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沿沙田坳道前走少許,在馬路的轉角處,踏上地圖資料牌旁的山徑,往獅子山方向上升。 路徑初段多是梯級,經過攀登獅子山頂的支路後轉為平緩。 麥理浩徑第五段 此地有三個分支,分別可攀登獅子山、下降天馬苑及續走麥理浩徑。 然後是沿山脊而行,九龍及沙田清楚可見,經過獅子山隧道的九龍入口時,只覺這入口的道路佈置原來是這麼美麗。 左望望,右看看,視線被那些美麗景色吸引著,一時間忘了自己的疲倦。
開始是落山路段,來到了一條寬闊的石屎路,穿過對面有一條很明顯的落山梯級,是接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的。 此時往右走,自然教育徑山徑平緩易走,有林蔭不過路程就甚長。 麥理浩徑第五段2025 沿着山徑慢慢向下行,當接回石屎路的時間,便是通往大埔道的出口,也是麥理浩徑第五段的終結。
麥理浩徑第五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由金山路開步,不久走過堤壩,右望便是景觀不俗的九龍水塘。 麥理浩徑第五段2025 走到高處的郊遊地點後,繞過金山,續沿金山路下降,在支路左轉下走至位於馬路旁的另一個休息點。 衛奕信徑是本港第四條長途遠足徑,以第27任港督衛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命名,並於1996年正式啟用。 路線大致由香港島南部起,往北延伸至太古;轉接至隔海的藍田後,再北上至南涌畢,沿途共經過八個郊野公園。
- 乘搭72、81或86B巴士,於石梨貝水塘站下車,即為麥徑第六段的起點。
- 雖然難度較低,但前往起點非常不便,需要乘坐的士於基維爾營地下車,然後行過去起點。
- 前一點右邊有一個「地洞」,是二戰日軍所挖掘的,也有介紹牌。
- 麥理浩徑第五段長10.6公里,先後翻越大老山、雞胸山、獅子山和筆架山等山峯。
- 繼續往筆架山去,沿途會見到一些歷史座標,也有機槍口的地洞。
繼續向前行便會離開山徑,來到了飛鵝山道、扎山道及沙田坳道的交界,往右轉會見到一個大涼亭,旁邊有一個泊車處及觀景臺。 沿着沙田坳道方向行,可觀看到九龍全景,甚至可遠眺港島北。 大約行45分鐘,來到了獅子亭,旁邊有士多可作補給,也有公廁。 然後往沙田坳方向行,不用轉彎,前面會見到獅子山郊野公園的牌坊,麥理浩徑就是由此前進。
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五段 (大老山 – 大埔道)
此後隨山徑下降,樹蔭漸增,隨後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管理站後,很快便可抵達荃錦坳的荃錦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八段。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麥理浩徑第二段可說是麥理浩中最精華的一段,皆因沿途所經的浪茄、大浪西灣及鹹田灣是香港首屈一指最美麗的沙灘,不但水清沙幼,而且遠離城市未受污染,是香港最受歡迎的行山路線之一。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湧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 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第五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十段之中最易行走的一段,既可欣賞九龍水塘的景色,又可觀看眾多猴子聯羣結隊的模樣,相信使用的人數是十段之中最多的。 乘搭72、81或86B巴士,於石梨貝水塘站下車,即為麥徑第六段的起點。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樂行」網站提供郊外景點及路徑資訊,並提供索引功能,你可因應興趣、體能及經驗,選擇合適的遠足路線。 在起點水浪窩,近公廁旁有兩臺自助飲料販賣機和兩臺加水機,其中一臺可免費使用。
-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隨即變得開闊,只見新界的雞公嶺坐落於左側,而大刀屻及觀音山則在右方。
- 灌木叢為主的大老山山頂,為旅人帶來了廣闊的視野,當旅人盡飽馬鞍山郊野公園的綠柳與遠方沙田市鎮的高樓遙遙相對,自會發覺剛才的努力可是沒有枉費呢。
- 此時離開樹林,景觀變得開揚,上行約百多米便到了最高點。
- 雖然很多遊人都慕名到此品嚐海鮮,但你若繼續四處發掘,便會發現西貢還有很多西餐及泰菜選擇,在宜春街、萬年街一帶,更有不少餐廳可以讓你在戶外用餐。
- 看著那些本來是我們的先祖,這樣的沒人照顧,心裡可惜,食環署的同事可多得牠們不少,在辛勞地幫猴羣「執手尾」。
- 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雖然難度較低,但前往起點非常不便,需要乘坐的士於基維爾營地下車,然後行過去起點。 由馬路左轉入林,在林蔭中行走,往後續走一大段上坡路,抬頭便見大老山。 麥理浩徑第五段2025 沿徑續走,便會接回沙田坳道的涼亭,在此可以觀賞飛鵝山的景色。 沿著沙田坳道緩緩下走,左方放眼盡是九龍市區的石屎森林。 此處是個多道路徑的交匯點,設有士多可供休息,而衛奕信徑亦由此分離。 麥理浩徑第五段是最近市區的一段,比大部分段落的海拔為低。
麥理浩徑第五段: 衛奕信徑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返回麥理浩徑第四段,繼續行走數百公尺,便會找到地圖與路標。 沿著馬鞍山郊遊徑走,便可到達大水井村,大水井古道(茅坪古道)正是由此開始,連接沙田及西貢兩地。 麥理浩徑第五段2025 第二個山嶺是家傳戶曉的獅子山,不過麥理浩徑只需在約350米高的山腰後方繞過,並不需踏上登獅子山頂的小徑。
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五段
繼續往筆架山去,沿途會見到一些歷史座標,也有機槍口的地洞。 再行多兩步,又見到另一些四方水泥軍事座標,真是軍事遺蹟處處可見。 經過數十年的風雨侵蝕及沙土覆蓋,座標的表面已顯得相當模糊。 繼續登上樓梯,前面就是筆架山觀景臺,然後越過大石級,穿過旁邊有鐵絲網的樓梯,便來到了一個好像已經被荒廢了的發射臺。
麥理浩徑第五段: 西貢市中心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主要線路攀越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麥理浩徑第五段2025 在涼亭旁沿著麥理浩徑牌樓後的石級路上走,登上一大段較費力的石級後,山徑轉趨平緩,林蔭道也漸轉為開揚。 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難度:★★☆☆☆ 距離:約15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 麥理浩徑第五段2025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臺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沿徑往筆架山進發,稍作上落後便要隨徑急升,到達筆架山的發射站。
麥理浩徑第五段: 第五站:北潭凹
由基維爾營地開始,攀越大老山的山脊至沙田坳,再繞過獅子山的山腰,經筆架山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至大埔公路。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麥理浩徑第五段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臺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五段:大老山>大埔公路
在到達西貢市區前,沿途沒有其他補給點,請務必自備水瓶。 繼續上山,由於這裡高海拔七百多米,所以在較潮濕的春夏兩季,雲霧濃厚,能見度很低。 這天為秋冬時節,雖然煙霞比較大,遠景比較糢糊,但天朗氣清,景觀大致上普通。 能夠同時望到大埔、錦田及荃灣三個地方,似乎只有這裡。 沿著麥理浩徑的下山石級前進,由於這段梯級會於短短一公里讓旅人由逾海拔450米高的筆架山急降至約240米,這段梯級落差較大,旅人需小心步行以免足踝和膝蓋受傷。 直至見到鷹巢山涼亭,稍事回氣,便可轉右踏進鷹巢山自然教育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