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政府自2010年開始推出多項市「辣招」,壓抑樓價颷升。 惟過去十二年,香港經歷不同變化,近年更面對疫情反覆、全球政經局勢不明、以及利息上揚等挑戰。 減辣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正在考慮的舉措之一是讓香港公司更容易在13個優先行業僱用非本地勞工,包括引入資產管理、金融科技和環境、社會和治理金融服務業的專才。

例如嗆辣紅椒調製的燉菜可加入優格、酸奶油(sour cream)、法式酸奶油等乳製品,緩解強烈的辣味,然而以番茄醬調製的辣味燉菜,最好是撒上起司絲緩和辣度。 如果是烹調湯品、燉菜或咖哩,不小心煮太辣,可以加入肉湯、水、牛奶或椰奶。 專業主廚說,降低料理的辣度有兩種基本方法:利用其它食材的味道來掩蓋辣味,或者沖淡辣味。

減辣: 樓市資訊 美聯物業

他又認為,在目前工商舖價格急劇調整下,若政府肯「減辣」,將可以刺激工商舖交投,減輕物業價格的跌勢,長遠而言更可吸引部分外資公司來港投資。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對有關放寬措施表示歡迎,認為港府適時審視樓市辣招,亦洞悉到樓價一旦出現斷崖式下調,將拖垮整體經濟,因時制宜調整按揭壓力測試,相信有助激活物業市場流動。 有本地媒體稍早前引消息指,《施政報告》為了便利來港人才在港置業,以留港發展,將豁免他們邀交百分之十五的買家印花稅(BSD)。 另外,亦有傳港府將重新推出私人參建居屋,可由發展商提供土地,並引入「漸進式供款」,對象包括超出現時居屋入息限額的申請人;又有指政府會設立工作小組,專責統籌北部都會區項目。

  •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現時百業蕭條,樓市及經濟出現巨大下行壓力,政府應從善如流,包括減輕工商舖印花稅,以及放寬工商舖按揭成數。
  • 王美鳳又指,在最新措施推出前,非按保個案需要儲4成至5成首期,即最多借5至6成按揭,而樓價834萬元或以上的物業之按揭成數已不足6成,因為6成按揭的樓價上限是500萬元按揭額,而1,000萬元以上物業的非按保按揭最高僅5成。
  • 另外,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亦指出,本港樓市已到了臨界點,政府須認真考慮「撤辣招」救市,否則會累及不少小業主。
  • 如是者,將大大提高「北部都會區」的住宅需求,令區內物業增添投資潛力價值。
  • 根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按已知買家姓名作分析,今年上半年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的英文拼音鑒別)佔個人買家於香港樓市一手私宅註冊量佔約11.7%。

他續指,新加坡與本港樓市的結構不同,新加坡公屋數量佔樓市的絕大多數,私人樓佔比很小,因此樓市辣招對樓價影響有限,是次新加坡放寬樓市措施,最大原因是維持金融穩定,沒有可比性。 很多人喫到太辣的食物,第一反應就是猛灌冰水,但解辣的成效不彰,其實喝冰水或汽水解辣無效的話,建議喝冰牛奶試試,因為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以抵消辣椒素帶來的刺激,以達到舒緩辣度的效果。 另外,建議喫一點甜的或酸的食物也有幫助,因為甜味和酸味可幹擾辣度,當感覺太辣、太刺激,食物沾點醋,或事後喝碗甜湯,都有不錯的舒緩效果。 欲以高於修訂前的物業價格上限(即八成按揭保險下的600萬港元及九成按揭保險下的400萬港元)承造按揭貸款,須繳交額外15%的保險費用,保費可隨每月按揭還款攤分。 八成按揭保險的合資格物業價格上限由600萬提升至為1,000萬元,適用於所有住宅物業,包括未落成之住宅物業。

減辣: 中原陳永傑:樓市撤辣無成本又有效

是次政府作出讓步:將換樓半年限制由簽臨時買賣協議(臨約)起計算,延遲至交樓時簽署轉讓契(俗稱樓契或大契)後計算,只是方便用家;至於放寬住宅連車位成交免繳DSD,也是一樣。 至於樓市是否出現泡沫,施永青根據中原城市指數指出,在將來樓價跌幅會加劇,但從高位到12月中旬只下跌了百分之六,反映地產市場本身沒有問題,樓市不會爆煲,所以他認為樓市泡沫並不多。 陳茂波在網誌表示,這些企業有不少是市值或估值過百億元的創科企業,擁有行內前沿技術。 按企業目前計劃,首階段會在香港合共投資逾170億港元,創造超過4千個就業機會,當中大部分為科研或高管職位。 不過他認為,港府可參考新加坡,放寬印花稅,例如外資購買本港第二間物業,可免去從價印花稅;相關換樓人士須繳付的額外印花稅期限可適當放寬。

  • 至於樓市是否出現泡沫,施永青根據中原城市指數指出,在將來樓價跌幅會加劇,但從高位到12月中旬只下跌了百分之六,反映地產市場本身沒有問題,樓市不會爆煲,所以他認為樓市泡沫並不多。
  • 如果想要抑制泰式料理或早餐香腸的辣度,最好不要搭配熱飲食用,像是熱巧克力、熱茶或熱咖啡,因為熱飲會加強辣度,建議搭配冷飲或室溫下的飲料。
  • 辣椒的確可以生喫,但辣度卻不一定最高,例如墨西哥辣椒或燈籠椒,需要烹調才能食用,且因被加熱後,辣椒素和其他成分因烹調而產生濃稠口感,品嚐時又辣又熱,會讓人感覺辣度倍增。
  • 政府亦計劃未來五年推出足夠私營房屋土地,以滿足《長遠房屋策略》估算需求,穩定私樓供應;爭取壓縮造地程序,「生地」變可建屋「熟地」縮短約三分之一至一半時間。
  • 他又強調,目前樓價已經失去上升動力,並處於跌市走勢,過去推出辣招亦已失去功效。
  • 想靠喫辣減肥,或是塗抹辣椒膏瘦身,都不切實際,辣椒素雖能提高代謝,但僅是局部且短暫;想要減肥,應調整生活的作息、熱量的攝取,以及適當的運動,纔是正確的減重觀念。

假設外來專才買入4,500萬元的單位,在過往的印花稅機制下,他需要支付$6,750,000從價印花稅(AVD)及$6,750,000買家印花稅(BSD),合共1,350萬元印花稅。 不過在新措施下,該名人士在住滿7年後,符合資格便可以申請獲退還$11,587,500印花稅,但仍需要支付$1,912,500較低稅階的第二標準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現時百業蕭條,樓市及經濟出現巨大下行壓力,政府應從善如流,包括減輕工商舖印花稅,以及放寬工商舖按揭成數。

減辣: 香港電臺

【施政報告2022/施政報告/李家超】樓市呈下行,樓價已較高峯期回落7%,不少政商界人士近月紛提出「減辣、撤辣」的訴求,並憧憬新一份《施政報告》有利好樓市的措施。 然而,特首李家超今日(19日)公佈的《施政報告》對樓市著墨不多,除為海外專才「減辣」,並未推出任何利好樓市的措施。 與此同時,報告卻重點提到要「重奪供應主導權」,多方面增加土地儲備。 有學者認為,是次未有回應外界「救市」聲音,反映特首作風硬淨,而再刺激樓市向上亦非所有香港人樂見。 他強調,並不是要為自己的行業爭取多些生意才這樣說,「辣招」並非政府應該經常用的招數。 聯署局加息的目的是要正常化,因為正常時期利息不會如此低,正常時期利息應比經濟增長略低,若高於經濟增長,則會壓抑經濟增長,令商業成本上升、壞帳上升。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指,估計受惠人士主要是已來港居住近五年或以上的人士,預計相關人數約有18.4萬人。 施永青分析說出現泡沫要從三方面看,首先要看樓宇有沒有建多了,即是「建凸」;其次供樓人士借錢有沒有借多了,他們都未見有「借凸」;同樣地產商也沒有借多了,也未有「借凸」,他稱之為「三凸」。 如未符合上述三項重要因素,不能說樓市有泡沫,故此,他認為樓市並未見泡沫。 施永青娓娓道來,指樓市出現泡沫,首先是過度興建,這是不可逆轉的,可謂「絕症」。 但現時香港住屋缺乏,更要覓地建屋,所以他但支持填海,更認為政府更要多管齊下加快起樓,「香港住屋供應缺乏,故沒有過度興建的泡沫 減辣2025 」。 「北部都會區」一詞在2021年《施政報告》出臺後,成為了市場熱搜的樓市關鍵字,翻查資料,市場上不少在區內的新盤,都整裝待發,準備面世,用家及投資者同樣熱烈追捧。

減辣: 或為「減辣」之始

此外,在「北部都會區」開發產業用地 — 未來五年,產業用地將陸續推出,支援發展創科和其他產業。 政府亦正積極推進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新皇崗口岸的工作。 其他地區的鐵路項目亦進展順利,東湧線延線、小蠔灣站和屯門南延線會在明年動工。 同時會加快推展多個規劃中的道路基建項目,包括十一號幹線、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屯門繞道、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022施政報告》公佈翌日時亦指出,過去一年香港整體樓價已回落7.5%,重回2019年年初水平,但樓價水平仍然相當高。 他以1997年作比較,當時本港一年內跌逾三成,反映目前樓價回落僅屬輕微調整,不至於過度擔心。

減辣: 放寬簽證限制應對人才流失情況

特區政府將與廣東省政府緊密對接,讓「北部都會區」發揮超越地理界線的限制,與廣東省、深圳市和大灣區產生協同效應。 2023年會成立專責發展「北部都會區」的部門,主導和統籌各部門以創新發展模式推動建設,目標是在明年內制訂「北部都會區」的具體計劃和行動綱領。 上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21年10月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當中為樓市着墨的最重點,就研究以現時位處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新的東鐵線科學園╱白石角車站,並按教大早前要求重置運動中心到大學本部附近的地點。 此建議固然大大改善白石角交通,更旋即成為了新界東樓市焦點熱話,白石角車站位置以至白石角樓盤帶來甚麼憧憬,值得關注。

減辣: 政府不應該經常使用「辣招」

有人為了減肥,拚命大量喫辣椒,反而會過度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產生心跳太快、血壓上升等副作用;此外,過度食用也會破壞舌頭味蕾神經末梢的感覺。 想靠喫辣減肥,或是塗抹辣椒膏瘦身,都不切實際,辣椒素雖能提高代謝,但僅是局部且短暫;想要減肥,應調整生活的作息、熱量的攝取,以及適當的運動,纔是正確的減重觀念。 除了許多小喫店或餐廳都有提供麥茶、冬瓜茶、可樂等飲料,或是你也可以考慮現榨果汁或蜂蜜水,只要含有糖分,解辣的效果都相當不錯。 由於辣椒素只溶於油脂和酒精,並不溶於水,因此喝水並不能解辣,反而在過程中讓辣椒素散佈在整個口腔或喉嚨,使更多疼痛接受器受辣椒素刺激,提升辣感。 但如果剛好手邊只有開水可以選擇的話,請盡量選擇冰水或冷水,會比喝溫水還要舒服一點,因為辣椒素會刺激神經感覺溫度升高,如果喝些冰水,可以稍微降溫緩解灼熱感。 近幾年韓國和日本紛紛推出許多很辣的食物和料理,例如辣泡麵或辣咖哩,在世界各地掀起了喫辣的挑戰風潮。

減辣: 政府對宏觀環境警惕性不足

而未來三至四年一手住宅供應為9.6萬至9.7萬夥水平,供應量穩定;同時,留意到發展商借貸比率並不太高,跟1997至1998年不同,其手上的貨尾單位不多,故見不到有急於推盤情況。 不過他預料,樓價不會因此而大幅彈升,期望政府下月公佈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更多有利樓市的消息,包括逐步放寬按揭成數,甚至「撤辣」等方案。 問題是「減」的時間,以正常推斷,樓市從高位跌足三成,估計有第一波減辣,即大概中原指數130點,現時是176.93,除非跌勢突加劇,否則應該差不多。 不要問我會減幾多招,我不是葉劉沒內部資料,她之前搶韁爆料,政府反而按兵不動,不過常理推斷一定是先減海外買家印花稅。 要救市,現時就應該出招,否則欲救已太遲,當然,全世界政府效率都是落後於大市。

減辣: 中原陳永傑︰相信為救市第一步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2》中亦表示,會全速在「北部都會區」造地建屋 — 全力推進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及元朗南等已啟動工程的大型項目。 當中位於屯馬綫的元朗站項目,為北部都會區第一個推出的鐵路沿線樓花項目,當中新一期第C期備有939夥,早前已獲批售樓紙,可短期內啟動銷售。 同系之前作為2021年壓軸大盤,但近一年後才推出最新一期,而且貨量不少,發展商大有可能採取「先求量,後求價」的推盤策略,有機會有新優惠吸引買家。 減辣 一站之隔的錦上路站上蓋第三期 ,亦有680夥可以於年內應市,相信有機會直接比較,兩項物業有機會成為年底一手市場焦點。 政府同時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為期兩年,同時優化審批程序,以吸引更多世界級優才來港。

減辣: 施政報告|樓市「減辣」未有驚喜 地產股升幅蒸發 新世界轉挫4%

小孩不能喫太辣,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完成辣味料理後,在小孩的那部分料理中加入番茄醬,因為番茄醬是孩子們最愛的食物,這樣便能省去麻煩,不需要同一道菜分別就成人口味和小孩口味,料理兩次。 泰式料理中常加入萊姆或其它柑橘類食材,也是為了壓制辣椒的刺激性。 減辣2025 另外,紅酒醋像是雪莉醋,或蘋果醋,搭配海鮮特別對味,但不要用蒸餾白醋。 辣味美食琳瑯滿目,挑動味蕾,像中國川菜、墨西哥料理、肯瓊料理、韓國料理和泰國料理。

減辣: 施永青:樓市未見泡沫 政府應要「減辣」

很多人愛喫辣,甚至有的人喫飯不配辣椒,會覺得沒有食慾、喫不下飯。 減辣 減辣2025 但其實辣是一種觸覺,也就是痛覺,不是大家以為的味覺,而這種痛覺真的會被養成習慣,是可以被訓練的。 因此喫太辣時,可藉由花生醬或其它不含辣椒素的醬料,或是淋上橄欖油的沙拉解辣。

新盤供應集中地啟德跑道區,其中焦點新盤承豐道23號項目,將原有的「支持醫護心連心120天現金優惠付款計劃」取消,並改設「支持高端人才計劃120天現金優惠付款計劃」,而條款均為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時付5%樓價,其餘95%樓價期後的120日內付清。 市場早已有聲音認為,昨日(2月27日)公佈的《財政預算案2020》是為樓市「減辣」的好時機,惟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目前樓市仍然無條件「減辣」。 黃詠欣解釋,由於當年這批業主是用當年低息去評估自己的供款能力及壓力測試要求,如這期間收入未有增長,於加息週期下才「上會」可能會大失預算。 因應過去幾年樓市過度熾熱,政府先後推出多輪的措施,坊間統稱為「樓市辣招」。 原籍浙江寧波,1949年出生於上海,4歲時定居香港,在港接受教育。

1997年跌勢之初,政府也不為所動或者不及反應,但當跌勢已成,負資產數字大量上升,1997年一年跌足30%,經濟確認步入衰退,在1998年5月才放寬轉讓樓花,6月停賣地,10月停建夾屋。 減辣 與當年相比,樓市沒有升得那麼急,升得快才會跌得快,所以今次是慢跌。 近日樓巿下調,不少地產界人士都提議撤銷「買家印花稅」及針對港人購買第二個物業的「雙倍印花稅」(DSD)等「辣招」。 新民黨建議,外來人才只要在香港住滿3年,首次置業可獲免繳交買家印花稅;自由黨建議,海外人才於本港工作及居住滿3年,可獲退還一半買家印花稅,住滿7年可退還全數。 對於短期內樓市交投量,施永青預計,依然會維持低水平,「一定養唔到咁多經紀」,又指樓價已經跌足幾個月,以近月經驗來看是「遲買就愈平、遲買就更多選擇」。 另對於政府重啟私人參建居屋,施永青則表示支持,認為私人發展商有追求盈利的目標,較房協、房委更有動力建屋。

減辣: 中原地產 買樓,租屋,放盤,更輕鬆!

另外,知情人士表示,政府也可能考慮放寬對非本地居民買家需要支付的15%印花稅規定,這些勞工在香港停留一定年限後,可能會獲得退還部分或全部稅款。 惟目前尚未清楚最短期限是多少,以及是否所有非本地居民買家都適用。 新一份《施政報告》對樓市著墨不多,較為焦點只有寬免海外人才在港置業的的印花稅,容許合資格的人士只要居港七年,便可申請退稅,稅率與本港永久居民首置稅率看齊。 而報告所指的寬免稅項,屬於「招攬人才」措施之一,是為吸引外來人才來港,屬人口政策多於樓市政策。 報告亦未有提及任何惠及本地人士置業、或短期提振樓市的措施,地產業界對此普遍表示失望。

減辣: More in 按揭指南:

以改劃作公營房屋為例,第1步要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評估交通、環境等方面的影響,需時大約2年,隨後會根據《城市規劃條例》(第131章)進行改劃,大概需要11個月,然後展開詳細工程及建築設計,需時約為18至24個月。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首次置業人士如未能符合壓力測試,仍可申請敘造最高八成或九成按揭成數貸款,其保費會因應風險因素作額外調整。 目前申請超過八成按揭,其中一個要求為申請人每月供款不可以超過入息的45%,修訂後則將提升至50%,即與目前申請80%以下按揭要求一致。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認為,香港未來經濟受新型肺炎影響或會持續下行,如果現時就全面「撤辣」,可能會刺激樓市出現較大反彈及波動。 他建議,政府可考慮豁免額外印花稅(SSD),協助有經濟困難的業主放盤套現,增加資金流動性,同時促進二手樓市流轉。 不過他提醒,有意置業人士仍須留意按揭利率有可能跟隨環境上升,而香港加息週期已開始,銀行於年內將有機會逐步追加上調P。 因此,有意置業人士應小心評估當中涉及的利率和自身財務風險,並確保有長遠穩健的財務安排。

構建置業階梯方面,政府除了穩定私營房屋供應外,亦會透過提供「居者有其屋計劃」、「綠表置居計劃」和「港人首次置業」(「首置」)等資助出售房屋,實現市民置業願望。 為主導土地供應,政府會物色更多土地以照顧需求並增加土地儲備,包括通過新一輪「綠化地帶」研究和《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釋放的可發展土地。 全港約有16,000公頃「綠化地帶」,超過一半已知有明顯發展限制,例如坡度較斜、具生態敏感性等。 新一輪研究再識別約255公頃有發展房屋潛力的「綠化地帶」,可提供70,000個單位,並會在2024年或之前改劃第一批土地。

事實上,2022年3項住宅辣稅個案均處偏低水平,以今年首9個月合計,3項住宅辣稅個案合共2,463宗,比起去年同期3,751宗大跌約34.3%,較2015年同期16,470宗更大減約8成半,創有紀錄以來第二低,僅略高於2020年同期2,411宗。 政府推出「辣招」原意,是壓抑炒風及樓價,並換取時間覓地增供應,惟樓價升勢難止。 減辣 「美聯樓價指數」在2003年至「3D辣招」推出的2010年的約7年期間,升幅高達1.7倍;自「辣招」推出後至2019年底,仍然升逾1倍,反映「辣招」雖然具一定壓抑樓價作用,但是效用有限,反而帶來成交大幅萎縮的副作用。 報道指,倘香港的公司如果不須先證明其在向外地尋找關鍵專業人士之前曾經設法招聘本地人員,這項措施將使香港與新加坡有所區別。 不過,如果原食譜中沒有乳製品,加入乳製品後會改變食物的風味與酸度的平衡,所以要根據食材種類,適當使用乳製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