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嶼巴醫院路線37H線投入服務,該批巴士全數派往該線行走,鮮有行走其他路線,直至2022年10月起纔再次出現於包括本路線在內的南大嶼山路線。 渡輪航線為「屯門 – 東湧 – 沙螺灣 – 大澳」全程只需約1小時。 若是從東湧碼頭出發的話,約30分鐘便能到達大澳碼頭,可以慢慢欣賞沿途景色。 小編不太推薦乘坐渡輪,因為時長較久,價錢方面較昂貴。 一下車,便會遇到原居民招攬遊客買套票乘船出海,尋找中華白海豚的身影及欣賞棚屋,今年錄得只有52條,所以要看到絕對不容易,如果真的對中華白海豚有興趣,建議參加3小時的中華白海豚觀賞之旅更為適合。 20分鐘的船程主要是遊歷大澳棚屋,欣賞一下大澳景色。
大澳的美食大多聚集在永安街、街市街和吉慶街 (位置如上圖)。 一些港式經典小喫 (例如大魚蛋、茶粿、炭燒魷魚) 在大澳以上街道的店舖都能找到的,大家可以在大澳街頭自由發揮,喫自己想喫的小喫。 即使位於不起眼的內街,仍無損街坊對它的喜愛,石磨豆腐花每日新鮮製作,入口嫩滑有極濃鬱豆味,嗜甜者更可拼芝麻糊及花生糊 等糖水,一次過滿足兩個慾望。 離島區議會於2014年5月討論假日來往南、北大嶼山的公共交通服務。 有議員指出,假日南大嶼山及大澳沿途都出現巴士滿載飛站的情況,其中11線滿載問題尤為嚴重,於大澳總站開出時便告客滿[2]。
11號大澳: 蝦醬+花膠(大澳益昌號及大澳蝦醬廠)
由本路線往東湧市中心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或由上述路線往東湧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大澳方向,第二程可獲 $2.00 的折扣優惠。 本路線初時的東湧市中心巴士總站,受東薈城名店倉擴建工程影響,於2015年4月20日凌晨0130起封閉,隨即變身為東薈城擴建工程地盤,本路線總站遷往由原有東湧社區苗圃改建成的臨時巴士總站。 11號大澳2025 隨著東薈城名店倉擴建部份於2019年第一季落成,位於地下的永久巴士總站於同年4月27日起啟用,本路線總站當日起隨即遷往該處,該總站於2020年1月24日(農曆年三十)凌晨起,與現有的「東湧站巴士總站」合併並改用後者名稱。 之後,來到大澳一定要嘗試一下炭烤雞蛋仔,每一次經過都會是大排長龍! 出海尋找中華白海豚是到訪大澳一定要去的行程,粉紅色的中華白海豚深得大家喜愛,現時約有70多條棲息在大澳一帶海域。 不過,因為白海豚容易受驚而遠離船隻,加上數目稀少,要找到牠們,還是得靠一點運氣!
- 由本路線往東湧市中心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或由上述路線往東湧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大澳方向,第二程可獲 $2.00 的折扣優惠。
- 而恰恰相反,近年來,大澳文物酒店邀請藝術家為大澳的空牆、石壁漆畫,一座小小的小島,瞬間成為畫布,到處都是充滿藝術感的作品,留待大家發掘。
- 透過活動,參加者可以瞭解這種大澳特產的由來,親身體驗大澳漁民的捕魚生活。
- 嶼巴於2015年訂購了一批共四部配順豐車身的猛獅LE 19.320,作為嶼巴嶼南線更換車隊之用。
- 水路公共交通 從中環港外線6號碼頭乘新渡輪往梅窩碼頭,於梅窩碼頭乘1號、4號或3M號大嶼山巴士,約15分鐘即可直達度假村,1號及4號巴士接受分段收費。
- 豆腐花更可拼其他甜品,像芝麻糊、花生糊等,一次過品嘗兩款味道。
- 橫水渡小廚位於吉慶街「 關帝古廟 」的旁邊,多種菜色裏都加入了大澳元素,例如:大澳居民曬製的魷魚乾、蝦醬的烹飪料理。
- 因為店舖沒有特意的裝修和佈置,附近也沒有其他商鋪。
航程約20分鐘,船主會在海上慢慢兜圈,讓你專心尋找白海豚的蹤影。 在大澳街上飄着海鮮的鹹味並不陌生,大澳居民靠漁業維生,街上有不少海味舖醃製和生曬海鮮,販售不同的乾貨產品,如花膠、鹹魚、魚乾、蝦糕、蝦醬,可作手信買回家,尤其蝦醬最受歡迎,適合炒菜、炒肉配搭,別具一番風味。 11號大澳 由居民親自教授大澳著名的特產- 鹹蛋黃的製作方法,參加者可以親自動手製作鹹蛋黃,比併誰做的鹹蛋黃最圓最好。 透過活動,參加者可以瞭解這種大澳特產的由來,親身體驗大澳漁民的捕魚生活。 在大澳逛了一整天,飽覽了大澳的漁村風情、嚐遍了特色美食,也買了蝦醬作為伴手禮。 那在最後,不如乘搭小船,在黃昏之時欣賞夕陽如何染紅天與海,為旅程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11號大澳: 歷史
位於大澳西面的虎山新手行山路線,只高77米,在大澳市中心不出半小時就可行到山頂,虎山行山路線簡單易行,沿紅色欄桿的步道行走,整段路線都是石屎路加上小量梯級,因此不少人會去大澳掃街、打卡時會順便行虎山,成為是週末郊遊的好去處。 多年前一把火燒掉90間水上棚屋,喚起大眾對保育大澳歷史建築的關注。 通常在香港講活化,十居其九,不倫不類,幸好在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大澳文物酒店,重生後殖民建築風格得以安好保留下來;也有民間自發把水上棚屋改裝成咖啡店,更不時舉行有關大澳的文化活動,讓大眾加深認識。 現時行走此路線及11線的巴士大部分為猛獅A91旅遊客車;週末及假期偶爾會有母公司冠忠巴士各款旅遊巴士支援此路線,使用冠忠巴士行走之班次不設企位。
Tai O Lookout 位於酒店的一樓,以玻璃屋頂的溫室設計,自然採光,環境優雅別緻,而且服務良好,價錢合理,糅合大澳的特色食品,味道不錯,小編嘗過覺得值得一試。 茶果財歷經三代,賣客家的傳統糕點—茶果和糯米餈,這裏的招牌茶果全人手製作,有鹹有甜,以木炭大爐竈蒸製,別有風味。 茶果財的老闆很有性格,聽說營業時間都不固定,能遇上開業便是緣分,小編當天也很可惜地沒有買到。 位於大澳渡輪碼頭旁山丘上,1902年建成的舊大澳警署,現今活化成大澳文物酒店,卻仍保留不少警署痕跡,房間以大澳地標及水警官階命名、拘留室為現今接待處、炮臺、探照燈、看守塔、報案室等仍完整保存。 若果對歷史有興趣,不坊參加免費導賞團,深度遊覽大澳歷史。 茶粿及糯米磁都是大澳的傳統食品,是大澳遊客必食之選,在大澳居民的指導下,參加者可以親身體驗這些傳統食品的製作過程,並享用自己的作品。
11號大澳: 班次
本路線方便東湧居民及乘搭往來東湧的對外巴士線乘客、港鐵轉乘客前往大嶼山西區旅遊,每逢假日將有大量遊客前往,嶼巴經常派出母公司的車支援及開辦不定時開出的不停站輔助線11S,但平日客量則欠佳。 由2015年7月16日起,本路線部份班次繞經北大嶼山醫院。 嶼巴於2015年訂購了一批共四部配順豐車身的猛獅LE 19.320,作為嶼巴嶼南線更換車隊之用。 其後,這批巴士被香港機場管理局租借作運輸用途,於6月20日在機場禁區內開始行駛,所有車輛均漆上在停機坪上方便機長識別的黃色車頂,直至2015年10月結束。
蝦醬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作火鍋調味料,又可用於烹飪很多獨特的美味小菜,比如蝦醬炒通菜,蝦醬燉豆腐等。 大澳於60年代,家庭式經營的蝦醬廠林立,全盛時期至少有10間。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其他蝦醬廠逐漸被淘汰,至今只剩下兩間,鄭祥興蝦醬廠就是其中一間。 大澳居民都是熱愛生活,他們喜歡利用門外的空間,種植花、蔬菜,偶爾坐在外面曬太陽、看馬經。
11號大澳: 酒店優惠
根據船家的經驗在早上,吹東風的時候,遇見中華白海豚的機率會較高。 大涌橋是大澳必的地標之一,又名橫水渡橋,是大澳居民主要連接兩岸的橋樑。 大家可以站在大涌橋上欣賞兩岸的棚屋以及遠處的山峯,大受歡迎的港版《大叔的愛》都是在這座橋拍攝的,在大涌橋可以欣賞離島最浪漫的日落。 11號大澳2025 位於大涌橋的對岸,雖然沒有大涌橋的名氣,卻也是大澳居民重要的出入途徑,同樣是鋼橋,但新基橋採用深紅色的外表,與大涌橋截然不同。 大澳文化生態綜合資源中心利用大澳的獨特的文化和生態資產,致力推動大澳的可持續發展,希望在大澳有個深度遊的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些體驗活動。 大澳是條名副其實的漁民舊村,在生活方式上仍然保持著幾十年前的淳樸,但這不代表大澳是個落後的鄉巴佬。
11號大澳: 路線圖
現時行走此路線及11A線的巴士大部分為猛獅A91旅遊客車,亦會間中派出猛獅RC2低地臺單層巴士;週末及假期偶爾會有母公司冠忠巴士各款旅遊巴士支援此路線,使用冠忠巴士行走之班次均不設企位。 陸路公共交通 11號大澳 於東湧市中心乘搭大嶼山巴士,二十分鐘可到達度假村。 3M號:前往梅窩碼頭的巴士,於度假村門口巴士站下車。 11號大澳 11號:往大澳的巴士,於東湧路及嶼南路的迴旋處下車,向梅窩方向步行兩分鐘。
11號大澳: 體驗大澳風情
縱使大澳有小輪提供服務,但班次疏落兼載客量有限[註 2],因此有不少人士乘搭此路線,中途站乘客經常難以登車,嶼巴需要提供沙咀懲教所起載往東湧的班次(週末則以11A線名義服務)疏導嶼南道沿途候車乘客。 本路線初時已提供全空調服務,後來嶼巴發現31線與本路線服務重疊,因此2001年5月21日起取消31線,原有班次歸入本路線,但以普通巴士行走,因此設有普通巴士收費。 11號大澳2025 隨著巴士服務空調化是大勢所趨,本路線於2003年8月27日起,再次改為全空調服務,成為大嶼山區唯一開辦時為全空調服務,後來加入普通巴士行走,再轉為全空調服務的路線。
11號大澳: 前往大澳交通方式
23號:往昂平的巴士,於東湧路及嶼南路的迴旋處下車,向梅窩方向步行兩分鐘。 大澳當地居民以漁業維持生活,街道上有不少海味舖醃製和生曬海鮮,大澳村民販售不同的乾貨產品,其乾貨市場亦甚有特色,有著香氣四溢的鹹魚、魚乾、蝦醬等。 可作手信買回家,尤其蝦醬最受歡迎,適合炒菜,別具一番風味。
11號大澳: 日常之美 生活雜貨
花燈節還有⼿繪燈籠創作⼯作坊、⼤澳⼩⿓賽市集、搖櫓遊湧、⽂化體驗團、攝影相⽚展、⾳樂會等不同的活動,讓你感受到大澳的獨有文化。 「大澳益昌號」是大澳老字號,由漁民新鮮捕獲,並於大澳本店曬場天然生曬,過程中沒有經過蒸煮加工,絕不含防腐劑,可安心食用。 另外,大澳另一家百年老店蝦醬廠 – 鄭祥興蝦醬,是大澳最古老的蝦醬廠。 雖然製作簡單,卻是大澳最馳名的食品,也是香港人民居家煮飯必不可少的一種醬料。 購買了「昂坪 360 纜車來回車票、新大嶼巴士車票、大澳小艇遊船票」套票的遊客,可以在大涌橋旁邊的登船處換領船票,再登上遊覽船開始水上旅程!
11號大澳: 中環往返大澳水上的士詳情
因為店舖沒有特意的裝修和佈置,附近也沒有其他商鋪。 店主以新鮮材料製造一黑一白的墨魚餅,有不少墨魚肉粒在餅中,食客可以喫到一粒一粒的墨魚粒。 11號大澳 黑色的墨魚餅加了墨魚汁做成,而白色的則純粹以墨魚肉製作,更加濃味。
11號大澳: 水上棚屋
最近旅遊預約平臺Trip.com 更推出限時優惠,中環來回大澳航線只需HK$100/位,大小同價。 若是通過KKday預訂了「360 大嶼山打卡團」,則可乘搭昂坪360水晶車廂纜車到昂平,全程講解地道文化及帶領你尋找大澳獨特風貌,更有專業攝影師沿途細心指導拍攝技巧,讓你輕鬆拍攝出IG打卡美照於社交平臺跟朋友分享。 行程包括來回昂坪纜車、大澳漁村小艇遊、遊覽昂坪市集及大澳新興打卡熱點。 近年中秋節,大澳都會舉辦「大澳水鄉花燈節」,屆時各條大街都會掛上手繪燈籠,令大澳充滿一片歡欣的中秋節氣氛,並呈現獨特的水鄉情懷!
餡料方面有分甜和鹹:甜的茶果內有糖、芝麻及花生碎。 雖然往日的阿婆已經逝世,不過變成了另一位女士在賣,這仍是值得一去的大澳小食店。 在飯中加入蝦醬加以熱炒,有著鮮香的鹹味,而米飯也炒得粒粒分明,均勻美味。
11號大澳: 路線全長
大澳具有特色的棚屋、舢舨、舊舖,這些都是大城市沒有的風景。 在這裡,可以讓繁忙的生活放慢下步調好好放鬆身心,總是忙碌的生活讓你疲乏了嗎? 11號大澳2025 來這稍微喘息下,在樸實的大澳漁村,仿彿暫時回到了那沒有紛擾的孩童時光。
為此,另一名議員建議嶼巴於假日開設一條來往東湧及石壁的循環線[3]。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由本路線往東湧市中心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新界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東湧/機場方向轉乘本路線往大澳方向,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即炸沙翁可謂大澳名物之一,全人手製作,沙翁表面呈現金黃色,咬開後麵團非常鬆軟,而且充滿蛋香和人情味。 另外大澳餅店亦有售大澳芝麻餅、酥皮蛋撻等,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
11號大澳: 長沙下村
用雞蛋、油、麵粉製作而成的麵團,經過控制得宜的油溫炸後,上薄薄的一層糖霜,看似頭髮發白的老翁,故名沙翁。 這種傳統小喫已經漸漸消失了,但大澳餅店不僅一直堅持在做,而且口味驚艷。 11號大澳2025 車站豆腐花是大澳街坊的至愛,原店在巴士總站附近,十多年前搬到內街。
11號大澳: 服務時間及班次
大澳虎山日落是遊客必打卡之地,海拔只有77米,15分鐘就能登頂。 登虎山觀景臺的路線有兩條,其中在石仔埗街開始的登山徑相當輕鬆,全程是鋪設好的行人道,十分適合一家大小與新手。 虎山風景絕美,擁有一望無際的大海,最好挑選日落時分前往,還能看見落日的餘暉撒向海面,散散步,吹吹海風,風景如畫,適合一家大小,是情侶拍拖的好去處,喜歡拍照打卡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虎山擁有紅色欄杆,充滿日系氛圍。 近年來,漁民轉而從事海產加工行業,大澳是一個以水之鄉的地方,過往的棚屋不單止是一個居所,更是漁商的店舖,作為向漁船收購漁獲的地方,也盛載著多少大澳水鄉情懷與故事。 部分大澳漁民將棚屋改造成為一間cafe,讓外來遊客打卡,坐在棚屋內,並能體驗大澳本土居民樸實的生活百態,聽著海水清澈的聲音,望著一望無際海景,真是會給人有種愜意的感覺。 不得不提的是甜食沙翁,又稱作炸蛋球,是一種日漸式微的粵式傳統美食。
11號大澳: 香港旅遊優惠
鹹的餡料就是眉豆及花生,還有那種據說有藥效的雞屎藤,是大澳獨特的味道。 然後,踏入大澳市集就會聞到一股濃鬱咖喱魚蛋的味道,永安街的魚蛋和市區的魚蛋是有區別的,永安街的魚蛋比市區的魚蛋大! 非常惹味,是港式風味的首選,大大粒的魚蛋爽脆彈牙,有辣及不辣選擇,質感一流很彈牙。 喜歡打卡攝影的朋友,千萬要帶上你的相機到大澳,這裏的自然景色、餐廳小店、小動物如貓和招潮蟹、棚屋、街景、日落,都值得拍上一天。 在紅樹根部,生活著招潮蟹,彈塗魚,蟲等小動物,牠們會在泥土中鑽孔覓食,順便把空氣帶進泥土裏,讓紅樹可以茁壯成長;同時,紅樹的排鹽功能會把海水中的鹽分提出來,供給其他動物使用。 店主是土生土長的大澳人,早年在外打拼,並於2006年,把自己興趣:音樂、咖啡、書籍,回歸大澳開辦精品咖啡店。
車站豆腐花是香港傳統的糖水店,主打豆腐花和芝麻糊,豆腐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的黃糖,豆腐花每日新鮮製成,帶有淡淡的豆味,入口滑嫩,加入黃糖更把味道提升至另一層次。 豆腐花更可拼其他甜品,像芝麻糊、花生糊等,一次過品嘗兩款味道。 大澳文物酒店由建於1902年的舊大澳警署活化而成,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具有濃厚的殖民地色彩及19世紀晚期古典建築風格。 文物酒店融入了中西合璧的元素,包括中式瓦屋頂、木製平開窗,展現了古典優雅的氣質。 全間酒店只有9間客房,比較難預訂,但大家可以到一樓的玻璃屋頂餐廳Tai O Lookout,一邊品嚐充滿大澳特色的食物,一邊打卡。 如果尋求舒適KKday小編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乘坐大嶼山11號巴士,因為大嶼山11號巴士是保證有位置坐,東湧站B出口,乘坐11號巴士前往大澳。
11號大澳: 巴士預計抵站時間
而恰恰相反,近年來,大澳文物酒店邀請藝術家為大澳的空牆、石壁漆畫,一座小小的小島,瞬間成為畫布,到處都是充滿藝術感的作品,留待大家發掘。 繼續往前走的話,會發現這裏並沒有商鋪、也沒有人來人往的喧囂,只有泥灘和大海,以及大澳居民的悉心照料的居所。 在街市街尾的左邊,便是石仔埗 (街道的位置可以參考小編剛才提供的地圖)。 一直往前走8分鐘的話便會在右手邊看到少林寺(Google Map)。
嶼巴另設中途不停站的南北大嶼山特別巴士路線「11S」,可供團體包車或在有特別需求時提供服務。 自運輸署在2009年起準許其他旅遊巴駛經東湧道來往嶼南後,租用嶼巴的需求大減,目前只在特殊情況下派車行走。 本路線提供港鐵東湧站、東湧市中心往來東湧道、長沙、塘福、石壁、羗山及大澳的巴士服務,於1997年5月22日起配合青嶼幹線通車而投入服務。 水路公共交通 從中環港外線6號碼頭乘新渡輪往梅窩碼頭,於梅窩碼頭乘1號、4號或3M號大嶼山巴士,約15分鐘即可直達度假村,1號及4號巴士接受分段收費。 坐落在大澳石仔埗街渡輪碼頭旁的半山上的大澳文物酒店,前身為舊大澳警署,充滿濃厚的殖民時期建築風格,設有拱形大門、中式瓦屋頂、法式落地雙扇玻璃門、壁爐等等,古物古蹟辦事處已確定舊大澳警署為二級歷史建築。 中環往返大澳的水上的士航線為週日限定並只設2班船,開船時間為早上9時半,來回票價為130元。
11號大澳: 前往大澳方法
靠山喫山,靠海喫海,大澳的漁民會把新鮮的銀蝦打撈後,做成香味濃鬱的蝦醬,用作醃味、蒸、炒任何肉類皆美味無比。 女士的話,沒那麼大食的話,可以考慮和同行人share。 大澳最有名的活化建築應該是大澳文物酒店,前身是大澳警署。 保留了典型的殖民地風格建築,英式純白拱門、法式雙層玻璃門及花崗岩石階,9間客房長期爆滿,惟有在天台原看守塔旁的餐廳醫肚,以大澳地道食材入饌,大澳蝦醬豬扒包、大澳馬友鹹魚肉餅飯、大澳鴨蛋做的黃金炸魷魚圈等,充滿本土特色。 11號大澳2025 作為往來東湧及大嶼山西南部的主要路線,11線方便大嶼山西南部的居民及遊客來往東湧接駁港鐵及往返市區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