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念豪解釋,呼吸困難可能與礦洞中存在沼氣有關,他警告,沼氣無色無味,足以令人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蓮麻坑礦洞2025 自小體能已劣於他人,越野長跑離我很遠,上山多走兩步也要休息。 怎料到憑著影靚相的拼勁,數年之間就這樣走遍了香港的山頭。 夏季酷熱、冬季煙霞,香港風景攝影就是如此的矛盾。 不過亦因要追上他們,這次一小時左右便到達亞公角的暸望臺。
要是獨自行走的話,相信兩邊路徑需時應該相差不大。 蓮麻坑礦洞 然而,他們憑google map的指示,本打算直接行走蓮麻坑路一直走到紅花嶺,我指出該路段會極為沉悶且錯過所有景點,最終成功慫恿他們行走主徑。 早上三人行於粉嶺站56K小巴站集合,太多人等車,遂搭的士到鹽竈下巴士站下車,入立和村村路,沿路旁村墳路、陡徑登上麻雀嶺小休片刻。 出了6號礦洞,右方有一山洞,宜帶頭燈或電筒入內,小心頭撞洞頂,約一分鐘路程便可穿洞而出。 出洞後,景色豁然開朗,深圳的大小梧桐就在眼前。 之後沿碎石滿佈的山坡下去,探5號礦洞;此段路崎嶇陡峭。
蓮麻坑礦洞: 紅花嶺◈蓮麻坑礦洞◈禾徑山墩臺`
葉維裏後來參加了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並與沙頭角地區的民兵常備隊再次攻打蓮麻坑礦山,惟日軍的猛烈抵抗,未行成功攻下礦山。 1944年底,當時任東江縱隊偵察員的葉維裏再次建議攻打礦山,這次行動有200名遊擊隊員及100名民工配合,終於成功把蓮麻坑礦山炸毀。 沿村中車道西行,在禁區閘口(前方蓮麻坑路為禁區)前左轉接嶇嶇山徑續行,再在蓮麻坑路鐵絲網側的小徑行走,及後再接嶇嶇山徑返回蓮麻坑路。 自此沿車道行走,近白虎山山麓右轉上行,接走水泥級。 在分岔路口先右轉至白虎山麥景陶碉堡,及後折返岔路口續右轉登上白虎山山頂。
嘉道理農場的一份生態調查報告指出,蓮麻坑的風水林及次生林為「生態熱點」,森林中曾發現橙頭地鶇、赤麂、果子狸、野豬、七間狸、針毛鼠等。 一些罕見物種如香港後稜蛇和3種香港的飛蛾特有品種,都在蓮麻坑發現。 次生林中亦首次於香港境內發現麥氏桫欏(Gymnosphaera metteniana),林中亦可以看到受保護的蕨類植物黑桫欏。
蓮麻坑礦洞: 香港山澗足印 GoHikingHK
本想參觀位於蓮麻坑村內的葉定仕故居,但村民似乎不大歡迎村外人士,想是不絕的遊人對他們造成不少滋擾。 白虎山雖然矮小,但卻有麥景陶碉堡和日軍機槍堡等古蹟,而且遊人極少,走來甚感愜意。 蓮麻坑鉛礦洞為1930年代開始於沙頭角舊禁區內投產的礦區,主要生產鉛、鋅、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物,一度為二戰時攻守兩方提供了軍用礦產。 離開新桂田警崗,過廢橋橫過新桂田右坑,探荒廢的舊屋,之後原路折返,回到廢橋,再上礦場的選礦廠遺址。
沿山坡路行,過蓮麻坑河的一小段難行,需要身手靈活地越過圍欄。 蓮麻坑礦洞2025 過河後,走完700米路,終於來到蓮麻坑村村口。 隨礦洞旁的山徑上走(請小心留意地上的通風井),在分支右轉走至礦山的麥景陶碉堡(碉堡旁有清晰水泥級下降至蓮麻坑村,見注意事項)。 返沿主徑後,沿清晰主徑上攀,通過已開通了的閘門,支徑右轉登上紅花嶺(左方山徑可通往紅花寨)。 蓮麻坑礦洞2025 下山後,接上寬闊的水泥軍車路,下走至禾徑山路,最後再左走往沙頭角公路完成行程。
蓮麻坑礦洞: 紅花嶺蓮麻坑礦洞.沙頭角探險
從西南面的山徑下降,接回蓮麻坑路,最後沿著車道前往松園下巴士站。 走大概5分鐘,左手邊有分岔路徑,此段路全是山徑,周圍也是樹木。 此段山徑算是易走,但路程很長,大約需走40分鐘。 看到警告牌,開始進入礦洞範圍,請務必慢走,不要跑。 這次目標是六號礦洞,它較大,有三個洞口,也不見有蝙蝠,整體來說是較安全的礦洞。 礦洞內部較暗,若想照片光亮一點,可以後期加工。
- 日軍佔領香港期間,佔用礦場,採鉛礦製造武器,令到礦場成為抗日遊擊隊的攻擊對象。
- 梁念豪解釋,呼吸困難可能與礦洞中存在沼氣有關,他警告,沼氣無色無味,足以令人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 蓮麻坑鉛礦洞為1930年代開始於沙頭角舊禁區內投產的礦區,主要生產鉛、鋅、黃鐵礦、黃銅礦等礦物,一度為二戰時攻守兩方提供了軍用礦產。
- 2008年,海關曾破獲一個龐大走私集團,集團在香港邊境蓮麻坑圍一帶的沙井及排水渠走私,以避開邊境圍網。
- 然而,他們憑google map的指示,本打算直接行走蓮麻坑路一直走到紅花嶺,我指出該路段會極為沉悶且錯過所有景點,最終成功慫恿他們行走主徑。
- 李以強表示,當局正建村路繞過禁區,方便行山人士前往蓮麻坑,或者幾年之後,就不用再行崎嶇山路入村。
- 下山後,接上寬闊的水泥軍車路,下走至禾徑山路,最後再左走往沙頭角公路完成行程。
蓮麻坑河則被視為受污染深圳河餘下的「清泉」,是深圳河中「最具生態價值」的河段,亦是全港淡水魚類物種最富饒的河溪。 蓮麻坑礦洞 該河是未經改造的溪流,在深圳河的上游,2007年被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這條繞道實際大約1.3公里長,最高點約100米,論腳程實在比上紅花嶺短得多。 不過此路徑的技術成份較高,經驗不足但體能足夠者或會覺得前者更易走,請自己衡量。 另外有第三條退出路線:塘肚古道,若第三次探險成行,筆者將會走該條路進入。 此線途經礦山和白虎山兩座麥景陶碉堡,兼可觀摩沙頭角海和一探礦洞遺址。
蓮麻坑礦洞: 蓮麻坑礦洞探祕
蓮麻坑位於香港新界北區邊境禁區附近,沙頭角與打鼓嶺之間。 由於蓮麻坑曾經屬禁區範圍,所以蓮麻坑一帶的自然環境沒有受到破壞。 蓮麻坑因為當地盛產山橙(當地人稱之為「蓮麻」檸檬 lemon)而得名。
蓮麻坑礦洞: [90後本土遊] 再遊蓮麻坑礦洞 禁區繞道離開
昔日山嶺西北面的部分區域被列為禁區,遊人只能遊覽其東南的地區。 由2012年2月起,當局分三階段開放新界北的邊境禁區。 開放的地區包括沙頭角、米埔,以及得月樓村、料壆村、信義新村、馬草壟村、落馬洲村、下灣村和蓮麻坑村等地。
蓮麻坑礦洞: 白虎山
為了以監視中國軍隊及深圳河對岸形勢,香港政府於1948年在邊境禁區興建了的6幢麥景陶碉堡,以當時的警務處長麥景陶命名,其中一幢建於蓮麻坑附近的礦山。 該碉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現轉作監視偷渡客之用。 蓮麻坑礦洞2025 礦山的支路甚多,之後的路難以用文字一一解釋,可參看文章底的路線圖。 走到一分岔口,跟住李以強繼續直行,先探已被鐵枝封閉的3號礦洞。 李以強說:「3號洞在千禧初未有閘,入面有很多蝙蝠棲息,鐘乳石都開始成形。」離開洞口,原路回頭,至分岔口走右邊的路下山,一直落,直至鐵絲網邊的新桂田警崗。 蓮麻坑礦洞2025 在鐵絲網的另一邊有座古舊的建築物,被稱為「大班樓」,是過去礦場的辦公室。
蓮麻坑礦洞: 紅花嶺 蓮麻坑礦洞
完成後建議原路折返,否則路程將接近5星,加上蓮麻坑村仍是禁區,避免誤闖。 蓮麻坑礦洞 小路基本上沿北面山腰避開禁區範圍水平而行,路況十分崎嶇不平,可帶領路人參觀礦山的所有礦坑及設施,有幾間荒廢石屎建築,可能為昔日防守邊境用的哨站。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