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一名飼主「仙姑媽」日前在哄寶寶入睡,哄到一半時,突然跑來大隻米克斯「神卡位」,原來是6歲長女狗仙姑跑來睡。 可愛的仙姑就這樣子擠在寶寶的旁邊,還強行霸佔媽媽枕頭,並用深邃的雙眼皮放空,隨後倒頭睡著,此景讓媽媽看傻眼。 德州一家收容所由於空間不足,有隻黃金獵犬「達拉(Darla)」被列為安樂名單中,然而達拉卻嚇到腿軟走不動,只好被放在推車上,一步步推向死亡。 當牠絕望等待時,動物救援團體「Austin Pets 動物大遷徙月份2025 Alive!」正好來到收容所協助接管部份浪浪,志工馬上發現孤單的達拉,最終也順利將狗狗救了出來,讓牠免於被安樂的結局。 以香港特區護照入境肯雅,必須要申請簽證,以往必須前往領事館辦理,但現在可以在網上申請,只需在網站建立賬戶,再填妥表格,上載相片,一般需時兩個工作天,費用USD51,以信用卡在網上支付。
但同時間亦有約四十萬頭牛羚在長雨季來臨前出生,為沒完沒了的艱苦旅程添上生氣。 動物大遷徙的路線是一個循環遷徙,動物們在乾季和濕季之間來回遷徙,以追尋食物和水資源。 動物大遷徙月份2025 這樣的遷徙提供了絕佳的觀賞機會,因為你可以在不同的季節看到動物羣在廣闊的草原上穿越和覓食的壯觀景象。 乾季(大約6月至10月):在這個時候,動物們會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南部開始遷徙,穿越肯尼亞與坦桑尼亞的邊境,進入坦桑尼亞的馬拉河保護區。 這段路程涉及了幾百公里,動物們需要跨越馬拉河,面對獵食者和其他障礙。 總結起來,大遷徙是動物為了追求更豐富的食物和水資源,以及為了繁殖需求而進行的季節性遷徙。
動物大遷徙月份: 【非洲之眼】野性的生存法則 動物大遷徙
身為世界上最大的不間斷火山口,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裡擁有眾多野生動物,這裡可以看見擁有最大象牙的象羣,還有瀕臨絕種的黑犀牛。 這裡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還分成「塞羅勒那」、「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馬斯瓦禁獵區」,其中塞羅勒那更是電影《獅子王》真獅版的靈感來源地之一。 • 由香港乘搭卡塔爾航空到坦桑尼亞Kilimanjro需於多哈機場轉機,全程十八小時(包括三小時轉機時間)持香港特區護照無需簽證。 位於坦桑尼亞東北部的吉力馬札羅山(Mount Kilimanjaro),是一座位於赤道附近的雪山,山頂長年積雪。 烏幹達有多元的地形和豐富的生態,但每個人來這裡一定會花一兩天的時間去布恩迪難以穿越森林看山地大猩猩。 這裡的大猩猩數約400多隻,剛好佔幾乎全世界總數量的40%,其餘大猩猩的棲息地分散在剛果和盧安達之間。
- 在大面積的洪水退去之後,受災嚴重的河北涿州街頭隨處可見動物屍體和垃圾,當地居民反映急需消毒用品。
- 這裡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還分成「塞羅勒那」、「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馬斯瓦禁獵區」,其中塞羅勒那更是電影《獅子王》真獅版的靈感來源地之一。
- 動物大遷徙的路線是一個循環遷徙,動物們在乾季和濕季之間來回遷徙,以追尋食物和水資源。
- 今日的馬賽馬拉已是來肯亞旅遊最多人造訪也是最有知名度的國家保護區,這裡什麼動物都有,尤其是BIG 5如獅子、獵豹等大型動物。
全程由專業的嚮導帶領,乘搭開篷四驅越野車於保護區內遊獵,安全又舒適。 在此時,不僅能看到斑馬、牛羚等生物,獅子、花豹、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也紛紛登場,還有更大的機率可以看到牠們捕獵的場景。 最便宜的是改造的麵包車或小巴,可坐8~16人,通常從香港出發的旅遊團就是坐那種車,人數逼爆。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就不要坐這種改裝車,車頂的空間有限,不能同時容納八個人 。
動物大遷徙月份: 肯亞旅遊不可不知!遊獵五大黃金守則
全程精選市中心及國家公園內4~5星級以上飯店,入住國家公園期間三餐都必須於飯店內享用西式料理,確保飲食衛生安全。 此外,還特別安排具特色的Carnivore非洲烤肉大餐,讓大家愉快體驗獨特的非洲風情。 精彩遊程必須有足夠時間才能盡情暢遊,因此在重要的國家公園及歷史名城特別多留一晚,不必天天換旅館,以免精彩景點來匆匆去匆匆,一趟遊程玩下來卻毫無印象。
- 在這個時候,你不僅可以觀察到動物們的遷徙,還有可能看到獵食者如獅子、豹子等在這個時候進行狩獵。
- 因為肯亞相關的旅遊業發展已久,國內與非洲當地承辦的旅行業者也比坦尚尼亞多,因此在肯亞參加相關行程通常價格會比在坦尚尼亞便宜。
- 全程由專業的嚮導帶領,乘搭開篷四驅越野車於保護區內遊獵,安全又舒適。
- 大家看完紛紛留言,「仙姑委屈、仙姑不說」、「毛孩是很棒的保母哦」、「太可愛了~長女辛苦了」、「可愛又偉大的仙姑」、「汪:哄寶寶我來就好」、「長女表示:寶寶不是我的」。
- 針對災區易發生的腸道、呼吸道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等開展應急監測,各級疾控機構強化霍亂、傷寒、痢疾等重點疾病分析研判,防止災區傳染病暴發流行。
- 這個自然奇觀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觀賞機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生態旅遊體驗。
- 面積只有 Serengeti 約十分之一的 Masai Mara,並不足以維持過百萬頭外來動物的生活,於是在十一月短雨季來臨前,動物又折返南面重回 Serengeti,開展一個新的循環。
紅鶴數量佔全球紅鶴總數的三分之一,享有「世界上最艷麗湖泊」美譽,湖面經常被上百萬隻紅鶴羣層層疊疊覆蓋,形成粉紅天際線,場面非常壯觀。 草食動物們抵達Maasai Mara草原,將青草啃食殆盡後,又將往南方的Serengeti草原追逐雨季,生下下一代,重新開始新的動物大遷徙輪迴。 動物大遷徙是非洲草原動物追逐資源的循環,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像是銜尾蛇那樣在草原上跑完自己的生命史。 金怡假期推出多個東非大遷徙旅行團,行程遊遍肯雅及坦桑聽亞多個必到,費用$32990至51990起。
動物大遷徙月份: 動物大遷徙場景馬塞馬拉國家公園
在東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坦桑尼亞的馬拉河保護區,大遷徙的觀看季節大約是每年的7月至10月。 在這個時候,乾季即將結束,草原上的食物供應逐漸減少,動物們會開始從塞倫蓋蒂地區向南遷徙到馬拉河地區,尋找更豐富的食物和水源。 大自然界在肯亞最驚人的自發性行為,莫過於一年一度的動物大遷徙,吸引了眾多遊客爭相前往肯亞旅遊,數百萬牛羚和斑馬為了食物奮不顧身,在7月初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提國家公園,勇泅一公里寬的馬拉河,到肯亞的馬賽馬拉來,9月底再返回家鄉。 一些哺乳類動物也會表現出非凡的遷徙,在北美洲的馴鹿是世界上陸地遷徙距離較長的哺乳動物之一,每年達到4,868公里。
山裡環境叢林密佈,有時候必須用開山刀開路,而且山路有上有下、天雨路滑,只要有一點點積水,路就會開始難走,就更不用說雨季的時候了。 這種年年發生,卻又時間、路線飄忽不定的動物大遊行,相信在東非大草原上已開始了數萬年。 在人類文明侵入之前,這片廣闊土地上的植物、數種大型食肉動物、數十種喫草哺乳動物、數百種鳥類、無數的昆蟲和小動物形成了一套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系統。 但隨著人類需要愈來愈多土地放牧、耕種,以及貪得無厭的捕獵,正威脅著這片地球上罕有的、真正屬於大自然的土地。 納庫魯湖國家公園排名在肯亞最小的國家公園之列,卻也是動物分佈最密集的區域。 在最短的遊獵時間內,於濕地草原和刺槐林區上,可以看到所有應該要看到的動物,例如飛羚、非洲水牛、斑馬等,是來肯亞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
動物大遷徙月份: 不同動物的遷徙
自然界中是沒有路標跟界線的,人類在千年演進的大遷徙路線上劃上的界線,在全長3200公里於現今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動物保護區、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動物保護區及恩格隆格龍動物保護區都是重點路線。 山地大猩猩不會遷徙,所以一年四季都能看得到,但對於要徒步找牠們的遊客而言,哪個月份去看會對整個活動的體驗有相對大的影響。 每個山地大猩猩徒步之旅 (Gorilla Trekking) 的行程基本上都必須花上半天或更久的時間完成,每組差不多八到十位遊客,由當地團隊帶入深山尋找大猩猩家族。
動物大遷徙月份: 香港文匯網
這個壯觀的現象不僅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也成為了生態旅遊的重要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在全球10,000種鳥類中,每年便有大約1,800種鳥類會因季節而會長距離遷徙[20]。 其中許多遷徙是南北向,夏季在北緯高緯度地區覓食和繁殖,冬季則向南遷移數百公里,反之亦然[21]。 以北極燕鷗為例,它每年從北極繁殖地飛到南極洲,然後每年再次飛回,單次飛行距離便至少有19,000公里[22]。 在全球10,000種鳥類中,每年便有大約1,800種鳥類會因季節而會長距離遷徙[20]。
動物大遷徙月份: 肯亞旅遊11日動物大遷徙,行程、行前準備攻略
除了以上列舉的動物,還有許多其他物種,如獵豹、黑犀牛、斑馬獨角獸等,也可能在大遷徙期間被觀察到。 這個自然奇觀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觀賞機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生態旅遊體驗。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曾與多個機構合作,利用GPS追蹤系統監察兩個野鴨品種的遷徙情況,從中瞭解野鴨從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往返北方繁殖地的遷徙過程[46]。 在晝夜節律中,晝夜和每年的規律被用於確定鳥類從一個目的地遷移到另一個目的地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朝向。 這種遷徙對鳥類來說是有利的,因為鳥類在冬季仍保持在赤道附近,並且還可以監視鳥類大腦的聽覺和空間記憶,從而記得最佳的遷徙地點。 生物鐘使鳥類能夠確定何時纔是合適的遷徙時間,哪個位置最能幫助他們調節新陳代謝,以及跨越陸地還是海面是最有利的[17]。
動物大遷徙月份: 非洲動物大遷徙的最佳時間
一些會飛的昆蟲(例如蝗蟲,某些蝴蝶和蜻蜓)皆具有很強的飛行力,它們可以長距離遷徙。 在蜻蜓中,小斑蜻和赤蜻屬因大規模遷徙而聞名[28],而印度的薄翅蜻蜓更是印度和非洲之間最長的越洋昆蟲,遷徙距離最長可達7,081公里[29]。 動物大遷徙月份2025 而在1988年10月,沙漠蝗蟲在熱帶輻合帶中利用氣流向西飛過大西洋4,500公里[30][31]。
動物大遷徙月份: 生活熱門文章
非洲動物Safari 絕不便宜,行程內容都差不多,但價格懸殊,團費從每天$200~$9000美金不等, 價格高低跟入住的酒店等級成正比,是經濟舒適還是豪華高檔,;住沒有洗手間,晚上要走十分鐘纔到公眾洗手間的露營帳篷;還是帳篷內有沖水馬, 有穩定熱水可以洗澡的豪華營。 是坦尚尼亞梅魯火山腳的城市,是獵遊必經的地方,這裡最有名的旅行體驗就是夜生活,還有國家自然史博物館。 還可以至馬賽族文化村拜訪穿著鮮豔服裝、戴著精美耳飾的當地遊牧民族–馬賽人。
動物大遷徙月份: 【11天肯雅 ‧ 坦桑尼亞動物大遷徙旅行團 (KT11B)】
動物羣必須靠著不斷遷徙的方式找尋水源和牧草,是每年動物大遷徙的起點。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是東非野生動物世界的縮影,200多萬頭野生動物在險峻的火山口內無憂生活,與馬賽族人牧養的牛羣和諧共存,而有「非洲伊甸園」之稱,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肯亞、坦尚尼亞有非常多旅行社推出既定天數與路線的行程,也可以要求旅行社依照需求客製化,但價格當然就比較貴。
動物大遷徙月份: 【10天 東非 肯雅動物大遷徙旅行團 】KK10B
幾乎每個想去非洲的人,最希望的就是看到上百萬隻的斑馬和牛鈴覆蓋整片大草原的自然奇景,但很多人不知道東非的動物大遷徙是全年無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 不過,此區最令人贊嘆的,當推他處看不到的百萬隻紅鸛奇觀,已被公認為地球上最偉大的鳥類景觀之一。 納庫魯湖佔國家公園1/3的面積,40平方公里的淺底鹼性湖,提供鳥類白天的棲息環境,由於為內陸湖泊,水平面隨著雨量、日曬上下起伏,因富含藍綠藻,湖水為藍綠色。
動物大遷徙月份: 相關新聞
環球精挑細選二國最具特色的4大國家公園+聞名的世界遺產歷史名城入列,既賞動物生態也知非洲歷史文化,所見所聞不重複,行程天天有特色,精彩連綿不歇。 因為肯亞相關的旅遊業發展已久,國內與非洲當地承辦的旅行業者也比坦尚尼亞多,因此在肯亞參加相關行程通常價格會比在坦尚尼亞便宜。 不過相對來說,肯亞已經人滿為患,坦尚尼亞保留較原始的環境生態,旅行品質會比較好。 這段時間是觀看新生動物寶寶的好時間,大羣牛羚、草原斑馬等等草食動物聚集在Serengeti草原南端和Ngorongoro保護區之間追逐食物。 哥洛哥洛自然保護區(Ngorongoro Crater)位於塞倫蓋堅國家公園內的一個火山口, 面積約8,300平方公里,可以看到數以萬計的斑馬、長頸鹿和其他草原動物的壯觀遷徙。 動物大遷徙月份2025 6-7月份短短幾週的時間,草原將被食盡,牛羚必須起程前往「賽倫蓋提北部」後,直奔「肯亞-馬賽馬拉」大草原,此時正是那兒的雨季,充沛的水源與青草足夠牠們度過「賽倫蓋提」的旱季。
馬賽馬拉的意思是「馬賽有著斑點的遼闊草原」, 可以拜訪馬賽族文化村, 跟穿著鮮豔服裝搭,戴著精美耳飾的馬賽人合照。 還可以乘坐世界上最貴亦最壯觀的熱氣球,在日出時從空中俯瞰動物遷徙的過程,飛行結束後香檳早餐已準備好,還會頒發證書一張。 雖然大遷徙年年發生,但時間卻因雨水的多寡而變動, 動物移動的路線飄忽不定,要看到驚心動魄,壯觀的牛羚過河需要有專業的導遊安排, 更要有運氣。 我去的時候是九月底,動物大軍已經過河,所有動物都看到, 只差牛羚過河沒看到,總覺得有些遺憾。 馬賽馬拉的意思是「馬賽有著斑點的遼闊草原」,位在肯亞的動物禁獵區,與鄰近坦尚尼亞的賽倫蓋提,形成大型的生態保護區。
動物大遷徙月份: 東非坦桑尼亞旅遊景點1:動物王國Serengeti National Park
以坦尚尼亞北部和肯亞而言,它們每年有兩個雨季,先是四月到五月的大雨季,再來是十一月到十二月的小雨季。 雖然這時候氣候會比平常熱和潮濕,但水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因此這時候的南部非洲景色是充滿著綠色和生命,是全年最適合賞鳥以及目睹新生命的誕生。 東非的乾季大致上是落在六月和十月之間,那時候天氣晴朗,下雨機率低,就算有也是短暫的雷陣雨。 同時,這是位於南半球地區的冬季,雖然部份的東非座落在赤道上,但許多地方的高海拔(例如馬賽馬拉的平均海拔在1500公尺以上)和地形氣候,使白天氣溫大約在攝氏20度,而晚上接近10度左右。
動物大遷徙月份: 行程地圖
憑著牠們鋒利的牙齒,把草莖頂部切割下來慢慢咀嚼,剩下草的底部給隨後愛喫短草的牛羚。 動物大遷徙月份 牛羚喫飽離開後,草地上露出剛剛長出的嫩草,正好是走在後面的瞪羚的美食。 面積只有 Serengeti 約十分之一的 Masai Mara,並不足以維持過百萬頭外來動物的生活,於是在十一月短雨季來臨前,動物又折返南面重回 Serengeti,開展一個新的循環。 搭著頂篷可撐開的遊獵車四處遊蕩「找」動物,是到肯亞旅遊一定要做的事,但動物不比固定不會動的建築物或山水,他們有自主意識,會逐水草而居,會見人就跑,或是躲在草叢,雖然肯亞有上百萬隻動物,也只是提高看到動物的機率,並不保證一定看到動物。
動物大遷徙月份: 東非坦桑尼亞旅遊景點3:非洲第一高峯Mount Kilimanjaro
雨季後那裡是佔地數百平方公里的茵茵綠草,動物可在那裡享受食物充足的快樂。 約六、七月間,隨著旱季來臨和糧草被喫得差不多,動物便走往仍可找到青草和有一些固定水源的 Serengeti 西北面。 持續的乾旱令動物在八、九月間紛紛向北越境走往 Masai Mara,尋找從東面印度洋的季候風和暴雨所帶來的充足水源和食物,途中要渡過 Mara River 等幾條大河,滿佈河中、體長可達 3.5 米的尼羅河鱷魚(Nile 動物大遷徙月份 crocodile)自然不會放過這享用大餐的機會。 在南部的阿拉伯貿易商港拉穆,這座東非最古老但保存最完善的「史瓦希第小鎮」,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具有文化遺產價值。 拉穆的建築和都市結構,不但融合歐洲、阿拉伯、印度等形式,並運用史瓦希第的建築技巧,創造出獨特的外貌。
當地的收容所和團隊達成合作,確保達拉免於安樂死的結局,其中一名志工也迅速行動,成功說服一間收容所接收達拉,並替牠找到新的寄養家庭,讓害羞的達拉能在新環境裡邁向全新的狗生。 照片中可以看到,達拉似乎意識到即將面對死亡,縮在推車上露出害怕的神情,一動也不敢動,絕望的模樣讓人心痛。 根據外媒《The dodo》報導,由於當地收容所的空間不足,只好開始安樂部份流浪動物,其中8月大的達拉也在名單中。 就當達拉要被牽去安樂時,膽小害怕的牠嚇得無法走路,最後只好被工作人員放在推車上,準備推著牠進入安樂室。
濕季(大約11月至5月):在濕季期間,動物們會從馬拉河保護區返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北部。 這段路程相對較短,但同樣具有一定的挑戰,因為草原可能變得濕潤而難以穿越。 然而,要注意的是,自然現象不是完全可控的,有時動物的遷徙時間可能會因氣候和環境變化而有所波動。 因此,如果你計劃前往觀看動物大遷徙,最好提前查詢當地旅遊業者或資源,以確定最佳觀賞時間。 上圖是動物大遷徙概略的路線,每年的路線會因為環境變動而略有不同,僅能當作參考,不過大致上還是會依循上圖時間在草原上移動,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的圓。
全港只有衛生署的衛生防護中心提供疫苗注射,預約時間約需三個月,而預防黃熱病注射證明書在注射十天後才會生效,因此出發前切記預留充足的接種時間。 位置:吉力馬札羅區Moshi附近,從海拔一千八百米的國家公園入口走到山頂約需五至七天,視乎路線而定。 所有肯亞旅遊書在提及樹頂旅館時,都會帶上這麼一段敘述:1952年2月5日,當英國伊莉莎白公主與夫婿愛丁堡公爵在此過夜時,驚聞英皇喬治六世駕崩,伊莉莎白隨即在樹頂旅館登基為皇,並造就此地半世紀來不墜的名氣。 地處離島的拉穆,是史瓦希第文化的重鎮,史瓦希第(Swahile)是阿拉伯文的「海岸」一意。
動物大遷徙月份: 野生動物公約Wildlife Code
瞭解大遷徙的路線與時間後,會發現大多數遷徙都發生在坦尚尼亞境內,而非眾多遊客前去的肯亞。 肯亞因為早早便積極投入發展相關旅遊業,因此較為人所知,但其實坦尚尼亞纔是動物大遷徙的主要發生地。 其實動物一年四季都在遷徙移動,但「非洲動物大遷徙」的高峯時間是每年7、8月,均是最大機會觀賞到動物大遷徙月份 。 因為旱季時水源有限,動物會為了喝水往水池或河流區聚集,樹叢所剩無幾,變相路況更廣闊。 金怡假期推出多條動物大遷徙旅行團,包括到東非洲肯雅(Kenya)、坦桑尼亞(Tanzania)看動物大遷徙、馬達加斯加猴麵包樹大道及烏幹達追蹤黑猩猩等。 今次分享2023年非洲動物大遷徙攻略,一次解答最佳觀賞時間、必到地點、必看野生動物及動物大遷徙旅行團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