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就你或你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則你不得在同一課年度就同一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給予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2025 如你或你配偶在有關課稅年度內獨力或主力撫養兄弟姊妹,則該兄弟姊妹方被視為由你或你配偶供養。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稅年度均有資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該免稅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

  • 社署續指,今日已為安老業界舉行視像簡介會,解擴展措施的運作細節,並已致函向所有跟進長期護理服務申請的轉介辦事處介紹有關措施。
  •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持有人是否通常在香港居住,須按他/她在有關期間於何處居住的事實來考慮。
  • 換言之,可容許扣除額無須按該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60歲生日之前和以後的日數作出攤分。
  • 其實,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是提供予有供養全年連續同住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但無付出十足費用的人,雖然兩者的定義有少許差別,但其免稅額也是相同的。
  • 在學徒訓練計劃下所簽訂的學徒合約,是學徒與僱主之間的僱傭合約。
  • 你亦可參考免稅額、扣除及稅率表,以及關於免稅額的常見問題以瞭解詳情。

如果所收取的費用已由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津貼(綜援)全數支付,則納稅人無權因繳付長者住宿照顧開支而獲得稅額扣除。 但是,只要滿足所有相關條件,他/她可以就其父母申請受撫養父母津貼,包括在課稅年度為父母的贍養費不少於 12,000 新元。 就算已申索了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等免稅項目,大家仍可另行享受這項傷殘受養人免稅額的。 由於該名納稅人未有繳付院舍的費用,所以他不會獲給予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不過,如果符合所有有關條件,包括在該課稅年度內提供不少於 $12,000 的金錢以供養該名父或母,則他仍可以就該名父或母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免稅額」及「扣稅項目 」的分別

如果受供養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年度內全年連續與你同住而並無付出十足費用,你亦可享有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不可以,你只可申索就正妻的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的免稅額。 就《稅務條例》而言,「婚姻」一詞指香港法例或結婚當地的法例所承認的合法婚姻。

留意,如有其他人士同一課稅年度都有就同一兄弟姊妹向稅務局申索這項兄弟姊妹免稅額的資格,便應先互相協議由誰提出申索,因若不能達成協議話是,是沒有人可獲得這項免稅額的。 《稅務條例》第26D條訂明,任何人士可就自己的或其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並由該人士或其配偶所繳付予安老院的住宿照顧開支申索扣除額。 可獲扣除的款額只包括提供照顧的費用(例如住宿、飲食、護理及雜項開支)。 醫藥費、由院舍代支付並獲得付還的私人費用(例如一些按個別人士的需要而支付的費用),均不獲扣除。 你可申索從你的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計算中扣除你或你配偶為你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繳付予院舍的住宿照顧開支。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我需要供養父母,可否申索「供養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免稅額」或「供養父母 / 祖父母 / 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稅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稅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稅額。 否則,稅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稅額的基準。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2025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 就考慮納稅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如你或你配偶支付你們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院舍的開支,你便可就有關開支申索稅項扣除。 本文介紹申索資格、可容許扣除額、此項扣除如何成為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外的另一選擇,以及查詢更多相關資料的途徑。

  •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 合資格延期年金保費方面,稅局指由 2019 年 4 月 1 日起,納稅人就繳付合資格年金保費以及作出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均可享有薪俸稅或個人入息稅扣減。
  • 法例規定,納稅人可申索已故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袓父母的免稅額。
  • 為方便評稅主任盡快處理你的申請,你需要提交報稅表和相關證明文件,否則你有機會被判反對無效。

長者或其護老者可直接向中心/單位查詢及申請,亦可經由綜閤家庭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醫務社會服務部、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轉介。 申索免稅額的一方須於其報稅表的第 11.2 部填寫子女的詳情,而不申索免稅額的一方不用填寫其報稅表的第 11.2 部。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2025 透過稅務易(eTAX)網上報稅的話,確認個人資料之後,到「選擇報稅表各部」頁面,勾選「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即可。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4.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可是,由於你已與你的配偶離婚,因此,他的父母並不屬於你已故配偶的父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2025 由於他的婚姻未有註冊,你配偶的繼父不符合稅務條例中父母的定義。 除非他們是在 1971 年 10 月 7 日婚姻法修改前依中國傳統習俗成婚,這樣才符合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的條件。 但假如你是在收到評稅通知書後才發覺有錯漏,就必須在一個月內填妥反對/申請修訂評稅通知書的表格,列明自己尚未獲得哪項免稅額和開支扣除。

政府此前已表示有意擴展計劃,包括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辦,擴至有良好紀錄的私營機構。 據社署網頁的申請表,今次擴展後,合資格申請參加計劃的營辦者也包括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護養院宿位買位計劃自負盈虧安老院、以及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安老院的營辦者。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每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可容許扣除額上限以每年的指明款項為準。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已婚人士免稅額

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是父母因出錢支付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而給予的免稅額,而單親免稅額則是因父母照顧和監護子女的起居生活而給予的免稅額。 如果納稅人的父母在當年年滿 60 歲,納稅人有權就該課稅年度支付的安老院舍費用扣除規定的最高金額為 100,000 元。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在覆核申索時,稅務局可能會要求申索人提交證據以證明受養人 符合申索政府傷殘津貼的資格。 如果受養人有向社會福利署申領 傷殘津貼的話,納稅人可提供申領津貼的檔案編號以資證明。 稅務局不會以受養人有資格領取傷殘津貼但沒有申領或選擇了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為理由而拒絕傷殘受養人免稅額的申索。 此項免稅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稅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現時香港約有145萬名65歲或以上的居民,居於各類安老院舍的長者約有5.9萬人,即佔了65歲以上人口的約4.1%。 雖然已較數年前高峯期的6.8%-6.9%顯著為低,仍是十分之高。 由於人口高齡化,安老服務的需求增幅,是眾多社會福利服務中最大。 社會福利署(社署)的開支中,不計算社會保障在內,安老服務佔首位。 年度的預算,較 年度的實際開支,增加了89%,亦是眾多項服務中,增幅最大。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23 及其#後課稅年度「免稅額」列表

根據《稅務條例》,「單親」的意思是指納稅人全年屬單身、喪偶或分居,並且在該年度內曾獨力或主力撫養子女,纔可獲得「單親免稅額」。 在學徒訓練計劃下所簽訂的學徒合約,是學徒與僱主之間的僱傭合約。 由於你的配偶未領有香港身分證,你可先提供他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她的身分證明文件副本。 如配偶日後獲發香港身分證,你應於1個月內以書面方式通知稅務局有關的身分證號碼。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假如你在有關年度已婚並已獲給予已婚人士免稅額則不能同時享有基本免稅額。 本文介紹有關各類免稅額的資料,以及這些免稅額如何減少你的稅款。 你亦可參考免稅額、扣除及稅率表,以及關於免稅額的常見問題以瞭解詳情。 你已經就你的祖父母享有供養祖父母免稅額,所以你的父母並不能就同一受養人申索供養或額外供養父母免稅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 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你必須和你的父母協議,決定由誰申索你祖父母的免稅額,然後把你們的決定,以書面交與稅務局職員辦理。 法例容許納稅人申索他們的領養父母、領養祖父母或領養外袓父母的免稅額。 《稅務條例》內“領養”指以香港法律所承認的任何方式而領養。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計劃擴展後 合資格營辦者包括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

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的持有人是否通常在香港居住,須按他/她在有關期間於何處居住的事實來考慮。 勞工處展翅計劃是讓參加的年青人為將來投身社會工作做好準備,提供的是短期單元培訓課程和工作實習訓練,不屬於類似大學或學院的全日制教育課程或訓練。 由於你的兒子已年滿 18 歲,而並非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稅額。 職業訓練局屬下訓練中心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如一年及兩年全日制課程、職前的訓練課程和部分時間制課程供在職人士修讀。 如果你的兒子修讀的是全日制課程,他亦即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可申領他的子女免稅額。 如果只是一些短期課程或部分時間制課程,他便不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稅額。

雖是如此,我仍要不斷地指出,「高齡海嘯」還未到,面對每年大幅新增的服務需求,服務增加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遑論追落後。 無論是以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方式報稅,以下是9個打工仔常用到的免稅額,只要滿足指定條件,大家便可在報稅表上申報,讓稅務局在評稅時一同計算。 報稅表要填寫起來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單是填寫個人資料及全年入息金額當然容易,但在計算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時,往往就要多花時間去研究。 社署續指,今日已為安老業界舉行視像簡介會,解擴展措施的運作細節,並已致函向所有跟進長期護理服務申請的轉介辦事處介紹有關措施。 從表二所見,現屆政府就日間護理服務增加20%,但輪候時間在過往四年間有升有跌,至今只是微跌了一個月,追落後方面只是追了一點。

為方便評稅主任盡快處理你的申請,你需要提交報稅表和相關證明文件,否則你有機會被判反對無效。 注意:只有一名納稅人可申索此筆扣稅款項,因此,如有多於一位人士支付院舍費用,必須事前協議誰作申索人。 舉一例,你和哥哥想申報父母免稅額,必須要一人填寫一個(父親/母親)。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如果你將父母二人同時填寫至報稅表內,你哥哥就不可以使用此「免稅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

留意,父母如以曾支付子女生活和教育費用為由申索單親免稅額,是不會受理的,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稅額。 除多了「額外」兩個字外,不少人不懂分辨「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與」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的分別。 基本免稅額是無須提出申索已可獲得的免稅額,每個人的基本免稅額為$132,000。 不過,不過,如為已婚人士並已使用了已婚人士免稅額,便不可以同時享有基本免稅額。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2025 報稅日子已到,但怎計算供養父母免稅額、已婚人士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等項目,實教不少人想逃避這份「綠色炸彈」報稅表。 報稅繳稅是不可避免的事,倒不如趁早認識各種免稅額類型及計算方法,看看怎樣申索最多的免稅額。

最重要的是兩人在選擇合併評稅的年度均曾賺取須繳納香港薪俸稅的入息。 若你的配偶在2022/23課稅年度沒有在香港收取任何應課薪俸稅的入息和沒有就該年度選擇自行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你可申索扣除已婚人士免稅額,不用選擇合併評稅。 倘多於一名納稅人有資格就同一位受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申索免稅額,他們須議定由那一位提出申索。 如該受養人在有關課稅年度內連續全年與納稅人同住,而毋無須付出十足有值代價,納稅人可申索扣減新增的額外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上述兩項新增的免稅額可分別給予納稅人 20,000 元的免稅額。 另外要留意,任何一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只可由一名人士申索免稅額,如有兄弟姊妹一起供養他們,大家就要「傾掂數」協商好由誰提出申索。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23 及其#後課稅年度「免稅額」列表

如你的受養父親有資格根據香港政府傷殘津貼計劃領取津貼,則你便可就他申索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按該計劃,申索者必須經由衛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其病患為嚴重殘疾及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才符合申領津貼的資格。 如欲申索「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受養人必須通常居住於香港。 因此,如受養人於該課稅年度居於內地,你便沒有資格申索該項免稅額。 納稅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某課稅年度滿 60歲並該全年已支付長者住宿照顧費用,該名納稅人是可以申索該年長者60歲前所繳付的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 在2022/23課稅年度你為你已年滿60歲的父親支付了他住宿院舍的費用$60,0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