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會影響整個家庭,因此本計劃以家庭作為服務單位,致力幫助中風家庭恢復家庭功能,重新「起航」。 透過醫院和社福機構的緊密合作,中風家庭可以得到無縫的照顧和支援。 除了溶血針,如果病患者有較大的血管阻塞,或者腦內主要的血管阻塞,單用溶血針治療並不足夠。 有關工具是一個導管和支架,支架會套入導管,去到血栓位置再放支架出來,繼而固定血栓,再連同血栓一次過抽走,把栓塞血管的血塊一併移除。 而如果能在6小時內,通好腦內大血管阻塞,成效更好。
- 醫管局指,已實施先導計劃,分階段於7個聯網的主要急症醫院延長服務時間至 24 小時,並計劃逐步擴展至其他急症醫院。
- 原本奧託想要讓所有的房地產公司倒閉,但為免得被趕出去而索妮亞決定反對,基於照顧索妮亞,他只能忍受現狀。
- 小劑量阿斯匹靈對心肌梗塞後的中風預防有效[29]。
- 出血有時也可能是由於腦動脈瘤、腦動靜脈血管畸形造成[15]。
- 若出現中風的先兆,家人要把握黃金3小時將疑似中風患者送院急救,這有助減低中風造成的身體功能損害。
外出血又分為硬膜外血腫(硬腦膜和顱骨間出血),硬膜下血腫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蛛網膜和軟脊膜之間)。 大部分的出血性中風都有其特殊的症狀(如頭痛,前頭部外傷)。 栓塞最常源於心臟(尤其是心室顫動),但也可能來自動脈的其他地方。 反常(paradoxical)栓塞指心臟心房或心室中隔缺損,形成深靜脈血栓從而影響大腦。
香港中風醫院: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即使血壓減少一點(5至6毫米汞柱收縮壓,2至3毫米汞柱舒張壓),也會使中風風險降低40%[41]。 而且研究顯示降低血壓對防止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都有效[42][43]。 香港中風醫院 香港中風醫院2025 降壓治療對80以上的高齡病人和單純收縮性高血壓病人都有好處[45][46][47]。
因此根據上述資料,對於特定族羣的病人,在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發生後4.5-9小時內是可以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的[104]。 臨牀研究發現,高達八成患者均屬缺血性腦中風患者[22]。 缺血性中風是由於部分腦供血液不足而引發的連鎖反應。
香港中風醫院: 缺血性中風
我們的醫療團隊包括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言語治療師和營養師。 當腦中風症狀出現後,平均每分鐘有190萬個腦 細胞因突然缺氧而壞死,可導致患者嚴重殘障,對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 擔,絕對不容忽視。 缺血性中風是腦部血管阻塞所致,可分為腦血栓和腦栓塞。 腦栓塞則多是因心、頸大動脈形成的血凝塊隨血液流到腦血管而造成栓塞。 中風後有機會需要大量時間作康復治療,會對工作造成重大影響,一份危疾保險計劃能為您提供財政上的支援,減輕燃眉之急。 除了物理治療,中風康復治療還包括集中訓練認知能力的職業治療,例如按病人的需求設計或挑選合適的輔助器材,以提升其生活上的獨立性及自主性;亦有著重口腔各部分肌肉訓練的言語治療,協助改善說話不清及吞嚥困難等問題。
[116]中風可能影響病人的身體、精神、情緒,或其組合。 香港中風醫院2025 治療缺血性中風的主要方法如抗凝劑和抗血栓劑,可以使出血狀況惡化,不能用在顱內出血。 如果中風是由於心律失常的心栓塞,用華法林或高劑量阿斯匹靈治療心律失常和抗凝可減少復發的風險。 CHADS/CHADS2已經確信,對心律失常和心房顫動的治療,對中風有預防作用。 由於抗凝血藥是透過降低血液中存在的凝血因子活性達到抗凝血效果,以防止心房顫動患者的血液在心臟中形成血塊,在某些時候出血狀況需要抑制抗凝血藥效果。 心房顫動是臨牀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每年有5%的風險誘發中風,心臟瓣膜房顫患者中風的風險甚至更高[54]。
香港中風醫院: 診斷
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給出中風的傳統定義是:「24小時以上腦神經功能缺損,或在24小時內死亡」。 中風定義中的「24小時」是用以區別暫時性腦缺血(定義為在24小時內症狀完全消失)。 中風患者如果能儘快接受治療,可以減少留下永久損傷的機會。
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根據出血位置的不同可分為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腦出血是因腦內的血管爆裂,令血液溢出到周圍的腦組織且形成血腫;而後者則是因腦表面或底部的血管破裂,令血液流至蛛網膜下腔。 人類的左右腦各自控制一邊身軀,左腦受損的中風康復者,有機會出現右邊身體不受控制或癱瘓;右腦受損的中風康復者,則會導致左邊身體受影響。 在中風後,最常見受影響的身體部位包括臉部、手臂、腿部或半邊身軀。
香港中風醫院: 醫生診金
其中,物理治療在中風的復康之路上就擔當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透過步行訓練和步姿糾正,物理治療可幫助中風病者重新學習肢體控制技巧,提高自理能力,建立康復目標,並重投工作及日常社交生活。 但彭家雄指,很多公立醫院都沒有駐院腦外科醫生,或只是星期一至五、朝9晚5上班,急性中風病人在轉送期,甚至等待醫生上班時間,或錯過急救機會。 香港中風醫院2025 彭家雄促請,醫院管理局成立全天候24小時中央中風醫療隊,當中要包括腦血管外科醫生,照料全港醫院的急性中風病人。 彭家雄又促請,消防局的救護車當接獲腦創傷、懷疑急性中風的個案時,應直接將病人送往最近有腦外科醫生的醫院。 Richard促請政府確保救護車駛往能急救的醫院,避免不幸再發生。
香港中風醫院: 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
如果病人患上缺血性中風,醫生需要在病人出現症狀後3至4.5小時內進行藥物治療,以解決凝血問題。 如被診斷為出血性中風,患者需要即時接受治療,因為這類中風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 萬一出血範圍過大,醫生便會考慮施行手術以移除出血及降低腦壓。 中風通常發展迅速(數秒到數分鐘),但亦可以是進程緩慢的一種症狀。 部份病人在中風初期會有輕微症狀,如:記憶減退、感受能力(聽覺、視覺等)衰退,神智不清,行為異常。 若未能盡快得到適當治療,可引發嚴重後果,對病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香港中風醫院: 中風復康黃金期3
在利希慎基金的支持下,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聯同南區、沙田區和屯門區的醫療和社會服務單位,展開一個命名為「風起航:中風家庭支援行動」的計劃,致力支援中風家庭,協同中風家庭重新融入社區。 計劃由⾹港復康會主辦,主要為中⾵患者提供由跨專業團隊設計的針對性綜合復康的⽇間訓練,內容包括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語治療、社區⽣活技巧訓練、社交⼼理⽀援、照顧者⽀援和教育、健體班組訓練。 目的是提升患者復康動機、信⼼及技巧,建⽴運動及健康⽣活習慣,減低再中⾵⾵險。 殘疾影響到75%的中風倖存者,並足以減少他們的就業能力。
香港中風醫院: 醫生教室
所以醫生會嚴格執行風險評估,才決定患者是否可以接受治療。 根據本港一份醫療研究指出,在醫生的嚴格監控下,溶栓治療沒有增中風患者的死亡風險。 黃醫生又指出,其實黃金3小時的說法在1995年醫學文獻已經提出,內容是注射溶血針到血液是可以幫助出現中風病癥的患者於3小時內降低死亡率,令病人的後續情況得到改善。 但其實隨著醫學進步, 3小時並不是最準確,有些病者到4.5小時都有用。 甚至有最新研究指出,如果用磁力共振瞭解受影響範圍的幅度,可有更長的時間和機會幫助患者渡過難關。
香港中風醫院: 中風常見治療方法
中風發病率從40歲開始成指數增加,病因與年齡有關。 95%的中風發生在人45歲以上,有三分之二的中風發生在65歲以上。 [19][118]中風病人死亡的風險也隨着年齡而增長。 中風致情緒失常可導致大腦的直接損害,中樞神經損傷,以及由於不適應中風帶來的限制所造成的挫折感。 香港中風醫院2025 中風情感不適包括焦慮、恐慌、情緒麻木、躁狂症、冷漠和精神病。
香港中風醫院: 腦中風
一般而言,整個心臟康復治療療程維持約6星期,由病人在醫院時所進行的簡單活動(如從牀上坐起、基本的自我照顧等)開始,慢慢到步行、有限度的行樓梯等。 當病人出院後,治療運動仍會在醫護人員指導下繼續進行。 香港港安醫院的復康治療中心及心臟中心,專門協助心臟病患者以漸進式運動及生活模式管理等方法,儘快回復健康,投入正常生活。 為了把握中風治療的黃金3小時,熟記「BE 香港中風醫院2025 FAST」六字口訣有助家屬分辨病人是否患有中風,及時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急救治療。
香港中風醫院: 出血性中風
失語症的症狀及嚴重程度視其腦部受損的位置及大小而定,有些人說話的能力受損較重,而在理解方面較不受影響,又或出現相反的情況。 所謂失語,指的是既有的語言能力因為腦部損傷而喪失。 香港中風醫院2025 香港中風醫院2025 據養和醫健資料顯示2,約兩成半中風病人的言語能力會受損,難以說話、書寫及理解說話文字。 這類中風康後者的活動協調能力會受到影響,以致步行不穩,難以保持平衡及正確姿勢、連手握物件都做不到,甚至半身癱瘓。
小中風源於腦 部血液供應受阻而引起的暫時性神經功能異常,因而引起中風徵狀。 如能及早 察覺小中風,便有助預防隨之而來的大中風。 記著口訣「談笑用兵」,如患者「談」話不清、「笑」臉不對稱、手腳無力「 用」不了,便要儘快致電999召喚救「兵」。 總的來說,中風的預防和治療皆需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和體態。
香港中風醫院: 症狀和體徵
本院的復康治療中心提供一系列復康服務,包括物理、職業、言語及足病診療。 致力以專業及細心的態度,配以先進儀器,為有需要病人提供各種治療,為病人度身訂造最高效益的治療計劃。 如不幸患上中風帶來的後遺症,應及早開始接受復康治療。 以往醫學界普遍認為,中風後三個月腦部缺血逐漸改善,腦水腫、腦出血及腦壓回復正常,是中風復康黃金期。
香港中風醫院: Oscar 治療師
低血糖可能造成類似中風的症狀,例如頭暈、頭痛、四肢無力等,少數也會有半邊肢體無力的狀況。 香港中風醫院 自2011年,伊利沙伯醫院推行先導服務至今,已經接近十年,政府應醫管局要求,於2013年注入足夠資金,讓醫管局可以全面性開展有關服務。 現時,雖然全港設有急症的醫院均能夠提供 24小時溶栓治療急症服務,奈何,經過多年發展,只有少數中風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主因是患者未能於中風病徵出現後 4.5小時內送達醫院。 所以,本會認為只有讓巿民大眾全面認識中風及溶栓治療的知識,纔可改善情況,令更多巿民受益。 香港港安醫院復康中心提供中風治療,幫助因中風導致腦部受損的病人,逐步改善及學習自我照顧的能力,讓他們的生活質素得以提升,與其他人一樣享受獨立自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