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每層的指示牌用了大量不同植物圖片來裝飾,配合每夥各有不同植物圖片的牌,每個準層有超過20多種不同款式,再襯上延伸及轉角的線條以打破從前公屋走廊又長又沉悶的感覺。 一套《烈火雄心》令南山邨紅足廿多年,「南山三虎」深入民心之外,亦有拍攝高手留意到1977年落成、僅有8幢大廈構成的南山邨,居然有個位於街市上蓋兒童遊樂場的拍攝靚位,令這條老屋邨搖身一變成偽文青最潮老屋邨打卡地,實屬意料之外。 2017年10月起,房委會進一步收緊富戶政策,租戶的每月入息上限定在入住公屋入息限額5倍,資產上限則定在入住公屋入息限額100倍,其中一項超標便要搬走;又或只要有一人持有本港的住宅物業,亦要搬走。 不過,所有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住戶,或全部成員均領取綜援,可獲豁免。 若公屋居民收到房署的遷出通知書便須遷出,設1年寬限期,亦設有上訴機制[16]。

(星島日報報道)房委會早前宣佈清拆轄下四幢工廠大廈,包括火炭穗輝、九龍灣業安(見圖)、長沙灣宏昌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當中九龍灣業安大廈擬發展為四座公營房屋,提供二千二百個單位,容納約六千人,料二〇二三年開展工程,但暫時未有交代何時竣工。 根據房屋署向觀塘區議會提交文件,業安工廠大廈位於九龍灣宏開道及常怡道,鄰近港鐵九龍灣站。 該工廈用地現時被劃為「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 連同業安工廠大廈之間的一段宏開道,在完成改劃作「住宅」用途後,房委會會用作公營房屋發展。 地盤總面積約一點五公頃,房委會發展計畫初步建議,以地積比率九倍發展,改建成四座住宅大樓,可建總樓面面積是十三萬五千平方米,預計提供約二千二百個單位,容納約六千人,預計重建工程在二〇二三年展開。 項目將提供一所幼稚園及六項社會福利設施,包括長者鄰舍中心分處、安老院舍暨長者日間護理單位、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辦事處、弱智人士輔助宿舍及精神病康復者輔助宿舍。

九龍灣公屋: 現時公屋分佈

康和一型、新十字型及部份和諧一型大廈原本是為居屋計劃而設計,但有部份項目(尤其是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因政府決定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全香港142座公共屋邨的公用地方安裝了約百萬支電燈,每年總耗電量逾億度,對財政及環境均造成負擔。 房屋委員會為了推動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量,於2012年4月斥資逾2億6千萬港元,逐步更換較為節省電力的電子鎮流器,耗電量將會大減3成,預計每年可以節省3千3百萬港元的電力耗資費用,減少碳排放量相當於種植百萬棵樹木。 九龍灣公屋 近年,因應非標準設計大廈面世,房委會在規劃屋邨時亦會將康體及兒童遊樂設施甚至花園及屋邨廣場等休憩設施與住宅大廈一同因應地盤微氣候等數據而作出適當的設計,使新落成的屋邨的環境較以往更佳。 1990年代開始,公屋需求大增,房委會開始提高建築密度並減少公共休憩設施面積;1997年推出的八萬五計劃為求提供最多的單位,用盡地積比率,更使建築密度進一步上升,邨內休憩空間所剩無幾。

  • 具退臺式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例子有彩福邨彩喜樓,有一翼作退臺式設計。
  • 連同業安工廠大廈之間的一段宏開道,在完成改劃作「住宅」用途後,房委會會用作公營房屋發展。
  • 彩福邨(英語:Choi Fook Estate)、項目名稱為彩雲道3B區(英語:Choi Wan Road Site 3B),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平山、毗鄰彩霞邨、彩盈邨及彩德邨。
  • 租住公屋的住戶(包括中轉房屋住戶)住滿十年或以上,便需要每兩年向房委會申報家庭入息。
  • 為了加強節約能源,並且減少耗電量及碳排放量,運輸及房屋局引入多項環境保護措施,包括引進兩級光度照明控制、LED燈凸面照明器及太陽能光伏板等,相關大廈因而每年節省24萬度電力,加上配合其他措施,總節省的公用設施耗電量達53%[9]。

舊蘇屋邨佔地7.8公頃,是當時遠東地區最大型的住宅發展計劃,由房委會前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亦是第一代運用海水沖廁的屋邨,居住過的名人紅星數不勝數,包括歌神許冠傑、黃家駒、周啟生、林嘉華等,也有不少政要包括雅麗珊郡主及時任人大委員長吳邦國。 1965年,擁有7座樓宇的大坑西邨落成,成為全港唯一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低於市值租金的私營出租屋邨,1980年更有新的一幢民泰樓落成。 時至今日,這8幢樓宇雖然沒有升降機又有點破舊,但佈局頗具心思的「紳士樓」,隨著重建計劃落實,將逐漸消失在可見未來。 1961年,香港政府以特惠地價,將現時大坑西邨的地皮,批予包括東亞銀行主席李福樹(李國寶、李國章父親)及華人銀行董事長周錫年等太平紳士擔任董事的「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以安置受大坑西徙置區清拆影響的租戶,地契亦寫明須最少供應1,600個單位,廉價租予低收入人士。 到1980年代起,隨着社會進步,房委會於公共屋邨設有主題式花園和提供多項康體及兒童遊樂設施,供居民作休憩之用;著名的例子包括彩雲(一)邨、美林邨、蝴蝶邨、新翠邨及樂華(北)邨等。

九龍灣公屋: 商場

「入夥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夥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夥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九龍灣(英語: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至觀塘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份。

  •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夥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
  • 經大幅填海工程興建啟德機場後,原有海灣面積大幅縮小,現時「九龍灣」之名通常是指原海灣東面一帶,位置為牛池灣以南,牛頭角以西,東面接壤觀塘道及觀塘商貿區。
  • 香港房屋委員會於2014年3月宣佈,為增加公屋供應,決定將包括馬頭圍邨在內的20條落成超過40年的屋邨,開始規劃重建,將進行一系列技術研究,待完成後才能決定重建時間表[5]。
  •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北區現有14個公共屋邨,除沙頭角邨位於沙頭角之外,其餘屋邨全部位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搵到遷置居民嘅資源[343]。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呢個表會列出公共屋邨嘅名、相、地址、屋邨類別、入夥年份、拆卸日期同而家嘅土地用途(淨係得拆咗嘅公共屋邨有)、房屋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同埋認可人口,而除咗屬於平民屋宇嘅大坑西新邨、起緊、規劃緊同拆咗嘅公共屋邨之外,所有資料都係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嘅資料為準。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401]。 九龍灣公屋 九龍灣公屋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402],較重建前的1,600夥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403]。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市民。

九龍灣公屋: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3/24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單位面積」指的是單位室內實用面積,以平方米(m²)計算;平民屋宇公司則沒有提供資料。 1938年成為收容難民的馬頭湧難民營[4]和戰時的戰俘營,1950年代末,部份地皮用作興建公共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所興建,於1962年落成入夥,曾經是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總部所在。 馬頭圍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和範夫先生設計,聯星建築有限公司(即現時之保華德祥營造有限公司)承建,是首個由屋宇建設委員會自行設計的屋邨,而本邨的單位設計亦成爲了後來不少標準公屋單位設計的藍本。 根據2020年3月香港房屋委員會的房屋建設計劃的估算,預測2022/23公屋落成數量達10,400夥,當中包括葵青區及大埔區項目;而房委會預測於2023/24年度,會有另外22,500夥公屋及綠置居單位落成,地區分佈為觀塘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葵青區、離島區、屯門區及北區。

屋邨居民可以在綠意盎然的自然環境中,經過四通八達的行人通道,享用各式各樣的設施和綠化空間。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346]。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347],較重建前嘅1,600夥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348]。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九龍灣公屋: 填海工程

據房委會提供的列表顯示,2022至2024年的公屋落成地區分佈主要在深水埗區、葵青區及屯門區,其中在市區方面共約7,600夥;在擴展市區方面則有約17,100夥;在新界區方面就有約13,700夥。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夥,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湧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同樣是石礦場遺址,彩德邨及附近的彩霞邨和彩盈邨地勢沒安達邨、安泰邨高,不過要俯瞰東九龍維港景色仍綽綽有餘!

九龍灣公屋: 香港公共屋邨

為了加強節約能源,並且減少耗電量及碳排放量,運輸及房屋局引入多項環境保護措施,包括引進兩級光度照明控制、LED燈凸面照明器及太陽能光伏板等,相關大廈因而每年節省24萬度電力,加上配合其他措施,總節省的公用設施耗電量達53%[9]。 政府當局指,政府會與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根據房屋局最近一季公佈的五年期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預測建屋量),有約7,600個公屋或綠置居單位的完工日期須由202/23年度修訂至2023/24年度,另有約8,500個公屋/綠置居單位和約1,300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的完工日期須由2023/24年度修訂至2024/25年度。 宋朝年間,政府在九龍灣沿岸經營鹽田,名為「官富場」,鹽場一路延伸至尖沙咀及茶果嶺。 九龍灣(粵拼:gau2 lung4 waan1;英文:Kowloon Bay)係一個喺香港九龍半島以東,香港島以北嘅海灣,係維多利亞港嘅東面部分,喺紅磡同埋鯉魚門之間。

九龍灣公屋: 主要建築

呢一區基本上係牛頭角嘅延伸,所以有啲設施,好似牛頭角警署咁,係喺九龍灣嘅。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但遲至1990年代才被揭發,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公共屋邨短缺一直是香港正在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九龍灣公屋2025 2022公屋落成進度。

九龍灣公屋: 重建計劃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九龍灣公屋2025 香港房屋委員會於2014年3月宣佈,為增加公屋供應,決定將包括馬頭圍邨在內的20條落成超過40年的屋邨,開始規劃重建,將進行一系列技術研究,待完成後才能決定重建時間表[5]。 這座深水埗區最大兼唯一提供過萬單位的大型公共屋邨,重建跨度逾30年,現時依然是工程進行中,據計劃整座屋邨的重建計劃將在2026年完成,不過受疫情影響,工程進度或會有誤,還是要等最新政府公佈。 2009年,房屋委員會試行以環境保護物料──礦渣微粉,局部代替水泥作為樓宇外牆,比起前者可以減低9成的碳排放量、節省成本及減少牆身裂紋的情況。 環境保護物料比一般石屎的受力及抗腐蝕能力高,亦有助於改善石屎剝落的情況[4][5][6]。 此外,2014年起,公共屋邨將會陸續廣泛採用LED燈,以減少耗電量[7]。

九龍灣公屋: 房屋委員會為公共屋邨項目試行環保措施

現在九龍灣的範圍在牛頭角旁,由港鐵九龍灣站至牛頭角站(觀塘道)沿線以東部分到海邊的填海地,也可泛稱為九龍灣商業區。 而該區域以西的舊啟德機場跑道及停機坪等設施,亦是從九龍灣的海灣填海得來。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北區現有14個公共屋邨,除沙頭角邨位於沙頭角之外,其餘屋邨全部位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九龍灣公屋2025 沙田區現有23個公共屋邨,主要分佈在沙田新市鎮(包括大圍)及馬鞍山新市鎮,其中有5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九龍灣公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接下來將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夥,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夥,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夥,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2010年3月,當時有區議員引述運輸署指出,彩福邨落成後不會有巴士或專綫小巴路線途經,理由是彩福邨往觀塘道或港鐵九龍灣站只有約10-15分鐘的步程,故不會提供公共交通服務。

九龍灣公屋: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2/2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部份香港政府機關在九龍灣設置總部,包括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郵政署亦於2013年在該處設立中央郵件中心。 西貢區現有13個公共屋邨,除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位於西貢市外,其餘均在將軍澳新市鎮,其中有3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設計階段進行廣泛的環境研究,確保該項目的整體發展與四周環境協調。 此外,他們亦顧及其他主要的設計問題,例如保留伸延至鄰近發展項目的觀景廊和風道。 置身在這個發展項目中,天地和樹木等自然景物色彩分明,令三個屋邨與周遭環境融合之餘,又各具特色。 彩福邨(英語:Choi Fook Estate)、項目名稱為彩雲道3B區(英語:Choi Wan Road Site 3B),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平山、毗鄰彩霞邨、彩盈邨及彩德邨。

此外,項目也提供綠化休憩設施、羽毛球場、兒童遊樂等康樂設施。 另外,房委會亦計畫重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為兩座公營房屋,提供一千三百六十個單位,容納三千七百人。 房委會委員招國偉表示,連同房委會有意重建的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估計改建一座住宅大樓,提供六百四十個單位,三個工廈重建計畫預計共提供四千二百個單位。 九龍灣公屋2025 九龍灣公屋 香港很早已有為低收入居民設置出租房屋,初期多由志願團體提供,例如於1948年成立的香港房屋協會及於1950年成立的香港模範屋宇會,香港政府只是提供土地。

九龍灣公屋: 九龍灣

此現象特別可見於天水圍北的各屋邨,如天悅邨、天逸邨、天華邨等,直至2000年代初八萬五計劃失敗,公共休憩設施面積才得以逐漸增加。 邨內提供康樂設施,包括籃球場、羽毛球場、社區會堂及兒童遊樂場。 其中位於停車場天台,佔地2萬平方呎的啓業運動場,設羽毛球場和籃球場,其黃色鐵圍攔的設計,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

九龍灣公屋: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此外區內亦有主要傳媒機構進駐,包括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HKTVE),旗下頻道ViuTV亦在此興建廠房。 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是香港主要的國際商品展覽會場之一,附設的辦公室亦可作不同產品陳列室之用。 現時國際展貿中心仍繼續舉辦不同的國際展覽,亦會不時舉辦演唱會。 2020年代:預計落成的中九龍幹線,其穿過九龍灣海底約370米長的的隧道部份將會以臨時填海方式建造,以保護維多利亞港的完整[3]。 喺行政上,九龍灣填海區(除咗啟德機場範圍之外)同埋跑道以東嘅水體係屬於觀塘區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