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資助小學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 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有關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產品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及不保事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完整保單條款。 一份人壽保險能保障投保人若不幸身故後,為被其指定為其保險受益人的家庭成員提供一次性的身故賠償,讓他們毋須擔心痛失摯親後的生活開支,不但保障子女,亦是保障整個家庭。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統一派位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家長拿取申請表後,可用藍色或黑色原子筆,根據參閱「小一入學申請表」須知後填寫。

「計分辦法準則」是用計分辦法決定名單,前題為報名人數多過學額,根據報名學童客觀條件計分,每項5至20分,包兒童父或母是校友、宗教信仰與辦學團相同等,最高可獲35分。 校方在甄選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兒童時,不可進行任何形式的面試或筆試,並要以分數高低依次錄取,同分人數多於學額,則會抽籤決定。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有學額佔自行派位最少四成、即總學額20%,如「世襲生」學位有剩餘學額,須撥入乙部派位,在此情況下,總派出學位不多於各校小一總學額50%。 預料未來數年,世襲額「侵蝕」統一派位學額情況會惡化,要透過派位獲派心儀學校的成功率勢必下滑。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額?

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你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為你的子女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入學。 這個階段主要講求「關係」及「世襲」,大約有一半學童會在這階段獲學校取錄,而不獲取錄的要進入第二階段申請入學。 香港總共有五百多間小學,接近九成為官立及資助小學,他們全部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簡單來說,現行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直資小學或私立小學,可自行向有關學校申請。

  • 家長可透過統一派位學額,推算學校自行階段收生情況,若家長看到統一派位學額,學校剩餘學額多於一半,即自行分配學位時,學校仍未用盡自行學額。
  •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替其子女向一間位於任何小一學校網的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該校的自行分配學位。
  • 甲部佔統一派位學額的10%,為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家長可選擇不超過三所香港任何官立或資助小學。
  •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是香港特區政府統一管理所有官立及資助小學取錄學生的一套機制,如果你想你的子女享用免費小學教育,你便要及早了解這套小一派位機制。

「自主保6」設有5、10或20年續保年期,而在每個續保年期7內,保費率8均為平衡及保證維持不變。 「自主保」更提供享悅人生增值保障選項9,讓您可在55歲10或之前可於重要人生里程碑增加投保額,例如買入住宅物業、結婚、子女誕生等,助您籌劃未來。 使用注意:本網頁所載的資料僅供參考之用,網站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但不會明示或隱含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網站不保證在某特定時間提供準確無誤的資料,亦毋須對此承擔任何責任。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歷年統計資料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根據現行的小一入學統籌方法,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主要分為「必收類」和「計分類」。

  •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 另外,父母是否希望孩子可就近入學,其他因素不太考慮,家長可以為子女揀定一間校網的心儀學校,自行階段及之後統一階段的甲、乙部,同選該校,達至所謂「111」。
  •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佈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
  • 家長在暑假蒐集資料,包括要了解學校的課程、考試次數、評估次數,家長再從而配對不同學校是否適合自己的小朋友。
  • 不過,傳統名校大多沒有超收情況,包括41校網的喇沙小學、34校網的協恩中學附屬小學、11校網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及12校網的番禺會所華仁小學等,均沒有出現超收情況,家長在統一派位可以一搏。

申請表格除了填寫個人資料外,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計分辦法準則」,有關計分準則可往下續閱。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另外,申請人的地址必須為有效的住處,而且家長只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學位,否則,子女的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將會作廢。 把握時間,做足準備:如果你的子女將要 2023 年升讀小一,你應該早於 2022 年 9 月之前便要準備,你需要決定心目中理想學校的優先次序,及部署申請策略。 全港各官立及資助小學,於今日(23日)公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 教育局指,今年約有49,749名學童提出申請,當中約46.45%(23,107名)學童在此階段獲派學位,比去年微升約2%。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自行分配學位

2023年度超過260間學校有「世襲生」蠶食了統一階段學額,亦即在首階段自行收生已「超收」,合計涉逾1,800個學額。 而由於另有144間學校於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收齊學生,令暫定統一派位學額合計較自行分配學位多出逾1,300個。 以九龍區名牌校網41校網為例,多間小學均有不少統一派位學額被「世襲生」佔用,包括喇沙小學估算有11個學位被佔用、拔萃小學6個學位已被佔用。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 自行分配學位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供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兒童的學位」,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必獲取錄,亦即坊間俗稱的「世襲制」,此類學位約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 曾為不少家長提供升學顧問服務的他,直言自己今年收到不少15、20分也獲派第一線學校的喜訊,這些一線學校有在九龍塘、北角、深水埗等等。 總括而言,今年自行分配結果與往年相約,熱門和二線頭的學校保持超收或用盡學額,而近年學校情況穩定,就算家長填統一派位時,參考同區家長上一年的填法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須知

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透過本方法分配學位,可自由在香港十八區中自行選擇兩所中學,並填寫於教育局於每年12月中向小六學生派發的申請表(俗稱「四聯」)及申請中學的申請表。 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設有上限,官立中學及津貼中學都可預留百分之三十的中一學額用於自行分配學位,餘下的學位及未能用盡的自行分配學額都會劃入統一派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結果公佈

進行小一入學計分時,首5項只可選其中1項計分,第六和七項亦只可2選1,所以即使爸爸是在該校小學畢業,哥哥同時又正在該校的中學部就讀,計分時亦只能計算其中一項的分數。 此外,本年度有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2025 120 家小學,總共提供大約 2,156 個統一派位學額給「跨境專網」,SNSZ 表示學校有暫定學額給「跨境專網」。 簡單來說,「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小一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小一班數」則是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2022 年 9 月的數據。 當教育局派發了申請表的時候,家長只需填寫打算申請的中學名稱,連同中學派發的申請表及中學所要求繳交的文件,交往中學,中學將於蓋校印後發還申請表的家長存根。 我們收集了所有官津小學歷年的「自行收生」及「統一派位」數據,方便你分析每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形勢。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申請人數少導致比率上升 有15分成功入一線學校

各區學校今日將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上載至學校網頁,TOPick記者翻查了逾百間各區熱門學校,發現大部分熱門學校仍有超收。 2022/23年度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日期將於九月開始報名,適齡學童的家長必須留意,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家長別以為尚有許多時間作準備,但原來七、八月份暑假為黃金時期,家長必須把握關鍵三大策略。 為了子女在統一派位能提高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很多父母不惜「孟母三遷」,搬入熱門的校網,如41網的九龍塘及12網的灣仔區等,始終大抽獎靠運氣,所以一般家長都會為子女報讀直資和私小做後備。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我們製作了「2022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瞭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