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在十五年前開始追蹤四千名本港長者,發現FRAX對於評估男女性老年人髖骨骨折風險的敏感度分別只有約六成及七成,而SARCF更只有約三成二及三成八,但SARCF可以顧及FRAX忽略的問題,例如曾否跌倒。 郭結合兩者後,受訪者完成問卷便可即時獲知是否高危人士,此評估的敏感度接近八成。 個人化諮詢及跟進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健康計劃事半功倍現年58歲的盧雅然女士,本身患有高膽固醇及抑鬱症,參加「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後,成功建立每星期運動的習慣,體重在三個月內減輕了6公斤,更改善了困擾她多年的膝痛問題。
經過多年發展,香港復康會現為有需要使用者提供復康治療、健康管理、無障礙交通及旅遊、職業培訓及長者院舍等一條龍服務,令不少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可以重投社會,活得尊嚴豐盛。 「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6年主導推行,撥款超過三億六千六百萬港元協助改善晚年抑鬱的社會問題,以及提高公眾對晚年心理健康的認識,計劃為期共七年。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馬會」)成立於1884年,是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世界級賽馬機構。 馬會透過其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獨特綜合營運模式,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並協助政府打擊非法賭博。 2020/21年度,馬會回饋社會共294億港元,當中包括透過各項博彩稅、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向政府貢獻249億港元,以及已審批慈善捐款45億港元。 馬會是全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也是香港主要僱主之一,其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三個月改變生活習慣 健康由自己做起
本中心總監中文大學醫學院老人科教授郭志鋭醫生於2023年6月14日接待了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代表並到訪本中心。 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直屬北京大學醫學院,組建於 2017 年 5 月,由原北京大學醫學網路教育學院(成立於 2000 年)和原北京大學醫學部在職教育培訓中心(成立於 2002 年)整合而成。 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來訪香港中文大學,主要是為增進瞭解交流和商談學歷及非學歷課程合作,並為每年全國醫療系統人員繼續進修及業務素質提升短期培訓課程開拓合適機會。 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來訪成員名單為張娟執行院長、 融媒體中心姜卉主任、 教育培訓中心王麗莉主任和學院辦公室孫寶芝主任。 中心亦率先引入由澳洲悉尼大學Lindy Clemson教授提出的「融入生活防跌功能」訓練計劃,幫助長者在家居環境做運動。
- 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是導致長者殘障及死亡的常見原因,而人口老化更令相關個案及醫療負荷有增無減。
- 郭結合兩者後,受訪者完成問卷便可即時獲知是否高危人士,此評估的敏感度接近八成。
- 慢性痛症患者除了身體感到不適,情緒和心理亦會受影響,繼而影響正常工作及社交。
(2) 即場招募經評估後的高危長者參與中大醫學院的護骨防跌免費項目 。 參加計劃的人士全都是曾於過去12個月跌倒的60歲以上長者,數據顯示其中三成會於隨後一年內再跌,這些平衡力較差的長者同時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也較高,故此其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的風險大增。 故長者於第一次跌倒後不應掉以輕心,需要注意防跌功能訓練並約見醫生檢查骨質密度。 為繼續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建構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以顧及不同年齡人士所需,「賽馬會齡活城市『全城.長者友善』計劃2020」(「本計劃」)現已正式開展。 來自不同界別的公司或機構,只須在其業務或營運單位中推行最少一項長者及年齡友善措施,或提供針對長者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即可參加本計劃及獲得認證。 「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由今日(10日)起,推出「長者保健資助計劃」,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2025 資助65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半價做健康評估,領綜援的長者更可獲全費資助,估計約6.3萬名長者受惠。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健康諮詢
該計劃主要為長者提供中醫檢查,除評估健康狀況,更會教長者如何調理養生,預防疾病。 馬會指出,中醫檢查方面,四診「望、聞、問、切」固然少不了;另中醫健康顧問會按長者的身體狀況和體質,為長者度身訂造調理及養生計劃,利用針刺、氣功、太極、建議食療等綜合手法,增強長者體魄,病痛自然減少。 為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及加強長者的精神健康,「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今日(星期五)公佈開展第二階段,進一步擴展以社區為本的支援網絡,由四個試點地區推展至十八區,並將培訓5,000名精神健康急救生力軍,從而鼓勵長者實踐積極晚年。 合資格長者在進行審批時必須正接受社會福利署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年滿65歲、非居住於安老院舍、未擁有智能手機,並必須經由參與計劃的12間社福機構轄下的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的社工轉介。
- 為加強屋苑物業管理人員的護老支援技巧,讓他們能及早介入護老危機及預防問題惡化,本計劃向物業管理及保安業的管理層及前線人員(包括準僱員),提供各項的護老技巧培訓。
- 該計劃主要為長者提供中醫檢查,除評估健康狀況,更會教長者如何調理養生,預防疾病。
- 郭表示,現時能準確地檢測骨質疏鬆的方法為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掃描(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但長者卻鮮會主動進行DXA,因為骨質疏鬆並無徵狀,患者難以察覺,另外還有心理及費用等因素。
- 過去研究顯示,超過75%長者在六個月後仍能依從訓練計劃持續做運動,而在一年的跟進期內跌倒情況更減少31%。
- 其中社區支援服務將設為期1年的先導計劃,以弱勢社羣為優先服務對象,8個非政府組織會透過其分佈在12區的指定服務單位,為10,000名合資格的長新冠患者,以個案管理模式,按患者個別的復康需要,制定不多於12星期的個人護理計劃及訂立復康目標。
- 「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項目經理陳美瀅(右二)表示,計劃推出迄今已吸引逾2,300人參加,逾半參加者成功改善多項健康指數。
- 香港老年學會亦會協助提升院舍職員的護理技能,讓他們為病癒的院友提供更適切的照顧;計劃亦會為其他受疫情影響的院友提供情緒及營養等支援服務。
長者中心於過往兩年,積極鼓勵中心長者及義工,全面參與本中心的「賽馬會長者髖骨骨折預防計劃」受惠長者達100人以上。 北京大學醫學繼續教育學院赴香港中文大學培訓合作交流並參觀本中心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計劃內容
中大骨質疏鬆中心於2023年7月7日至9日期間參與50+ 博覧活動,為長者安排自助骨骼健康評估及諮詢工作。 郭志銳教授補充,計劃不但教育及訓練長者,以提升他們防跌和防骨折的能力;同時亦為社區長者福利機構的人員提供培訓,讓他們在社區協助推動防跌防骨折教育。 計劃將於2020年完成分析所有數據,期望透過包括評估、檢查、運動介入治療和LiFE的整套預防計劃,有效把長者再次跌倒的風險降低。
中心推出為期五年的賽馬會「擁抱健康」中醫計劃,包括今次的長者保健資助,希望長遠提升市民健康。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由香港中文大學主辦嘅賽馬會長者髖骨骨折預防計劃透過社區篩檢髖骨骨折計劃,以預防性策略,減低相關風險;另外,就減少患上長期病患的健康管理支援,香港復康會在去年推行「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透過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建設健康社區。 該計劃會為參與的長者提供防跌教育及訓練,提升他們的防跌意識及能力。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香港賽馬會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每五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痛症(不包括癌病所引起)。 計劃邀請了沙田區議會鞍泰選區區議員鄭仲恆先生, 聯同護士姑娘示範健康煮食,大顯身手,同時分享選擇健康食材心得。 有關香港復康會香港復康會於1959年成立,是本港復康界的先行者,也是本港歷史最悠久以復康為主題的慈善團體。 該手機應用程式現已可在Apple 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免費下載。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計劃流程
香港老年學會亦會協助提升院舍職員的護理技能,讓他們為病癒的院友提供更適切的照顧;計劃亦會為其他受疫情影響的院友提供情緒及營養等支援服務。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2025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參與計劃的非政府組織包括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香港老年學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東華三院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JOCOC x 50+ 博覽 2023】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長者及年齡友善城市
治療中心總監郭志銳教授表示,髖骨骨折患者主要是七十歲以上的長者,據二○一二年對接近三千名髖骨骨折患者進行的調查,九成三患者年齡在七十歲以上,死亡率達兩成。 調查又發現,患者的骨質疏鬆確診率只有約四點二個百分比,顯示大部分患者當初都未能發現自己是骨折高危患者,錯過進行預防工作的時機。 院舍支援方面,5個非政府組織推出為期1年的先導計劃,為居住於院舍的長新冠患者,提供為期12星期的跨界別復康護理。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兩分鐘識別 長者髖骨折
香港復康會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於 2020 年起在沙田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計劃迄今已招募逾200人參與三個月健康投資計劃服務。 完成計劃的參加者中,超過86%認為計劃能夠幫助他們控制疾病,超過一半亦成功改善了體重、身高體重比例(BMI)、腰圍及血壓等健康指數,改善「三高」、失眠及痛症,重拾身心靈健康生活。 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總監郭志銳教授(左三)與「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的負責團隊,連同發布會嘉賓包括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左六)、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列浩然先生(左五)及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右六)大合照。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骨質疏鬆無徵狀難事先察覺
為增強疫情防控,特區政府宣佈由12 月 9 日起,市民必須在大部份公共場所及所有持牌食肆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 有見部份貧困長者因沒有智能手機而無法使用「安心出行」,香港賽馬會今天(12 月 21 日)宣佈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撥捐 2,700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2025 萬港元推行賽馬會「智融易」長者數碼支援計劃。 為了及早發現及讓更多高危長者可適時接受治療,郭結合現有的FRAX(未來十年的髖骨骨折風險)及SARCF(少肌症的風險)評估,設計出一份只需兩分鐘便能完成的網上問卷。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機構名單
參與計劃的12間社福機構包括﹕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香港明愛、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基督教靈實協會、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鄰舍輔導會、救世軍、聖雅各福羣會及仁愛堂。 計劃簡介 : 香港老年學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於今年九月展開「賽馬會長者友善屋苑計劃」,為期三年。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此計劃延續本會「護老關愛網絡計劃」及「屋苑關顧護老計劃」的豐盛成果,以「屋苑為本」模式,支援物業管理及保安行業成為社區上重要護老團體;並促進社會人士關注護老需要,共建長者及護老者友善社區。 治療中心現正進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目標為二千一百名六十歲以上、過去一年曾跌倒的長者進行跌倒及骨折風險評估及跟進,費用全免。 為照顧人口迅速老化為社會帶來各種需要,馬會於2012年宣佈撥款1.1億港元推行「賽馬會智安健計劃」,配合獎券基金九億元「長者中心設施改善計劃」,優化全港超過200間長者中心內的設施,包括添置健身器材和平板電腦等,直接讓20萬名長者中心服務使用者更投入社區生活。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地區街站
涵蓋1.識別正常老化、2.提供長者舒適環境、3.掌握與長者溝通技巧、4.掌握與家屬溝通技巧、5.促進長者進行有意義活動等課題,亦可按需要選取個別單元上課。 參照上述八大範疇,本計劃為不同類型的屋苑提供「長者友善屋苑模式」諮詢服務,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團體與居民檢視屋苑內與長者友善的相關設施、服務及政策,以幫助長者住客在熟悉及安全的環境中安享晚年。 1950至60年代香港製造業興起,紡織、塑膠、成衣及假髮等半技術工業成為主導,使勞工需求大增,社會上工業意外受傷者亦因而增加。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健康計劃
使用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時,你只需在螢幕上滑動手指便能放大或縮小圖文。 此外,中心亦進行各項大型的骨質疏鬆症研究計劃,包括基因研究、大型臨牀及藥物研究計劃、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及跟進計劃,以及推動海內外有關骨質疏鬆症之計劃及活動的合作。 李婆婆受膝關節痛困擾多年,本來已排期在公立醫院進行置換膝關節手術。 她在半年前開始參與計劃,經過痛症緩解運動訓練後,其膝痛情況得以舒緩,行動能力亦大為改善。 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的專業團隊將於現場提供即時的健康建議,你可以查詢你的健康疑難。
賽馬會長者骨骼健康計劃: 香港復康會主辦「賽馬會健康起步計劃」逾半參加者成功改善體重、BMI、血壓等健康指數
骨質疏鬆引起的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是導致長者殘障及死亡的常見原因,而人口老化更令相關個案及醫療負荷有增無減。 【社福機構外展活動JOCOC x 香港宣教會社會服務處】 香港宣教會社會服務處推薦了多位長者會員參加本中心主辦的「賽馬會長者髖骨折預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