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M線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0],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此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11]。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0]。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12]。 逢星期日,每兩名繳付成人車費的乘客,可攜同一名12歲以下小童或65歲或以上長者免費乘車;而每名攜同合資格殘疾人士登車並以現金繳付車資的乘客,亦可享半價優惠[13]。 路線重組計劃實施後,元朗區居民不滿重整後的68M線班次非常不穩,脫班情況嚴重;九巴在區議員壓力下決定恢復其原有起訖點,來往元朗(西)及荃灣地鐵站;同時重新開辦68A線,途經洪水橋及屯門公路往返朗屏邨及葵興地鐵站,以填補朗屏邨至葵涌一帶巴士服務的不足。

由2002年4月21日起,因63M線不再途經荃灣及葵涌,本線吸納了前63M線的乘客,從而增加客量,亦切合居民乘車習慣,方便洪水橋及屏山居民。 自從元朗區及屯門區巴士路線重組後,本線駛經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亦是青衣來往屯門公路轉車站的唯一路線,同時洪水橋及屏山一帶區外線選擇不多,不少居民利用本線轉乘屯門區長途線,因此重要性得以進一步提高。 相反,因車程問題,朗屏邨和水邊圍邨乘客如不欲繞經屯門,要步行至元朗(西)巴士總站才能登上途經大欖隧道的68M來往荃灣;來往青衣亦同樣地乘坐上述路線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轉乘68E或279X,但都較乘坐本線更快、更直接。 此路線取消前為屯門區唯一取道大欖隧道往返的路線,原意是供藍地至屏山一帶青山公路沿線之乘客往欖隧轉車。 但由於洪水橋以南前往市區的乘客,大多於青山公路南行綫登上68A線前往荃灣,或利用輕鐵至屯門轉乘其他巴士路線;元朗市乘客亦多選乘68M線,因而令此路線客量稀少。 九龍巴士68A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元朗(朗屏邨)及青衣站,途經水邊圍邨、屏山、洪水橋、藍地、紅橋、屯門市中心、屯門公路及荃灣市中心。

青衣去元朗: 收費資料

現時本線獲派1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2輛12米ATENU、7輛12.8米3ATENU、3輛12.8米E6X)雙層空調巴士,由元朗車廠及青衣車廠共同派車。 於開線時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行走,數年後本線改經換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丹尼士巨龍11米非空調巴士或都城嘉慕11米雙層非空調巴士行走,期間並出現晚年平治O305作支援,成為不少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青衣去元朗2025 本線於全冷後,加入大量AD(銀柱龍)行走,是本線用車最高峯,水平最高的車隊。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其後在同年9月全線重新派出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 連接葵涌的南橋雖然可以合法踩單車,但太多重型車輛,不是一般市民能夠應付的路面交通情況。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而自2009年開始,因應YOHO Town和YOHO Midtown相繼落成以及九龍南綫的通車,車站人流故而急劇提升,尤其是繁忙時間,車站月臺亦更容易出現擠逼情況。
  • 路線重組計劃實施後,元朗區居民不滿重整後的68M線班次非常不穩,脫班情況嚴重;九巴在區議員壓力下決定恢復其原有起訖點,來往元朗(西)及荃灣地鐵站;同時重新開辦68A線,途經洪水橋及屯門公路往返朗屏邨及葵興地鐵站,以填補朗屏邨至葵涌一帶巴士服務的不足。
  • 青衣沿海由直至青衣工業中心已發展了一個非常完善的海濱公園,只要政府願意重新劃分海濱公園,必能發展青衣單車徑。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2015年中,港鐵公佈元朗站物業發展項目招標結果,項目由新地以93.2億港元一筆過預繳付款投得,較市場估值高約25%。 以項目總樓面約148.5萬方呎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275元。 西鐵綫元朗站上蓋項目佔地合共約42.1萬方呎,可以興建6幢住宅,提供不少於1,876夥,住宅樓面約136.1萬方呎,約七成單位面積不大於538方呎[37]。 由於警方與港鐵未能完滿解決多次於元朗站發生的襲擊事件,遂讓元朗居民甚至全港市民關注,因此自2019年8月起,每個月的21日會有市民自發到車站紀念。 考慮到人羣聚集或會帶來風險,港鐵公司於每月21日會提早關閉元朗站,列車也不會停元朗站。

青衣去元朗: 八達通車費

雖然於2016年起西鐵綫開始採用8節車廂行駛後情況有少許改善,故在繁忙時間正常情況下乘客一般須等候2班列車便可上車[13],不過根據2021年1月的媒體報導指於繁忙時間乘客仍然要等候多班列車,才能勉強擠進車廂[14]。 而於同年5月,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立法會會議中提及元朗站在繁忙時間乘客就算等候3班列車也未必能夠上車[15]。 而根據2021年的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會議,議員均形容於元朗站上車十分困難,反映擠逼情況問題仍未解決[16]。 此外,元朗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3]。 近G出口的付費區大堂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4][5];而近F出口的非付費區大堂設有「會員服務站」[6]。

反觀香港,儘管近年有不少民間組織提供單車以代步,甚至如「天光ride」般鼓勵一起羣眾踩單車上班,政府仍然僅視單車為康樂用途。 九龍巴士49M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巴士路線,由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營辦,於2023年3月19日起投入服務,循環來往青衣(青富苑)及青衣站,途經長青邨、翠怡花園及青敬路,全程收費為$4.5。 在最後服務日,九巴屯門車廠將部份行走此路線的單層巴士於黃昏繁忙時間分別更換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99)、富豪B9TL 青衣去元朗 12米(AVBWU256)及Enviro500 MMC 青衣去元朗 青衣去元朗2025 12米(ATENU68)行走,當中最後者安排行走於兩邊總站開出的尾班車。 九龍巴士264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已取消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天恩邨及青衣鐵路站之間。

青衣去元朗: 路線資訊

她指:「目前的青衣長廊其實並不比城門河那裡窄,既然城門河也能平衡予各方使用,只要政府可以妥善於海濱公園劃出單車徑,相信可平衡不同居民的需要。」她認為將單車納入為交通工具之一,可紓緩交通擠塞,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連接葵涌的南橋雖然可以合法踩單車,但太多重型車輛,不是一般市民能夠應付的路面交通情況。 於2016年1月曾經有「Critical Mass Ride 單車臨界量騎行」活動,經青衣南橋(葵青路)騎車由九龍往返 「青衣」,引起不少網民批評為玩命,亦有人以為於南橋踩車是犯法的。 不少國家如荷蘭、英國等,都提倡以單車代步,並提供足夠配套以改善塞車和空氣污染等問題。

  • 2015年中,港鐵公佈元朗站物業發展項目招標結果,項目由新地以93.2億港元一筆過預繳付款投得,較市場估值高約25%。
  • 翌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初期全線以2+2座位版本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行走,2002年與63M線交換「銀柱龍」。
  • 此路線與68A線為目前連接元朗市及青衣的兩條巴士路線,同時是十八鄉唯一一條全日前往元朗區外的專營巴士路線。
  •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售賣食品的商店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 2018年6月22日,《蘋果日報》報道西鐵綫近元朗站架空路軌其中兩座橋躉早於2013年出現嚴重沉降,幅度最少達20毫米,但港鐵隱瞞5年未有公佈,直到新地Grand YOHO第3期早前進行打樁工程,港鐵發現個別橋躉出現沉降現象,才進行補救工程加固橋躉,工程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成[36]。
  • 青衣海濱公園(又稱海濱長廊)沿青衣島東岸,由翠怡花園開始,經過青衣碼頭、宏福花園、青衣城、灝景灣、長發邨伸展至青衣東北公園,全長超過2,000米。
  • 九廣西鐵於1998年動工興建,而車站承建商為AMEC-Hong Kong Construction CC202 Joint Venture(香港建設-艾銘建築聯營)。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2022年3月23日,Grand YOHO第3期椿柱工程已獲準恢復進行,並於同月30日復工。 政府指,經港鐵為沉降橋躉灌漿及加固後,有關橋躉的沉降幅度已減少至12-13毫米,地盤註冊建築專業人士提出復工要求,提交打樁工程修訂圖則,並建議緩解措施,確保工程復工不會對橋躉及鐵路結構安全造成影響。 政府在考慮屋宇署、港鐵及機電署意見,批准地盤工程於同月30日復工。

青衣去元朗: 行車時間

2019年4月,隨著61M及261線加入大量高載巴士,再加上富豪B9TL(AVBE)全面撤離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全線改派四部低載歐盟五型富豪B9TL(AVBWU)及一部Enviro500(ATE)行走,同年6月起全線再次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 其後在同年9月全線重新派出Enviro500 MMC(ATENU)行走。 元朗車廠於2012年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臺巴士,2013年9月更改元朗區內行車路線,開始派出Enviro500 12米(ATE)及丹尼士三叉戟(ATR),以取代原有的短車身巴士,2014年實現全線低地臺化。 為測試選擇性還原催化器設備及增加運載力,在2015年陸續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替換,以一輛普通配置巴士加上一輛配置SCR設備巴士作對比,以測試性能。 至2016年中再改派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 此路線與68E線為僅有兩條連接元朗市及青衣島的巴士路線,而連接屯門及青衣島的專營巴士路線更僅此一條。

青衣去元朗: 元朗去青衣地鐵

元朗站西南面的C、D出口已經分別預留予連接往The YOHO Hub北地盤及經新元朗中心的一條行人天橋往來未來同屋苑南地盤之用,過往以牆壁封住,惟現時只有C出口正動工,而D出口則未有動工跡象。 2018年6月22日,《蘋果日報》報道西鐵綫近元朗站架空路軌其中兩座橋躉早於2013年出現嚴重沉降,幅度最少達20毫米,但港鐵隱瞞5年未有公佈,直到新地Grand 青衣去元朗2025 YOHO第3期早前進行打樁工程,港鐵發現個別橋躉出現沉降現象,才進行補救工程加固橋躉,工程預計於2018年年底完成[36]。 一個社區百樣人,王必敏理解何以跑步人士會擔心與單車並行易生危險,因此「島民」已不定期組織單車活動,由教「小學雞」踩單車,教授踩單車基本禮儀(如不能逆線行駛,不能急剎),到夜晚拉隊踩到工廠重地南橋的活動皆有,希望藉此讓更多人享受在社區中活動,體驗踩車樂。

青衣去元朗: 「青衣人願意為自己社區行多一步嗎?」

由2012年3月14日起,本線引入2部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本線首次引入低地臺巴士。 青衣去元朗 青衣去元朗 此路線共獲派12輛Enviro500 MMC(2輛12米ATENU、10輛12.8米3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

青衣去元朗: 途經

元朗南近年大興土木,新建的私人屋苑主要集中在元朗公園及十八鄉一帶,使該處人口持續上升。 不過公共交通服務卻乏善可陳,只有K68綫提供全日來往元朗市及西鐵綫朗屏站的接駁巴士服務,儘管個別屋苑設有居民巴士服務來往元朗市,附近一眾村落與屋苑仍一直缺乏基本的巴士服務。 而輕鐵亦可使車站的服務範圍擴張至青山公路-元朗段沿線,對提高人流相當有效。 而自2009年開始,因應YOHO Town和YOHO Midtown相繼落成以及九龍南綫的通車,車站人流故而急劇提升,尤其是繁忙時間,車站月臺亦更容易出現擠逼情況。 青衣去元朗2025 而在2014年的報導中,有記者指出在繁忙時段每一道車門前平均有15至20人等候,每次只有數人才能成功登車,甚至有乘客需等候4班車纔可上車。 事件引起立法會議員和地區組織關注,而在同年4月7日,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數名立法會議員以及港鐵代表亦曾經在繁忙時間到該站視察情況[11][12]。

青衣去元朗: 八達通轉乘優惠

同年7月起,全線以12.8米,配有行李架之Enviro500 MMC行走。 現時,元朗站內提供16間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主要包括酒樓「彩晶軒」、7-11便利店、時裝及飾物店、多間外賣食品店、麵包糕餅店以及一間診所[3]。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售賣食品的商店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屯馬綫元朗站位於元朗新市鎮東面,是一個架空車站,車站長約420米,闊約40米,而大堂及月臺均屬架空。 此外,由於上蓋預留發展作住宅項目,因此車站結構支柱較一般車站巨型,同時大堂亦設有預留出入口位置。 其後該車於同年9月上旬退役,由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71/UE4821)取代。

青衣去元朗: 開辦背景

九廣西鐵於1998年動工興建,而車站承建商為AMEC-Hong Kong Construction CC202 Joint Venture(香港建設-艾銘建築聯營)。 此站在之前是朗日路的一部分,到動工時,朗日路向北移,本來北面的不少村屋被收回用作工地,工程完成後至現時仍是空地。 元朗站於2002年5月24日平頂,並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而通車初附近多條鄉村電視及收音機訊號一度受到幹擾[17]。 此路線停辦前共獲派六輛單層巴士及兩輛雙層巴士作掛牌車,車型甚為單一,雙層車型清一色為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屬於蛇車;單層掛牌則全為斯堪尼亞K230UB 12米(ASC),全屬正字軌。 鑒於此路線客量持續低迷,2008年大部份用車改回丹尼士巨龍9.9米(ADS),取代11米版本的同款巴士。

青衣去元朗: 港鐵路綫圖

由於本線直達青衣及元朗市中心,只需半小時左右便能來往兩地,比港鐵還要快,且元朗市只有此線使用直接路段來往青衣,故受乘客歡迎。 但對於天水圍的乘客來說,則過於迂迴,而且班次疏落,只有小量人乘搭本線來往兩地。 但本線比同樣經大欖隧道的279X線便宜,並吸納了以前乘搭251M線,來往青衣和錦田的乘客;此外,亦吸納了元朗市中心返回天水圍的乘客,以疏導輕鐵的擠迫情況且提供了多一項選擇,兩者故仍有一定客量支持。 青衣去元朗 但迂迴的路線(天水圍段)、班次疏落,並缺乏定點班次仍是主要“趕客”原因,導致客量長期不佳,最後需要停止服務。 但迂迴的路線(天水圍段)、班次疏落,並缺乏定點班次仍是主要「趕客」原因,導致客量長期不佳,最後需要停止服務。

青衣去元朗: 服務時間及班次

而車站連接Grand YOHO行人天橋的K出口早在2017年3月21日完成,但發展商多次延遲對外開放時間,直到同年5月31日約下午4時30分才正式啟用。 另外為了避免對附近居民(尤其是上蓋住宅項目)造成滋擾,車站月臺層以混凝土圍封。 元朗站大堂設有兩個收費區,大堂中央被非收費區分隔,而兩個收費區亦各設有一處洗手間,為所有屯馬綫車站中獨有的。 不過,也有居民認為海濱長廊不像大埔、沙田等地區,將單車徑與長廊,與用作跑步、步行等用途的路徑分隔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