金價在1,900美元盤整後將再創新高

鮑威爾在20年Jackson Hole央行年會中宣佈對貨幣政策執行框​​架進行重大調整,包括1) 將通脹制度轉換為靈活的平均通脹目標制、2) 重點關注就業水平對最大就業的缺口(shortfalls)。 港股本週獲利好消息支撐,據證監會網站2月1日消息,中國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涉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等主要制度規則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正式啟動。 ‧受權重股偏弱拖累,港股短期難大升,投資者宜炒股不炒市。 ‧投資者可留意中資券商股,料受惠A股偏強及國策支持等利好因素。 ‧股份看好龍頭中信証券(06030)及廣發證券(01776)。 港股經歷三連跌後反彈,最多升逾400點,券商股有刺激政策支持,幾乎全綫上升,帶動大市上揚。

  • 業務上無論是投行、交易、股債配售,以致資產及財富管理等,都有不俗表現;其中以財富管理收入增長最受市場注意,亦反映券商在這個板塊領域具優勢。
  • 當然它們都按照香港上市守則的要求作會計處理,並以港幣做股價結算的基礎。
  • 除了內需、新能源、電動車及物聯網相關股表現強勢之外,並非市場焦點的內地券商股,看來也在醞釀上升動力。
  • 所以,以安全計,投資者對於內地券商股的無限「憧憬」或需要先行收儉一下,或要等到有更多的數據顯示出券商股的業績仍然在向好下,又或者讓該類股份先行返回較合理的估值時,券商股纔有重新再追入的理由。
  • 譚朗蔚認為,財富管理業務是大勢所趨,隨著股票交易費逐漸下降,券商將逐漸轉型,將專注財富管理,除了廣發證券,亦看好東方證券。

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隻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發生327國債期貨事件。 內地券商股2025 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資金轉而投向股票市場。 同年8月四川長虹轉配法人股違規上市,暴露了包括證券交易所在內的證券市場各主體都有違規違法的風險。 滬深兩市成交額昨日(17日)再度突破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是自今年7月21日以來連續第20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元,創出自2016年以來新高,僅次於2015年大牛市。 發布日起10個工作日內,交易所僅受理中國證監會主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並購重組申請。

內地券商股: 資本競爭或成下一輪券商競爭關鍵要素

將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思路,要求富途控股、老虎證券進行整改,一是依法取締增量非法業務活動,禁止招攬境內投資者及發展境內新客戶、開立新賬戶。 允許存量境內投資者繼續通過原境外機構開展交易,但禁止境外機構接受違反中國外匯管理規定的增量資金轉入此類投資者賬戶。 工銀國際料下半年內地券商業基本面向好持續,現階段對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強監管,或將引流無法至海外上市的中小企業至港股或A股上市,可望提升中資券商的投行業務收入。

內地券商股: 恒指可望結束盤整格局 內地券商有望重拾升浪 推薦中信證券 顏招駿

中國證監會表明整頓富途控股、老虎證券非法跨境展業的消息影響市場氣氛,內地券商今早開市後大致偏軟,華泰證券(6886)建議同步配售A、H股集資最多280億人民幣,股價低開4.1%,最新報8.73元,跌2.2%。 廣發証券(1776)、海通證券(6837)、中信証券(6030)亦逆市下跌,跌幅不足1%。 內地券商股2025 譚朗蔚認為,財富管理業務是大勢所趨,隨著股票交易費逐漸下降,券商將逐漸轉型,將專注財富管理,除了廣發證券,亦看好東方證券。

內地券商股: 港股分析|內地改革上市制度!留意3隻券商股有運行|慧眼芬析

8月3日深夜,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發佈公告稱,擬自2023年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該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 據專業人士估測,預計向市場釋放300億至400億元資金,是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舉措之一。 中金預計2020年內地證券行業淨利潤按年增長9%。

內地券商股: 人民幣

‧盈富基金(02800)及恒生中國企業ETF(02828)週一回升,成交急增,加上與大市相關度較高的中資股受捧,反映資金買入中港股市,主因憧憬內地經濟實現增長目標的機會提升及炒復甦。 內地家庭收入、中產數量持續上升,對財富管理需求大,預期內地家庭資產配置,未來五年,投入到金融資產的複合增長將達10%,遠高於內地經濟增長水平,相信這業務是券商未來的「藍海」。 近日內地股市的走勢非常波動,特別是自上週四當人民銀行公佈了減存準金率0.5%後,內地股市不單未有回升,更高開後繼續有投資者拋售,令到上證指數轉升為跌。 而當週末公佈了內地1月份的貿易數據遠差於市場預期下,內地A股指數又相反地出現了先跌後回升,整體A股市場基本上無明顯的走勢下,的確對於券商股來說,影響會明顯較大。 不過,以內地1月份的行業數據來看,內地16家上市券商在整個1月份淨賺61億元人民幣,當中以中信證券於1月賺得10.4億元人民幣居首位,而太平洋證券則以6,000萬元人民幣排最後。 展望後市,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此前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述,或許預示著將引導長期資金入市。

內地券商股: A股慢牛格局明顯 下半年有憧憬空間 內地券商股具執行力者跑贏|陳錦興

不過從當年年底12月開始,中國股市再一次步入牛市行情。 2007年10月,上證指數一度達到6124點,漲幅驚人,股市產生嚴重泡沫。 中證監公告指,富途控股、老虎證券未經當局覈准,面向境內投資者開展跨境證券業務。 根據《證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已構成非法經營證券業務。

內地券商股: 內地改革上市制度

從估值而論,內地券商股並不昂貴,相對於2015年「大時代」,當前券商的盈利基礎是更佳,過去兩年均錄得平均約20%的盈利增長,無論是佣金、財富管理、股債配售及投行等業務,都有穩定的發展。 內地券商股 業務上無論是投行、交易、股債配售,以致資產及財富管理等,都有不俗表現;其中以財富管理收入增長最受市場注意,亦反映券商在這個板塊領域具優勢。 初學股票,不論你是否曾經想過投資中國市場,但肯定都會在新聞、評論中有聽聞過國企、紅籌、H  股字眼。 無疑內地經濟急速發展、內地企業上市集資逾發頻繁,而在交易所中,能夠讓公眾自由賣買交易的內地股票亦有分門別類,本文說先介紹它們的分別。 “此次表態彰顯監管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決心,預計後續將有更多活躍資本市場的利好政策加速出臺,提振投資者情緒。 平安證券非銀分析師王維逸點評稱,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紮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內地券商股: 證券法修訂提振 中資券商股追落後

我們將在以下的文章中深入探討置業及租樓的各種細節,包括買賣入住村屋的利弊、如何善用按揭還款計劃讓你更精明地投資及為年輕夫婦的租樓建議等等。

內地券商股: 上證綜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 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 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臺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 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其後中證監表示,推進富途控股、老虎證券非法跨境展業整治工作,要求兩家互聯網券商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整改,包括依法取締增量非法業務活動,禁止招攬境內投資者及發展境內客戶、開新帳戶。 據內媒統計,今年以來中信證券在定增業務上一枝獨秀,承銷規模達811.85億元,市場份額高達24.02%。 中金公司和華泰聯合證券分別以489.8億元、269.09億元的承銷規模依次排在第二、第三,市場份額合計僅22.47%。 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券商中,大多數券商發中期盈喜,龍頭券商表現出色,中信証券淨利潤破百億元,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中金公司等龍頭券商在淨利潤超過40億元。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向澎湃新聞表示,在重要會議如此直白提出活躍資本市場的明確要求,説明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定位提升,如何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提上了議事日程,提振投資者信心也是非常直接的要求,這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意義重大。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這一罕見地的表述引發外界矚目,也被視為穩定股市的重大利好。 報告指,除投行實現按年增長,其他各項業務均出現下滑,其中投資業務是上市券商營收下滑的最主要因素。 如何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依然保持較為穩健的業務增長模式,是未來券商考慮的重點問題。

當前標指盈利收益率差有2.93%,而恒指的更達到7.19%,考慮到股債的機會成本,股市還是相對債市更有吸引力。 不過當前科技股處於較擠湧交易,升市市寬不足,而貪婪指數上升至78點,倉位的擠湧使美股的調整愈來愈近。 中美首階段貿易檢討協議完滿結束,降低貿易戰惡化的機會,人民幣亦回升至19年6月以來高位。

內地券商股: 內地券商股數據比較

其中中信證券的淨利潤增速達26.73%;國泰君安證券淨利潤同比增速更達141%。 資金流入A股之勢未止,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週四(5月27日)的四個交易日,滬深兩市累計淨買入超過470億元人民幣,而滬綜指週四亦突破3,600點關,收報3,608點。 2000年12月12日,寶鋼股份上市,中國證券市場迎來第一個超級大盤股。 2001年8月8日另一個超級大盤股中國石化上市,中國股市開始了漫漫熊市。 1998年開元、金泰兩隻封閉式基金在兩交易所發行上市,標誌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正式啟動。

內地券商股: 內地券商股又平又靚 資產管理業務強勁 2022年將成大贏家?

中長期而言,基於資本市場全面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券商自身業務線的轉型發展,看好在機構業務、財富管理、綜合投行及平臺全業務鏈協同方面具備領先優勢的龍頭券商。 近日券商股有追捧,料在政策支持下,強勢可持續,現水平買入券商股仍然值博。 內地券商股 中金公司發表報告指,新《證券法》有助於進一步增加龍頭券商的競爭優勢,優化行業格局,短期看好券商板塊在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下的估值修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