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必食的冬甩店Krispy Kreme,其實亦曾於香港設有分店。 Krispy Kreme於2006年引入香港,全盛時期坐擁7間分店。 當時冬甩專門店在香港大受歡迎,有如現今臺式飲品店一樣,總有一間在附近。 可惜後來遇上金融風暴,最終於2008年宣佈結束香港業務。
就在那段時間開始,「優之良品」獲內地客所青睞,自由行開放後,更湧入大批內地客源。 優之良品請人2025 之後,「優之良品」就與香港市場愈走愈遠,也幾乎沒有再為香港市場製作新的宣傳廣告。 本港「優之良品」全線結業,不少港人的反應是「已變了大陸人專買店」、「點解仲未執」,反應似乎毫不惋惜。 有市民週一在社交平臺指出多家優之良品門市未有營業,另有市民聲稱致電其中一家優之良品分店,店員聲稱週一為最後一日營業日。
優之良品請人: 同場加映:洪水橋方艙員工月收3萬打麻雀 網民分享返政府工離譜蛇王經歷
勞工處關注有關事件,提醒受影響僱員如對其僱傭權益有疑問,可到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各分區辦事處查詢,該處會為有關僱員提供適切協助。
- 不過,由於內地當時知識版權法例未完善,不少本港名牌均遭受侵權,優之良品亦是受害者之一。
- 優之良品發言人向《香港01》表示,自新冠疫情以來,公司因為通關無期,已陸續關閉分店,直至近日最後四間分店亦已結營業,但亦不排除日後「東山再起」。
- 優之良品發言人透露,結業影響現時4間分店約20多名員工,將按勞工法例賠償,又指疫情以來,香港久久未能通關,大量遊客流失令公司虧蝕無法營運,最後4間分店昨晚結束,涉及的前線員工亦對結業消息一直知情。
- 親歷現時食客罕至的景象,以往人龍不絕的場面也不復在,想重拾舊時的回憶亦已僅剩沙田店。
在香港開業超過40年的大眾書局,有16間分店,惟因零售收入嚴重萎縮,但租金及其他成本仍然持續高昂的情況下,於2020年3月忍痛宣佈全線結業。 不少網民都表示,一說起優之良品,就會想起它的豬肉乾,非常多不同味道,而真空包裝的鴨舌、鴨腎等,更是集體回憶等級的零食。 他指出,由於該店已轉為主力售賣深受內地及臺灣旅客歡迎的鴨舌及栗子等,售價偏貴之餘又不迎合港人口味,且過去營業額當中,租金及人工等經營成本已佔70%,「只有約30%屬利潤,明顯低於內地及海外同類公司的至少50%」,故難以翻身。 優之良品請人2025 原本,「優之良品」在內地以特許經營形式擴充開店,服務內地客,而本港分店服務港市場乃順理成章,可惜的是「優之良品」後來在內地現「水土不服」,幾乎撤出廣州,不少特許經營店選擇不再支付費用予「優之良品」,改名繼續經營。 優之良品老闆黎獻泰擅長投資,早年持有多間地舖,這才令優之良品撐得過兩年多的封關日子。
優之良品請人: 沙田居民:沙田站店店員數日前已收拾貨品
優之良品成立於1993年,是香港知名連鎖零食店,招牌上雖然使用了日語平假名,但總部位於香港,販賣的各類產品也並非來自日本,招牌產品有八仙果、芒果乾、即食栗子、陳皮梅、雞翅膀、肉乾等。 不過,李兆波認同優之良品的「韜光養晦」的方針,認為若果繼續勉強經營只會落得繼續「燒錢」的下場,包括舖租及薪金等每月恆常支出便如「倒錢落海」,因此保留實力為可行的策略,估計屆時疫情完結後,舖位更為便宜,有利將來再次「東山再起」。 正所謂成也自由行,敗也自由行,優之良品過於依賴內地遊客的經營方針,以致本地客流失,當封關後難以轉型,為結業埋下伏線。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便直言,優之良品「最致命係冇咗內地客,有啲似海洋公園太依賴大陸客。」但他認同優之良品結業的決定,認為保留實力有助將來再「東山再起」。 「優之良品」官方網頁今日仍然維持昨日的狀態,除了商標和語言選項,並無其它內容。
至於荃灣街市街及佐敦彌敦道舖位,亦分別透過多間代理放租中。 由於優之良品的零食種類繁多、價格低廉和品質優良,再加上有大量的宣傳,這個品牌在成立初期已在本地打響名堂。 另外,值得關注的另一個羣體是優之良品的僱員,有僱員曾向本港媒體表示,早在6月2日接到公司通知終止僱傭合約,不過通知信中未有提及為何終止僱傭合約。 網上於6月6日傳出優之良品(Aji Ichiban)疑似結業,引起大眾關注。
優之良品請人: ‧ 夜市攤販「肉塊掉地上」 員工撿起互丟還繼續烤
以優之良品為例,深圳的老翻店的招牌、店內裝修風格及店員制服等,近乎幾可亂真,當時除了被揭破售賣劣質零食,老翻店還招收加盟店,唯一能夠目測的破綻為兼賣汽水、香煙等,有別於香港正店。 優之良品請人2025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優之良品其中一款最受歡迎零食肉片是還押人士指定牌子小食。 在囚人士及其家屬的Facebook專頁「稜‧支援」在優之良品結業後發文指出優之良品出品的沙嗲牛肉乾或沙嗲豬肉片是懲教署指定的認可小食,家屬只可在該處買肉乾給在囚人士。
優之良品發言人向《香港01》表示,自新冠疫情以來,公司因為通關無期,已陸續關閉分店,直至近日最後四間分店亦已結營業,但亦不排除日後「東山再起」。 網民表示,小時候十分喜歡優之良品的小零食,貪它款式夠多,而且有大量不同口味,有些更可以即場試食,直言它曾幾何時港人都愛過優之良品,可惜落得如此下場。 最後,當然不少得全城期待回歸的哈迪斯(Hardee’s)快餐店。
優之良品請人: 全球最貴酒店房一晚58.4萬 網民睇片後大呼搵笨
記者大約晚上8時到達位於荃灣街市街的分店,雖然仍是營業時間,但發現已落閘,門外並無張貼任何告示,未知是否已結業,該店的燈牌仍然亮起;東鐵沙田站分店同樣已無營業,貨架更已清空。 新冠疫情下遊客大減,有近30年歷史的香港連鎖零食品牌「優之良品」昨日正式宣佈全線結業,但稱香港日後倘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公司會考慮復業。 優之良品請人 不過,侵權問題並無阻優之良品「發中國財」,更乘著自由行開放,推出專為旅客設計的大包裝零食,當時優之良品的分店遍佈各旺區,包括銅鑼灣、旺角、尖沙咀等內地旅客來港自由必去旺區,每日多輛旅遊巴停泊在門外接送遊客購物。 據悉,於自由行生意最火熱之際,優之良品更曾一度考慮上市,惟礙於營業額的波動太大,未能訂出一個合理的上市估值,故經多番研究下最終擱置了上市計劃。 優之良品創立於1993年,最為人知的零食包括魷魚絲、芒果乾及話梅等,近年經營方向改以自由行旅客為主,因此其發言人亦坦言,受封關影響,以致公司虧損。 惟優之良品的結業似乎有跡可尋,早前便已相繼將自用多年的旺區店舖放租,包括觀塘物華街、荃灣街市街、佐敦彌敦道據點等,更撤出了自用多年的銅鑼灣利園山地舖。
優之良品請人: 恒大物業復牌即跌5成 公司:財務風險低 預計利潤有相當增長
不少市場人士分析,優之良品最主要沒落的原因是過度倚賴內地客。 自2003年自由行興起後,優之良品的主要客源由港人轉為自由行旅客,它不但提高了價格,還將包裝改為巨型禮品包,優之良品在港人眼中變成一個只賣手信的品牌。 那麼,內地市場不行,本土市場又雞肋,甚至有專欄文章形容其品牌「港女扮日本妹」,被看穿與日本毫無關係;其實,不用放棄香港人,品牌早已遭市場自然淘汰,唯一能做的內地遊客生意又因封關大受打擊,怎會不意興闌珊? 只是品牌結業,老闆手上的多屬自家物業,現時放租肯定賺多過開店,或者留待機會,他日重開「優之良品」都說不定。
優之良品請人: 香港文匯網
據瞭解,還有荃灣荃灣街市街地舖(39-43A號荃豐大廈地下A號舖)、佐敦彌敦道地舖(彌敦道336號)亦分別透過不同代理放租中。 若翻查資料,以上物華街康寧大廈地下分店面積約1,000平方呎連入則閣,正以16.8萬元放租中。 除此單位外, 銅鑼灣利園山道地舖(39-47號寶富大廈地下G舖),亦以月租13萬元成功放租。
優之良品請人: 員工撞凹勞斯萊斯免賠 象董癌逝
明將壽司為一間廉價壽司放題連鎖店,全盛時期有超過10間分店,旗艦店位於西九龍中心。 明將壽司曾自創出多款不同的獨特壽司,當中最著名的是紅豆軍艦,另外亦有啫喱壽司、鹹魚壽司等,令人嘖嘖稱奇。 2014年,西九龍中心旗艦改成「韓日燒自助餐廳」,惟轉型後,人氣已不如當初。 作為60年老字號的許留山,全盛時期曾擁有超過300間分店,亦已成歷史。 優之良品請人 許留山創立於1960年代,最初是以推車賣涼茶、龜苓膏起家,後來由傳統涼茶舖轉成甜品糖水鋪。 其中芒椰奶西及多芒小丸子,更被視為鎮店之寶,深受歡迎。
優之良品請人: 市場唯一逆市增長手機
但有網民就話30蚊食個下午茶都「抵食嘅」,但就不要奢望有過江龍水準。 記者晚上7時多接連致電荃灣、沙田、屯門、觀塘及大圍等優之良品分店,但全數無人接聽,其中屯門分店顯示為無效號碼;觀塘分店雖成功接通,但亦無人接聽。 不過,由於內地當時知識版權法例未完善,不少本港名牌均遭受侵權,優之良品亦是受害者之一。
優之良品請人: ‧ 香港運輸局長:將安排更多大灣區青年到香港機場實習
有人指,「優之良品」高峯期有約100間分店,當見證日漸縮減至10多間時,已有心理準備會結業。 工會又說,有員工表示,公司仍未支付結業前一個月的薪酬,如以前線員工月薪約13,000元計算,「優之良品」欠薪涉款過百萬元。 10幾年前拉麵選擇少,味千拉麵曾經紅極一時,不過後來選擇變多,加上有日本過江龍進駐香港,味千拉麵就被網民形容是「味精拉麵」!
優之良品請人: 優之良品結業|全線結業傳欠薪 發言人稱日後不排除恢復營業
優之良品發言人向《香港01》表示,自新冠疫情以來,公司因為通關無期,已陸續優之良品近年轉型主攻內地市場,零食愈賣愈貴,如今因疫情遊客大減,最終結業。 不過有網民表示,不少多年來明明沒甚麼改變,每次行過它都在拍烏蠅的店舖,仍然「屹立不倒」,更舉例以鴨頸聞名的「絕味」,指它常開在人流極旺的地鐵黃金舖位,但總是隻得店員在內行行企企,從未見過有客人,對它可以生存到今時今日嘖嘖稱奇。 帖文引來大量網民留言,分享其他「唔明點生存到而家」的店舖。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新冠疫情下遊客大減,有近30年歷史的香港連鎖零食品牌「優之良品」昨日正式宣佈全線結業,但稱香港日後倘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公司會考慮復業。 優之良品請人2025 有業界人士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自從開放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後,「優之良品」轉為主攻遊客市場,貨品種類普遍不合港人口味,利潤較低,對疫情的衝擊無招架之力。 有學者分析指,香港租金居高不下、港人消費模式轉變及零食市場競爭太大亦是原因,相信倘若可見將來仍未能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將會有更多香港零售品牌支撐不住。
優之良品請人: 優之良品證實全線結業 成港人集體回憶 盤點9間已結業連鎖店 網民最想一間回歸!
可幸的是懲教署迅速更新小食名單,以「華園」出品的黑椒牛肉脯或蜜汁豬肉脯取代「優之良品」的肉片。 在1999年,優之良品成為「香港十大名牌」之一;而在2004年第二屆「香港超級品牌」中「優之良品」也有獲選。 優之良品高峯時期在港有90家分店,一度是本港最大型的純零食連鎖集團之一,基本上每區都有其分店。 部分員工指出,雖然已有心理準備公司會結業,可是當優之良品倒閉時都是有點手足無措,現時亦只能靠積蓄過活。
優之良品請人: 「優之良品」全線結業 零售名店待轉型
本網記者在網上翻查資料時發現而優之良品官網亦已無法進入。 李更形容,內地遊客就如麻醉藥,過往「不廢吹灰之力」便可獲得收入,當他們絕跡於本港的同時,若網購市場仍未開拓,則無以為繼。 優之良品請人2025 工會又稱,「優之良品」曾於上月領取政府「保就業計劃」補貼,關注員有否受惠相關補貼。 至於「優之良品」是否違反計劃條款,則交由政府部門跟進。 據「2022保就業計劃」網頁,「優之良品」申報有50名員工,包括49名全職員工及一名兼職員工,獲得補貼39萬6千元。
哈迪斯於1991年進駐香港,全盛時期在香港曾有超過25間分店。 不少港人至今仍十分懷念,熱切期盼哈迪斯能重返香港,而哈迪斯總公司亦曾表示,一直尋找潛在投資者回歸香港,為網民帶來一絲希望。 優之良品請人 在港迄立近30年、過往受自由行旅客歡迎的優之良品,疑似全線結業。 今日(6日)網上流傳優之良品結業,《香港01》記者晚上於其營業時間,致電多間分店電話,大部份均未能接通,當中部份顯示為無效號碼;即使成功接通,但亦無人接聽。
優之良品請人: 優之良品沒落 因為放棄香港人?
當然,亦是因為集團及大股東為其多家地舖的業主,纔可以捱過近2年多的封關日子。 759阿信屋及優品360在近年崛起,他們把原本市佔率第一的優之良品擠下去,動搖優之良品在本地市場的地位。 在優之良品宣佈結業後,有不少網民懷緬過去,盤點優之良品的名物。 當中包括鴨舌、豬肉乾、磯燒元貝、鴨腎、魷魚絲、肉鬆蛋捲和磯燒雜錦等。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零售及批發從業員協會及電器及影音從業員協會表示,「優之良品」結業令100名員工頓失生計,約20名員工向工會求助。
優之良品發言人今日證實,全港分店已於昨日結業,又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本港流失大量遊客,因此生意虧蝕而導致結業。 該公司發言人昨日在回覆傳媒查詢時終承認,新冠疫情後無旅客來港,無法繼續經營,部分店舖於約滿後已無續約,位於荃灣、觀塘、沙田及粉嶺的最後4間分店本週一最後一天營業,正式全線結業。 優之良品發言人透露,結業影響現時4間分店約20多名員工,將按勞工法例賠償,又指疫情以來,香港久久未能通關,大量遊客流失令公司虧蝕無法營運,最後4間分店昨晚結束,涉及的前線員工亦對結業消息一直知情。
優之良品請人: 香港「優の良品」全面停業!疫情沒遊客「公司嚴重虧損」
可是優之良品早前便已相繼將旺區分店地舖放租,包括觀塘物華街、荃灣街市街、佐敦彌敦道等,更撤出了自用多年的銅鑼灣利園山地舖。 當時就算賣的是「九唔搭八」的「臣戶牛扒」,但由於價錢夠平,仍然吸引很多客人前往鋸扒。 親歷現時食客罕至的景象,以往人龍不絕的場面也不復在,想重拾舊時的回憶亦已僅剩沙田店。 專賣豬肉乾、牛肉乾的美珍香,離遠都已經可以聞到香味! 大部分人對她的印象都是「店面好紅」,不過近年部分店面已經改成「高級版」,為不少遊客買手信的地方。 轉攻內地市場不順利,另邊廂適逢本港多個零食品牌崛起,本土市場被瓜分,變到只能靠做遊客生意,港人對這個品牌,也變得愈來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