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會興建多一幢高兩層,有露臺的建築物,用作餐飲零售,並設一個廣場供市民使用。 他計劃重放投影機,保留講故臺,定期播放電影以及讓團體利用舞臺表演,保存及活化這座歷史建築。 長洲戲院樓高兩層,採中式折衷建築風格,由石磗及大石砌成。 建築物正面是戲院大門,入口上方有螺旋柱頭裝飾的簷篷,頂部刻有「長洲戲院」四字,正門後就是售票大堂,大堂內設有售票處及展示電影海報的位置。 大堂末端掛有一塊戲院東主由外國購入、看說明書自己動手安裝的白色銀幕。

無論是長洲一日遊還是快閃Staycation,一出碼頭的你相信都會到不同的小食店都會賣不同口味的大魚蛋的香氣吸引,由傳統的原味、咖哩味,到沙嗲、燒汁味等等,大家可以慢慢選擇。 離島區中人煙最稠密的島嶼長洲是香港最熱門的離島景點之一,當地餐廳Café林立,又有好喫的,而且文青小店亦不少,動靜皆可,是都市人輕鬆出走的好去處。 長洲北社街 餃子冰室供應多每日新鮮手製的特色餃灸,包括蜆肉芫茜、印第安、黑白土匪、鹹蛋黃黃金、南乳豆卜等,還有多款以傳統甜品為主題的沙冰特飲,包括美顏冰糖紅棗桃膠沙冰、腐竹蛋洋薏米沙冰、竹蔗茅根甘筍沙冰等。 長洲北社街2025 主打各款新式甜品及傳統甜品,包括招牌綜合三色圓 、糖紅豆三色圓豆花、泰式奶茶三色圓剉冰、抹茶蕨餅、桂花酒釀三色圓等,配上日光,可以邊打卡邊歎甜品。

長洲北社街: 打卡美景

巡遊當天,前來參與的惠海陸鄉親也有二、三百人,各自負責飄色的、舞蹈的和舞麒麟的,也有島外友好來幫忙,推色櫃和維持秩序,每年有兩臺飄色出巡。 小店還不時在門口有music live show,食客在此聊天非常寫意。 長洲(英語:Cheung Chau)是香港的島嶼,狀似啞鈴而別稱啞鈴島(英語:Dumbbell Island),[1][2]位於大嶼山東南,屬於連島沙洲,北望喜靈洲,西南方有石鼓洲,距離香港島西南約10公里。

主權移交初期,旅遊業一度因多宗度假屋住客自殺事件和2003年SARS疫情而受到打擊,但事後已經恢復[13]。 長洲北社街2025 長洲北社街2025 港府1982年引入香港區議會後,長洲劃入十八區的離島區。 長洲鄉事委員會原有的部份權力亦轉移至區議會[10]。

長洲北社街: 新興海傍街及北社海傍路

蓋上「平安」紅印的包點寓意吉祥,有芝麻、紅豆或蓮蓉不同餡料可供選擇,萬勿錯過。 時至今日長洲太平清醮已成為當地每年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吸引大批遊客慕名到訪參觀,把長洲擠得水洩不通[13]。 一般而言在日間,長洲會有會景巡遊、醒獅、麒麟表演以及飄色巡遊;到午夜時份在玉虛宮外更有聲勢浩大的搶包山活動。 搶包山活動在1978年曾因包山意外倒塌,而被港府禁止,至2005年經官民交涉後,搶包山活動才以競賽形式重新恢復[17][44]。 傳統上長洲島民以捕魚為生,漁業曾經為當地主要經濟命脈[14][39]。 由於捕漁業興旺,當地造船業及漁業製造業亦曾隨之而興起。

  • 廚房採用開放式,食客可以看著他們不斷在手製薄餅,已經感覺到非常新鮮,且自家製作的批底做得很薄且彈牙。
  • 截至2006年,長洲華人約佔總人口95.58%,其他亞裔人士及外籍人士佔總人口的不足百分之5[28]。
  • 店內供應不少特色輕食,部分加入了長洲元素,包括配上島上手工煎堆的Affogato、芝麻平安包特飲等。
  • 這裡亦吸引不少觀鳥人士前來,觀賞飛越重洋,於長洲稍事歇息的候鳥。

內設接待處,用餐區,天台休憩處,以及18間雙人客房。 旅館設有24小時前臺、巴伐利亞風格的Eggenberg餐廳、禮品店和彩繪紋身藝術工作室,還提供行李寄存、自行車租賃服務。 張保仔洞是清朝的一個海盜洞穴,是來到長洲的必到之處。 雖然現時張保仔洞已經沒有寶藏,但仍很值得到這具歷史價值的地方打卡留念。 張保仔洞洞口很窄,只可供一人通過,而且洞內漆黑一片,大家要沿鐵梯而下,每步都要非常小心。 店內除了有店主出品、富有香港本土和長洲特色的手工袋及服飾製品外,同時店主不時會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設計師合作,提供平臺讓設計師們寄賣作品。

長洲北社街: 新興街及北社街

每年會做兩臺色,通常一臺講時事或政治議題,另一臺是電視劇,譬如說是當時很紅、很多人追的哪一齣電視劇角色,又或電影比較漂亮的古裝角色,因為古裝通常裝扮都比較搶眼,觀眾會喜歡。 中興街做時事性的題材廿年,以前一直做古裝,那時沒有那麼多電視,近期會加入古裝電視劇集角色,因觀眾會比較清楚色芯所扮演的角色。 飄色團隊有黃炳光師傅及張植芬師傅,與及其地共四、五位退休街坊,張師父都九十多歲了。 新興街整個色櫃,鐵梗和衣服,據說全部都是師父自己造的。 因為新興街街坊會會址的樓底矮,所以飄色設計需要較多的接駁位。

後來在長洲的另一處(中學路)開設餐廳,供應輕食、甜點、自家製的飲料,價格親民,出品有高質。 餐牌款式不少,除了沙律套餐,還有奄列、牛角包、飛碟套餐、全日早餐等輕食,部份可加配出前一丁或通粉,亦可以優惠價升級飲品。 允升甜品的芒果糯米餈皮偏厚,非常足料,可以食到飽滿的芒果肉。 芒果糯米餈以外,大家也可以試試芒果凍奶、芒果西米露、芒果腸粉等。 後來,其一老闆可以入到好品質的芒果、榴槤,另一老闆又懂做糯米餈,就想到做芒果及榴槤糯米餈。

長洲北社街: 打卡玩樂好去處😎

北帝廟歷史悠久,廟前闊大的石梯、廟宇頂部的七色彩龍,予人宏偉莊嚴之感。 長洲北社街2025 長洲北社街2025 遊人仲可以係廟內一睹兩件古物——清朝的金木雕和宋朝的鐵鑄大劍嘅風采。 海灘有設施: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等等,方便想要在長洲暢泳的旅客。 不過唔講可能唔知,鄰近長洲東灣的東堤小築,早年不斷發生自殺事件,亦常常被傳出鬧鬼事件,雖然大多道聽塗說, 我們在這裡就不詳談了。

長洲北社街: 人口

相反長洲山多平地少,加上水源缺乏,當地一直難以發展農業[39]。 此外長洲傳統經濟活動還包括食品加工業,當中又以鹹魚和蝦膏最為普遍[39]。 據聞芒果糯米餈起源長洲,但早已衝出長洲,在市區甜品店都一定找到它的身影。

長洲北社街: 酒店優惠

遊客都可以租借風帆、獨木舟或其他水上滑浪設備,係長洲嘅大海上乘風破浪。 長洲家樂徑由北帝廟延伸至北面山頂,路短而陡峭,終點的北眺亭是長洲的最高點,順理成章成為打卡熱點。 在風和日麗的白天,你還可以眺望南丫島,以及連接大嶼山和香港市區的青馬大橋,碰上日落時分,景色更是美不勝收。 從北眺亭繼續向東前往北角咀,可到達景色一絕的隱祕沙灘東灣仔,最後沿路穿過小叢林返回長洲的熱鬧大街。 觀音灣是小長城郊遊徑的起點,長約850公尺的石徑位於觀音灣及芝麻坑後方,沿東南面的海岸線而建。

長洲北社街: 離島區

一踏出離島長洲渡輪碼頭,便會見到林立海旁的海鮮餐廳,紛紛落在北社海傍路(Pak She Praya Road),令這裡成為長洲的海鮮街。 長洲是海陸豐人的聚居地,截至2018年起約有八千名居民。 而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會有數千客人到長洲食一餐海陸豐美食,慶祝新年。 他們的傳統新年食品是菜茶又名七樣羹,有財源滾滾之意[46]。 長洲太平清醮源於長洲一段重要的事件,據聞清代乾隆年間,長洲發生嚴重瘟疫,後來居民得到玄天上帝指引,延僧設壇,超渡亡魂,並捧神像遊行,瘟疫才告平息。

長洲北社街: 路線

因此,地方鄉紳林煜武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領導長洲原籍惠州、潮州居民集資建廟奉祀北帝。 長洲北帝廟早期由長洲居民負責管理,於1929年交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長洲與南丫島等離島一樣,碼頭旁的都是海鮮餐廳,向北走便會到達北社海傍路,餐館提供各式各樣的海鮮及中式小菜,甚至可現場買活海鮮即時炮製,或先到長洲街市的海鮮檔購買。 碼頭旁是避風塘,停泊了大量漁船,組成一幀寧靜的小島景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