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包括禁止生產和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分階段禁止生產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上述措施因應現時內地民眾的生活模式改變,網購及外賣平臺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作出適當規管,有效提高減塑成效。 參照此前本港實施膠袋徵費,政府欲透過經濟行為改變市民習慣,以減少膠袋用量,惟延伸出來的多款替代品如環保袋等,對環境破壞更大。 調查亦發現,受訪者普遍認同食肆派發即棄塑膠問題嚴重,當中更有21%認為問題非常嚴重,顯示大部份市民明白即棄塑膠的泛濫問題。 當被問及現時不能減少即棄塑膠的主要原因,在861名受訪者當中。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亦對計劃表示歡迎,但建議不應簡單用即棄紙製品替代膠製品,長遠應改變市民習慣,推動更多商場等處所,加入大型重用系統,建立更龐大的重用網絡。 環境及生態局昨日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提交《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討論文件,為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提供法律框架。 香港的環保進度一直為人所詬病,多年來一些環保措施「只聞樓梯響」,未見得以落實。
走塑: 政府擬2025年實施堂食外賣「走塑」 環諮會委員批太慢
A: 正常堂食時耗用的塑膠有限,過往曾試過因來不及洗碗而使用膠碗,被食客批評不環保,也有食客外賣時會自攜餐盒,他們就以做文職的居多。 A: 我們堅持不提供飲管,有時食客要求索取膠袋我也不會提供。 A: 對,其實我們也想作出改變去「走塑」,無奈實行起來真的比較麻煩,我們最主要不希望為難食客。 加上現時飲食業人手十分短缺,待食客要求時才提供飲管,始終會增加員工工作負擔,比較難處理。 綠色和平為了推動更多超市加入走塑行列,在10月舉辦了亞洲首個跨地超市業界論壇,邀請了本地超市代表(包括百佳、惠康及一田)、法國連鎖無塑超市Day By Day創辦人、英國顧問公司Anthesis代表,以及我們的科學團隊出席。 於峯會當中,各代表深入交流超市減塑的經驗、實際營運模式等,而出席的本地超市代表更表明有減塑意願。
現時食環署經營 97 走塑 個公眾街市,分佈在全港 18 區。 20 億的「街市現代化計劃」(現代化計劃)現正推行中,首個項目正是香港仔街市大翻新。 基於成本、便捷度、基礎設施和空置率等因素,我們建議將有「先天優勢」的公眾街市納入社區回收網絡。 首先,公眾街市是市民放下回收物的方便地點,因為街市是市民日常購物的地點。
走塑: 相關推薦
而現時市面上亦有不少以「美食廣場」形式營運的食肆,以外賣方式於附近地點進行堂食,環境諮詢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署方承諾會詳細研究,場所若提供座位或會被界定為堂食,於可行情況下「可減盡減」。 在 2019 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宣佈以「一地多用」模式發展多用途公共設施大樓,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如果能看到同樣的政策適用於食環署的公眾街市和環保署的回收便利點,雙劍合璧為環保和市民締造雙贏方案,那就更理想。 就此建議,我們曾跟食環署聯絡,署方卻回應,目前提供回收便利點不屬於公共市場的服務範圍。
- 隨著滑板在社區逐漸普及,海濱事務委員會和康文署都需要改變現有的管理思維。
- 相信不少打工仔、同學們每日需外出進食,「飯盒」是其選擇之一。
- 2016年,綠色和平發佈了微塑膠污染海洋的文獻研究報告,發現超過170種海洋生物體內曾發現微塑膠,更包括香港市民常食的烏頭及其他海鮮。
- 大家樂今年6月起每星期都有舉行無飲管日,以及已經使用木棒代替熱飲膠攪棒,外賣餐具中亦已經沒有提供膠刀。
- 實際營運上,兩家本地集團亦比跨國企業擁有更在地的管理團隊,理應可以作出更貼地與有效率的決定。
- 綠色生活旨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並恪守「4R」的原則,即減少使用(Reduce)、廢物利用(Reuse)、循環再造(Recycle)和替代使用(Replace)。
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管制分2階段進行,環境及生態局建議將《產品環保責任(修訂 )條例草案》訂於明年初提交立法會審議。 當局續指,同樣建議相關首階段管制最早於2023年第四季實施;第二階段則取決於非塑料或可重用替代品的普及性和可負擔性,並會在檢視第一階段管制的執行情況後,再擬定下一步的路向。 環境局在文件指出,零售及餐飲處所,可向有醫療需要顧客提供即棄膠飲管;醫院病房及懲教設施等特定處所,若因醫療或保安需要亦可使用即棄膠餐具。 而預先包裝的食品或飲品,如連接在紙包飲品上的即棄膠飲管、杯麵和雪糕杯內附上的即棄膠進食用具等亦可豁免。
走塑: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大家樂由元旦起,不會主動向顧客提供膠飲管,包括特飲飲管。 大家樂今年6月起每星期都有舉行無飲管日,以及已經使用木棒代替熱飲膠攪棒,外賣餐具中亦已經沒有提供膠刀。 談及塑膠購物袋收費,王小偉指,本港在2009年推行第一期措施,再在2015年推行第二期措施,至今已十多年。 公眾較多意見認為,提高收費可讓大家重新思考使用塑膠購物袋是否必要,並認為收費應由現時0.5元提高至一元或兩元。 集合超過 走塑2025 1.2 萬名市民參與聯署,成功推動本地大型連鎖超市百佳率先承諾擴展裸裝蔬果試行計劃,及於旗下超市增設「裸買補充站」。
諮詢文件原建議首階段計劃將於2025年實施,但特區政府在昨日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建議加快減塑步伐,目標於明年初完成相關條例草案的草擬工作並提交立法會審議,首階段管制亦會因而提早至明年第四季實施。 若法案如期通過,屆時食肆將不再向堂食和外賣顧客提供發泡膠餐具,商場亦停止派發雨傘袋,市民亦將無法購買塑膠棉花棒。 走塑2025 首先,本會支持禁止銷售即棄發泡膠餐具予本地的最終消費者,包括餐飲處所。
走塑: 環保產品
無論你是專業滑板手抑或是初階的愛好者,我們都希望你可以填寫這份調查。 這份調查並非由政府提出,但我們希望更瞭解不斷增長中的滑板社羣的需要,共同推動海濱成為滑板友善的公共空間。 在塑膠餐具管制方面,文件指出,首階段擬提早於明年第四季實施,措施包括全面禁止零售及使用發泡膠餐具和其他體積細小的即棄膠餐具,包括攪拌棒、飲管、刀叉匙等。 走塑2025 原因除牽涉重重細節外,持分者的意見不一亦令相關政策一拖再拖。 以垃圾徵費為例,過往部分飲食業、工商界人士不想為「減廢」增加額外經營成本。 一項與民生相關的政策最終得以成功推行,除了工商界支持外,實有賴市民大眾、消費者的理解及支持。
走塑: 【「塑」造綠色未來系列】走塑唔走塑 企業環保新態度
超級市場內的貨品不少附有一次性塑膠包裝,而一星期到超級市場購物數次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一旦購買超級市場的貨品,亦近乎等於同時購買一堆塑膠包裝,而這些塑膠包裝於我們回家後就立即會被掉進垃圾筒。 根據科學期刊研究推算,本港每年經河流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高達176噸,對照去年我們發佈的河流塑膠污染影像分析研究,發現112噸為塑膠包裝(64%)。 走塑2025 為了進一步解決塑膠污染問題,我們將目標擴展至派膠重災區的連鎖超市包括一田、百佳、惠康、AEON、City’super、Fusion、International、Market Place by Jasons、Taste等。 綠領行動高級項目主任倫嘉愉表示,港人每週狂棄4,640萬件塑膠,縱有80%人認為即棄塑膠問題嚴重及十分嚴重,但繼續知而不行。
走塑: 相關文章
在海鳥或海洋生物眼中,膠袋可能就像水母──牠們的日常食糧,悲劇亦由此而起。 2016年,綠色和平發佈了微塑膠污染海洋的文獻研究報告,發現超過170種海洋生物體內曾發現微塑膠,更包括香港市民常食的烏頭及其他海鮮。 疫情期間市民外賣需求增加,調查同時發現25歲至44歲受訪者的用量升幅最為顯著,現時每星期消耗近3.85件,基金認為增幅與堂食限制以及其他抗疫措施有關。 走塑2025 某年齡層的即棄餐具用量增加,背後原因可以受多種因素影響,但從人口年齡看來,也不能排除復工之後員工外出買飯漸變頻繁有關。
走塑: 【提早走塑誰埋單】政府擬明年第4季禁用即棄膠餐具 外賣餐盒收幾錢?
而醫療護理、公共健康需要、科學鑑證或研究用途等情況使用上述產品也可獲豁免。 走塑 隨著滑板日趨普及,香港缺乏滑板場地的問題再次浮現,而滑板愛好者亦開始使用例如灣仔海濱、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及東岸公園等新落成的海濱練習。 海濱事務委員會現時正研究如果在海濱容納及管理滑板活動,甚至計劃興建新的設施,因此我們希望收集更多滑板社羣的意見。 鑑於大眾對滑板、輪滑和單車等新興運動的興趣日益濃厚,我們認為應善用珍貴的空間去推動這些新興運動的發展。
走塑: 【走塑】調查:港人每週棄4640萬件膠餐具 支持「絕膠」卻欠行動
青年會建議郊遊地點可加強配套,如提供添水、清潔、共享物資的安排,創造市民減少購買及即棄塑膠物品的有利條件。 重用代替即棄,是綠色和平團隊去年的重心方向,尤其經過2021年動員5,300位市民於公眾諮詢期間發表意見,當局終於追趕全球走塑步伐,提出最快2023年第四季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包括堂食塑膠餐具及發泡膠產品等。 在管制之後、回收之上,自備容器尚未普及時,綠色和平由香港人年均消耗4億個的外賣咖啡杯做起,與初創企業合作研發手機 App #ch00ze,建立一套屬於香港的重用借還系統。
走塑: 走塑不走數,我們帶來這麼多改變?
實情是:這些資源龐大的超級市場可迅速扭轉過度使用塑膠的情況,但香港的超級市場仍未真正採取任何真正行動,解決其製造大量塑膠的問題。 除了促請當局投放資源引進可行替代方案,綠色和平與本地初創公司合作推出「重用杯借還計劃」,最新已擴展至 36 間咖啡店參與,方便顧客以手機 App 借用咖啡杯,以重用代替即棄,從而探討可重用借還系統的可行性。 環境局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指廢塑膠的棄置量於2020年,約為平均每2,312公噸,佔香港堆填區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約21%。 另外,由於塑膠可在環境中殘留極長時間,對環境及生態造成深遠威脅,故要加強「走塑」政策。 海洋公園為鼓勵更多市民一起體驗Baby Shark「鯊海樂遊」玩樂時光及推廣海洋教育,特別為社職用戶提供專屬優惠。 我們現誠意邀請大家參加「海洋公園 x 社職——戶外不留痕」計劃一系列活動,一家大細邊玩邊學,齊齊保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