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頂層設有面積約23,000平方米的園景平臺,「啟德郵輪碼頭公園」,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大的公眾天台花園,於2013年10月18日啟用[13]。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2025 為方便市民前往公園遊玩,九巴於翌日開辦旅遊路線5R,循環來往郵輪碼頭與牛頭角站及觀塘市中心,只在週末及公眾假期服務。 由於當局預計公園開放首個星期六會有不少市民前往參觀,該路線提前一天投入服務[13],並於2016年8月提升為每天服務。

大樓可容納兩艘巨型郵輪同時停泊,亦具備完善配套設施,地面以道路及交通設施為主,閣樓是泊車處與辦公室,一樓設有出入境大堂和園景平臺,天台則是大型花園和商業區,設計保留了靈活性,在郵輪業淡季時,大樓部分地方可以轉作其他用途,以提升大樓使用率。 政府銳意在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發展新郵輪碼頭設施,理由是該選址位處維多利亞港內,唯一無需填海,而有足夠空間提供兩個或以上靠岸泊位的地點。 城巴配合政府宣傳活動,於2023年4月1日開辦A25線,只於週六及假日行走,在有關時段取代A23線提供啟德往來大嶼山的服務。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2025 2020年2月14日,配合港鐵屯馬綫一期通車,城巴開辦22M線往返啟德郵輪碼頭及九龍城,來回程經啟晴邨、德朗邨及沐安街。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碼頭啟用

運輸署於2018年2月就上述三條巴士路線進行招標,並於4月公佈結果,三條路線均由城巴中標[6],路線編號分別為20、22及608[7]。 1910年,時任立法局議員何啟與商人區德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 但公司其後倒閉,當時政府屬意讓這一大幅空置土地用作機場用途,先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和飛行訓練中心,及後建成啟德機場。 耗資82億元的啟德郵輪碼頭2013年6月12日晚正式啟用,全球十大郵輪之一、來自新加坡的「海洋水手號」,載着逾3,000名旅客在晚上八時順利泊岸,成為首艘停泊的郵輪[7]。

  • 《啟德規劃檢討》(Kai Tak Planning Review)在2004年展開,為東南九龍發展計劃制訂全新發展方案,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3]。
  • 經過三個階段公眾諮詢,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07年11月6日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歷時十五年方能敲定最終發展方案。
  • 但公司其後倒閉,當時政府屬意讓這一大幅空置土地用作機場用途,先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和飛行訓練中心,及後建成啟德機場。
  •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被日本佔領期間,按照「香港佔領地總督部」劃分,「啟德區」則指整個東九龍,即今日黃大仙區與觀塘區。
  • 郵輪旅客到港後,通常會由經營陸上觀光的旅行社安排,到香港不同景點或地區觀光和飲食娛樂,或在登船前或落船後在港留宿及消費,對本地旅遊、酒店、交通、零售及飲食界均帶來效益。
  • 這項公開展覽在2018年7月17日開始,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退役機首次作公開展覽。

城巴20A線亦於2020年7月20日投入服務,方便居民直達接往返高鐵香港西九龍站一帶。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2025 當天同時開辦專責服務啟德發展區的深宵路線N20,由大角咀(維港灣)單向開往啟德(沐安街)。 該署亦正籌備於2019年上半年展開D3路(都會公園段)建造工程,將位處於前南面停機坪和前跑道的發展(包括啟德郵輪碼頭),與前北面停機坪(包括沙中綫啟德站)連結。 耗資82億元的啟德郵輪碼頭2013年6月12日晚正式啟用,全球十大郵輪之一、來自新加坡的「海洋水手號」,載着逾3,000名旅客在晚上八時順利泊岸,成為首艘停泊的郵輪[8]。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總站概況

政府一直有意在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發展新郵輪碼頭設施,理由是該選址位處維多利亞港內,唯一無需填海,而有足夠空間提供兩個或以上靠岸泊位的地點。 新郵輪碼頭可成為香港重要旅遊基礎設施,亦會令本港旅遊產品更多元化,加強對不同市場旅客的吸引力,尤其是高消費能力旅客。 郵輪旅客到港後,通常會由經營陸上觀光的旅行社安排,到香港不同景點或地區觀光和飲食娛樂,或在登船前或落船後在港留宿及消費,對本地旅遊、酒店、交通、零售及飲食界均帶來效益。 政府在2006年10月24日宣佈選址啟德發展區前機場跑道南端預留的7.6公頃土地上發展新郵輪碼頭設施,屬於《啟德發展計劃》項目之一。 郵輪碼頭工程經歷三朝政府,2007年以公開招標方式批地興建,惟2008年3月截標,沒公司符合招標要求,流標收場;同年11月,政府決定自資設計及建造。 碼頭大樓由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操刀,前端白色弧形頂蓋微翹,共由1,600多塊大小不同的鋁組件砌成[3][4]。

碼頭第二個泊位於2014年7月啟用,「藍寶石公主號」於9月28日早上抵達,是首艘停泊碼頭第二泊位的郵輪[8]。 碼頭大樓由英國建築師Norman Foster操刀,前端白色弧形頂蓋微翹,共由1,600多塊大小不同的鋁組件砌成[2][3]。 碼頭泊位可容納兩艘巨型郵輪同時停泊,而附屬大樓亦具備完善配套設施,地面以道路及交通設施為主,閣樓是泊車處與辦公室,一樓設有出入境大堂和園景平臺,天台則是大型花園和商業區,設計保留了靈活性,在郵輪業淡季時,大樓部分地方可以轉作其他用途,以提升大樓使用率。 2006年10月24日,政府宣佈選址啟德發展區前機場跑道南端預留的7.6公頃土地上發展新郵輪碼頭設施,屬於《啟德發展計劃]》項目之一。 郵輪碼頭工程經歷三朝政府,2007年以公開招標方式批地興建,惟2008年3月截標,沒公司符合招標要求,流標收場;同年11月,政府決定自資、設計及建造。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啟德郵輪碼頭(Kai Tak Cruise Terminal),位於九龍半島九龍城區啟德承豐道33號、即舊啟德機場跑道末端,乃國際性大型郵輪碼頭,附設兩個泊位。 早於2012年3月,九巴已向運輸署申請開辦首條服務啟德發展區的路線5M,當時計劃循環往返坪石及啟東道。 最後該路線於翌年7月31日投入服務,並改為往返啟德(德朗邨)及九龍灣站,是首條服務啟德發展區之路線。

啟德郵輪碼頭土地平整工程於2009年12月23日展開[5],2011年4月8日舉行碼頭大樓奠基典禮,首個泊位建築工程隨即動工,預計2013年年中啟用,第二個泊位預計2014年落成[6]。 碼頭大樓工程於2013年6月1日完成[7],而各項測試早於3月16日開始進行。 位處昔日啟德機場跑道末端的「啟德郵輪碼頭」,頂層設有「啟德郵輪碼頭公園」。 碼頭大樓對面為2014年8月10日開幕的「啟德跑道公園第一期」,附設「啟德跑道公園碼頭」,一條持牌渡輪航線在每天特定時間提供渡輪服務,往返北角和觀塘。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香港郵輪 啟德郵輪碼頭 – 交通、景點和美食介紹

中華煤氣完成搬遷海底輸氣管道後,當局在2015年3月至12月間進行相關海牀疏浚工程,啟德郵輪碼頭兩個泊位自此可停泊世界上最大郵輪。 路線:來往啟德郵輪碼頭及九龍城(太子道東),途經香港兒童醫院、啟業邨、麗晶花園、啟德站、啟晴邨、德朗邨及新蒲崗。 《啟德規劃檢討》(Kai Tak Planning Review)在2004年展開,為東南九龍發展計劃制訂全新發展方案,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3]。 經過三個階段公眾諮詢,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07年11月6日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歷時十五年方能敲定最終發展方案。 啟德屬於九龍西九龍城區,但社區結構與一般認知上的九龍西「九龍城」舊區截然不同,反而與九龍東觀塘區脣齒相依,令不少市民把啟德誤解為九龍東的一部份,九巴甚至把有關巴士路線由九龍灣車廠(K)管轄,而非九龍城區其餘地方般由荔枝角車廠(L)管轄。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政府曾於2020年關閉啟德郵輪碼頭,隨著2021年中郵輪業界引入本地公海遊,曾短暫因應相關安排重開,但於2021年尾再受疫情影響而未有郵輪上落,但碼頭公眾範圍仍然開放。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正式開幕

覆蓋前機場北面停機坪、南面停機坪及跑道區的啟德發展區,規劃範圍總面積逾320公頃,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和基建用途,預計耗資逾1,000億元。 中環(二號碼頭)(Central (Ferry Pier No.2))巴士總站,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民光街中環2號碼頭(往珀麗灣航綫)外,為一個路邊停車灣形式的居民巴士總站。 啟德郵輪碼頭擁有難以匹敵的地理優勢,坐落在香港中心地帶,維港兩岸迷人的景緻盡覽無遺,交通更是四通八達。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被日本佔領期間,按照「香港佔領地總督部」劃分,「啟德區」則指整個東九龍,即今日黃大仙區與觀塘區。 啟德跑道公園內的休憩座椅都是以航空為主題,例如用了紙飛機設計嘅休憩座椅,適合一家大細和親子打卡的好地方。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港鐵車站

碼頭第二個泊位於2014年7月啟用,「藍寶石公主號」於9月28日早上抵達,是首艘停泊碼頭第二泊位的郵輪[9]。 中華煤氣完成搬遷海底輸氣管道後,當局在2015年3月至12月間進行相關海牀疏浚工程,兩個泊位均可停泊世界上最大的郵輪。 啟德郵輪碼頭土地平整工程於2009年12月23日展開[4],2011年4月8日舉行碼頭大樓奠基典禮,首個泊位建築工程隨即動工,預計2013年年中啟用,第二個泊位預計2014年落成[5]。 工程亦包括海牀挖泥、拆卸與重建現有海堤、建造碼頭平臺、裝設繫纜柱與護船墩等設施,以及興建連接碼頭及市區的道路。 經過公開招標,當局2012年3月批出為期十年的碼頭營運合約予「Worldwide Cruise Terminals Consortium」,負責郵輪業務及碼頭管理。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服務時間和班次

同一時間,兩條現有路線5D及24均改經啟德發展區,與5M線共同服務區內乘客。 在陸路交通方面,政府經已為啟德發展區完成詳細交通基建規劃,四條地區幹路貫穿發展區,包括D1路(世運道及協調道)、D2路(承啟道)、D3路(承豐道)及D4路(承昌道),並按需求陸續推展各項道路工程。 第1期基建工程主要為啟晴邨及德朗邨提供基建設施,所有工程已經完成;第2期基建工程提供第1期工程所在位置以南的設施。 第3A期工程主要提供靠近黃大仙區的基建設施,完成後進行位於新蒲崗的第3B期工程,其中連接區內現有協調道和新蒲崗七寶街的行車隧道啟新道,橫跨太子道東,全長約570米,已於2017年8月17日通車。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客諮詢中心

碼頭大樓工程於2013年6月1日完成[6],而各項測試早於3月16日開始進行。 現已落成的包括工業貿易大樓、前跑道的郵輪碼頭大樓與首個泊位、啟德跑道公園第一期、以及北面停機坪的啟德公屋發展計劃,即今啟晴邨及德朗邨,以及與郵輪碼頭相近的香港兒童醫院。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時任財政司司長在2017年10月上旬召開旅遊事務高層統籌會議,指示各部門進一步改善啟德郵輪碼頭的交通接駁,具體措施之一是盡早於2018年上半年開辦連接郵輪碼頭及九龍塘的新巴士路線。 [16]運輸署於是加快遴選營辦商程序,最終在2018年4月宣佈上述路線由城巴投得[17],編號為22[18],並於6月24日投入服務。 [19]在2020年2月14日屯馬綫一期通車的同時,亦新增該路線的短途班次循環來往郵輪碼頭與九龍城,編號為22M,接駁啟德站。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路線數目

作為啟德發展區重要道路網之一,六號幹線由中九龍幹線、T2主幹路及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藍公路一部分)組成,全長約12.5公里,將成為一條連接西九龍與將軍澳的東西方向快速公路。 將藍隧道於2016年7月開始建造,並於2022年12月11日通車。 中九龍幹線建造工程已於2017年12月月批出首個合約,預計於2025年完工。 至於T2主幹路的詳細設計已完成,工程有關撥款等待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港鐵九龍灣站線

這項公開展覽在2018年7月17日開始,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退役機首次作公開展覽。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啟德郵輪碼頭仲有好多啱一家大細或者親子的好去處,例如啟德郵輪碼頭公園頂層平臺,公園佔地二萬三千平方米,設有多項靜態設施,包括中央草坪、觀景平臺、水景花園及噴泉廣場等。 郵輪駛入及停泊於啟德郵輪碼頭的時段須繳付入閘費,9-28座位為$125,29座位或以上為$250。 為配合啟德郵輪碼頭啟用,MegaBox於2013年6月12日開辦了一條來往該處的穿梭路線,只於有郵輪泊岸時提供服務,但只適用於國際郵輪路線;無載客郵輪或短程本地郵輪路線則不會提供服務。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啟用日期

第4期工程主要提供接駁體育園區及土瓜灣的基建設施,第5期工程範圍位於九龍城太子道東對面的前北面停機坪,為未來「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綜合發展區,以及住宅、商業等發展提供道路、渠務及水務等基建。 在道路基建方面,工程會為前北面停機坪位置提供汽車通道,包括經世運道及擬建D1路接駁九龍城區,而於富豪東方酒店外的兩條現有行車天橋亦會連接D1路,車輛可於太子道東使用該兩條行車天橋進出前北面停機坪位置。 啟德(Kai Tak)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指前啟德機場整個範圍重新發展後所形成的新發展區,政府現時稱之為「啟德發展區」(Kai 啟德郵輪碼頭免費穿梭巴士 Tak Development Area),即啟晴邨、德朗邨、與啟德郵輪碼頭之所在。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為配合位於啟德郵輪碼頭旁邊的啟德跑道公園航空主題,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與政府飛行服務隊及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於啟德跑道公園設置政府飛行服務隊退役捷流41定翼飛機作長期公開展覽,為啟德跑道公園增添吸引力,並加深市民對政府飛行服務隊工作的認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