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段行走的烏蛟騰郊遊徑的景色較為沉悶,其後的荔枝窩卻極富生態和歷史文化特色。 荔枝窩因盛產荔枝而得名,16世紀時已有黃氏及曾氏村民定居,為香港少有的雙姓村落。 村落保留九條橫巷和三條直巷的傳統佈局,正門有「風水牆」,村後更種有風水林,以半月形環抱村落,村民相信這些風水格局有背山靠水的吉祥寓意,能為他們聚財擋煞,亦可減低自然災害影響。 在船灣郊野公園度過遠離喧囂城市的一天 —— 從圍牆環繞的傳統村落到迷人的海岸風光,再到「風水林」和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欣賞令人驚嘆的地質奇觀。
- 自然生態方面,近海邊有片香港最古老、面積最大的銀葉樹林,以及難得一見的巨型白花魚藤樹林。
- 另外,村內也種有不同的竹類,防止水土流失,處處反映出村民的自然生活智慧。
- 在分水坳的路口向前下行往谷埔,於林蔭下沿石砌路蜿蜒下山。
- 離開黃竹角海會進入紅石門往印洲塘,紅石門的石呈現紅色,是很久以前因氣溫太高,空氣氧化岩石中的鐵質所致,估計有上億年歷史。
- 經過珠門田的路牌後,山路上斜,有凹凸不平的大石路,也有鋪了平坦石塊的古道,算是今次行程中攀升最辛苦的路段。
下車後,可以在印洲塘郊遊徑的涼亭整理行裝,例如搽防曬及開行山杖。 之後,就沿涼亭後的山路落斜,過橋後在分岔路轉左,往三椏村方向進發。 苗田路段會先經過九擔租、上下苗田、再到三椏湧,初段會看見很多村屋,但大多已經丟空多時,由於建築充滿懷舊風味,不少人路過時也忍不住探頭進屋窺探一番。 這一帶樹木茂密,植物種類豐富,而且是多種蜻蜓、豆娘、蝴蝶及魚類等生物的棲身地,故一路走來不難見到昆蟲和野果。 而香港九大石澗之一的苗三石澗,源頭亦位於九擔租與上苗田之間,因此沿路走有澗溪相伴,加上週邊的綠林美景,景色相當怡人。
烏蛟騰荔枝窩: 大埔烏蛟騰|粉紅色的石
這條路線位於新界東北面,遠離市區的繁忙,走進寧靜的村落,途中可觀賞到不同昆蟲、植物、地質、小溪及河流,在荔枝窩更可看到具規模的客家村落、板根及全港最粗的白花魚藤。 可以乘小巴從烏蛟騰下車,經九擔租沿山路往三椏村、荔枝窩,離開荔枝窩往谷埔上山路段比較喫力,最後沿海邊步行至鹿頸乘小巴,沿途看到對岸深圳一帶。 由香港鄉郊基金舉辦的「村落深度遊 – 烏蛟騰荔枝窩2025 荔枝窩快艇往返三椏村導賞團」開始接受報名!
不久見右邊的九擔租路牌,沿此路經過已荒廢的九擔租村,不久見分支路(上路往犁頭石)便依下路走,過上下苗田後沿大路便可直達三椏村。 後回十字路口依指示往荔枝窩方向,靠右微上山坡,後下落小灘,續沿河邊堤岸走。 在谷埔繼續左轉,過村後右轉踏沙頭角海岸邊路便可直達鳳坑。 由烏蛟騰沿犁頭石古道到荔枝窩,遊古廟,細味客家村莊文化,尋老榕樹、千呎藤蔓、通心樹、紅樹林及銀葉樹的板根。 在遊覽印洲塘海岸公園後,再經分水凹探尋古碑,沿谷埔出雞谷樹下。 路程頗長,沿途有上下坡段,中途並無其他路徑離開。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
週末偶爾會有人售賣傳統客家美食,山長水又遠嚟到荔枝窩村,當然要買手信,包括花生米通、炒米餅、雞屎藤茶粿、糯米餈等,還有白菜乾,都是$10起,非常抵食。 每逢喜宴,村中水井對出的太平地就會由平日曬榖場,變為宴會場。 烏蛟騰荔枝窩 烏蛟騰荔枝窩2025 客家人叫婚宴做「食豬肉」,皆因農村生活簡單,殺豬到賀已是最高級享受。
荔枝窩位於新界東北部,是昔日新界東北羣村最富庶的鄉村之一。 荔枝窩歷史悠久,村名始見於1573年的《粵大記》。 據1955年的紀錄,該村共有村民445名[1],全盛時期人口更達千人。 當然可以行回頭路返回 烏蛟騰 烏蛟騰荔枝窩 ,但是聽村民說有另一邊山路會快一點,所以嘗試從另一邊返回,不過因為這邊山路好斜,上山行得好辛苦! 幸好小朋友行山技巧不錯及有耐性,如果要返回 烏蛟騰 ,最好行回頭路好了。 火成岩指的是從地表溢出的熔岩冷卻形成岩石,但溢出年代不同,形成岩石的年代也就不同,不同層的岩石,就是在不同年代形成。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文化館
在三椏灣休息一下,欣賞印洲塘灣岸寧靜的風景 —— 也許還能瞥見螃蟹在紅樹林中匆匆路過。 在三椏湧這兩間士多午膳後,繼續往荔枝窩方向行,沿路指示清楚,路面皆是石屎村路,先上一個大約40米高的山坳,之後徐徐向下,伴河邊路而走。 突然山路走出叢林,景色豁然開朗,目前的是荔枝窩灣。 烏蛟騰荔枝窩 沿海邊山路行,有些位置會有粗繩,讓行山人士扶手;路上會見到地質公園的遊覽的守則及長凳,放眼望出去的是三椏灣的海景。
- 村民依照風水學說,在村後種植了風水林,樹林以半月形環抱村莊,配合周遭的環境,打造了「枕山、環水、面屏」的獨特景觀。
- 經過啟才學校後,就行到海邊,也是宋伯士多的位置。
- 去到三亞村,因為士多客人眾多,Blogger媽媽沒有停下來食東西。
- 荔枝窩的客家村落保存完好,當中九橫三直的排列、屋內左廁右廚的設計及其風水佈局等,都深受文化影響。
- 由香港鄉郊基金舉辦的「村落深度遊 – 荔枝窩快艇往返三椏村導賞團」開始接受報名!
途經亞媽笏至分水凹,轉右走谷荔古道,經朱門田下荔枝窩。 荔枝窩海岸屬海岸公園範圍,必須遵守海岸公園守則 (詳細可參考漁農署網站),切勿拿走海岸任何生物(包括已死去)或貝殼作留念。 專線小巴56K來往鹿頸及粉嶺是唯一可供選擇的公共交通工具,假日乘搭人數會較多,建議提早出發前往候車。
烏蛟騰荔枝窩: 路線1. 荔枝窩自然教育徑
其中一處溪澗在水深位置,還設了梅花樁,以防溪水漲溢,不少遊人卻當遊樂設施玩。 沿荔枝窩自然步道前行,途中看到擁有粗大根部的銀葉樹的古老樹林,欣賞百花魚藤的遊龍飛舞,如回歸原野。 過橋後來到協天宮前的大空地,可經正門進入村內參觀或在附近作補給,但多數只在假日營業。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有農墟 每月第一個禮拜六有市集
沿路也有小溪流水,過程中還會看到不少芒草,啱哂秋天同小朋友去打卡! 從烏蛟騰走到三椏村可以跟指示路牌去,全程只需約1.5小時,三椏村附近有營地也有士多,走到累了也可以前往福利茶室或合益蜂場次餐廳享用客家小菜,不想停留也可直去荔枝窩。 離開三椏灣後走太約四十分鐘便會到荔枝窩海邊,全程約用2小時30分。 由此處出發前往荔枝窩,可以經亞笏及分水凹路線,或沿苗田及三椏村前往,行山初哥會偏好苗田路段,勝在路途好走兼景色多變。
烏蛟騰荔枝窩: 路線3. 村落深度遊
郊遊徑全長2.4公里,由田心村起,上升至山火瞭望臺後,再下降至新娘潭路。 包括在三椏村及荔枝窩坐下來喫東西的時間,這次行了7小時,建議大家早上出發,最好在早上10時前於烏蛟騰起步。 這條行山路線全長15公里,對新手而言屬於長線,但也是新手可以嘗試的長途路線。 一來全程上山不多,只有荔枝窩往谷埔一段較辛苦,二來沿路多補給點,萬一不夠水都有地方買,三來體能不足的話可以在荔枝窩搭船走。 烏蛟騰荔枝窩 烏蛟騰荔枝窩2025 沿公廁旁的山路上斜,經過荔枝窩村的外圍,上到那棵「通心」的百年秋楓樹,但大家不要攀爬進去,只可遠觀。
烏蛟騰荔枝窩: 大埔烏蛟騰|全平路舒服行山
這個山坳也是分岔口,轉左上斜往烏蛟騰,我們就直行落斜,往谷埔行。 烏蛟騰荔枝窩2025 烏蛟騰荔枝窩2025 這段路全程落斜或落樓級,都相當考腳力,直至落到谷埔老圍公廁。 烏蛟騰荔枝窩 經過啟才學校後,就行到海邊,也是宋伯士多的位置。 宋伯士多以小食為主,例如豆腐花、燒賣、魚蛋、茶粿、糯米餈及蕃薯餅。
烏蛟騰荔枝窩: 荔枝窩一日遊|景點6. 銀葉古林、紅樹林
雖然途中有些分岔路通往村屋,但只要跟住中間的大路行即可。 由起點起計行了半小時,路面漸變成泥路,就行到一個明顯的分岔口,這裏有部緊急求助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