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應用程式無需收費,用戶只需要在手機應用商店輸入字或是下載在心出行官方網站所提供的APK,就能使用「安心出行」的應用程式,讓用戶記錄行蹤。 該程序雖然不需要開啟GPS定位功能,但用戶必須授權「安心出行」使用其手機的通訊網絡、攝錄鏡頭、通知功能等[2],而「安心出行」的個人資料收集聲明指出,個人資料不會被保存超過收集資料的目的所需的保存時間。 如屬確診個案,經「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上傳至衛生署的出行紀錄將保存最少7年[3],並可轉交給執法部門或政府授權的機構[4]。 有關場所資料會以公開數據形式發放,「安心出行」程式會定時自動下載該等場所資料並在用戶自己的手機內作比對,如確診者的出行紀錄與手機用戶的出行紀錄吻合,程式會通知手機用戶。 一般市民使用「安心出行」,其資料只儲存在用戶手機,不會備存到任何政府或其他機構,資料在31日內自動刪除。

另外有需要時資科辦可能會把提供的資料提供予其他獲授權部門/組織/人士,包括衛生署、醫院管理局及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和接觸追蹤工作的執法人員。 不過資訊科技界選委、數據科學家黃浩華表示,目前程式唔畀用戶查自己行蹤,但係程式要求準許讀取用戶嘅儲存空間,「佢睇到你啲嘢,但你睇唔到」,做法奇怪,當局亦應該解釋點解程式要讀取電話同程式歷史[22][侵犯版權? 安心出行資料2025 東區區議員麥德正就表示,大部份香港人都唔會主動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即使政府要食肆同處所張貼「安心出行」,「貼就即管貼,都係免咗啲政府部門麻煩」,很多商店都唔理會,「覺得無用」。

安心出行資料: 港府強制APP「安心出行」專家:用備用電話減風險

該條款不遲於2021年1月16日出現,惟港府在同年3月傳媒報導此事前未有任何說明。 安心出行資料 從以上資料判斷,香港政府於2020年11月剛推出「安心出行」時,主要宣傳「安心出行」的功能及強調此應用程式保障私隱,未有明確提及使用「安心出行」的確診者須上傳其出行記錄,唯一例外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於2020年11月15日發佈的網誌。 除了區嘉宏外,洪為民生日派對中亦有部分參與者並未有按法例要求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當中包括香港電臺普通話臺主持楊子矜、楊子矜的丈夫朱偉星醫生[74]、初步陽性的王詩雅的43歲女友(個案12882)[75]、曾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鄺美雲等[76],這些人士亦仍未被警方拘捕或檢控。 沒有按法例要求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及出示打疫苗的針紙的家庭醫生朱偉星,於1月10日早上被商業電臺《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節目主持問及為什麼不守法時,朱偉星指其他食肆和場所都不會檢查,更反駁說批評他夫婦不守法使用「安心出行」的傳媒散播仇恨[77][78]。 「安心出行」推出初期,就因為其應用程式本身可能涉及的隱私問題而引起爭議,唯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廣及解釋「安心出行」的隱私問題時,始終強調資料只會儲存在手機內[4]。 推出後期,則因香港特區政府規定市民出入政府地方或公共場所必須使用「安心出行」而引起不少非議。

由於更新版的「安心出行」可能不能繼續在現有或較舊款的手機開啟運行,而且更新版亦可能加入更多追蹤及監控功能、要求啟用更多權限或索取更多資料,因此如非必要便不應更新「安心出行」追蹤及監控程式[85]。 2022年7月,波蘭網絡安全公司7ASecurity與美國獨立非營利組織「開放技術基金會」的紅隊實驗室發布報告[6],指《安心出行》存在多個安全漏洞和弱點。 政府資科辦對此發表聲明,批評報告不盡不實及不公道,指所有重要更新版本推出前,均通過獨立第三方專業機構作隱私評估、資訊保安風險評估及審計。 安心出行資料2025 不過政府雖然持有安心出行版權,但不像其他國家如新加坡,開放追蹤程式合力追蹤(Trace Together)原始碼供巿民及資訊科技專家審核[7]。

安心出行資料: 進入政府場所必須使用「安心出行」禁手寫登記爭議

安心出行除咗香港、澳門同中國之外,下載排名第一國家包括安提瓜巴布達、百慕達、巴哈馬、伯利茲、維德角、斐濟、密克羅尼西亞、畿內亞比紹、冰島、開曼羣島、老撾、尼日爾、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特克斯、凱科斯同英屬處女島。 有好多以上國家同香港往來唔頻繁,俾網民質疑係「有人」向提供「篤數」服務公司求助,刷高下載量。 由於要區分外從地抵港,正在接受家居監察的人士,因此其安心出行程序將會加入紅黃碼功能,以限制他們進入某些場所。 大量場所安心出行二維碼申請方法,如想一次過為大量營業場所申請安心出行二維碼,請填寫大量註冊表格,發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為 “安心出行大量註冊二維碼”,之後你申請的「安心出行」二維碼會透過電郵發送給你。 推行「疫苗通行證」旨在提升疫苗接種率,鞏固防疫屏障,盡快讓香港市民回復正常生活。 在「安心出行」最新版本下,市民顯示針卡不用再輸入密碼或以生物辨識開啟針卡資料,方便市民展示和處所核實。

不過,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稱應用程式由外聘私人公司開發,沒有要求對方公開原始碼,聲稱要尊重知識產權不應公開。 資訊科技界選委、數據科學家黃浩華質疑薛永恆的說法,黃浩華指App Store和政府網頁等都已表明程式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擁有,外判私人公司只負責開發,政府則持有版權,政府本身有權公開程式原始碼,對政府的說法感到奇怪[7]。 2021年11月1號,政府規定市民進入政府大樓或者辦事處,一定要用「安心出行」程式掃完現場嘅二維碼,先至入得去,禁止以登記個人資料作為替代[10][11],有別於特區政府曾經表示唔會強制使用「安心出行」,做法被批評係出爾反爾[12],政策一出就引起一啲憂慮。 有關注露宿者議題嘅社區組織指,得唔夠四分一露宿者有智能電話,但政府冇講露宿者有冇豁免,擔心會影響佢哋用社署、體育館、勞工處等設施,形容「政府正訂立新嘅貧窮線」[13]。

安心出行資料: 安心出行App 背景

LIHKG(連登)論壇有用戶於2021年2月18日發布一則帖文指「安心出行」手機程序「上傳政府出行記錄會保存7年」。 「安心出行」程式具備「啟動時執行」權限,即應用程式在手機開機時將自行啓動,因此用戶有需要時可與應用程式界面,強制停止「安心出行」app。 當局會約在5個工作日內製作安心出行二維碼及電郵給安心出行申請商戶後,可按超指示把安心出行二維碼下載,安心出行申請商戶可列印出來貼在當眼處讓顧客先掃描場所展示的特定二維碼纔可讓他們入內。 政府資科辦回覆表示,事故起因不是系統故障,而是其屬下承辦商員工的人為錯誤。 安心出行資料 當局坦言已經收到約20名市民的查詢,其後會與私隱專員公署跟進商討,以加強承辦商及員工就處理個人資料私隱的培訓及對相關工作流程的監察。 有媒體發現,被洩漏的電郵地址包括大學教授、酒店高層、中小學職員等不同人士,更有至少5個其他政府部門的電郵。

  • 從以上資料判斷,香港政府於2020年11月剛推出「安心出行」時,主要宣傳「安心出行」的功能及強調此應用程式保障私隱,未有明確提及使用「安心出行」的確診者須上傳其出行記錄,唯一例外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於2020年11月15日發佈的網誌。
  • 在政府推出「安心出行」的同時,有網民開發出假「安心出行」,陸續有人因使用假「安心出行」被捕,在上週六(23日)警方拘捕2人涉及用假「安心出行」進入派對房間。
  • 對於市民擔憂「安心出行」洩露用戶資料或追蹤行蹤,數據科學家黃浩華接受本報採訪表示,根據目前官方的說法,「安心出行」並沒有開啟GPS、藍牙等敏感資料的權限,也不會將資料傳送到第三方伺服器。
  • 手機長期使用VPN「虛擬私人網路」,以加密流量和來隱藏自己的 IP 位址,避免收集用戶紀錄、受到監控。

其中有一位時前公民黨區議員畢東尼,他接受《蘋果日報》查詢時表示自己未曾就「安心出行」反映意見,不過就曾經透過「1823熱線」投訴麗晶花園滲水問題。 安心出行資料 如果非常不信任有關程式,就算程式沒有在手提電話的畫面中開啟,也可以在用家不知情時將資料傳送出去,因此相比起使用另一部電話效果仍有差距。 安心出行資料2025 法政匯思成員、大律師何旳匡亦指出,若市民提交虛假資料,有機會構成詐騙,具體罪行須視乎實際情況。

安心出行資料: 安心出行紅黃碼的執行細節

他在翌日再收到資科辦的電郵,對洩漏查詢人士的電郵地址一事致歉,指電郵「原應發給個別用戶,而不是發給一羣用戶」,並稱這是「一個應該避免的人為錯誤」。 陳先生向媒體爆料指,早前透過「1823熱線」反映對「安心出行」的意見,其後於5月23日收到資科辦的電郵回覆,通知確認收悉查詢郵件,下款為「Leave Home Safe Office(安心出行辦事處)」。 而為了香港與國際的連接,香港政府宣佈將會縮短抵港人士於指定檢疫酒店隔離的日數至 3 天,餘下 4 天將改為於住所家居監察,因此亦被稱為「3+4」檢疫安排。 資深媒體人吳志森在YouTube節目中說:「他們是否在使香港低人一等,很多地方都不能去,連買餸都不能去?會不會去到這個地步?」他指,港府的很多政策都是這樣「搿硬嚟」,不考慮後果,引起怨聲載道。 網絡流傳數張照片宣稱「環保少女」Greta Thunberg長胖,然而找到原始圖片後發現,部分照片經過修改令她顯得更肥胖、另外的照片則在較早時間拍攝,其後的影片證明她未有長胖。

安心出行資料: 政府初期未提記錄保存最少7年

傳染病學者及部分議員則指出中國大陸及中國澳門雖然都強制當地民眾必須使用實名登記及具有變色功能的健康碼及澳康碼,但兩地近期仍是爆發疫情且未能阻止疫情擴散,還要進行大規模封控,所以在「安心出行」不斷加碼不會對控制疫情有幫助,反會讓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10]。 A4.「安心出行」的到訪紀錄、電子針卡和檢測紀錄以加密方式貯存在用戶手機的流動應用程式內,不會在任何政府或其他系統(包括Apple和Google 雲端)內備存,並在31日後自動刪除。 因此,用戶手機的流動應用程式內現有的資料不能轉移到其他手機,以保障用戶的個人私隱。

安心出行資料: 【誤導內容】「安心出行」紀錄會上傳衞生署保存7年?

資科辦表示已經就事件進行調查及通知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又責成有關前線員工,避免同類人為錯誤再次發生。 大律師陸偉雄指,食客提交虛假資料進入處所,等同騙取了進入場所的權利,可構成詐騙罪行,亦明言部分人如填了「林鄭」、「鄧炳強」的資料,再交給餐廳,如同使用虛假文書,刑責在於食客,而非處所負責人。 自政府推出「安心出行」之後,民間有人因為對程式嘅安全性唔信任,自行開發咗個叫「安心回家」嘅程式,界面大致上模仿「安心出行」。

安心出行資料: 市民預防「安心出行」竊取資料

2021年11月,因應政府表示強制市民進入指定場所(例如:食肆、街市等)必須使用「安心出行」的措施,有團體表示政府未考慮長者及低收入人士的困難。 有慈善團體表示,部分低收入人士可能未有智能手機,或用的智能手機版本太舊,這些人士未必能負擔購買適合用「安心出行」的智能手機之費用。 同時,亦有社區組織指出,長者未必懂得操作智能手機和手機應用程式,有資訊科技業界人士建議政府應推出有加大的字體、加大按鈕、簡化流程等的簡易版的「安心出行」,使長者等有需要人士較易使用[63]。 2021年12月9日,強制使用「安心出行」措施受到社會批評後,政府才表示65歲以上的長者、15歲以下的兒童,以及殘疾人士,可獲豁免進入食肆時使用「安心出行」手機程式,改為填紙本表格[64][65][66]。 提供相似應用程式的多個國家,包括英國、德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等均公開程式的原始碼[7],公眾可以下載及查閱程式源碼,資訊科技業者可監察源碼的安全性,確保這類程式只用作疫情控制,而並非被利用作監控人民或竊取個人私隱[45]。

安心出行資料: 安心出行使用場所:

「安心出行」的聲明中指,「如屬確診個案,經『安心出行』手機應用上傳至衞生署的出行記錄將保存最少7年」。 但政府早前強調,安心出行的資料只會存放於用戶手機,不會追蹤用家的行蹤,目前似乎「安心出行」所有用戶的出行紀錄都已被上載到政府系統內,據瞭解,手機「打卡」的出行紀錄都會被上載至系統雲端,透過雲端將從確診者收集數字訊號,下載到個人手機內核對接觸情況。 政府表示由2021年11月1號開始,強制市民進入食環署街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程式,禁止以登記個人資料作為替代。 有市民明言唔會去食環署街市買嘢,會改去街市出面嘅攤檔或者私人街市買餸,有檔販表示有客人打電話要求喺街市出面交收貨品,有檔販預計生意會減少兩至三成,認為措施對佢哋唔公平[26]。 油麻地街市枱商聯會主席陳袁輝指執行有困難,依家公共街市人手不足,好難派人喺每個出入口做檢查,導致部分出入口可以自出自入,估計全港需要增加2000名保安,同時擔心市民會減少到街市,寧願選擇光顧街邊小販,批評措施對商戶造成騷擾[27]。

安心出行資料: 「安心出行」被揭洩個人資料 資科辦稱承辦商人為失誤

有關注無家者議題的社區組織表示,據觀察只有不足四分一的無家者擁有智能手機,惟政府未有表示無家者是否獲得豁免,擔心他們需要使用社署、體育館、勞工處等設施時會受影響,形容「政府正訂立新的貧窮線」[58]。 有頭破血流的傷者趕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時被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程式方可進入急症室,但市民到急症室掛號登記時本身已需要提供個人資料,要求急診傷者到急診室外使用「安心出行」程式被批評是多此一舉及做法擾民[59]。 文中提到一般情況下出行記錄僅存放於用戶手機內,不會上傳備存到任何政府系統內,並不涉及將個人資料轉移政府系統或處所負責人保存。 安心出行資料2025 為控制新冠疫情,政府2020年11月16日推出的一項名為「安心出行」的流動應用程式,鼓勵市民自行記錄自己進出不同場所及乘搭的士的時間。 若日後發現用戶曾和確診者在相約時間到訪過同一場所,或曾和確診者(不論是司機或乘客)在同日乘搭同一部的士,流動應用程式會向用戶發出通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