鰂魚湧(Quarry Bay)位於港島東區,指乎北角及西灣河的臨地域;康山及太古城一帶亦屬鰂魚湧範圍。 全港親子單車好去處系列為各位家長嚴選全香港所有合適一家大細一齊踩單車玩平衡車嘅好地方。 益昌大廈和海山樓由五幢極其密集的住宅大廈組成,故得名怪獸大廈,它應該是鰂魚湧最著名的地標,也肯定是香港最多人拍照放上Instagram的景點之一。

  • 鰂魚湧樹木研習徑是都市綠洲的最佳例子,從康山花園走過來只需數分鐘,讓人們隨時逃離鬧市的繁囂。
  • Ryze是港島最大型的彈牀樂園,整個場地舖滿彈牀,有大量彈跳海綿池和繩鞦韆,滿足一眾大膽玩家變身忍者的心願。
  • 其中以1895年落成的「七姊妹水塘」最為著名,座落北角半山兼風景幽美,後來成為港島市民尋幽探勝之地,稱之為「賽西湖」。
  • 糖廠亦變成太古坊,而為廠房提供用水的太古水塘陸續被填平,其中太古三號水塘於1989年建成康景花園。

自從鰂魚湧公園有一棵富士櫻長出約 100 朵櫻花,吸引大批區外民眾前來觀賞和拍照,此後便成為香港賞櫻的熱門地點之一。 近日多宗塌石屎傷人案令市民人心惶惶,樓宇安全問題引起社會關注。 屋宇署於社交平臺表示,昨日(8月2日)開始用無人機視察部份須強制驗樓、但仍未執行的高風險樓宇,發現荃灣及葵涌兩幢樓宇外牆,均有批盪鬆脫或破損,已即時安排政府承建商緊急拆除相關部份。 署方提醒業主接獲強制驗樓通知後,必須盡快執行,否則可能負上刑事及民事責任。 無論是初次造訪、正在尋找香港最佳酒店的遊客,或是常去南丫島和蘭桂坊的識途老馬,下面為你介紹的地方都是「東方之珠」必看、必做、必喫、必喝的好去處。 創辦人Ambrose Peter Law在墨爾本學習咖啡烘焙後,創立這個小型咖啡品牌,專注採購及烘焙來自優質產地的上等阿拉比卡咖啡豆。

側魚湧好去處: 主要分區

經歷多次填海與道路工程,區內溪流及海灣早已消失殆盡,逐漸轉型為今天繁華的商住區。 「鰂魚湧」得名自昔日山中的水潭多鰂魚,而英文名字「Quarry Bay」,正是採石灣的意思,與19世紀區內著名的花崗巖礦場有關。

時移世易,恆基於九十年代展開收購麗池大廈四幢樓宇重建,最終只成功購入B座及C座,拆卸重建成樓高36層的御皇臺,於2002年落成,提供240夥。 貫通九龍東茶果嶺的東區海底隧道,港島出入口位於鰂魚湧海旁;而 港鐵 鰂魚湧站乃 港島綫及 將軍澳綫交匯點,令鰂魚湧成為區內交通樞紐之一。 餐廳在太古坊栢舍佔地三層,格調隨和的最底一層屬於Mrs Fox,樓上則是Mr Fox,適合坐下來慢慢品嚐,餐廳供應來自著名的Rangers Valley的風乾熟成澳洲安格斯牛肉。 頂層為私人餐聚而設,稱為The Den,設有24個座位。 側魚湧好去處2025 Mrs Fox供應凍肉拼盤、湯、沙律及漢堡包,價格相宜。

側魚湧好去處: 人口移民史

至於釣魚場位於紅樹林和內灣,是全港最大的海魚養殖區,所以魚量特別多,輕易就能釣到大魚,滿載而歸。 由2011年5月12日起,多名香港藝術家以「​海濱上的綠洲」為主題,在鰂魚湧公園設計出三款具特色的公園座椅(分別名為樂椅、枝及藤織空間),並且翻新告示牌的設計。 在開幕該日,民政事務局常任祕書長楊立門、東區區議會副主席鍾樹根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馮程淑儀等在公園主持潮裝公園開展典禮。

至於筲箕灣道開始的地帶,過去一直都被認為是西灣河的一部份,但在2005年地政署提交的「鰂魚湧分區發展大綱」及現時,卻包括嘉亨灣所在的地段。 這問題的成因,相信是由於過去的都市規劃,都以市政局的選區劃界作標準,而當時整個東區只被分為「銅鑼灣」、「北角」及「筲箕灣」三部份,「鰂魚湧」和「柴灣」是到了比較後期纔出現的分區。 但直到現在,香港的學校網在東區依然是分成「北角及鰂魚湧」(14區)和「筲箕灣及柴灣」(16區,原屬第15區的筲箕灣於2007年併入第16區)。 1883年太古洋行於鰂魚湧設立太古船塢、太古糖廠及香港汽水廠,使鰂魚湧成為當時香港最龐大工業區。 同年太古公司亦於鰂魚湧旁康山設有水塘,為各廠房供應淡水。 側魚湧好去處2025 1892年太古興建全港首個吊車系統,接駁鰂魚湧至柏架山,以接載太古員工和附近居民,直至1932年停駛[9]。

側魚湧好去處: 香港精華遊

在這裏,您可以一邊飽覽觀塘的燈火、西面北角的天際線、港島常被高樓擋住的東部,一邊享受Sugar一流的雞尾酒。 側魚湧好去處2025 鰂魚湧附近有大型商場康怡廣場及太古城中心,亦有大型百貨AEON 側魚湧好去處2025 STYLE,購物非常便利。 鰂魚湧美食亦多不勝數,尤其太古坊商業區及太古城大型屋苑,有多間食肆。

至於汽水廠拆卸後,保留廠房地基,並於1994年建成康蕙花園[6]。 聖雅各福羣會獲太古基金撥款贊助發展及營運全新社區休憩空間「舍區」(Quarryside),興建活力空間開放予公眾休憩使用,空間將位於鰂魚湧海堤街附近,預計佔地逾40,000呎。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1982年8月13日公佈,將英皇道以南的「康山發展計劃」,納入《鰂魚湧分區計劃大綱圖》中[7]。 康山發展計劃將可容納三萬五千人,除住宅康怡花園與康山花園外,亦提供購物商場康怡廣場、康蘭酒店,以及接駁英皇道的道路——康山道、康安街等輔助性社區設施。 鰂魚湧翻天覆地發展始於1970年代,糖廠1972年關閉,船塢亦於1978年結業,與黃埔船塢合併成「香港聯合船塢」,並遷往青衣西草灣路,留下大片土地後來變成太古城。

側魚湧好去處: 怪獸大廈(益昌大廈)

水務署為了確保港島東的供水穩定,有需要繼續租借有關土地到遷往杏花邨總部大樓為止[1]。 至於筲箕灣道開始的地帶,過去一直都被認為是西灣河的一部份。 在2005年地政署提交的「鰂魚湧分區發展大綱」及現時,卻包括嘉亨灣所在的地段。

側魚湧好去處: 分區

糖廠亦變成太古坊,而為廠房提供用水的太古水塘陸續被填平,其中太古三號水塘於1989年建成康景花園。 至2012年,香港警務處及食物環境衛生署都在柴灣覓得永久重新安置地址,然而水務署於2012年11月繼續向區議會申請租借有關土地3年,因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區議會質疑水務署未有認真解決問題,令到鰂魚湧公園第二期工程遙遙無期,故此反對水務署繼續租借有關土地。 側魚湧好去處2025 水務署發言人表示,臨時工地面積為逾4,000平方米,作為承辦商工程維修站,用以擺放喉料、機械及回填物料,以方便於發生重大事故,例如水管爆裂時,可以即時進行搶修工程。 地政總署曾經撥出一幅位於柴灣用地作為臨時替代用途,可是面積僅為2,000平方米,故此需要額外撥出另外一幅土地,不過地政總署指出港島東大部分地區已經發展或者有了劃定用途,暫時無合適的土地。

側魚湧好去處: 主要街道

這裏的招牌菜是沾麵,要先把拉麵煮熟,放在碟子上,另外有一碗醬汁,以沙丁魚、鯖魚、昆布及醬油調製而成。 喫沾麵的時候,要夾起一箸麵條,沾一下醬汁,再「咻」的吸進嘴裏。 Umberto Bombana是構思全日意大利菜概念的人,他主理的餐廳8 1/2 Otto e Mezzo是唯一在意大利境外獲得米芝蓮三星的意大利餐廳。 CIAK的定位比較隨和,供應誠意十足的傳統意大利菜。 記得要品嚐精緻肉類、傳統豬肉腸、新鮮麵食及薄餅,甜品可以嘗試美味的自家製蛋糕和糕點。 鰂魚湧樹木研習徑是都市綠洲的最佳例子,從康山花園走過來只需數分鐘,讓人們隨時逃離鬧市的繁囂。

側魚湧好去處: 釣魚熱點

其中80歲女事主傷重不治,62歲男事主事發後第二日亦傷重不治[2]。 現場留下大攤血跡,大批探員在現場調查及尋找子彈殼。 [3] 詹心桀其後於2021年7月15日在高等法院被裁定謀殺及射擊傷人罪名成立,依例被判處終身監禁。 這裏的酒單不錯,麵食爽口有彈性,室內裝潢別緻而令人放鬆,定能帶給您一個美好的夜晚。 日落時份坐在The Codfather的露天雅座,品嚐冰凍海鮮與美酒,實為一大樂事。 周月的第二家分店2017年獲得《米芝蓮指南》加持,列入「車胎人美食推介餐廳」。

側魚湧好去處: 鰂魚湧5大好去處推介!必食爆漿榛子醬冬甩+室內攀石+跳彈牀

遊戲代幣每個$1,每款遊戲需五至八個代幣,週末消費滿$200可另外獲贈20枚代幣,是抵玩之選。 登上柏架山是城中熱門的夜行路線,沿路可以欣賞香港著名的夜景,更令人興奮的是,路上還會看到螢火蟲。 有幾條路線可以登上山頂,最簡單直接的選擇就是在山腳沿柏架山道登山,起步點距離鰂魚湧港鐵站不過五分鐘路程。 記得準備好相機,拍下摩天大樓的萬家燈火和照亮黑夜的螢火蟲。 Crossfire Arena是香港唯一以夜光為主題的室內遊樂場,客人可以穿上夜光泡泡球衣在室內人造草地上玩泡泡足球,寸步難行地組隊練習各種戰略,然後齊齊連人帶泡泡衣滾到地上。 除了泡泡足球,Crossfire還有一系列加入夜光元素的遊戲如攻防箭、閃避球、激光劍,最適合《星球大戰》發燒友。

側魚湧好去處: 鰂魚湧海濱花園

港鐵鰂魚湧站是港島綫及將軍澳綫的交匯點,因此鰂魚湧成為區內的交通樞紐。 鰂魚湧的範圍隨着時代的變遷亦有所不同,而且在政府的規劃圖及學校網,鰂魚湧一帶的地區一直都歸入北角的範圍。 側魚湧好去處2025 自從地鐵港島綫開通之後,鰂魚湧的範圍不斷西移,而原本屬於鰂魚湧的東部,則被稱為「太古城」。 但現時香港郵政局內的分區,這個地區仍然是鰂魚湧的一部份。

側魚湧好去處: 鰂魚湧太古終極指南

不難想像當年居民出入起居都圍繞在這棟怪獸大廈中,人人努力生活之餘,亦守望相助,建立良好的鄰裏關係。 時至今日,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改變,令這種綜合用途型建築越來越少。 但因這種建築風格有著舊香港的味道,成為熱愛攝影人仕的熱門拍攝景點。

大埔海濱公園是大埔區內市民的優點地方,其中大埔回歸紀念塔更是大埔海濱公園的地標。 側魚湧好去處 公園內除了設有小朋友的遊樂設施,大家更可以再大草地野餐賞花,而大埔海濱公園內的大埔海濱釣魚角,面向吐露港,就是政府認可的公眾釣魚區,大家可以自備釣魚工具前往釣魚。 其後,糖廠亦變成太古坊,而為廠房提供用水的太古水塘陸續被填平,其中太古三號水塘於1989年建成康景花園。 而汽水廠亦被拆卸,保留了廠房地基,至1994年建成康蕙花園[9]。

側魚湧好去處: 【LOMOTOUR 活動回顧】 初夏的石峽尾 LomoWalk 城市漫遊回顧

鰂魚湧公園(英語:Quarry Bay 側魚湧好去處 Park),是香港的一座大型公園,位於香港島鰂魚湧海旁,第一期於1994年6月17日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鰂魚湧公園總面積近15公頃,目前僅開放第1期(9.79公頃),第2期則有待發展。 這條風景優美的海濱長廊沿着海港延伸,行人可以欣賞香港水域的海景,並遠眺新界。 海濱花園連接鰂魚湧公園和太古城公園,沿路有多個兒童遊樂場、滾軸溜冰場和開放空間(不如一起耍太極?),既可與情人並肩漫步,又可作夜間緩步跑。 鰂魚湧公園是香港少數二月初能夠看到櫻花盛開的地方,一於拍照放上Instagram,看着like數飈升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