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階段採取「633方案」,私家車經西隧收費 60元,紅隧、東隧的隧道收費加至30元,的士及商用車分別劃一收費25及50元。 第二階段將採取「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士及商用車收費不變,最快於8月西隧專營權屆滿後實施。 而九龍商住平臺經雅翔道天橋前往香港進入隧道支路,會在8月5日晚10時至8月6日凌晨4時封閉,屆時駕駛人士需行其他路進入西隧。
所謂繁忙時段,紅隧及東隧為早上7時48分至10時15分,及下午4時38分至晚上7時。 的士西隧2025 一般時段為早上10時23分至下午4時30;非繁忙時間為凌晨12時至早上7時30分,以及晚上7時18分至翌日凌晨12時。 的士西隧 不過李耀培持相反意見,強調車主本身有駕駛需要,價錢並非單一考慮因素。 他續稱,不少居於新界區的車主反映,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港島,需要轉乘多程車,非常不便,故始終會駕駛;反而推廣泊車轉乘更有助車主減少過海。
的士西隧: 加價
中信泰富(今中國中信股份)、嘉裏建設、港通控股及招商局國際組成的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3]在1993年以BOT模式獲發西區海底隧道30年的專營權。 並在1993年9月動工興建,1997年4月竣工,工程造價70億港元[4],並由時任布政司陳方安生主持揭幕。 因其高昂收費及啟用時港島出口未有中環灣仔繞道分開前往港島各區車流壓力,西區海底隧道使用率一直偏低,未能完全分擔紅隧及東隧的負擔。 而事實上,九龍方面的連接路例如中九龍幹線延遲落成,再加上將軍澳-藍田隧道有出入口連接東區海底隧道,也使到使用率偏低。
羅淑佩今日在簡報會上指出,西隧往港島方向前的西九龍公路,車速限制爲每小時100公里,爲各隧道實施易通行後車速最高的連接路。 繁忙時段為早上7時半至10時15分,下午4時半至7時;一般時段為早上約10時半起至下午4時半;非繁忙時間由晚上7時至早上7時30分。 早前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獲準提出修正案,建議在此階段應將的士和商用車在紅隧和西隧的收費降低至20元,其修正案不獲通過。 西隧方面,繁忙時段為早上8時08分至10時15分,以及下午4時58分至晚上7時。
的士西隧: 三隧分流收費|8.2起實施「633」收費方案 的士25元 附電單車/貨車新收費
屆時兩條通宵巴士線N962及N969將改經紅隧過海,兩條巴士線將會在佐敦道柯士甸站及紅隧收費廣場加設臨時車站。 易通行將於8月6日清晨5時在西隧實施,現時前往香港方向的收費廣場有10條行車線,將減至5條行車線,而往九龍方向的11條行車線,也會減至4條線行車線。 運輸署今日(31日)指,因西隧收費廣場面積比紅隧收費廣場大兩倍以上,所需工程時間較多,因此臨時交通安排會提前至8月5日時晚上10時起分階段實施。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表示,西隧調高私家車收費至75元,與紅隧收費20元相差距離愈大,擔心促使更多駕駛者轉移使用紅隧,令紅隧塞上加塞;同時,令落成不久的中環灣仔繞道未能發揮紓緩港島北交通的作用。 另外,由於三隧分流隧道費調整方案得不到各黨派支持,政府撤回方案,而西隧專營權將於2023年8月屆滿,他指,相信西隧公司會趁專營權屆滿前「盡量」加價,形容為趁火打刧。
- 坊間對同類隧道費調整方案的一大憂慮,便是未達分流之效,反而變成「三隧齊塞」。
- 在西九龍的工程同時建設了可容納20條線的收費亭,其中4條可作反方向操作,在繁忙時間令一個方向增加至最多至12條行車線。
- 就此,署方需於星期六晚上10時起分階段實施臨時交通措施,西九龍公路的車速限制會由海盈邨附近開始減至每小時70公里,至近奧海城一期減至每小時50公里,以免對在場實施臨時交通安排的工作人員構成安全風險。
- 事實上,立法會文件亦曾透露,即使是疫情期間的2021年,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紅隧、東隧和西隧的交通需求,分別是各隧道容車量的150%、146%和 98%,並相等於三條過海隧道合計的126%。
此後,要到1999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才首次封閉西區海底隧道作賽事。 由2001年起,每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均會封閉西區海底隧道的南行線,作全程及半程馬拉松賽道之用。 近年來因紅隧及東隧擠塞情況日益嚴重、經濟暢旺,人們願意使用收費較昂貴的西隧,從而避開擠塞的道路,使西隧使用者數目有明顯的增長。 根據2019年度年報,西隧行車量為日均69,406架次[5]。
的士西隧: 隧道收費|不同車輛之隧道收費
如車主未能在附加費通知送達日後的二十一個曆日屆滿前全數繳付未繳交的隧道費及首筆附加費,則須再繳交350元的額外附加費。 與現行附加費安排相同,在非過海的士站上的士的乘客,須支付去程及回程隧道費,即共50元;如在過海的士站上車,即只需單程25元。 香港單車節為香港另一個體育盛事,由香港旅遊發展局主辦、新鴻基地產贊助的單車活動。 的士西隧 活動由2014年首次舉行,跟每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一樣,西隧的南行管道為該年的賽道之一。 2014年後的賽事剔除原有的尖沙咀至中環過海路段,改為經長青隧道至青衣,然後沿南灣隧道及昂船洲大橋往返尖沙咀。 此後數年的單車節均封閉連翔道及西九龍部份支線,西隧的交通亦會有相關改道安排。
西隧工程除了包括隧道管道本身之外,亦包括興建由中環至堅尼地城的高架天橋(幹諾道西天橋)。 此段道路將4號幹線伸延至堅尼地城,大大地改善堅尼地城的對外道路交通網絡。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早前獲準提出修正案,建議在此階段應將的士和商用車在紅隧和西隧的收費降低至20元,其修正案不獲通過。 就此,署方需於星期六晚上10時起分階段實施臨時交通措施,西九龍公路的車速限制會由海盈邨附近開始減至每小時70公里,至近奧海城一期減至每小時50公里,以免對在場實施臨時交通安排的工作人員構成安全風險。 的士西隧2025 議員田北辰就指西隧加幅正常、與往年相若,但料專營權2023年8月屆滿前會繼續加價或高至90元,屆時紅隧將更加擠塞;議員譚文豪說,近年西隧均有盈餘仍不斷加價,令人反感。
的士西隧: 料的士乘客選行西隧 私家車減幅未夠吸引
問及此舉會否令西隧擠塞,他強調:「路就係畀車行」,不能擔心擠塞而減低使用意欲。 他續指假如最終三隧均擠塞,其實是規劃問題,例如隔岸的澳門亦有四條跨海大橋,香港卻只有三條過海隧道。 的士西隧2025 事實上,立法會文件亦曾透露,即使是疫情期間的2021年,在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紅隧、東隧和西隧的交通需求,分別是各隧道容車量的150%、146%和 98%,並相等於三條過海隧道合計的126%。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恆鑌指,今次巴士收費加幅最大,批做法與政府的公共運輸政策背道而馳、「明剃政府眼眉」,盼政府與西隧公司商討如何補助巴士等運作。 西隧公司於1992年成立,由中信泰富(今中信股份)、嘉裏建設、港通控股及招商局國際組成的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5]在1993年以BOT模式獲發。 的士西隧 2011年4月起,位於西隧九龍出口巴士站後方的地方,增設道路連接佐敦道及海寶路,縮減駕駛者前往西九龍、尖沙咀及油麻地一帶的時間,同時增設一個收費亭。
的士西隧: 的士統一收費
法定收費是法律上所訂立的收費,但駕駛者行經隧道時,實際上收取的費用不一定和法定收費一樣。 西區海底隧道的建築費用達70億港元,為第三條連接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的行車海底隧道,並且是港口及機場發展計劃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該方案建議在8月2日起實施,將東隧和紅隧的收費劃一調高至30元,而西隧的收費則降至60元。 他說,8月2日調整成「633」收費方案後,西隧及東隧會有短暫5分鐘停用,其他除了收費外對駕駛者無影響。
的士西隧: 西隧6月1日起加價 私家車加至75元 的士加至70元
西隧宣佈將於6月1日(星期六)起,加價5至15元,其中私家車隧道費將由70元加至75元,加幅達7%。 每輛的士均已安裝收據打印機,乘客可向的士司機索取機印車費收據。 如無合理辯解,的士司機不得拒絕按乘客要求發出收據,否則即屬違法。 2008年,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把持有的13%西隧股份,轉售給港通控股有限公司。
的士西隧: 三隧分流|一文看清私家車過海最新收費 的士行紅隧、西隧同價
西區海底隧道星期日早上5時實施易通行,運輸署署長羅淑佩表示,實施前會有臨時交通安排,其中,西隧當日早上4時至5時會全線封閉一小時,以便進行轉換工程。 羅淑佩表示,運輸署會密切關注三隧情況,在調整機制下,運輸署可每半年可按照情況調整收費,又強調這項機制不代表每半年會加價,如交通情況許可,亦可考慮降低隧道收費。 【Now新聞臺】政府週三收回西隧專營權後,連同紅隧及東隧實施三隧分流收費方案,西隧週日亦將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 為紓緩幹諾道西天橋東行的交通擠塞情況,西隧與運輸署協商改善天橋上的行車線道滙合安排,並已由2019年4月起實施,以充分善用路面空間及容車量。 由西隧駛上幹諾道西高架橋的主車流,可更暢順地繼續沿天橋東行往中區或進入中環及灣仔繞道。
的士西隧: 西隧6月1日起加價 私家車隧道費加至75元
三隧分流今日(2日)正式實施,三條過海隧道的私家車隧道費重新調整,紅隧、東隧同步加價至30元,西隧則減價至60元,即所謂「633」方案。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今早稱,港府凌晨收回西隧經營權,至早上三條隧道運作暢順,由凌晨至清晨經西隧的的士數量,比以往增加5成。 城巴新巴發言人表示,作為西區海底隧道最大的專營巴士營辦商,城巴新巴歡迎將巴士過海隧道費劃一定於50元,新收費將有助旗下逾70條西隧路線減低隧道費開支,現時8成過海乘客都使用巴士服務,但巴士只佔整體過海車流約8%。 期待政府盡快推出擠塞徵費,以緩解交通擠塞,同時亦需要更多巴士優先措施,方可鼓勵大眾善用巴士網絡。 為防止駕駛人士在隧道費改變時,刻意加速或減速,三隧繁忙時間前後設過渡收費安排,每2分鐘遞增2元,逐步上調至繁忙時段水平或下調至非繁忙時段。 的士西隧2025 早上7時半及下午4時半開始,三隧收費會逐步上調收費至繁忙時段收費。
的士西隧: 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
港通控股有限公司成為西隧公司的最大單一股東,持有50%西隧公司股份。
的士西隧: 擬今年內推「644」 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
然而此隧道與紅隧及東隧一樣,採用BOT即「建造-營運-移交」模式經營,專營權由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持有至2023年8月1日屆滿。 此外,東隧會在8月27日實施易通行,稍後會再公佈相關的臨時交通安排。 而三隧分流「633」方案也會在8月2日零時零分起,政府接收西隧後實施,西隧及東隧屆時會短暫停用5分鐘,以更新繳費系統,不會有其他特別封路改道。
在8月6日凌晨4至5點,西隧來回方向及所有進入支路的入將會全線封閉1小時。 的士西隧2025 其中屆時西九龍公路南行、近興華街西,即海盈邨、海達邨附近,至海輝道迴旋處,即奧海城一期附近一段的車輛速度限制,由現時每小時100公里減至每小時70公里,隨後再降至與收費廣場車速限制一樣、即每小時50公里。 的士西隧2025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指,相關安排為保障工作人員安全,呼籲駕駛者當晚要留意車速指示牌,如有需要也會實施車速監察措施。
的士西隧: 使用情況
政府將於8月2日收回西隧專營權,重掌隧道費的自主權,三隧分流終可於同日正式實施,西隧減價至60元,紅隧、東隧則同步加價至30元。 過海塞車問題纏繞港人已久,然而究竟是次方案,究竟能否疏導交通卻始終成疑。 事實上,即使是交通相對暢順的西隧,其南行往港島最繁忙一小時的車流量,近月已超出其設計容量;其餘兩隧同樣早已超出負庫。
李耀培同樣指,早上繁忙時段的西隧確有輕微擠塞,但由於入口闊,車龍不會長。 對於分流作用,他表示從私家車角而言,西隧始終仍然較其餘兩隧昂貴一倍,對於早已習慣擠塞的駕駛者,西隧減幅未有足夠誘因令他們轉行西隧;然而當紅隧非常擠塞,又或緊急情況時,確會有更多人使用西隧。 屆時西九龍公路南行、近興華街西,即海盈邨、海達邨附近,至海輝道迴旋處,即奧海城一期附近一段的車輛速度限制,需由現時每小時100公里減至每小時70公里,其後再降至與收費廣場車速限制一樣、即每小時50公里。 王志恆又說,因西隧收費廣場面積比紅隧收費廣場大兩倍以上,所需工程時間較多,因此臨時交通安排會提前在8月5日的晚上10時起分階段實施。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表示,政府之前提出的三隧分流方案只會令三條過海隧道出現擠塞,反對是理性決定,又批評西隧將雙層巴士隧道費加至200元,是「明剃政府眼眉」。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直斥,西隧有盈餘仍不斷加價,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