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時間充裕,不妨留待到日落過後至天黑之前,「燒天」的晚霞配上已亮燈的青馬大橋,甚至是工業地,會是另一番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 青衣去東湧 青衣去東湧2025 香港賞日落地點何其多,但想要輕鬆簡單,不用千里迢迢到郊區或登山,便有獨特的浪漫日落景緻,不妨到訪小編介紹的青衣西草灣、東湧著名的飛機維修區,以及鮮有人知的東湧海濱長廊,既能海邊走走,又能觀賞另類的日落景緻。
1986年區域市政局(簡稱區局)成立,屬新界範圍的青衣島為區局的轄區之內,島上市政服務的執行責任,亦由市政事務署新界市政處移交至區域市政總署。 青衣公園、青衣運動場、青衣游泳池及青衣市政大樓等設施皆為區域市政局籌劃興建。 2000年「殺局」後,島上的市政服務分別由食物及環境衛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手。 2020年,港鐵向中國中車旗下的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訂購一批至少23列的新列車,其中至少12列是行走東湧綫,取代已經達到30年不獲翻新的現有Adtranz-CAF電動列車,預計最快2022年完成生產並抵港,新列車經過測試和更換新信號系統後預計在2029年投入服務,屆時Adtranz-CAF列車將會退役並拆解。 若閣下希望獲得閣下的任何個人資料的副本,或者,若閣下認為我們收集及持有的閣下的任何個人資料不準確,請透過以下地址致函本公司。
青衣去東湧: 青衣車務控制中心
港鐵機場鐵路列車由西班牙CAF及德國ADTranz(已由龐巴迪公司收購)製造,於1998年投入服務,通車初期以7卡編組行走,於2003年為配合南昌站啟用增至8卡(增加動力車卡W7XX)。 青衣去東湧 兩款「全月通」在每月的前7天至該月7日發售,「東湧-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在東湧綫沿途各站(奧運站、九龍站、香港站除外)的客務中心發售,「東湧-香港全月通加強版」則在東湧綫沿途各站的客務中心發售。 「東湧-南昌全月通加強版」適用於無限次乘搭東湧綫(往來東湧至南昌站),而「東湧-香港全月通加強版」適用於無限次乘搭東湧綫沿綫各站;使用該月票往來非指定車站之連接車程可享額外正價車費75折優惠(羅湖站或落馬洲站除外)。 青衣去東湧2025 兩款「全月通」的乘客不可享有其他接駁服務的轉乘優惠。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東湧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均為85%(以車卡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奧運站至九龍站之間。 [4]雖說如此,由於本綫班次較疏(因部份路段需與機場快綫共用路軌,繁忙時間班次也不能比3.5分鐘一班更密),因此即使載客率相對較低,繁忙時間乘客逼滿本綫車站月臺和車卡的情況依然常見。
- 區內設有三個公共運輸交匯處,包括青衣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青衣邨巴士總站及青衣碼頭巴士總站。
- 1995年清拆青發臨時房屋區及青健臨時房屋區,分別建成青宏苑及綠悠雅苑;1999年清拆青欣臨時房屋區及青安臨時房屋區,分別建成長宏邨及青逸軒。
- 以上優惠恕不接受以下商舖或服務之收據:港鐵站商店、臨時推廣攤位、任何繳費、銀行及所有增值服務、租買樓宇、外幣找換、現金值禮品卡、商舖現金禮券、門券代售服務(如音樂會、演唱會、機票、車票、船票及任何主題或博物館入場券等)、999.9純金及金會(飾金除外)及博彩。
-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湧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查閱詳細時間表。
- 為了配合荃灣新市鎮青衣部份的發展,1970年代起,青衣開始發展,政府耗資1700萬港元興建青衣大橋,於1974年落成啟用,同年興建青衣島首個公共屋邨—長青邨,並於1977年入夥。
- 區內設有三所中學、四所小學、一所特殊學校,分別有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保良局陳溢小學、青衣商會小學、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及保良局陳百強伉儷青衣學校。
沿着海堤走到導航燈塔橋位置,能欣賞長長的燈塔橋延伸至海中心,入口被鎖上不能進去,但前段是可以走到橋上拍攝的,而左方可遠眺港珠澳大橋。 西草灣位於青衣西部,附近主要為油庫和船塢等的重工業工地,閒日從不間斷地有泥頭車駛過,正常遊人是不會無緣無故來訪的。 然而,由於鄰近海邊又靠近青馬大橋,於是成了一處在青馬大橋底下觀賞日落的隱世祕景。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必須出示即日正本機印收據或即日青衣城影藝戲院戲票2張(只適用於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以享優惠;或出示即日下午6時以後結賬的青衣城餐飲食肆正本機印收據(只適用於星期日至四,公眾假期除外)以享晚市泊車優惠。
青衣去東湧: 行車路線
青衣島第二條跨海行車大橋—青荃橋,於1988年落成。 青衣(英語: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香港新界西南,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屬規劃署定義的都會區(香港市區)範圍之內,香港房屋委員會劃入擴展市區範圍[1]。 在香港行政區劃中,青衣曾經屬於荃灣區,其後與葵涌一同由荃灣區分拆出來,組成葵青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港鐵路線(除輕鐵外),均是由港鐵青衣控制中心直接管理。 與此之前,所有前九鐵路線均是分別由火炭控制中心(東鐵綫及馬鞍山綫),八鄉控制中心(西鐵綫)控制。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四所小學,分別有明愛聖若瑟中學、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保良局世德小學、聖公會青衣邨何澤芸小學、荃灣商會學校及仁濟醫院趙曾學韞小學。 東湧綫途經港九新界的核心地帶,除香港站外的車站皆位於西九龍填海區(如九龍、奧運、南昌),以及後期發展的新市鎮(如青衣、東湧)。 因有龐大使用人流,在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及星期六早上會加開往返青衣站至香港站短途列車,以一班東湧站及另一班以青衣站為總站梅花間竹形式運作。 唯2019年下半年起先後受連串社會事件及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廣深港高速鐵路停駛、嚴格出入境管制措施使訪港旅客近大減及迪士尼樂園數度暫停對外開放,使本線失去往返迪士尼樂園、機場及市區的客源,乘客量明顯下跌。 因此由2020年2月29日起,星期六早上所有列車往來東湧站至香港站,直至另行通知。
青衣去東湧: 服務時間
從前運輸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運輸造成影響。 1990年代開始,青衣島上的臨時房屋區陸逐清拆,部份空出的土地用作公營房屋發展或興建社區設施。 1995年清拆青發臨時房屋區及青健臨時房屋區,分別建成青宏苑及綠悠雅苑;1999年清拆青欣臨時房屋區及青安臨時房屋區,分別建成長宏邨及青逸軒。 青衣去東湧 青康路臨時房屋區,清拆後建成了東華三院周演森小學及保良局陳百強伉儷青衣學校的校舍。 青翠臨時房屋區清拆後,則建成2017年落成啟用的青衣西南康體大樓。
- 2000年「殺局」後,島上的市政服務分別由食物及環境衛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手。
- 到了1980年代中期,政府在門仔塘及龍洲一帶移山填海,將青衣島與牙鷹洲併合起來,平整土地來興建青荃橋,以舒緩青衣大橋的擠塞問題,及興建大量公營房屋並進一步擴大荃灣新市鎮。
- 某程度上舒緩了荃灣綫九龍段(美孚站至尖沙咀站)及金鐘站的擠逼情況。
- 單程票曾是一種附有磁帶的車票,現已全面更換為外形與八達通完全相同的智能車票,於入閘前先行購買。
惟2002年8月起觀塘綫不再過海前往香港島,部份觀塘綫石硤尾站至彩虹站一段的乘客重投旺角站轉乘荃灣綫及金鐘站轉乘港島綫前往香港島及南區,使彌敦道一段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及金鐘站人流回升(雖然2004年10月尖東站落成後至2009年8月九龍南綫通車前彌敦道一段人流曾稍為回落)。 本來機場鐵路全綫為四軌設計,但由於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機場核心計劃的造價與英國政府出現嚴重分歧。 後來當英方作出多項讓步後,當中包括將機場鐵路的西隧、青嶼幹線和北大嶼山公路段更改為雙線設計(奧運至荔景段則於通車初期為雙線,但預留四線設計,並於南昌站通車同時加建另外兩條行車線),才能達成協議。 青衣去東湧2025 為配合政府在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提出的小蠔灣車廠上蓋物業發展,東湧綫將於東湧東與欣澳之間加建小蠔灣站。 新站擬建位置於小蠔灣車廠西面的連接路,鄰近北大嶼山公路,屬於地面車站,格局與欣澳和南昌兩站相似。
青衣去東湧: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唯2019年下半年起先後受連串社會事件及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廣深港高速鐵路停駛、嚴格出入境管制措施使訪港旅客近大減及迪士尼樂園數度暫停對外開放,使本綫失去往返迪士尼樂園、機場及市區的客源,乘客量明顯下跌。 太古地產有限公司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收集閣下的個人資料 1. 閣下不時有需要向太古地產有限公司(「我們」或「本公司」)提供個人資料及詳情,以使我們能夠進行下文第3條所述的活動。 閣下若不提供所需的資料及詳情,我們可能無法進行該等活動。 我們亦可能會生成及編輯有關閣下的資料以及由公共渠道收集有關閣下的資料。
青衣去東湧: 青衣站
閣下不時提供的個人資料及詳情以及我們不時收集、生成及編輯有關閣下的所有資料合稱為「個人資料」。 為實現上文第3條所述之目的,我們可能向下列各方(不論其是否位於香港境內)移轉、披露閣下的個人資料、允許其查閱或與其共享閣下的個人資料。 我們亦可能會以總體或匿名的方式與第三方共享資料或統計數據, 但該等資料不會直接識別閣下的身份(例如:我們可能會為促銷目的而與廣告商共享有關閣下的偏好及位置的總體資料)。 發展區位於三支香北面的半山,青康路及湧美路為幹道,是青衣新市鎮最早發展的區域。 為了配合荃灣新市鎮青衣部份的發展,1970年代起,青衣開始發展,政府耗資1700萬港元興建青衣大橋,於1974年落成啟用,同年興建青衣島首個公共屋邨—長青邨,並於1977年入夥。 區內有青衣島最大型的公共屋邨—長康邨、青衣島首個居屋屋苑—青盛苑以及青衣島首個私人屋苑—美景花園。
青衣去東湧: 九龍站
機場核心計劃於1990年代展開,機場鐵路正式興建,東湧綫及機場快綫均於1998年通車,並在青衣島設青衣站。 與此同時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將整個前地鐵網絡(今港鐵觀塘綫、荃灣綫、港島綫、將軍澳綫、迪士尼綫、東湧綫以及機場快綫)的行車控制中心,從九龍灣遷到青衣,2013年開始前九鐵網絡(今東鐵綫、西鐵綫、馬鞍山綫)的行車控制中心,也陸逐從火炭和錦田遷到青衣。 1972年港督麥理浩勲爵公佈十年建屋計劃,1973年新界拓展署成立,港府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新市鎮有相對充足的土地,興建大量公營房屋,當中包括荃灣新市鎮範圍內的青衣島。 港府於1970年代中期,着力改善青衣島的對外運輸及島內的道路網絡,大規模的移山填海工程,分別於三支香、青衣灣、門仔塘和寮肚山展開,為島上多項公營房屋計劃提供大量土地。 此外,乘客又能夠藉本綫轉乘機場快綫、迪士尼綫、屯馬綫、荃灣綫和港島綫,所以本綫亦分流了來使用荃灣綫往返新界西和香港島的人流。 某程度上舒緩了荃灣綫九龍段(美孚站至尖沙咀站)及金鐘站的擠逼情況。
青衣去東湧: 路線圖
顧客若遺失八達通、VISA或Mastercard信用卡,本公司將根據泊車記錄而收取實際的泊車費用。 顧客可於任何時間到顧客服務中心辦理泊車優惠,顧客可根據收據上顯示之「累積優惠時數」自行決定離開時間;如顧客於「累積優惠時數」後離開停車場,額外時間將以時租收費。 據《鐵路發展策略2014》,北港島綫獲落實興建,並採用交匯方案,將軍澳綫會延長至添馬站與東湧綫轉乘[20]。
青衣去東湧: 東湧綫 / 機場快綫車站
上述的前九鐵控制中心現時已成為了後備控制中心,在青衣控制中心發生故障時,能夠快速投入服務,減少對列車服務之影響。 另一方面,2003年12月20號,九廣西鐵(家下港鐵屯馬綫一部分)通車,地鐵喺荔景站同奧運站之間,起咗個新站南昌站,成為東湧綫同九廣西鐵嘅轉車站,係全港第一個地鐵同九鐵二合為一嘅車站。 於2005年6月1號,地鐵喺青衣站同東湧站之間,啟用咗新車站欣澳站。 另外,青衣站是機場快綫唯一不提供市區預辦登機的市區車站。 而負責管理港鐵所有重型鐵路綫運作[4]的超級車務控制中心(Super Operations Control Centre)[5]及機場鐵路分段維修中心辦公室亦設於青衣站U5層及U2層南側部分。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東湧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查閱詳細時間表。
青衣去東湧: 路線資訊
及後為方便乘客直接前往青衣城,前地鐵公司於U4層的東湧綫3號月臺加設F出口連接青衣城。 其後,港鐵公司再於U2層東湧綫4號月臺增設G出口連接青衣城,並將東湧綫出入閘設施由U1層大堂遷移至U2層的東湧綫4號月臺旁。 青衣站(英語:Tsing Y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青衣青敬路,屬於港鐵[2]東湧綫與機場快綫的鐵路車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車站亦是青衣島上唯一的鐵路車站,並且與青衣城一期商場無縫連接。
青衣去東湧: 月臺
東湧綫由大嶼山東湧站開始,經過北大嶼山、青嶼幹線,再經青衣島和青荔橋、西九龍填海區和香港第三條過海鐵路隧道,最後以位於中環填海區的香港站為終點站,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是首條連接離島區、青衣及大角咀的鐵路路綫,亦是繼荃灣綫後,第二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系統路綫。 東湧綫亦減輕荃灣綫在1994至96年間飽和狀態和達到分流作用。 截至2020年,東湧綫共有8個車站,當中有6個為轉車站。 除香港站、九龍站及東湧站為地底車站外,其他車站均為架空或地面車站。 不同於其他前地下鐵路公司(於2007年與九廣鐵路合併為港鐵)路綫,東湧綫多數路段均為架空及地面路段。 展望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樂園擴建及酒店增建、南昌站上蓋物業(匯璽)發展、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西九文化區及港珠澳大橋的興建、葵涌及荃灣商貿區及愉景灣不斷發展,東湧綫的乘客量將不斷增加。
青衣去東湧: 公共醫療
1987年,青衣島首個租者置其屋計劃公共屋邨—長安邨入夥,其後青泰苑、長發邨陸續入夥。 1996年,原址牙鷹洲的華潤油庫遷走後發展成私人屋苑—灝景灣。 區內設有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為青衣區最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長安巴士總站。 區內還有領展的重點商場及青衣島上第二大型商場—長發廣場、青衣東北公園、青衣海濱公園等。 青衣去東湧2025 區內設有兩所中學及三所小學,分別有中華基督教會燕京書院、皇仁舊生會中學、中華傳道會呂明才小學、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及東華三院黃士心小學。
青衣站設有4個側式月臺,1、2號月臺為機場快綫月臺;而3、4號月臺為東湧綫月臺,所有月臺在啟用前均已裝設月臺幕門。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1年9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有關內容只供參考,並會因應車務調動而更新(查看更新表)。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其中香港站發展為甲級寫字樓、酒店和商場國際金融中心,九龍站發展為綜合商住發展計劃Union 青衣去東湧2025 Square、奧運站有住宅、商場和寫字樓項目,青衣及東湧站則用作住宅發展。 青衣去東湧 青衣去東湧2025 後來當英方作出多項讓步後,當中包括將機場鐵路的西隧、青嶼幹綫和北大嶼山公路段更改為雙綫設計(奧運至荔景段則於通車初期為雙綫,但預留四綫設計,並於南昌站通車同時加建另外兩條行車線),才能達成協議。 龍運巴士E32A線來往葵芳(南)及東湧發展碼頭,途經葵涌、大窩口、荃灣、青嶼幹線、迎東邨及東湧北,不經機場、青衣市中心及東湧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