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有明確的指示牌提示方向,沿途上落的石級起伏甚緩,途中更設有長椅供遊人稍坐歇息,因此要走這條家樂徑一點也不喫力,絕對適合一家大小在週末散步,或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氣。 途中遊人會碰上一個分岔路,由於是環迴路線的關係,所以不論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都會回到起點。 黃石家樂徑 海下有香港第一個海岸公園,同橋咀洲地質步道一樣可以視乎退潮時間,因為海下灣是淺水帶,當水位低時可以在灘上看到各種海岸生物。
途中雖未能進入上窰民族文物館內參觀,但仍可在外觀賞古蹟,一探石灰窰。 上窰位於西貢北潭湧,旁為龍坑,上窰村座落其側。 黃石家樂徑 此村始於19世紀末,當時原籍廣東省的黃姓客家人於名為「過路廊」的地方設置小店,為村民商旅提供歇息的地方,後來逐漸發展成上窰村。 上窰村鄰近斬竹灣,村民曾以捕魚、務農,以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
黃石家樂徑: 西貢總覽
前行不遠處,可見土瓜坪海灣一帶的大片紅樹林,有如低矮樹海,在沿岸展現勃勃生機。 丹山河是由平山仔、沙螺洞、九龍坑等多條山溪,流進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再在鶴藪水塘匯合。 在路線沿途會看到寫意的流水淙淙,看起來跟日本屋久島的小溪有幾分相似。 鶴藪水塘家樂徑步道起點左邊是可以緩緩爬坡的山路,右邊是遠足界有名的「六十八級」樓梯,可以一口氣登頂。 古道之名稱多為近代遠足人士以其連接之兩地或途經地點取名而成,故同一古道可能有多於一個稱呼。 古道為昔日連接鄉村間或墟市間的要道,由附近鄉民人手開發而成,古道多以石塊鋪設穿梭於林中接通兩地。
位於大潭郊野公園的大潭家樂徑,是圍繞大潭水庫展開的步道,全長1.6公里,從陽明山莊起步,沿大潭水塘道步行15分鐘,就能抵達家樂徑入口。 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合而成,從觀景臺能飽覽各個水塘風光。 若想見識水塘的英式建築,可在行畢家樂徑後再往大潭水塘道進發。 離西貢市中心約40分鐘車程的萬宜水庫東壩有一條萬宜地質步道,大家可以花大量時間欣賞世界級的地貌,可以在一座人工的人工水庫旁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一路上都有7000個巨大錨形石建成的防波堤,顯得人類十分渺小,如果大家真的細心行,絕對可以花上幾小時,因為地質景觀可說是目不暇給。
黃石家樂徑: 西貢高流灣,黃石家樂徑(健步行)
可遠眺倒鳳凰山及石壁水塘,山水景色盡收眼簾。 此路徑較多景點能順訪,適合規劃半日或一日遊,但全程多為上坡路段及梯級,需注意小童體力,做適當休息。 要到達橋咀洲地質步道,首先需要在西貢新公眾碼頭乘街渡前往橋咀洲。
到了目的地標尖角可從上而下看到六角柱石羣,給小朋友上一堂360度的地理課,站在標尖角可遠望整個東壩、浪茄灣和罾棚角咀一帶的風景。 黃石家樂徑2025 行山的話,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經過燒烤場,沿北潭湧家樂徑走,行半小時就到鰂魚湖,又可以搭96R離開,路程短又易行,適合合家歡郊遊。 另一個方向是行到停車場的盡頭,沿小徑登317米高的太墩,享受「西貢千島湖」的景色,但登太墩的路較崎嶇,斜度亦高,適合體能較佳的朋友。
黃石家樂徑: 郊遊徑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終點設於北潭路鯽魚湖怡庭,此處是一個露營地點,以一道石砌拱牆為入口。 由這個站起步,可以沿麥理浩徑第1段,跟住長10公里的馬路行到萬宜水庫東壩,但這段馬路又長又悶又曬,間中又要避車,確實不太建議遊人去行。 建議郊遊人士落車後,可以過馬路再過橋,沿北潭湧自然教育徑走,沿平坦的山徑行到去上窰民俗文物館。 如果是一家大小去行,建議逛完文物館後原路折返,如果是年輕力壯的朋友,可以續走上窰郊遊徑到西貢萬宜路,之後行馬路回到上窰兜個圈。
- 港島徑橫跨香港島,由爐峯峽起點至大浪灣終點全長50公里,共分8段,標距柱以字母H為首(H代表Hong Kong Trail,即港島徑),序號由H001順次增至H100。
- 今次的路線頗有難度,部分路段較狹窄,而且不設欄杆,輪椅朋友在規劃路線時必須考慮自身情況,並且結伴同遊。
- 於60年代,村民陸續遷往外地謀生,全村廢置。
- 建議郊遊人士落車後,可以過馬路再過橋,沿北潭湧自然教育徑走,沿平坦的山徑行到去上窰民俗文物館。
- 由沙田女童軍總會博康營地及水泉澳邨之間的路徑出發登沙田坳,途中將經過獅子山郊野公園、九龍坳風雨亭、筆架山雷達站、白千層林、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等經典。
- 沿途會經過多間古廟和法寺,如寶蓮寺、天壇大佛。
井欄樹是衛奕信徑第3及第4段的交接點,山路四通八達。 沿衛徑第4段行可上高533米的東洋山,中途可撤退往蠔湧,也可經飛鵝山道上飛鵝山。 沿衛徑第3段行的話,可到馬遊塘、茅湖山以至魔鬼山,也可行分支的小夏威夷徑落將軍澳的寶林。 如果想挑戰體能上山,還有座高432米的鷓鴣山可以選擇。
黃石家樂徑: 香港郊遊路徑
水塘內有21項列為法定古蹟的水務歷史建築羣,連成大潭水務文物徑。 黃石家樂徑2025 此路線除了可以暢遊歷史古跡,瞭解香港水塘的歷史,亦可欣賞水塘內和附近優美的景色,是一條頗具特色的行山路線。 在大潭水務文物徑的這個官方地圖可以看到有很多石橋、水壩等的不同建築物可以探索。
黃石家樂徑: 冷門行山路線推介|5. 黃石家樂徑
這條路是古時居民來往北潭凹與北潭湧的鄉村古道,在雜草間開出泥路或石砌小徑,因此滲出獨特的古樸氣息。 這是近3個月來,市民可以第3日免費搭96R出入西貢郊區。 九巴之前與本地虛擬銀行 WeLab 黃石家樂徑 Bank舉辦免費乘車日,包括在10月3日96R全日免費。 跟住是12月19日的立法會投票日,九巴大部分路線免費。 到接下來的星期日「拆禮物日」12月26日,九巴今次跟YAS微保險合作,96R再一次全日免費。
黃石家樂徑: 西貢行山好去處|蕉坑自然教育徑簡介
考慮到今次適逢聖誕長假期,96R又免費任搭,一定人山人海,落山時去黃石總站上車較穩陣,所以建議一條較短的路線,由北潭凹行去黃石。 先看到的是大潭上水塘,不錯的風景但不算太特別。 這個路線會看到水塘不同的景色和很多特色的石橋,之後會一一介紹。
黃石家樂徑: 西貢及清水灣
進入這條條石橋前,左手邊有路可前往大潭中水塘水壩。 我沿着這條路往大潭中水塘壩壩頂,然後經過紫崗橋到達淺水灣,需時大約1小時。 黃石家樂徑 如果係新手,較簡單的係走過呢條石橋,繼續向前行,回到起點的大潭水塘,在黃泥涌水塘離開;或者可以折返回到大潭郊野公園南門離開。 香港第一個水塘 – 薄扶林水塘於1863年竣工,但隨著城市發展,人口急劇膨脹,薄扶林水塘亦無法解決香港食水需求的問題。 市民對食水的需求日漸增加,為了應付食水需求,政府決定興建第二個水塘 – 大潭水塘。
黃石家樂徑: 西貢好去處
大灘的行山徑主要是大灘郊遊徑,可沿此徑往灣仔半島及海下灣。 落巴士後,沿村路行入去,不久便會接上郊遊徑。 落巴士後,前面左方就有小徑落樓級,過橋後可以沿榕北走廊行,途經北潭後可以繼續上斜,與麥理浩徑第3段交接。 行山人士可以選擇不同的路線,例如順走麥徑往雞公山落水浪窩,也可逆走麥徑到嶂上,還可以繼續行榕北走廊落去榕樹澳,之後行馬路出水浪窩;若果想加深難度,登雷打石山亦可以。 黃石家樂徑 如果搭太耐巴士會暈車浪,或者想盡快行完山回市區,建議你在第8個站井欄樹下車。
黃石家樂徑: 延伸閱讀:曝罟灣|超美半月形海上堤圍 西貢上窰郊遊徑路線+靚景位
中段的小路較為平坦,設有郊遊地點,最宜在此稍作小休,遠看翠綠山嶺。 家樂徑的終點位於大網仔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返回北潭湧,轉乘交通工具離開。 黃石家樂徑2025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羣山峻嶺。
黃石家樂徑: 西頁行山好去處4. 北潭湧家樂徑 – 沿途如同置身蔥蘢幽谷
「萬宜地質步道」建於萬宜水庫東壩, 沿著步道前進能欣賞六角形巖柱、斷層、彎曲的巖柱、侵入岩牆等大自然奇觀,並於木橋步道上近距離觀賞海蝕洞。 從東壩遠望海邊,還可觀賞典型的海蝕地貌——海蝕柱,海蝕柱是因海浪侵蝕而從破邊洲分割出來的一座小島。 黃石家樂徑 家樂徑上的特色生態點不少,因為土瓜坪本身就是個完好的紅樹林,四周林地亦提供了不少可供林鳥和昆蟲存活的生境,因此緊記帶備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