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不想行山,自行駕車亦能到隱世景點星灣,雖然沙灘面積不大,不過勝在煙稀少,望向赤門海峽景觀相當開揚。 大坳門除了是拍攝星空熱點、香港少數能勉強用肉眼看到銀河的地方之一外,這裡日出時分能看到太陽從海平面升起,四周的紅霞,加上多彎的海岸,整個構圖十分美。 在秋冬時分由飛鵝山觀景臺向前行約300m左右的兩座芒草小山會長滿芒草,這座小山芒草不但較茂盛,山頂更可以360度俯瞰沙田及大埔,全無死角到處都是靚景,絕對是打卡勝地!

  • 在12月至2月的月份容易看到日出,因為晨霧不大,雲層薄,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日出。
  • 這條便是在飛鵝山道旁,寫有「328」的上山小徑 (文中下方路線圖以橙色箭咀標示)。
  • 日出時,太陽光會照射在密密麻麻的樓宇上,令畫面更有立體感。
  • 我倆尤其喜歡盛夏的山野,更有感現在與夏天相處融洽,非常高興。
  • 以前很多人專程坐的士來這裏喫豆腐花,我從《獅子山》和《馬鞍山至黃大仙》下山時也喫過。
  • 除食水等裝備外,要拍攝日落的人士要謹記帶備照明用具,供落山時間使用。
  • 眾所周知,廣深港高鐵預計於2018年第三季通車,以後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更加融為一體了,內地香港往返就會更加方便!

日落時則可向西面拍攝,以獅子山為主體,並且搭配日落後的城市夜景。 飛鵝山日出 除食水等裝備外,要拍攝日落的人士要謹記帶備照明用具,供落山時間使用。 登上飛鵝山的路線主要分為駕車和走路上山,兩者的交通都十分方便,駕駛者可經東邊的飛鵝山道上山,但要留意道路屬於單程路,下山時則需經扎山道前往彩雲村。

飛鵝山日出: 香港攝影好去處 — 飛鵝山影相全攻略

由於飛鵝山海拔不高,出現雲海的機率較低,建議如果有意一睹雲海的攝影人士,可以在春季吹 飛鵝山日出 2-3 級風時登山,雲海出現的機會會較大。 如果選擇走路上山,可選由慈雲山出發,經沙田坳道登上飛鵝山。 行山人士可以在德福花園乘搭 1 號小巴或在採頤花園乘搭 1A 小巴,於飛鵝山道路口下車,經由 328 登山徑拾級而上。 這條便是在飛鵝山道旁,寫有「328」的上山小徑 (文中下方路線圖以橙色箭咀標示)。

眾所周知,廣深港高鐵預計於2018年第三季通車,以後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更加融為一體了,內地香港往返就會更加方便! 香港給人的印象更多的是購物大都市,港片,茶餐廳,迪士尼…其實,除了購物,香港還有非常多小眾獨特的地方,So,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領略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吧。 三四月份的香港是最舒適的季節,溫度適宜,正是參加戶外活動的好季節。 今天為大家介紹4條出行線路,主要來自「V』air本地遊」團隊的書籍《低碳。 飛鵝山日出 在這個話題無孔不入且熱愛閱讀的新媒體編輯部,我們經常在各種五花八門的公眾號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眾、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鮮玩意兒。

飛鵝山日出: 上山注意事項

在盧吉道觀景臺可以觀賞太陽從維港東面港口方向升起,有兩岸的高樓襯託,突顯香港繁華都會特色,是一個不錯的元旦日出地點。 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內的昂平,不單可欣賞到西貢海峽宜人景色,亦是觀賞日出的熱門地點,以往元旦很多人會於除夕倒數後前露營,等待欣賞日出。 日出之時,在陽光的映照下,大金鐘和馬鞍山的山野會散發出紅紅的色彩。 整個昂平高原配合西貢內海和大大小小的島嶼作為前景,使畫面內容更加豐富。 自殺崖適合拍攝多個不同題材,如想拍攝日出,建議可向九龍方向拍攝。 日出時,太陽光會照射在密密麻麻的樓宇上,令畫面更有立體感。

  • 當天的日出時間大概是在六點四十三分,因為我們直接駕車去的關係,所以可以睡多一會,在四時多才起牀,不過習慣了晚睡的我基本上也沒有怎麼睡。
  • 這裡的日出特式是,日出時,霞彩及樹木盧葦會倒映在河面,構成一幅很美的畫面。
  • 果然這小山丘因比車道旁的位置還要高,所以俯瞰風景的角度更好,而且上來這裡的人也不多,我可以選擇的拍攝位置也很有彈性。
  • 說來,我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拿過相機拍攝了,除了是因為花在寫字和畫畫的時間較多之外,實在是被 iPhone 的良好拍攝功能養懶了。
  • 由五塊田出發,行約30至45分鐘便到達山腰觀日出地點。

那次飛鵝山行程,就是從那裏沿著山脈,逆方向走下黃大仙。 我在《飛鵝山》文章結尾時,寫過一段話:那香港電影電視,是否曾經在飛鵝山取景? 照片為國家地理全球攝影獲獎作品,拍攝於《飛鵝山》自殺崖。 太陽出來時陽光刺眼,可能導致相片過度曝光,失去細節。 拍照時可用減光模式;而拍攝雲海,則可以用長時間曝光使雲海呈現絲狀。

飛鵝山日出: 九龍灣站出發 飛鵝山挑戰自殺崖路線-180度維港景、芒草 (高難度路線)

這不單能夠為影像提供更豐富的細節,更能方便後期裁剪和重新構圖。 飛鵝山的自殺崖是不少攝影和登山愛好者喜歡前往的景點,它位於飛鵝山頂南脊位置,最特別的是懸崖邊如跳水臺般突出的石頭,氣勢磅礡。 非也,飛鵝山高 603 米,是九龍半島最高的山峯,所以也有「九龍之癲」的稱號,不過全香港最大的山則是大帽山。 在飛鵝山的山峯上,我們可以俯瞰九龍半島、香港島、蠔湧和白沙灣一帶的景色,故此成為了不少攝影和行山愛好者的去處。 如果你看過 2015 飛鵝山日出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的冠軍作品,一定對於飛鵝山的壯麗景色不感陌生。

大家可以沿車路下山,往清水灣道乘巴士或小巴離開。 當天的日出時間大概是在六點四十三分,因為我們直接駕車去的關係,所以可以睡多一會,在四時多才起牀,不過習慣了晚睡的我基本上也沒有怎麼睡。 剛過去的一週天氣相當炎熱,平均有33-34度的高溫,每日都有大太陽和藍天白雲,天朗氣清的。

飛鵝山日出: > 香港好去處搜尋

買了門票進去(88元/張,到山頂還需再交20元/人的鞋套費,才準走玻璃棧道)。 步行幾公里之後,到達山下,然後買了兩瓶礦泉水就開始爬山了。 飛鵝山日出 明明有大路是可以走的,我和昆昆偏偏就是不走大路,而是登著最陡的臺階往上爬。 爬山的過程,還是比較辛苦的,行走至半山腰的時候,衣服就已經是全部濕透了。 飛鵝山日出 不過,在這之前,你完全可以按照這份攻略,來這個地方看一看。

飛鵝山日出: 元旦日出地點【7】西貢碼頭

飛鵝山高603米,最簡易的登山路線是由飛鵝山道出發,而自駕或的士可直接駛上東邊飛鵝山道直達飛鵝山觀景臺,另外也可以巴士前往清水灣道行上飛鵝山道。 此外,亦可選擇較長的行山路徑,由於飛鵝山一帶有多條不同路線,連接衛奕信徑4段、慈沙古道、西貢古道、麥理浩徑等,可按自己行山經驗決定。 當時我心想這麼莽撞登山新手都能從南坡登山,我自問應有能力應付吧。 不過我可沒他們那麼「勇往直前」,出發前先研究了一些路線資訊。 要欣賞最代表到香港的元旦日出好去處,必去港島太平山1山頂!

飛鵝山日出: 香港山女

今天行著舒服的山路,享受著好天氣和美景,邊走邊講,真的超級開心和滿足,由起步至整個週末,笑容也一直伴著我,感激感激。 東山有一陡峭小路通往扎山道,但那並非熱門山徑,山路亦有些危險,不建議胡亂嘗試,我走過一次後也沒再走了。 人人都說「自殺崖」,但那只是俗稱而非正式地名,據說是殖民地年代一名英軍因見畢直峭壁山勢巍峨險要稱之為 “suicide cliff” 而得名。 其實具體上那面山崖纔是「自殺崖」我至今也攪不清楚(或是指整片南坡?),只肯定如果你要到自殺崖「打卡」耀武揚威,到那地標大石便一定沒錯。

飛鵝山日出: 香港遊車河

這種天氣當然最好是跑到海灘或坐船出海暢泳,不過上高山看風景也是個很好的選擇,當然不是行走上山那種方式。 我至今走過從飛鵝山走往飛鵝山道(東山)的北線三次,不過從未試過反方向而行。 這段山路較南坡要易走,但途中象山北坡也有一段相當陡峭的滑坡路。 如前文所述,我建議走到地標大石便回頭先返回山頂才沿東線下山,切勿沒準備下輕率繼續從南坡下山。

飛鵝山日出: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記得曾幾何時我們也相約過上飛鵝山看日落,但當日天氣不好,最後告吹了。 今次我們一行六人共三對夫婦,駕駛一輛車上山,到達時,路邊已泊滿了車輛,但幸好剛有一個空檔給我們停泊。 山頂車道旁邊除了可以觀賞日落,更可以將整個九龍和港島收入眼簾,所以這個山邊有利的位置早已經有很多遊人和不少攝影三腳架在架設,相當熱鬧。 從飛鵝山山頂沿石級往南行會到達另一發射站,之後繼續沿南坡山脊上走到盡頭,便開始走險峻的下坡路。 不想涉險的朋友可在山脊上欣賞完維港和九龍半島風光後原路返回山頂。

飛鵝山日出: 元旦日出2023【貼士6】用手機紀錄難得時刻

飛鵝山道(主要單程上山)和扎山道(主要單程下山)是沿着飛鵝山山腰所建的兩條車路,連接山腳的茶寮坳和大老山山頂一帶,飛鵝山道的另一端也連接清水灣道。 飛鵝山山頂並沒有車路可達,但四方均有崎嶇的小徑可達,具危險性。 這是通往基維爾營地的車路,亦可以沿山路往上東洋山。 好友駕車至飛鵝山觀景臺,起步前我們先欣賞這個無敵景緻。 今天天氣確實好,天清、有藍天白雲,還要有涼風,難得。

飛鵝山日出: 拍攝日出要注意什麼

距離日落還有一點點時間,我們便跑上附近的觀景臺窺探。 這裡的觀景剛好與日落的方向相反,是遠眺被山巒環繞的西貢市中心,觀色壯麗。 在這個觀景臺回望日落也很合適,只是沒有了都市夜景,但我們發現對面有個小山丘,在那裡欣賞日落應該會比下面車道旁的位置更好,我們便從觀景臺返回車道,再抄小徑上小山丘。 果然這小山丘因比車道旁的位置還要高,所以俯瞰風景的角度更好,而且上來這裡的人也不多,我可以選擇的拍攝位置也很有彈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