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收集住戶的財富統計資料並不容易,準確度亦十分低,財富組成部分的數字亦不穩定,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中,所以現時香港只有收集住戶收入的資料。 因此,在貧富懸殊的分析中,我們主要是處理「收入不均」的現象,而沒有處理「財富不均」的現象。 一般而言,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財富不均的現象可能較收入不均的現象更為嚴重。 不過,由於香港收集的住戶收入資料,亦包括了由財富所產生的收入,換言之,收入不均的資料亦在某程度上反映了財富不均的情況。 由於在2007年前,統計處只公佈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系數,而相對大部分國家都只是公佈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自然凸顯了香港收入不均的情況。 自2007年起,每5年統計處會利用人口普查或中期人口統計所得資料,就收入不均情況作更詳細分析,並公佈由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系數,至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

導致收入差距擴闊的因素包括人口高齡化(因長者大多收入較低)及住戶人數減少(因少人數的住戶傾向收入較少)。 前言 上星期(4月28日)的網誌提到法定最低工資與貧富懸殊的關係,有閱讀這系列的讀者,都會留意到貧富懸殊及貧窮的議題,在過往的網誌都經常出現。 不過,說得「遠」及「玄」一些,沒有貧富懸殊現象,便沒有今天的我。 話說四十一年前的一天,我還是銀行的一名電腦程序編寫員,在電腦房中看着銀行的交易總額以每秒過百萬跳升時,計一計自己工作的邊際貢獻,和自己薪酬一比,自己所得的不及十分一,但同時又覺得自己薪酬遠較一般工人為高時,便決定投身社工行業。

香港的堅尼系數: 貧富懸殊擴大 堅尼系數0.539創45以來新高

當中,最簡單及最常用的統計資料便是堅尼系數;系數值由0至1,數字越高,收入不均的現象便越嚴重。 況且各種福利轉移本質上都是政府採取的事後補救措施,故此除稅和福利轉移前的原本住戶收入不均往往更能呈現整個社會的結構性缺陷。 當普遍意見認為堅尼系數大於0.4就屬於高的時候,香港居然卻是投入政府福利以後仍然未能擺脫這個境況,這只能說明我們的貧富懸殊實在相當嚴重,必須設法從根本地革除問題。 政府分析指,雖然人口近年加速老化,但堅尼系數上升幅度放緩,反映基層工人的就業和收入情況改善,以及政府近年在現金社會福利的投放,有助紓緩人口加速老化對擴闊收入差距的影響。 統計處除了公佈以「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亦公佈以「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 後者的數值比5年前下跌0.002,反映收入差距在計算醫療、教育和房屋津貼等「實物形式社會福利」後有輕微收窄。

  • 政府分析指,雖然人口近年加速老化,但堅尼系數上升幅度放緩,反映基層工人的就業和收入情況改善,以及政府近年在現金社會福利的投放,有助紓緩人口加速老化對擴闊收入差距的影響。
  • 這不只是扶貧委員會、勞福局要留意的事實,如何締造更公平、多勞多得的市場環境,讓市民能在各行各業都得到優質回報,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至財政司司長的責任。
  • 以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為例,它採取的其中一個指標便是堅尼系數。
  • 以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爲例,它採取的其中一個指標便是堅尼係數。
  • 樂施會認爲,檢討有關週期是一個良好契機落實「一年一檢」,建議有關調整必須能追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符合「一養一」原則,及高於平均綜援水平,確保基層工友工資追得上通脹。
  • 全球平等城市最為集中的地區是歐洲,多國的城市基尼系數在0.3以下。

就如上述洛桑2021報告,採取了一個較爲公平的數字,香港的堅尼係數排名便升了12位,不過仍只是在64個經濟體系中排名48,顯示香港的貧富懸殊在64個經濟體系中,仍是處於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如上述,過往不少的國際比較都是以香港的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係數,與其他國家/地區的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係數比較。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以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爲例,它採取的其中一個指標便是堅尼係數。 在2020年的報告中,仍是採用香港的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係數,在64個經濟體系中,香港排行第60;不過在2021年的報告中,改爲採用香港的除稅及福利轉移後有經濟活動的住戶人均收入的堅尼係數,香港排名升了12位,排行48。 最艱苦時,曾經半年沒有工作,收入不穩定,他坦言未至於不能生活,但換來的是能堅持自己想做的工作。 從前,他為一個安身之所花盡心神,港九新界、工廈、唐樓、村屋、私樓都租過,但直至租金升得太快,他才開始意識到收入追不上租金升幅的困境。

香港的堅尼系數: 樂施會聯同合作夥伴幫助小燕的劏房加裝雜物架,又添置書櫃及把原本放在雪櫃上的電視安裝在牆上,小燕一家的生活空間因此得到明顯改善,兒子也很喜歡參加支援中心的英文班和活動。

由於香港獨居長者及兩老家庭數目近年增加迅速,統計處亦會就只包括有經濟活動成員的住戶計算堅尼系數。 另外,亦由於香港住戶平均人數逐年下降,統計處亦會計算以住戶人均收入為基礎的堅尼系數。 當然,我們用任何兩地來作比較時,都應知道兩地的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及經濟都不同,單是抽取一些指標來比較,會有不同程度的簡化。 由於我對法國的認識有限,對於有關法國黃背心運動的前因後果的不同評論,不能判斷其可信程度。

  • 羅致光在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期間至少兩次表示,堅尼系數應該看「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以反映市民在福利政策介入後的實際所得。
  • 資料顯示,香港在2016年的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為0.473,兩者均創45年來新高,反映本港的貧富兩極化問題持續惡化。
  • 明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才公佈中國大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地政策也繼續強調「共同富裕」重點應該放在增強前線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能只看整體數字表現。
  • 每年10月17日是「國際滅貧日」,樂施會希望藉着這別具意義的日子,喚起公眾對貧窮的關注,加入扶貧的行列。
  • 基尼係數衡量的是經濟範圍內個人或家庭收入分配或消費支出與理想平均分配的偏離程度。

一、堅尼系數及上述數字只反映住戶收入分佈的情況,並不計算住戶的資產,所以在相關討論中,較適宜使用「收入分佈」(income distribution)等字眼,而非「財富分佈」(wealth distribution)。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事實上,如果計及近年物業價值飈升,財富分佈更不平均,則貧富懸殊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香港的堅尼系數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主要透過兩種統計調查,收集住戶收入的統計資料。 一是持續每月進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提供最新的數據;扶貧委員會亦會基於「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全年數據作出綜合分析,瞭解貧窮住戶及人口的狀況,以及評估政府各項政策的扶貧成效。 二是每10年的人口普查及兩次普查之間的中期人口統計,基於有關資料分析香港住戶收入分佈的情況。

香港的堅尼系數: 巧用收納 改善劏房住戶家居

但1980年代港島綫開始興建,疑因地質、資金問題和人口增長較預期減慢而使實際建造只以上環為西端終點站。 2000年代港府提出港島綫西延建議,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至堅尼地城。 2014年12月28日,港鐵港島綫西延段通車,堅尼地城站正式啟用。 若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住戶每月收入計算,堅尼系數則為0.473,比2011年減少0.002,亦是自回歸以來首次下跌。

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最新的收入分佈數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反映收入差距的堅尼系數,數值越高(最大為1)代表該地區的收入差距越嚴重。 2016年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9,較5年前上升了0.002,是歷史新高。 如上述,過往不少的國際比較都是以香港的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系數,與其他國家/地區的除稅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比較。 以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為例,它採取的其中一個指標便是堅尼系數。 在2020年的報告中,仍是採用香港的稅前和福利轉移前的堅尼系數,在64個經濟體系中,香港排行第60;不過在2021年的報告中,改為採用香港的除稅及福利轉移後有經濟活動的住戶人均收入的堅尼系數,香港排名升了12位,排行48。

香港的堅尼系數: 數字統計

在發展中地區,亞洲城市的平等程度最高,其平均堅尼系數為0.39。 2017年統計處數字為0.539,為1997年回歸以來最嚴重,僅低於紐約市[1]。 二、以「原本住戶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其實已計算了綜援、長者生活津貼、生果金等現金福利所帶來的作用。

香港的堅尼系數: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

貧富懸殊現象不是新鮮的事物,只是它愈演愈烈,今天已鮮有人認為香港的貧富懸殊不是一個問題。 我們得到儲存易Store-Friendly贊助,支持合作夥伴「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推行改善居於劏房的低收入住戶之家居環境項目,協助受助家庭將非必需品暫時存放在迷你倉,以騰出空間為孩子添置書桌及增添一點活動空間。 樂施會一直促請政府建立「酷熱指數」或其他客觀指標作為停止戶外工作的標準,以減輕工友中暑的風險。 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內提出,將根據香港暑熱指數制訂指引,要求僱主按照訂明的準則採取預防措施,保護僱員免在工作時中暑。 樂施會認爲有關指數除考慮溫度外,亦應將濕度、空氣流通、室內環境的高溫等因素一併納入考慮,才能全面保障僱員的職安權益。

香港的堅尼系數: 樂施會的支援項目

過去5年間,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2.49萬元,較2011年的2.02萬元,增23.3%。 這份題為《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狀況:和諧城市》的報告,首次以堅尼系數作為評定城市財富分配平均程度——即「平等程度」的標準。 這個指數在0和1之間,數值愈低,表明財富在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愈均勻;反之亦然。 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是全球公認量度貧富懸殊的最重要指標,數的數值介乎0與1之間,數值愈高,表示社會上收入分佈不平均的程度愈大。 三、醫療、教育和房屋津貼等「實物形式社會福利」,其實並不是直接對基層市民提供收入補貼,而是他們因為以低於成本或市場價格使用相關服務,而間接得到的補貼。 例如一個長者使用公立醫院服務十天,成本價四萬元,這位長者只交了一千元住院費,雖則政府補貼了三萬九千元,但這位長者的生活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改善。

香港的堅尼系數: 政府措施

2021年人口普查在新冠疫情期間進行,面對不少挑戰,《香港的住戶收入分佈》報告亦延至今年才公佈。 惟當局5月23日只在官網發布文件,統計處並沒有舉行簡布會,政府亦沒有發新聞公佈,連堅尼系數的內容都大幅刪減。 至於各階層的職業收入雖有顯著改善,其中收入最低的1成工作人口,收入在過去5年間增長達4成7。 政府分析認為與勞動市場偏緊,較低技術工種勞工需求殷切,以及實施最低工資有關。 全球平等城市最為集中的地區是歐洲,多國的城市基尼系數在0.3以下。

香港的堅尼系數: 家庭收入差距大 堅尼系數未反映

堅尼系數由居民的年收入來定義,而需要衡量居民財富分配公平程度時可用財富堅尼系數,它由居民所擁有的財富來定義。 法國的黃背心運動 自2018年11月17日開始的法國黃背心運動,持續多個月引起世界關注。

香港的堅尼系數: 香港女子跳高代表楊文蔚

上述的討論與分析,是希望大家在分析與評論時,採取一個客觀與較為公平的比較。 就如上述洛桑2021報告,採取了一個較為公平的數字,香港的堅尼系數排名便升了12位,不過仍只是在64個經濟體系中排名48,顯示香港的貧富懸殊在64個經濟體系中,仍是處於最高的三分一之中。 資料顯示,香港在2016年的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為0.473,兩者均創45年來新高,反映本港的貧富兩極化問題持續惡化。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本港工作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的月入中位數,由2011年的1.2萬元,升至1.55萬元,即過去5年大幅上升近3成。

香港的堅尼系數: 貧富懸殊的挑戰

以統計數據及國際比較來說,法國的貧富懸殊的指數可算是十分之低,但是在法國人,特別是當地基層巿民心目中,法國的貧富懸殊問題仍可以是嚴重的。 我們亦應留意到上述的堅尼系數,只是反映收入不均的程度(income gap),並非是財富不均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wealth gap)。 從巴黎聖母院災後復修籌款一事來看,富商的巨額捐款也會引起示威人羣的強烈不滿,「仇富」的解說,有一定的可信性。 法國的失業率高,位列歐盟第四(低於希臘、西班牙及意大利),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主要透過兩種統計調查,收集住戶收入的統計資料。 一是持續每月進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提供最新的數據;扶貧委員會亦會基於「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全年數據作出綜合分析,瞭解貧窮住戶及人口的狀況,以及評估政府各項政策的扶貧成效。

香港的堅尼系數: 主要道路

樂施會獲社創基金委聘,創立「無窮實現室」,鼓勵社會各界人士針對貧困及社會排斥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這些小幫忙看似微不足道,但我知道,它對基層家庭來說是舉足輕重的大改善。 香港的堅尼系數 家中雜物得到妥善存放,減低它們從高處墮下的危險,而釋放了的空間亦同時讓孩子有一個較佳的生活及學習環境。 樂施會認可支付生活工資的僱主,將頒發「生活工資僱主標誌」以表揚其負責任的薪酬政策。 樂施會認為有必要在垃圾站內加入與工作空間分隔的休息空間,並建議政府研究向戶外工作者發放高溫津貼以及建立酷熱天氣下的停工標準,以客觀指標保障工友健康。 上述的討論與分析,是希望大家在分析與評論時,採取一個客觀與較爲公平的比較。

香港的堅尼系數: 香港貧窮現況

因此不論是財政司司長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的重點之一「保就業」,又或是勞工及福利局加強就業援助,都是特區政府的政策重點。 據政府2021年底發布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年香港貧窮人口高達165.3萬(政策介入前),貧窮率達23.6%,數字乃歷年新高,情況令人憂慮。 2016年香港除稅前及福利轉移前的原住戶堅尼系數為0.539,除稅後及福利轉移後的堅尼系數仍高企0.473,兩者同樣創45年來新高,也是各先進國家及地區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地區。

貧窮人士失業率持續高企,2022年第一季貧窮人士(即家庭月入低於全港住戶入息中位數的一半)失業率達26.1%,較非貧窮人士高出超過8倍,62%貧窮失業人士為40歲或以上。 貧窮失業人口的失業時期相對較長,六成貧窮人失業達兩個月以上,四分一更失業超過半年。 經樂施會及其他民間團體多年來爭取,現屆政府於2022年施政報告內提出會「就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檢討機製作出研究,包括檢討週期」。 樂施會認爲,檢討有關週期是一個良好契機落實「一年一檢」,建議有關調整必須能追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符合「一養一」原則,及高於平均綜援水平,確保基層工友工資追得上通脹。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按上述原則計算,樂施會認為最低工資水平應調升至不低於每小時45.4元。 本會亦呼籲政府及其他有能力的僱主多走一步,向基層僱員支付生活工資(2023年最新水平為每小時不低於60.1元)。

樂施會認為,政府盡力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同時,亦要善用政府短期租約用地,興建更多過渡房屋,和增撥資源協助居住在惡劣環境中的劏房戶,提升他們「氣候適應」能力,以應對愈發頻繁的極端天氣現象。 基尼係數衡量的是經濟範圍內個人或家庭收入分配或消費支出與理想平均分配的偏離程度。 勞倫茨曲線從最貧困的個體或家庭開始,描述了總收入累積百分比與累積接收人數之間的關係。 基尼係數衡量的是勞倫茨曲線與假定絕對平等線之間的面積,以線下最大面積的百分比表示。 因此,基尼係數爲0則代表完全平等,而係數爲100則代表完全不平等。 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及相關政策之時,我們必須對反映這個問題的數據有充分的認知。

當中雨傘革命就是一例子,參與者希望有真普選,選出一個能夠解決社會問題的特區首長。 基尼係數由居民的年收入來定義,而需要衡量居民財富分配公平程度時可用財富基尼係數,它由居民所擁有的財富來定義。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通常,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這條“警戒線”時,貧富兩極的分化較爲容易引起社會階層的對立從而導致社會動盪。 基尼係數的調節需要國家通過財政政策進行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例如對民衆的財政公共服務支出和稅收等,從而讓收入均等化,令基尼係數縮小。

香港的堅尼系數: 香港貧窮現況與政策回應

2020年1人和2人住戶貧窮線訂在4,400港元及9,500港元。 官方貧窮線有助量度貧窮問題,卻忽略了市民實際生活需要及開支,眾多有需要的市民仍然無法得到支援。 因此樂施會除了就長者、在職、婦女、少數族裔四個面向應對貧窮問題,也進行全面宏觀的政策研究,令更多人關注本港貧窮問題的全貌。

香港的堅尼系數: 財富堅尼系數

2017年政府公佈以原收入計算的堅尼系數達到0.539,貧富懸殊的情況為人詬病。 羅致光在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期間至少兩次表示,堅尼系數應該看「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以反映市民在福利政策介入後的實際所得。 香港的堅尼系數2025 香港的堅尼系數 但就連他本人亦只說「不應只提0.539」,而非「不應提0.539」,原住戶收入的堅尼系數並非沒有價值。 2012年,統計處發表2011年人口普查的《香港的住戶收入分佈》報告,政府的新聞公報指出法定最低工資令低收入情況有「明顯改善」。 2017年,統計處發表新一份報告,處長在新聞告提及「希望透過發表有關住戶收入分佈的全面數據及研究結果,協助社會各界對相關課題作更深入的分析及討論」。 樂施會透過政策研究,瞭解本港貧窮現象背後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推出先導項目;並且運用研究結果,盡力為工友向相關部門爭取更多工作保障。

香港的堅尼系數: 單次捐款 每月捐款

二是每10年的人口普查及兩次普查之間的中期人口統計,基於有關資料分析香港住戶收入分佈的情況。 無論如何,雖然在今份《香港的住戶收入分佈》報告,堅尼系數改善至0.397,但按住戶原收入十等份劃分的貧富差異擴大至16倍,職業收入的差距亦增至14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除稅前、福利政策介入前的貧富懸殊仍然嚴重。 這不只是扶貧委員會、勞福局要留意的事實,如何締造更公平、多勞多得的市場環境,讓市民能在各行各業都得到優質回報,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至財政司司長的責任。 政府統計處處長鄧偉江解釋,隨著本港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以及一、二人家庭情況日漸普遍,若僅以收入差距計,他相信堅尼系數在將來是會越來越闊。 惟他多番強調,貧富懸殊是很複雜議題,堅尼系數無計算住戶的資產,並無考慮那些擁低收入但高資產的住戶,因此理解今次報告中的堅尼系數時,應同時考慮市民擁有公屋、醫療、教育等的物質福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